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2-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油气勘探
    “峨眉地裂运动”对扬子古板块和塔里木古板块的离散作用及其地学意义
    罗志立, 雍自权, 刘树根, 赵锡奎, 孙玮
    2004, 25 (1):  1-7. 
    摘要 ( 121 )   PDF(2670KB) ( 565 )  
    国内许多地学工作者根据古生物群和沉积相的相似性,认为早古生代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相连或相距不远。从中国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史中出现的“兴凯地裂运动”和“峨眉地裂运动”,论述了扬子古板块和塔里木古板块离散和汇聚中的运动学特征,从“峨眉地幔柱”理论阐述扬子古板块向东漂移的动力学机制。扬子古板块在二叠纪与塔里木古板块离散并向东漂移的论断若能成立,则为特提斯在中国境内首先被打开提供了依据;对研究全球一些地方二叠纪玄武岩大面积同时喷发有重大的地质学理论意义, 对研究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生物大绝灭事件也有重要作用, 对在阿尔金地块及其邻区找到攀枝花式的钒、钛磁铁矿等金属矿床,对塔里木盆地在下古生界寻找大油气田,均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北克拉通上古生界含气性
    安作相, 马纪
    2004, 25 (1):  8-12. 
    摘要 ( 97 )   PDF(1112KB) ( 456 )  
    近年公布的中国第一 大气田苏里格,以及山西的沁水气田的产气层均为石炭-二叠系,在石炭-二叠系沉积时整个华北克拉通大体可分为北、中、南三个带,烃源条件具有广泛性。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中,华北克拉通分割成六个地块”,各地运聚条件差别很大。在构造简单且有三叠系覆于石炭-二叠系之上时,对气田藏)保护有 利。在鄂尔多斯和沁水应扩大勘探成果,在渤海湾应深入研究二次生烃和再次运移,在南华北盆地、汾河地堑盆地和巴音浩特等盆地应突破找气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羌塘三叠纪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郑孟林, 刘池阳, 王定
    2004, 25 (1):  13-16. 
    摘要 ( 139 )   PDF(2006KB) ( 391 )  
    羌塘三叠纪盆地的形成演化受拉竹龙-西金乌兰陆间裂谷和班公湖-丁青裂谷演化的控制,早中三叠世为三叠 纪盆地初始形成阶段,沉积范围局限于今盆地西北部。晚三叠世早期,拉竹龙-西金乌兰陆间裂谷扩张,班公湖-丁青裂 谷初始形成,盆地断陷沉降,发育三种类型的建造: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和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晚三叠世中期,盆 地处于构造相对稳定阶段,全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一套厚度相对变化不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晚三叠世晚期,由于拉竹 龙-西金乌兰陆间裂谷的闭合,盆地发生大规模海退,形成了一套砂泥岩夹煤层或煤线为主体的沉积建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二叠系油气勘探潜力
    王昌桂, 杨飚
    2004, 25 (1):  17-21. 
    摘要 ( 109 )   PDF(335KB) ( 303 )  
    北疆地区二叠系广泛分布,中二叠统 上段和下二叠统上段是主要的烃源岩发育段。准噶尔盆地在以二叠系为油源的含油气系统中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吐哈盆地二叠系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具备形成油气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而目前二叠系的勘探程度较低,仍处在勘探早期阶段。在吐哈盆地寻找以二叠系为油源油气聚集带的有利方向是,台北生烃坳陷周边的塔克泉-鄯善、吐鲁番-葡北、库木三个隆起带和博格达山前低部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陈少军, 罗群, 王铁成, 胡勇
    2004, 25 (1):  22-25. 
    摘要 ( 97 )   PDF(1113KB) ( 346 )  
    基底断裂决定了基底构造格架和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发育,盆地断裂分级控制作用明显,一级断裂控制着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发育;二级断裂是划分构造单元和控制烃源岩区的重要界线;三级断裂明显地控制了各类构造圈闭带的形成和分布;四级断裂控制了局部构造圈闭的发育和演化;五级断裂对构造圈闭起破坏作用或将构造圈闭复杂化。共发育4类6种成因类型的断裂,它们控制了8种成因特征的构造圈闭类型,其中断展背斜、冲起构造和断滑背斜是最重要的油气圈闭类型。柴达木盆地腹地断裂构造带发育,目前勘探程度低,油气潜力大,位于烃源岩中心或附近的裂缝发育圈闭带)是取得勘探重大突破的最有利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库米什盆地构造特征及勘探前景
    胡剑风, 刘玉魁, 郑多明, 刘虎
    2004, 25 (1):  26-28. 
