综述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老油田二次开发现状及前景
付亚荣, 窦勤光, 刘泽, 焦立芳, 季俣汐, 杨亚娟, 尹后凤
新疆石油地质    2023, 44 (6): 739-750.   DOI: 10.7657/XJPG20230613
摘要133)   HTML4)    PDF(pc) (792KB)(126)    收藏

高含水期老油田二次开发既是油田开发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又是一场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对原油产量长期稳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智能决策、智能规划、智能施工、智能监测、智能评估等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下,对中国老油田二次开发的前景进行展望。老油田二次开发须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流程;技术上应整体控制、层系细分、平面重组、立体优化和深部调驱,做到二次开发与三次开发结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对比
周立明, 张道勇, 姜文利, 张臣, 张晨朔, 张昊泽, 郑媛媛
新疆石油地质    2023, 44 (6): 751-756.   DOI: 10.7657/XJPG20230614
摘要135)   HTML8)    PDF(pc) (516KB)(109)    收藏

为进一步理解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把握其发展趋势,总结了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比研究了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与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标准。研究表明:国内外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在评估目的、储量定义和评估思路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以地质储量为核心,注重整体资源规模,为勘探开发整体效益和长期规划服务;PRMS是以项目为基础的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兼顾了资源与资产双重属性,以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强调的是资源的商业价值;SEC标准为油气公司提供对比平台,以确保上市公司的储量信息能够遵照统一的标准向公众披露,以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更注重油气的资产属性。不同分类体系在演变过程中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同时相互借鉴和融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发展对策
常毓文, 冯乃超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 (2): 235-240.   DOI: 10.7657/XJPG20220216
摘要424)   HTML20)    PDF(pc) (701KB)(387)    收藏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应对措施推进,已有超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速,以传统油气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面临多重环保监管和碳减排压力,低碳转型战略受到广泛关注。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从供需格局、勘探开发趋势、业务结构、国际油价、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分析了全球油气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中国油气行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坚定油气的主体能源地位,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进,深浅并重”,促进增储稳油增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重碳减排和碳利用相结合,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开发;重视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依托油气勘探开发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有战略、有步骤地推进新能源领域发展;坚持以理论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配套应用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战略,驱动油气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征
周立明, 韩征, 张道勇, 任继红, 冯志刚, 张晨朔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 (1): 115-121.   DOI: 10.7657/XJPG20220117
摘要446)   HTML21)    PDF(pc) (539KB)(305)    收藏

为进一步掌握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增长趋势,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9年,中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以中浅层—中深层为主;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东海陆架盆地等地区,以中深层—超深层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品质变差,丰度变低,埋深变大。中国新增油气探明储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岩性地层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深层油气藏等领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美国重点页岩油区勘探开发进展及启示
李倩文, 马晓潇, 高波, 陈新军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 (5): 630-640.   DOI: 10.7657/XJPG20210518
摘要418)   HTML29)    PDF(pc) (803KB)(433)    收藏

根据美国二叠盆地、威利斯顿盆地Bakken区带、墨西哥湾盆地Eagle Ford区带等重点页岩油区的地质特征、储量、产量、钻井和开发技术进展,分析了美国页岩油的发展趋势,并总结经验启示,以期为中国页岩油的发展提供借鉴。分析表明,二叠盆地是美国页岩油储量和产量最高的地区,主要产区为Spraberry和Wolfcamp区带,未来也将处于愈加重要的地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三大主力产区油气钻机数量和页岩油产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超低油价驱动油公司采取新一轮技术革新和降本措施提高单井产量。借鉴美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经验,中国页岩油应优先选择成熟度较高的轻质油和凝析油展开部署,并跟踪学习美国凝析油藏的开发技术;甜点分级评价是美国页岩油高效开发的基础,在低油价下作用尤为明显;中国页岩油要实现高效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进步是页岩油降本增效的核心,因此在勘探开发初期就要重视技术攻关。建议对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管理模式,探索出页岩油高效开发、迅速降本增效的新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进展和启示
魏兵, 张翔, 刘江, 蒲万芬, 李一波, 王晓超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 (4): 495-505.   DOI: 10.7657/XJPG20210415
摘要334)   HTML16)    PDF(pc) (957KB)(401)    收藏

