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2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2-12-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塔里木盆地四十年油气勘探的回顾与展望
    王秋明, 张纪易
    1992, 13 (4):  285-293. 
    摘要 ( 75 )   PDF(836KB) ( 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地热场特征与油气
    张惠蓉, 刘国璧
    1992, 13 (4):  294-305. 
    摘要 ( 82 )   PDF(771KB) ( 272 )  
    作者在收集了34口井的地温,部分井岩心和能谱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热场进行了研究,编制出盆地地温梯度围和深度分别为1 000m、3 000m、5 000m的地温图。计算出盆地平均地温梯度为19.75℃/km,平均大地热流值为39.19mW/m2,指出塔里木盆地地热场低于我国中、东部盆地,具“冷盆”性质。叶城凹陷地温梯度小于16℃/km,大地热流值为34.42mW/m2,是盆内地热场最低之处,与前陆坳陷低地热场之特点一致。作者对塔里木盆地地热场特征进行分析后,得出了塔里木盆地最利于油气两种相态并存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油气聚集带划分及聚油条件初探
    龚路, 李明
    1992, 13 (4):  305-315. 
    摘要 ( 120 )   PDF(808KB) ( 200 )  
    本文根据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构造、油气聚集特征及成藏规律,将该区划分出8个油气聚集带和21个油气聚集亚带。并在研究主要油气聚集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聚油条件和油气聚集带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规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北隆起带油气藏类型探讨
    宋立勋
    1992, 13 (4):  315-320. 
    摘要 ( 81 )   PDF(482KB) ( 187 )  
    本文在分析塔北隆起带现有油气藏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评价,提出了不同类型油气藏有利分布区。作者认为,塔北隆起带的油气藏以背斜型和潜山型最为重要,因此加强对背斜带和潜山带的研究是近期勘探的首要任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西部地区首次发现硅硼钠石
    孙玉善
    1992, 13 (4):  320-321. 
    摘要 ( 61 )   PDF(303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分析
    张纪易
    1992, 13 (4):  322-338. 
    摘要 ( 91 )   PDF(1038KB) ( 281 )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的三叠系巳证实是一个主要的含油层系。本文根据钻井及测井资料对轮南地区三叠系沉积特征和环境进行了研究。指出该区三叠系为一套内陆河湖三角洲相沉积,主要物源在轮南东北方。作者结合构造特征预测在桑塔木、吉拉克一带可能存在着岩性圈闭、构造圈闭及地层—构造圈闭型三类油气藏;在草湖凹陷周围、柯托尔地区以及巴楚隆起东南侧的三叠系中可能会找到原生或次生油气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生油岩评价和勘探方向
    杨斌, 刘勇
    1992, 13 (4):  339-350. 
    摘要 ( 98 )   PDF(853KB) ( 215 )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是盆地的主要油气探区之一。本文从沉积特征、有机质的丰度、类型、成熟度和热演化特征诸方面对该区的石炭系—下二叠统、中、下侏罗统、上白垩统—下第三系及中新统生油岩进行了评价。指出石炭系—下二叠统是一套较好的生油岩,生油潜力大,虽在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成熟阶段,但在色力布亚大断裂下盘、麦盖提斜坡上倾方向却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应作为近期勘探的主攻方向;中、下侏罗统是一套现实的生油层,具有一定的潜力;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属生油潜力差的生油岩;中新统属较差的生油岩—非生油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天然气藏的地质地化特征综合判断天然气的成因
    窦立荣
    1992, 13 (4):  351-356. 
    摘要 ( 61 )   PDF(515KB) ( 180 )  
    甲烷及其同系物的碳同位素组成有助于判断天然气的成因。本文总结了前人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不足。作者认为,只有把地球化学解释与详细的地质解释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了解天然气的成因,只根据地球化学解释可能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本文用三个实例阐明,如果要真正搞清天然气的源岩及其成熟度,了解气藏的形成过程。就必须把地球化学解释与详细的地质解释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烃类混相驱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传德
    1992, 13 (4):  356-364. 
    摘要 ( 84 )   PDF(675KB) ( 206 )  
    本文利用全组分模拟器,根据西北地区某油田勘探初期提供的储层非均质概念模型、油藏流体分析结果以及细管驱替试验等资料,建立了四种基础油藏模型;均质、非均质、不同倾角和双孔隙模型,对其烃类混相驱可行性、地质因素风险性和混相工程参数敏感性进行了较详细研究,从而对混相駆采收率有了一个基本估计,为今后开发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井筒效应下有越流双层合采油藏的压降曲线特征
    李治平
    1992, 13 (4):  365-371. 
    摘要 ( 85 )   PDF(458KB) ( 178 )  
    本文将变井筒储集效应考虑成产量的衰减,并引入有效井径,在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有越流的双层合采油藏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拉氏变换,求得了拉氏空间解;运用数值反演技术求得了参数改变下的压降曲线,并对压降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化射孔设计是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
    韦书明
    1992, 13 (4):  371-376. 
    摘要 ( 61 )   PDF(442KB) ( 138 )  
    本文以西南石油学院和美国学者建立的油井产能与射孔参数几仲关系曲线,结合准噶尔盆地各时代储层地质特征,优选射孔方案,实施效果良好,证实优化射孔设计是提高试油成功率、增加单井产能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玛依油田一区火山岩油藏油层伤害及解除
    王明新, 刘洪涛
    1992, 13 (4):  377-381. 
    摘要 ( 127 )   PDF(416KB) ( 135 )  
    本文从分析克拉玛依油田一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开发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入手,结合油藏的物性特征,对油层所受的伤害作了评价,并提出了一套比较可行的解除油层伤害的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水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讨会在克拉玛依召开
    陈淦
    1992, 13 (4):  381-381. 
    摘要 ( 51 )   PDF(116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天山地质构造理论的几点商榷
    李毓芳
    1992, 13 (4):  382-389. 
    摘要 ( 84 )   PDF(716KB) ( 192 )  
    80年代初,有的研究者应用日本“沟、谷、盆"系统,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堤出沿博罗霍洛—阿齐克廉都克深大断裂,将天山北半部并入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洋壳型),南半部并入塔里木板块(陆壳型),天山不再是一独立的地质构造单元。笔者认为日本东海沟开口处破裂的鹿岛海山,其东半部不仅没有向下俯冲,反而比西半部高出1 60Om的事实,证明“沟、谷、盆"系统并不符合日本列岛情况,它与博罗霍洛—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带也不在同一布格重力异常带上,天山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单元。天山与祁连山、桑岭、桐柏山、大别山、庐沪地区的地质时代衔接,古纬度相近,雁行排列,共同组成巨型古纬向构造带。天山可划分为:中天山火山岩带,南、北天山超基性岩—古老断块褶皱带,天山外缘褶皱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第四次稠油热采技术研讨会在大连市召开
    廖广志
    1992, 13 (4):  390-390. 
    摘要 ( 51 )   PDF(88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石油地质》1992年1~4期总目次
    1992, 13 (4):  391-396. 
    摘要 ( 39 )   PDF(461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