    摘要 ( 128 )   PDF(975KB) ( 294 )  
    库米什盆地位于南天山东段。该区断裂发育,多具左旋性质,分析了可能的断层组合关系。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分析认为中生代盆地具伸展断陷盆地”特征,而新生代盆地演化为挤压走滑型山间盆地”。库米什盆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发育两套主要烃源岩、具良好的储盖组合和多种圈闭类型。对勘探前景分析后认为,近期勘探方向应以沉积厚、埋藏深、靠盆中”的硝尔-杨布拉克坳陷为主,该坳陷内基底最深的杨布拉克凹陷为最有利远景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家海一五彩湾地区天然气成藏特征
    胡平, 石新璞, 徐怀保, 谭强, 吴俊军
    2004, 25 (1):  29-32. 
    摘要 ( 98 )   PDF(991KB) ( 285 )  
    准噶尔 盆地东部白家海一五彩湾地区处于多个生油凹陷交汇区,发育石炭系海陆交互相、二叠系平地泉组、三叠系小泉沟群湖相泥岩和侏罗系煤系地层等多套烃源岩。油气来自于多个生烃凹陷的多套烃源岩,具有先油后气、多期充注的特征。在石炭系塔木岗组、巴塔玛依内山组、三叠系烧房沟组、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均获得工业气流。东道海子北凹陷、昌吉凹陷深部位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已达到成熟-过成熟阶段,对白家海凸起的天然气贡献较大;五彩湾凹陷石炭系滴水泉组、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已达到成熟阶段。白家海凸起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生气中心附近,近距离运移聚集成藏,五彩湾凹陷以石炭系自生自储的天然气藏为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秦长文, 李宏伟, 蒋兵
    2004, 25 (1):  33-36. 
    摘要 ( 97 )   PDF(1865KB) ( 270 )  
    吐哈盆地是一个陆相含 油气盆地,侏罗系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露头剖面、钻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可将侏罗系划分为七个层序(SQi-SQ>)。层序SQ.相当于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SQ2相当于西山窑组一二三段,SQ3相当于西山窑组四段和三间房组-段,SQ4相当于三间房组二三段,SQ3、SQ6和SQ,分别相当于七克台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煤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层序SQ1和SQ2的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上部,储集层主要发育在层序SQ1SQ2、SQ3、SQ4和SQs上升半旋回,层序SQ3、SQ4SQs下降半旋回和SQ6SQz层序是区域盖层发育的主要层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识别陆相层序界面的地球化学方法
    赵俊青, 纪友亮, 张善文
    2004, 25 (1):  37-40. 
    摘要 ( 91 )   PDF(1606KB) ( 158 )  
    粘土矿物、微量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沉积物和沉积岩中,它们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同时它们的沉积分异、组合特征、矿物成分及其含量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形成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这些对恢复古环境,研究陆相湖盆水深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对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沙三段一沙四.上段各层序内部单元中岩石地球化学标型参数的研究发现,地层单元形成过程中,在古气候驱动下的湖平面变化旋回中,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生要指粘土矿物和胶结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等皆发生周期性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焉耆盆地侏罗纪煤系烃源岩有机相
    严永新
    2004, 25 (1):  41-43. 
    摘要 ( 77 )   PDF(719KB) ( 272 )  
    焉耆盆地是中国西 部众多中新生代小型含煤盆地之一。该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博湖坳陷,组成.了侏罗系含油气系统。通过对焉耆盆地多口井样品分析的显微组分的定量统计和各种煤相参数的研究,发现研究区煤岩具有较高的凝胶化指数和低的植物组织保存指数,说明大部分煤岩形成于水体流动性不强的还原环境。根据煤系有机相研究分析,可以划化分为干燥泥炭沼泽相、潮湿森林泥炭沼泽相、过渡边缘沼泽相、活水泥炭沼泽相和开阔水体相五种有机相。研究指出,水进序列的含煤建造是焉耆盆地煤系烃源岩成烃的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断裂区深层地震资料成象技术--以大港油田千米桥地区为例
    张建伟, 程庆, 强芳青, 岳伏生
    2004, 25 (1):  44-46. 
    摘要 ( 95 )   PDF(731KB) ( 244 )  
    通过对以大港油田为代表的东部深层地震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叠前深度偏移与模型法提高信噪比处理,即在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度域CRP道集共反射点成象道集)上,利用模型的处理技术模型法去噪、模型法静校正),实现CRP道集无时差叠加。这项技术是把模型约束思想和地震解释思想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处理解释-体化的工作方法,使深层地震资料能够较好地成象,取得了较好的解释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速度岩性解释系统的应用一以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带为例
    金博, 刘震邬长武, 党虎强, 韩军, 关强
    2004, 25 (1):  47-49. 
    摘要 ( 94 )   PDF(1229KB) ( 301 )  
    在分析和解释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带速度谱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根据钻井、测井资料建立的本区两种精细砂泥岩压实模型,利用地震速度岩性解释系统VLIS)进行了层速度转换、谱算层速度校正及砂岩指数计算误差平滑和校正,并分别计算了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的层速度和砂岩指数。通过对研究区地震相和沉积相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砂岩指数高值区与前积、充填相等对应,表明本区物源主要来自东北方向,这就为阜东斜坡带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波测井与VSP测井平均速度的对比分析
    曾照荣, 肖玲, 白兴盈, 吕青生
    2004, 25 (1):  50-52. 