通过详细梳理近年来国内外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现场实施案例,分析了各类开发方式的效果,总结了现场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及得到的启示。从国内外现场试验的结果来看:注气(CO2和天然气)是目前主流的开发方式;多数先导性试验取得了成功,原油采收率可提高3%~30%;实验室模型过于理想化,与现场试验效果差异较大甚至相悖;裂缝干扰和窜流导致能量波及不均衡,是部分先导性试验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协调裂缝“利用和治理”的矛盾,明确致密基质与裂缝间的“质”换机制,通过现场经验指导并优化实验室研究等是中国致密油藏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应进一步优化致密油藏资源评价方法,加大对油气行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促进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关于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的思考
曹元婷, 潘晓慧, 李菁, 邹阳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 (5): 622-630.   DOI: 10.7657/XJPG20200518
摘要524)   HTML27)    PDF(pc) (683KB)(759)    收藏

关于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原油类型,历来有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属于致密油,另一种观点认为属于页岩油。参照《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和《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这2个国家标准,厘定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原油的归属。研究表明,依据源储关系和单层厚度统计数据,认为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原油为页岩油。依据页岩油的赋存条件、源储关系和富集模式,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划分为夹层富集型页岩油。从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储集层岩性和物性、油藏参数、裂缝发育情况和脆性特征几个方面,对比了国内外典型页岩油特征。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为低—中成熟度页岩油,烃源岩在早期就开始大量生排烃;储集层孔隙度相对较高,但渗透率明显偏低;油藏含油饱和度较高,但原油密度大,黏度高,气油比低,流动性差;储集层天然裂缝不发育,岩石力学脆性较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页岩储集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应用现状及认识
赵志恒, 郑有成, 范宇, 宋毅, 郭兴午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 (4): 499-504.   DOI: 10.7657/XJPG20200417
摘要545)   HTML25)    PDF(pc) (478KB)(425)    收藏

