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5-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板块构造旋回与油气壳-幔深部成因说
    张恺
    1995, 16 (1):  1-9. 
    摘要 ( 122 )   PDF(725KB) ( 286 )  
    组成地球的原始物质, 在原始低温条件下凝聚时就含有丰富的H2、CH4、C2H6等烃类物质和碳化物。它们被吸收和封闭于地核、地幔和地壳中。板块构造旋回所形成的各种断裂系统, 以及在地球演化的各个阶段, 外来天体对地球的撞击在地球上形成的裂隙系统, 为地球深部无机成因的烃类物质由高温、高压环境向低温、低压环境运移提供了通道。原始的简单烃类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发生复杂的聚合、化学反应, 形成各种高分子碳氢化合物, 而由各种基性岩和超基世岩在高温高压下脱出的大量水分在运移过程中遇到金属碳化物时, 也能形成碳氢化合物。在这些碳氢化合物沿着各种断裂-裂隙系统运移途中, 遇到良好的圈闭和封闭条件, 便可形成各种类型的油气田(藏)。根据各种类型的板块活动带所具备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可划分出五种油气无机成因模式, 七种油气无机成因模式组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新疆三大盆地区域勘探早日实现油区战略接替
    张文昭
    1995, 16 (1):  10-12. 
    摘要 ( 124 )   PDF(401KB) ( 243 )  
    新疆三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其石油总资源量占全国的21.4%, 天然气总资源量占全国的24.0%。但是油气资源探明率却很低, 分别为8.8%和1.1%, 因此, 发现油气田的机遇率是很高的。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证实, 新疆三大油田的新增储量丰度高, 单井产量高, 只要加强综合研究, 坚持勘探程序、坚持地震先行、坚持以盆地为全局的综合区域勘探, 就一定能发现与盆地相称的大油气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陆梁隆起带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张纪易
    1995, 16 (1):  13-18. 
    摘要 ( 114 )   PDF(462KB) ( 220 )  
    陆梁隆起带是在晚古生代准噶尔板块北缘陆缘岛弧背景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继承性正性构造单元, 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 西侧的玛湖二叠系生油凹陷是主要的烃源区。三叠纪末期是古生代火山岩的第一次成藏期, 中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为三叠、侏罗系油气藏成藏期, 晚白垩世后是古生代火山岩的第二次成藏期。火山岩, 尤其是钙碱系列的英安岩、安山岩, 储层物性好。是本区的主要储集区;碎屑岩储层虽很发育, 但普遍物性差。上三叠统是区域性油气盖层, 对该区油气保存起着重要作用。陆-梁隆起南斜坡西段, 紧临油源区, 储盖条件好, 圈闭类型多, 含油气远景好, 应作为今后重要的钻探地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南地区石炭系泥岩盖层的压力封闭特征
    付广, 陈章明, 姜振学
    1995, 16 (1):  19-23. 
    摘要 ( 70 )   PDF(488KB) ( 292 )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石炭系直接覆盖在奥陶系之上, 是奥陶系裂缝型灰岩储层的区域性封盖层。不仅毛细管封闭能力强, 而且具有较强的压力封闭能力。虽然其压力封闭能力形成时期晚于烃源岩火量生烃期, 但对该区已聚集油气的保存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霍尔果斯构造地震解释中模型正演技术
    周晓吉
    1995, 16 (1):  24-27. 
    摘要 ( 109 )   PDF(423KB) ( 194 )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褶皱带构造十分复杂, 地震资料采用常规偏移手段不能使陡倾角反射和异常波准确归位, 严重地影响着对构造的认识和评价。采用模型正演技术, 结合水平叠加剖面综合分析, 成功地解释了霍尔果斯构造的形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均匀岩石弹性特征的研究──以准噶尔盆地为例
    郭素杰, 季钟霖
    1995, 16 (1):  28-32. 
    摘要 ( 64 )   PDF(440KB) ( 165 )  
    从非均匀角度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新疆准噶尔盆地东、西部油田的三组岩石样品:中基性火山岩、凝灰质角砾岩和砂泥岩, 测定了岩石样品在不同孔隙流体、温度和压力下不同方向的波速, 计算了衰减系数。本方法的特色是用二分量换能器测定波速, 提高了S波观测的可靠性和测试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腹部马桥凸起侏罗系油源分析
    王绪龙, 刘得光
    1995, 16 (1):  33-37. 
    摘要 ( 83 )   PDF(477KB) ( 391 )  
    准噶尔盆地腹部马桥凸起上的侏罗系原油, 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三组, 第Ⅰ组原油分布于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上部;第Ⅱ组原油分布于三工河组下部和八道湾组;第Ⅲ组原油为盆4井八道湾组5220.05m处的油砂抽提物。油源对比结果表明, 马桥凸起侏罗系原油与盆地西北缘第二、三类原油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 推测主要油源为二叠系和石炭系, 部分原油有少量中生界烃源混入。马桥凸起至少存在两次成藏期, 第一次在侏罗纪, 第二次在白垩纪至早第三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古生态特征
    肖传桃, 刘岭山, 罗传容, 张尚峰
    1995, 16 (1):  38-41. 