    摘要 ( 150 )   PDF(873KB) ( 246 )  
    与 VSP测井求取的地层平均速度相比,用声波速度测井求取的地层平均速度存在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主要是声波测井过程中的时间累积误差所致。误差的大小与所测井的井况、所测的井段及该井段的地层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声波测井平均速度进行层位标定和时深转换时,必须先对其存在的误差予以校正,才能使之满足日益提高的勘探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油藏水侵量计算的简易新方法
    李传亮, 仙立东
    2004, 25 (1):  53-54. 
    摘要 ( 134 )   PDF(647KB) ( 424 )  
    根据油藏物质平衡理论,提出 了二种计算水侵量的简易方法:亏空体积曲线法和生产指示曲线法。新方法应用油藏生产动态数据资料,即可计算出油藏的水侵量大小,不需要对水体形态和大小做任何猜测,因而消除了传统方法的繁琐试算和水侵量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方法简便,而且实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莫北2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数值模拟
    冯国庆, 陈军, 张烈辉, 宋渝新
    2004, 25 (1):  55-57. 
    摘要 ( 100 )   PDF(462KB) ( 231 )  
    准噶尔盆地莫北2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为一典型的气顶油藏,气顶体积是油环的0.91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围绕确定气顶油藏的合理开发方式展开研究。在经过历史拟合修正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围绕三工河组油藏采用衰竭式开采、注水开发及注水方式、注采比、气顶开发等进行方案设计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油藏宜采用在油水界面内缘与油气界面外缘部署两排注水井注水开发,注采比保持在1.0,同时应在气顶布署一口平衡气井开发油环可获得较高的采出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介质注入对原油物性的影响
    熊钰, 高平
    2004, 25 (1):  58-60. 
    摘要 ( 159 )   PDF(1172KB) ( 279 )  
    注入介质对原油高压物性影响的研究是注气提高采收率的室内评价手段之一,注富烃气和氮气后原油高压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分析注气后沿混相及前沿混相和非混相驱替过程室内评价的基础。在对一实际轻质原油高压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富烃气注入和氮气注入实验及多次接触实验,对比研究了注入这两种气体后轻质原油的相态、饱和压力、粘度、容胀特性、气油比和脱气原油密度等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氮气抽提作用对原油PVT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次接触混相条件下,注富烃气和氮气后轻质原油的高压物性参数具有相似变化规律,但是氮气对原油粘度、体积系数、密度等参数的改善不如富烃气注入明显,氮气将引起原油饱和压力急剧上升;在氮气驱过程中后沿地层原油很快变重,若不能达到和保持前沿混相,氮气驱效果将很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吡咯类化合物分析彩南油田充注过程
    王传刚, 王铁冠, 谢明亮, 姚爱国, 王俊怀, 刘宏伟
    2004, 25 (1):  61-64. 
    摘要 ( 99 )   PDF(1274KB) ( 178 )  
    运用原油中的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示踪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主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的原油运移充注过程。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以烷基咔唑为主,烷基苯并咔唑次之,几乎不含二苯并咔唑。根据1,8- .二 甲基咔唑/2,4-二甲基咔唑、C3-咔唑/C2-咔唑.G1/C3以及烷基咔唑与烷基苯并咔唑的相对含量等参数的平面分布规律可知,彩南油田东区块彩001-彩007井断层线两侧原油具有不同的充注过程,东侧有北和南两个充注方向,原油进入油藏后向彩1001井、彩006井附近运移。西侧只有来自南方的一个充注方向,原油以断层为通道进入断鼻隆起核部后继续向西充注至构造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义反正切微分分布产量递减方程
    孙玉凯, 高文君, 刘瑛, 肖志鹏
    2004, 25 (1):  65-67. 
    摘要 ( 79 )   PDF(1064KB) ( 333 )  
    针对已有的经典递减方程还不能有效地描述--些油田产量递减曲线出现向右微凸现象和递减率出现先凸后凹”现象,从渗流力学角度导出了一种新型广义产量递减方程。该递减方程不仅能描述递减产量出现陡峭下滑问题,而且也能描述递减初期递减产量向右微凸问题;另一方面既能描述递减率单调递减问题,也能描述先单调递增、后单调递减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该递减方程及其对应的油相相渗、产量递减率随特征参数的变化特点,从而为选择、应用该类递减方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增产措施经济界限
    董广华, 石军, 朱亚婷, 陈豫川, 王蕾
    2004, 25 (1):  68-71. 