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能增加页岩储集层压裂裂缝复杂程度,提高簇间动用率,是有效改造页岩储集层的核心技术。对北美页岩气区块和中国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区块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技术原理提出了几点认识:段内多簇压裂应与井间距合理匹配,并配套采用暂堵转向技术和限流射孔技术,增大射孔簇簇效率,促进裂缝均匀扩展,提高段内多簇压裂改造效果;北美页岩气区块采用段内多簇压裂技术增产,实现了页岩储集层高效开采,川南页岩气区块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在300~400 m井间距下主要开展了段内为6~8簇压裂现场试验;为了降低压裂成本、提高作业时效,长段多簇压裂将是实现效益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随着段内簇数不断增加,射孔技术、暂堵转向技术、射孔簇数与施工参数合理匹配等方面面临新挑战,亟需进一步研究,从而形成适合不同地区地质工程特征的段内多簇压裂技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运用系统论研究石油地震地质学
杨杰, 卫平生, 李相博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 (6): 681-685.  
摘要112)      PDF(pc) (212KB)(273)    收藏
系统论为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对石油地质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系统论观点,对石油地震地质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研究尺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并认为,只有引入系统论思想,才能提高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水平,从而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使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保存研究
樊馥, 蔡进功, 张永生, 崔海娜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 (6): 686-689.  
摘要93)      PDF(pc) (198KB)(293)    收藏
在泥质烃源岩中,存在多种有机质保存方式。除外部缺氧环境外,有机质通过降解缩聚、选择性保存、自然硫化以及黏土保护等得以稳定存在。不同保存机制的有机质,构成了干酪根中多样的有机质显微组分类型,并在生烃时间和生烃性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这可能是造成泥质烃源岩具有宽生烃区间的重要原因。对多种有机质保存机制进行深入认识,探讨不同保存机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尤其是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未来石油地质领域有机质保存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这对于深化油气成因理论研究,更科学地开展油气资源评价,探索油气勘探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天然气藏中硫化氢成因研究进展
赵兴齐, 陈践发, 张晨, 吴雪飞, 刘娅昭, 徐学敏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 (5): 552-556.  
摘要162)      PDF(pc) (259KB)(363)    收藏
目前普遍认为天然气藏中硫化氢主要为生物硫酸盐还原(B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和含硫化合物热裂解等成因。一般认为,天然气中高含硫化氢是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结果。从气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可以找到气藏发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后的许多证据,根据这些证据,可以很好地判断气藏是否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尽管对天然气藏中硫化氢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认识的问题,如硫化氢的成因机理、分布规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硫化氢与油气的关系,以及硫化氢形成的主控因素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硫化氢天然气成因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人们对硫化氢天然气的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煤成烃成因机理的微观物理解释
周炎如, 王为民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4): 526-532.  
摘要129)      PDF(pc) (795KB)(400)    收藏
从有机质微观成烃论出发,应用价键理论的“电子共振”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固体能带”,根据煤的有机质结构特征,推导出了煤成烃特有的“成键电子离域-加氢共振反应”,圆满地解释了煤成烃的微观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粘土矿物与油气
赵杏媛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4): 533-536.  
摘要204)      PDF(pc) (414KB)(602)    收藏
粘土矿物分布的广泛性和特有的晶体结构、物理化学特性,使它与石油地质和钻采工程中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与砂岩孔隙度、渗透率有不同的相关关系;同一种粘土矿物形态和产状的差异与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也有差异。粘土矿物是最重要的油气层损害的潜在因素,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有明显的区别,根据粘土矿物分析研究成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油气层损害的有利措施,才能使油气稳产、高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烃源岩中粘土对有机质保存的研究进展
樊馥, 叶文青, 蔡进功, 包于进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3): 390-392.  
摘要96)      PDF(pc) (343KB)(126)    收藏
有机质通过与粘土结合而获得长期保存,这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通过总结前人在粘土与有机质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粘土结合有机质的数量,结合有机质的类型,二者结合的差异性,为探讨烃源岩中有机粘土复合体保存方式及生烃机理问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白云岩形成的化学动力学及其成因模式
杨博, 蔡忠贤, 赵文光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3): 393-397.  
摘要134)      PDF(pc) (788KB)(159)    收藏
白云岩成因问题由来已久,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运用化学动力学理论,通过研究温度、浓度、压力、以及催化剂等不同因素对白云石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影响,解释自然环境下无法产生大量原生白云岩和次生交代白云石的原因。介绍了经典的白云岩生成模式,并从化学动力学角度解释了白云岩的形成原因。认为催化剂是研究“白云岩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环太平洋含油气带
安作相, 马纪, 庞奇伟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28 (6): 777-780.  
摘要112)      PDF(pc) (138KB)(148)    收藏
环太平洋已发现17个含油气盆地,它们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在盆地成因方面有类似之处,可以归类进行分析。虽然盆地都属于聚敛的应力场,但在太平洋东西两岸还有区别。东岸较简单,西岸较复杂。已知的含油气盆地都是以新生界含油气层系为主,而且无论是盆地的形成还是油气聚集带的形成都和断层有关系。环太平洋含油气带各盆地勘探程度差别较大,油气资源潜力不小,值得整体进行研究,为今后全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地层油气藏类型与成藏规律
杨勇, 查明, 孟闲龙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28 (5): 647-649.  
摘要125)      PDF(pc) (148KB)(249)    收藏
地层油气藏分为地层不整合体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生物礁油气藏等4种类型。不整合发育的层状结构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不整合构造体内部,不整合面的上、下都发现有油气藏的存在。这种新的类型被定义为地层不整合体油气藏,它以不整合结构体体系内成藏为特点。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主要以削截不整合和褶曲不整合类型为主,超覆带易于形成复合型地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与不整合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成藏规律。不整合展布具有区带性;与传统上把不整合理解为遮挡性面状体的认识不同,不整合还能提供优质的储集空间;不整合油气成藏受多因素影响,并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烃源岩热演化指标研究现状
李鑫, 尚鸿群, 李继宏, 柴先平, 丁磊, 李婧波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28 (3): 379-384.  
摘要86)      PDF(pc) (290KB)(223)    收藏
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指标研究在油气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搜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多种有机质热演化指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指出了不同指标的优缺点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在评价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时应注意运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和建立多种热演化指标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才能更准确地确定烃源岩热演化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姚亚明, 崔树军, 陈建军, 杨斌谊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28 (2): 242-247.  
摘要73)      PDF(pc) (178KB)(185)    收藏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能源(就目前而言),在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程度的逐年提高,油气勘探难度亦愈来愈大。在“背斜理论”指导下,容易找到的背斜油气藏多已被发现,目前,所面对的是越来越复杂的油气勘探对象。然而,地球科学的新理论,如沉积盆地动力学、含油气系统、深盆气地质、成藏动力学等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为我国和世界油气勘探的稳步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地球科学的新方法如盆地分析模拟技术、油藏描述技术、成像测井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油气进一步勘探提供了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新标准下油气探明储量报告应突出的几个特点
赵文智, 毕海滨, 李建忠, 王永祥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28 (1): 108-111.  
摘要89)      PDF(pc) (127KB)(225)    收藏
随着储量分类新标准颁布和储量套改工作的开展,储量研究工作的“知名度”有所提高。如何借新分类标准颁布之契机,进一步提高储量研究水平,使储量报告在科研成果评定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储量界同仁的共同愿望。有鉴于此,首先探讨了现行储量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重点阐述了新标准下储量报告应突出的几个特点,即准确的术语、储量的思维方式、突出油气水系统与有效储集层研究、资料性与研究性并重等。企盼通过储量研究人员的努力,开创储量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ICP备20000118号
版权所有 © 《新疆石油地质》编辑部
地址: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邮编:834000 电话:0990-6868513 E-mail:xjsydz@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