    摘要 ( 82 )   PDF(505KB) ( 284 )  
    首次发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 通过对其古生态研究, 建立了4个造礁群落, 即Calathium-Archaeoscyphia群落, Palaeoporella群落, Cyanophyta群落和Calcisponge群落, 并分析了它们的组成、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对造礁群落演化研究表明, 该区奥陶纪生物礁存在着Calathium-ArchaeoscyphiaPalaeoporellaCalathium-Archaeoscyphia群落演替和Cyanophyta→Calcisponge群落演替, 前者对应于早奥陶世生物礁发育的早期障积阶段、顶峰障积阶段和晚期障积阶段, 后者对应于晚奥陶世生物礁的粘结阶段和障积-粘结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石油工业大事记(公元659-1949年)
    王连芳
    1995, 16 (1):  42-42. 
    摘要 ( 79 )   PDF(119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水驱渗流的基本特征
    胡复唐
    1995, 16 (1):  43-47. 
    摘要 ( 82 )   PDF(593KB) ( 265 )  
    根据大量室内试验、矿场试验、露头试验、生产测试、油藏模拟资料以及静态、动态研究成果, 提出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水驱渗流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 具有非典型的孔隙介质的渗流性质;第二, 孔隙中流体运动呈严重不均匀的“稀网-非网状”流态;第三, 水驱过程中形成速敏性, 并对开发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 上述特征可作为砾岩储层与典型孔隙型储层(如一般砂岩储层)在水驱渗流特征方面的重要区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产量衰减曲线的进一步探讨
    王俊魁, 潘洪真
    1995, 16 (1):  48-51. 
    摘要 ( 157 )   PDF(332KB) ( 215 )  
    对油田开发中产量衰减曲线研究中的某些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进一步论证了公式NP=Ni-NiC/(C+t)可以概括各种形式的产量递减曲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变形的Konbitob衰减曲线研究
    俞启泰, 王志刚
    1995, 16 (1):  52-57. 
    摘要 ( 81 )   PDF(489KB) ( 220 )  
    对Konbitob衰减曲线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两种变形的Konbitob衰减曲线公式, 其中一种为通式, 另一种相当于Arps双曲线递减指数n=0.5时的衰减曲线公式。提出了变形的衰减曲线递减参数的求解方法;用实际油田数据比较了它们的误差大小, 推荐了误差较小的递减参数计算公式。油藏的调整措施与否对其递减规律有很大影响, 因此应当根据油藏类型与是否实施调整措施来选择衰减曲线公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T井地层测试资料的应用研究
    王新海, 夏位荣, 刘建勋, 张廷星
    1995, 16 (1):  58-63. 
    摘要 ( 69 )   PDF(506KB) ( 202 )  
    对塔里木盆地T井地层测试资料的应用研究表明, 凝析油在降压条件下极易从地层中析出, 析出的部分油被吸附于岩石表面而无法采出, 引起产能降低, 因此对凝析油藏必须保压开采。压力系统不同的各油层在混合开采中会引起油气从高压层向低压层倒灌, 从而降低混合开采的总产能, 在这种情况下应分层单列井网开采。对于垂直渗透率接近水平渗透率的油层宜钻水平井来提高产能。井斜角大于40°的斜井在任何条件下的产能都比直井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拟合区域平均地层压力的一种简易方法
    张金庆, 顾鸿君
    1995, 16 (1):  64-66. 
    摘要 ( 64 )   PDF(273KB) ( 163 )  
    从物质平衡方程出发, 推出了油水两相油藏的区域平均地层压力和各地层静态参数的显式关系。借助于这一显式关系, 油水两相油藏的区域平均地层压力不用通过黑油模拟器计算就可得到拟合, 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综合含水率反复拟合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汽热采中粘土矿物成分及含量的变化规律
    王敬玉, 罗治形
    1995, 16 (1):  67-72. 
    摘要 ( 88 )   PDF(479KB) ( 177 )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九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稠油油藏注蒸汽前及热采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岩心、出砂样品的粘土矿物分析资料, 对该区注汽前后粘土矿物含量、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原因进行了探讨。这一成果对注汽热采中储层损害研究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含油气区陆相沉积几个理论问题
    安作相
    1995, 16 (1):  73-79. 
    摘要 ( 60 )   PDF(640KB) ( 165 )  
    在总结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陆相沉积盆地的沉积模式及演化模式。由内陆湖盆湖底复杂的地形以及水下隆起带往往造成湖水的环流, 由湖盆周边山区的不均衡活动, 造成湖盆沉积中心的迁移, 对生储盖层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某些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具有湖海的性质, 即既有湖泊沉积特征, 又具有某些海洋沉积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CCELERATING REGIONAL EXPLORATION IN THE THREE MAJOR BASINS OF XINJIANG TO EARLY REALIZE OIL PRODUCING AREAS TO BE STRATEGICALLY SUCCEEDED
    Zhang Wenzhao
    1995, 16 (1):  80-86. 
    摘要 ( 76 )   PDF(242KB) ( 136 )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rich in the three major basins of Xinjiang (Tarim, Junggar, Turpan-Hami)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21.4% and 24.0% of total resources in China, but only 8.8% oil and 1.1% gas have been proved. Thus, the probability of discovering oil and gas fields is high.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in recent years demonstrated that proved reserves in the three major basin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value in both per unit area and single well production and large oil and gas fields, comparable with the basin, can be discovered if deepening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following the exploration program, preferential utilization of seismic survey, and regional exploration of the basin as a whole are undertaken. The three major basins of Xinjiang is the hope and future of China's oil industry.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 陈佩章
    1995, 16 (1):  87-87. 
    摘要 ( 58 )   PDF(65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