    摘要 ( 84 )   PDF(449KB) ( 221 )  
    克拉玛依 砾岩油田现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71.24%,综合含水率为70.7%.针对高含水期砾岩油藏的特点,既要综合应用有效增产措施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还应制定增产措施经济界限,为措施投资提供决策依据。将高含水砾岩油藏经济极限含水率定义为准经济极限含水率和经济极限含水率两种。通过研究措施费用、措施变动成本和油价的变化,建立了措施增油经济界限与油价、措施费用、措施变动成本的关系图版。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砾岩油藏I类、II类、II类典型油藏为案例,进行了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增产措施经济界限的定量研究和计算。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可有效地降低高含水砾岩油藏增产措施的综合运行成本,进-.步提高措施投资的营运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油田气井无阻流量计算公式探讨
    李勇, 刘启国, 郜国喜, 余新启
    2004, 25 (1):  72-73. 
    摘要 ( 152 )   PDF(831KB) ( 222 )  
    根据以往塔里木盆地计算气井产能的常用方法,对塔里木油田高压气井产能测试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拟压力形式分析方法与压力形式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的关系,建立了高压气井拟压力计算无阻流量与压力平方计算无阻流量的经验关系,给出了适合于高压气井的拟压力及压力形式一点法无阻流量计算公式。通过大量的实例计算,证实该方程计算结果与产能测试回压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数据分析结果一致,计算结果可靠适用,能正确预测塔里木盆地高压气井的生产动态,指导高压气井的合理生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目标优化法确定油田合理井网密度
    刘秀婷, 王胜义, 杨军
    2004, 25 (1):  74-76. 
    摘要 ( 75 )   PDF(265KB) ( 277 )  
    为弥补目前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方法存在的不足,在对谢尔卡乔夫采收率—井网密度公式修正的基础上,结合 经济分析,运用动态经济方法及最优控制理论,提出确定已开发油田优化及极限井网密度的公式—— 多目标合理井网 密度公式。为验证多目标合理井网密度公式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将其应用于稀油及稠油油田(区块)的测算,测算实例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种预测油气田产量模型之间的关系
    阳兴华, 刘瑛
    2004, 25 (1):  77-79. 
    摘要 ( 79 )   PDF(272KB) ( 202 )  
    针对 文献[1]提出的油气田产量预测广义数学模型,通过对待定参数取不同的特征值,可以得到Weng旋回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瑞利Rayleigh)预测模型、贝塔旋回模型、预测资源量的Hubbert模型、HCZ模型、Arps递减模型和Kopatov递减模型等目前已出现的多种产量预测模型;Weng旋回等产量预测模型是文献[1]中的产量预测广义数学模型的特例。因此,文献[1]中的广义数学模型通式”的推出,使各类预测模型与广义预测模型之间有机联系起来,使产量预测模型研究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必将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指数递减法在凝析油气藏中的应用
    陶自强, 余元洲, 杨广荣, 孙兵, 陈元千
    2004, 25 (1):  80-83. 
    摘要 ( 60 )   PDF(1368KB) ( 183 )  
    指数递减法 是油气藏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预测方法。它可以用于预测油气田递减阶段的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将指数递减用于凝析气藏的预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凝析气藏的总井流体产量、干气产量和凝析油产量的递减均符合指数递减的重要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细构造解释在塔河油田开发中的应有
    安精文, 杨子川, 赵疆
    2004, 25 (1):  84-86. 
    摘要 ( 87 )   PDF(5927KB) ( 183 )  
    塔河油田从勘探转入开发,原有的三维地震解释方法已不能满足开发阶段布井的精度要求, 需要进行地震资料的精细标定与精细构造解释。选择和应用了多井综合标定、三维可视化数据校正等诸多国内外新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地震解释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时深转换、构造成图的精度,形成了一套满足开发阶段精度要求的解释和成图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试井分析在牙哈凝析气田的应用
    陈文龙, 吴年宏, 杨勇, 向文刚, 陆爱林
    2004, 25 (1):  87-89. 
    摘要 ( 76 )   PDF(315KB) ( 310 )  
    牙哈凝析气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采用高压循环注气开发的整装凝析气田。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复杂的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凝析油气体系在地层中的渗流伴随着复杂的相变。与一般气藏相比,凝析气藏中具有许多影响凝析油气渗流的特殊因素,如地层和井简中的流体相变以及地层中油气两相渗流等。因此,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有显著的特殊性。围绕凝析气井试井分析的特殊表观现象,以相关基础理论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为目标,在牙哈凝析气田成功地应用了较为完备的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技术体系。同时,利用近三年来的多种试井解释成果资料,对该凝析气田的储集层参数、边界识别、气井产能、反凝析的污染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正确认识了凝析气井及气藏的生产动.态,也为气田下一步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论中地壳及其地质意义
    张景廉, 于均民
    2004, 25 (1):  90-94. 
    摘要 ( 171 )   PDF(314KB) ( 424 )  
    地壳深 部结构开始引起重视。中地壳与油气、金属矿床、地震之间的关系特别受到关注。地震低速、高导低阻、低密度是中地壳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研究表明:当中地壳地震波速v,<6.0km/s,密度ρ<2.75g/cm3时,有油气生成及油气藏;而当中地壳地震波速0>6.0km/s,密度ρ>2.75g/cm3时,则有金属Fe、Cu、Ni、Au等成矿。深入研究中地壳的地球物理体的地质属性对油气、金属成矿、地震等的预测有重大意义,特别对大型、超大型油气田、金属矿床的勘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期成藏理论与油田开发
    郭占谦
    2004, 25 (1):  95-100. 
    摘要 ( 83 )   PDF(351KB) ( 210 )  
    传统观 念认为,油气田是一次性充注的静平衡,采出一点就少一点,直到采完为止,是按照数学的减法规律进行的。实践证明也有例外,有些油田的采出量远大于计算的储量,如俄罗斯的罗马什金、格罗兹尼油田等;大庆油田开发后期见有HS产出。这些都告诉我们,油气田并不是一次充注的静平衡,多元生烃理论提出的再次生成的油气和来自地球深部的油气也可以再次注入到油气田中,现今地壳运动不仅为油气注入提供了动力而且提供了通道。中国原油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中国陆壳平均含量,且密度普遍较高,在这种条件下,不宜采取以水为载体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而应该采取注气开发技术,尤以注CO2和N2、H2S气为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与争鸣
    对马新仿等《用分形方法研究水驱前后岩石的孔隙结构》一文的置疑
    贺承祖
    2004, 25 (1):  101-102. 
    摘要 ( 63 )   PDF(189KB) ( 154 )  
    马新仿等在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第3期发表了用分形方法研究水驱前后岩石的孔隙结构》一文,该文的主要数学模型及其推导,是文章的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但是这些数学模型及其推导,与以前发表过的两篇文献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其推导,几乎完全相同。这是罕见的巧合还是抄袭痕迹的表现,马新仿先生应作出必要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相信广大细心的读者也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反转构造的几个问题与蔡希泉、王同和先生商榷.
    谭试典
    2004, 25 (1):  103-105. 
    摘要 ( 91 )   PDF(117KB) ( 279 )  
    对由蔡希源、王同和编著的中国油气区反转构造》-一书中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出,该书关于反转构造的内涵前后自相矛盾,在书中所例举的大量实例中也常违背识别反转构造的原则;将反转构造分为正反转构造和负反转构造是正确的,但却未能阐明如何识别它们的标志;在阐述反转构造对形成油气藏有利的一-面时,忽视了它对油气成藏的破坏作用。指出,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他人资料,却未能注明其出处,这是很不妥当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油气地质
    油气田的全球分布规律
    B.M.CnbIx, P.M.CeMeHOB, B.A.IIaBIeHOB
    2004, 25 (1):  106-109. 
    摘要 ( 125 )   PDF(1928KB) ( 296 )  
    近年来世界 各地的勘探实践表明,古老地台活动边缘的推覆体前缘逆冲带不但是最大的沉积区,而且是最大的油气聚集区。在古老地台边缘带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被改造的碰撞型被动边缘,全球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均分布在这里,42%的油气田发现于碰撞地台-褶皱盆地区。岩石圈板块边缘带在地球动力学营力的作用下,不但为沉积岩中所含的有机质向烃类的演化提供了热能,而且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岩石产生密集的裂缝形成次生储集层。控制着板块活动的大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在断裂交汇处,巨大的压力降使流体的流动性提高,岩石圈板块的碰撞带,一方面促进了有机质的演化,另一方面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重新分配,从而最终导致次生大油气田的形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诺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朱毅秀, 刘洛夫, 金强
    2004, 25 (1):  110-113. 
    摘要 ( 168 )   PDF(855KB) ( 440 )  
    对哥伦比亚 亚诺斯盆地的地层与沉积、构造与演化以及石油地质等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亚诺斯盆地的主要烃源岩为瓜达卢佩组K2)的海相页岩和碳酸盐岩,主要油气储集层为上白垩统至渐新统的滨浅海相和河流-三角洲相石英砂岩,区域性盖层为中新世莱昂组厚层页岩,油气主要运移期和聚集期发生在中新世以后,油气圈闭分为第三系圈闭群、白垩系圈闭群和逆掩前缘带第三系与白垩系复合圈闭群,圈闭形成期是晚白垩世至中新世早期。综合分析认为,亚诺斯逆掩前缘带为有利目标区,阿瑞阿培地堑与巴里纳斯地区为较为有利的目标区,亚诺斯坳陷与阿劳卡地堑为具备一定勘探潜力的目标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来稿选译
    Easy Determination of Water Influx in Reservoirs
    LI Chuan-liang, XIAN Li-dong
    2004, 25 (1):  114-115. 
    摘要 ( 113 )   PDF(381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大油气田的勘探方向
    何登发, 张义杰, 王绪龙, 贾进斗, 石昕
    2004, 25 (1):  117-121. 
    摘要 ( 117 )  
    准噶尔盆地油 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巨大。南深北浅 的楔形地质结构与区域单斜形态决定了盆地腹部中浅层侏罗_白垩系主要发育低幅度背斜.断裂.岩性体、地层.岩性等非构造油气藏.这是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南缘强烈的冲断活动与压扭作用形成的复杂叠加构造带是油气勘探的战略突破领域:被晚期深埋的腹部石炭系_三叠系大构造则是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多个油气储量增长高峰的特点.近10年来非构造油气藏、中深层油气藏的储量发现大幅度攀升。非构造油气藏已成为勘探的主要对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复式油气系统
    张克银, 邵志兵, 邹元荣
    2004, 25 (1):  122-124. 
    摘要 ( 88 )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主要发育了寒武系_下奥陶统盆地相烃源岩及侏罗系湖沼相烃源岩并形成多套成油气组合,且局部构造成排成带展布油气具有多期成藏、破坏的过程。现今的油气藏定型于燕山运动晚期至喜马拉雅运动期,该地区为一逐渐被油气勘探所证实的复式油气系统,位于侏罗系生烃中心和寒武系_下 奥陶统二次生烃叠合区的北西向构造带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安三角洲储集层特征
    徐政语, 董义龙, 崔建军, 林舸
    2004, 25 (1):  125-127. 
    摘要 ( 72 )  
    采用宏、微观结合研究方法. 对储集层砂体发育、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大量岩心薄片、铸体、 物性等分析资料。结合近年来延安三角洲油气勘探进展情况,经统计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储集层以长4+5及长61、长62油组相对较好,总体以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微相发育区最好的观点。储集空间以粒间溶蚀孔、粒间余孔为主,物性虽普遍偏差、属低孔低渗储集层.受压实作用影响明显,但与国内同类低孔低渗油田相比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始新统剥蚀厚度恢复
    刘小平, 杨立干, 徐健
    2004, 25 (1):  128-130. 
    摘要 ( 87 )  
    苏北盆地晚始新世至渐新世的三垛运动使得盆地构造沉降停止,盆地断陷发育期结束.发生了18x106a的沉积间断地层遭受强烈剥蚀,缺失上始新统和渐新统。利用储集层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粘土矿物、镜质体反射率和甾烷成熟度参数分析了高邮凹陷该构造运动期的不均衡剥蚀作用。自深凹带向斜坡带断阶带和低凸起,剥蚀作用渐次增强。采用声波时差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正演数值模拟法恢复了该期剥蚀厚度。二者的计算结果较吻合。该期总的剥蚀厚度为400~1 600m,其中.深凹带400~-600m.斜坡带500~1 200m .断阶带和低凸起1000~1 600m.这一-计算结果较以往的定性估计值要大这对重新认识该区的埋藏史热史。油气成藏史以及油气藏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红岗背斜油气的差异聚集
    陈国利
    2004, 25 (1):  131-133. 
    摘要 ( 82 )  
    油气的重力分异作用使油气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般高部位的构造圈闭为气藏低部位的构造圈闭为油藏,但也有低部位构造圈闭为气藏而高部位构造圈闭为油藏的相反的情况。其原理为油气的差异聚集。国外有许多典型的实例。在松辽盆地红岗长轴 背斜三个次级高点上,大量的试油结果证实.高台 子油层I砂岩组G13小层低部位的红131圈闭为气藏较高部位的红7圈闭为油气藏红16圈闭只含水。油气水的分布出现相反的现象。 在详细分析其构造、储集层特征的基础.上。认为C13小层具备油气差异聚集的基本条件.其油气分布能够用油气差异聚集原理进行很好地解释.是油气差异聚集的结果。红岗背斜G13 小层是油气差异聚集原理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实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古20潜山主要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
    付广, 付晓飞, 孟庆芬
    2004, 25 (1):  134-136. 
    摘要 ( 75 )  
    在车古20潜山断层发育及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层垂向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指出断层面压力和断裂带泥质含量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利用抗压模拟实验结果确定出泥岩塑性变形极限,利用断移地层岩性及断距建立了一套预测断裂带砂泥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车古20潜山主要断层在c- p- Es4 垂向封闭性进行了评价。除断层F2 Fe和F,在298测线及车古203-车古20- 车古201井-线不具垂向封闭性外,其余断层在c-p- Es+皆具垂向封闭性,这是该区油气聚集与保存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油气成藏模式
    姜建群, 张占文, 张福功, 李明葵
    2004, 25 (1):  137-140. 
    摘要 ( 80 )  
    复杂的断裂系统以及异常活跃的火山作用使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具有独特的成藏模式。通过火山作用与油气的关系、成藏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的剖析.建立了东部凹陷中段油气成藏模式。认为欧利坨子地区沙三 段油气的富集源于充足的油源良好的输导体系以及优良的能量配置的黄金组合。其成藏模式是以垂向运移为主和短距离的侧向运移为辅。而铁匠炉地区油气运聚模式有别于欧利坨子地区油气运移通道以连通砂体为主,而沿断层的垂向运移很弱。从而造成其油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牧地构造建模分析
    李学义, 刘楼军, 陈伟
    2004, 25 (1):  141-142. 
    摘要 ( 53 )  
    准噶尔盆地南缘 受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天山活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及相关断裂。由于地表 及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反射资料品质差、构造样式在判识时具有多解性。为 了建立南缘的构造样式,以古牧地构造分析为例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理论指导利用构造建模技术作为解剖复杂构造的手段建立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构造地质模型.同时阐述复杂构造建模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
    陈强路 黄继文
    2004, 25 (1):  143-146. 
    摘要 ( 80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具有多期成烃、多运移通道、多期成藏的特征。根 据塔河油田及其区域地质情况.论述了断层及构造裂隙不整合面和古风化壳.奥陶系孔、洞缝和连通砂体四类输导系统。它们控制了不同时代,不同储集层油气的运移聚集.制约了不同区块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根据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的控制形式与状况,可以划分为网络型运移聚集模式和折线型运移聚集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油气分布
    孙玮, 刘树根, 徐国强, 李国蓉
    2004, 25 (1):  147-149. 
    摘要 ( 102 )  
    古隆起是长期的油气运聚中心。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今后的主要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塔 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为一沉积_剥蚀性古隆起。其形成和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内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及保存条件等。其形成与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加里东运动期的抬升剥蚀阶段海西运动期的潜伏阶段和喜马拉雅运动期的破坏阶段。最终由古隆起演变为一斜坡带。和田古隆起的存在. 使油气生成期、调整期运移期与圈闭形成期获得最佳匹配.其发育对研究区烃源岩的发育及后期成藏具有深远的地质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地震波阻抗反演
    李晶, 陈裕明,王振国
    2004, 25 (1):  150-152. 
    摘要 ( 86 )  
    为解决地震波阻抗反演的实际问题。在自然界生物遗传过程优选和进化原理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的遗传算法(GA)首先取消传统的二进制编码、解码过程而使用五进制进行编码:然后是在遗传操作中引入Boltzman生存机制。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地震波阻抗进行反演,目标函数可以达到数量级,这就使退火遗传算法的非线性方法能够应用于地震波阻抗反演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参数在泌阳凹陷白云岩预测中的应用
    靳玲, 丁艳红, 苏桂芝, 张玉霞
    2004, 25 (1):  153-155. 
    摘要 ( 87 )  
    随着储集层预测技术的发展。提取众多的属性参数进行判断已成为地震解释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储集层预测和评价时,通常使用与储集层预测有关的各种地震属性.以各种方法从地震数据体中提取的一系列地震属性包含有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不同的地震属性值可能与某些地质参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利用地震属性参数可以有效地预测岩性和有利储集层描述油藏特征及孔隙度变化、寻找死油区。描述 了地震属性中的振幅、阻抗频率及能量衰减四种基本类型参数的特征意义。并对泌阳凹陷核二段白云岩区进行了振幅频率衰减阻抗等属性提取分析.成功地预测出白云岩的分布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低渗致密气藏凝析气藏开发难点与对策
    李士伦, 孙雷, 杜建芬, 汤勇, 周守信, 郭平, 刘建仪
    2004, 25 (1):  156-159. 
    摘要 ( 84 )  
    我国低渗、致密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储量占相当大的比例, 而其中相当部分处于低产状态开发好这类气藏对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 绕深层低渗致密气藏、凝析气藏开发问题.首先分析了低渗致密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提出了低渗致密气藏开发的十项配套工艺技术.最后重点建议了五项技术措施即深度压裂改造技术.凝析气井井筒和近井地带积液的处理技术开发后期低于最大凝析压力条件下的注气技术。低渗致密凝析气藏多孔介质油气体系相态分析技术和某些适合于低渗致密气藏和凝析气藏的气藏工程分析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井表皮系数分解法
    陈元千
    2004, 25 (1):  160-164. 
    摘要 ( 113 )  
    近井地带的表皮系数,是评价油气井产能和完井效率的重要参数。然而利用压力恢复曲线确定的表皮系数。是一个总表皮系数。它应包括.打开程度表皮系数、射孔密度表皮系数、高速湍流表皮系数和泥浆污染表皮系数。综合有关的成果(参考文献[1]. [2]、[3]、[4]、[5]、[6]),提出了气井表皮系数的分解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表明,提供的方法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气体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
    张烈辉, 朱水桥, 王坤, 周林
    2004, 25 (1):  165-167. 
    摘要 ( 163 )  
    对达西行为的描述出发点是基于 1901年Forchheimer 提出的一个经典方程,即 Forchheimer 方程,利用该方程来弥补流体高速流动时达西定律的不足。在该方程中增加了一个非达西项到达西方程中以考虑达西方程的缺陷。非达西项是非达西系数流体密度和流速平方的乘积。在确定非达西效应时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尽可能准确地估计非达西系数。为此,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在对高速气体渗流时非达西行为的产生原因和目前各种非达西效应的数学描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非达西系数的求取通式。并且该通式适用的储集层类型、渗透率范围较大。进一步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全隐式三维气藏渗流数学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考虑高速气体渗流时的非达西现象。模型采用正交极小化方法求解代数方程组。速度快稳定性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藏多孔介质中组分吸附等温线的建立
    梅海燕, 张茂林, 杜志敏, 李闽, 孙良田
    2004, 25 (1):  168-171. 
    摘要 ( 73 )  
    根据吸附位势(位能)理论. 利用Dubinin吸附势的定义。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吸附剂(多孔介质),对不同吸附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吸附实验数据.将其吸附量和吸附势相关联_拟合得到相应的回归方程。并利 用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针对某个气藏(Case2).在确定的平均气层岩心参数的条件下,建立该气藏在给定气层温度下所有组分的吸附等温线。此项研究工作将为开展多孔介质中吸附作用的各种研究(如吸附平衡相态模拟和油气藏数值模拟研究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型与检验
    张茂林, 梅海燕, 杜志敏, 李闽, 孙良田
    2004, 25 (1):  172-176. 
    摘要 ( 65 )  
    混合气体吸附不仅与温度、压力有关。而且随气体组成而变化、存在所谓竞争吸附现象。 混合气体吸附模型就是应用纯组分或双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可计算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每- 组分的平衡吸附量。应用空穴溶液气体吸附FHVSM模型建立了吸附相与自由气相之间的两相相平衡计算模型.针对二个二元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例子.在完成其纯组分吸附等温线的参数回归计算之后。完成了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空穴溶液气体吸附FHVSM模型能用于描述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不仅能用于烃类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而且能用于非烃类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吸附影响的凝析气井试井分析
    黄全华, 李士伦, 孙雷, 徐时国
    2004, 25 (1):  177-179. 
    摘要 ( 86 )  
    凝析气井的试井解释目前基本上仍沿用干气井的单相拟压力方法,或在解释中没有考虑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的吸附影响,而大量实验与理论研究表明。多孔介质吸附对凝析油、气的渗流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考虑吸附影响的凝析气井渗流微分方程和压力降落试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吸附影响的凝析气井压力恢复试井分析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多孔介质吸附的影响将使试井解释有效渗透率降低表皮系数增大,气井探测半径亦将降低。对于重烃含量较高和孔隙度较低的凝析气藏。多孔介质吸附的影响程度将大得多。多孔介 质界面现象对凝析气井的渗流与试井的影响不应忽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张吉, 张烈辉, 张红梅, 江晓辉, 张居增
    2004, 25 (1):  180-181. 
    摘要 ( 74 )  
    准噶尔盆地陆 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bg- K,h3)油藏为构造幅度低、油水关系复杂、非均质强的边水油藏。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紧密结合油藏精细描述和油藏工程研究结果。研究了该油藏合理的技术开发政策界限最终确定了该油藏应立足于注水开发,合理采油速度为2.9%.合理注采比是0.8.合理压力水平应保持在9.0MPa左右:油藏仍应采用反九,点井网方式进行配注等开采技术政策界限。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油田实际开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稠油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注co2的可行性
    罗瑞兰, 程林松
    2004, 25 (1):  182-184. 
    摘要 ( 90 )  
    针对我国稠油油田的许多区块或油藏已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的方法,以辽河冷家堡油田的几个典型的稠油区块为例.进行了蒸汽吞吐之后注co,开采的可行性研究,并对数模和矿场先导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经济评价给出了不同原油粘度的稠油油藏在注蒸汽吞吐之后注CO,吞吐的可行性。对 于前期进行过多轮次蒸汽吞吐的普通稠油随原油粘度增大。注co,吞吐的换油率增大、可行性增加.对于特稠油和超稠油,前期必须进行1~3轮次以上的蒸汽吞吐,之后实施co,吞吐工艺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所得的结论对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开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优化模型
    江厚顺, 刘策, 叶义平
    2004, 25 (1):  185-187. 
    摘要 ( 95 )  
    油田开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是一项系统 工程其设计的知识面广。内容复杂。决策问题的核心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就是在定产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资源优化分配方法。追求在一定产量的基础上力求成本最低。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则是追求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等目标而建立的-种分配模型。根据决策变量在约束条件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油田的潜力。建立模型合理分配资源达到最优化生产。这就为油田开发决策者制定规划方案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氮气泡沫驱适应性研究
    杨光璐, 蔺玉秋, 刘加林, 鲍君刚
    2004, 25 (1):  188-190. 
    摘要 ( 99 )  
    目前辽河油 田大多数普通稠油油藏都已经历了蒸汽吞吐开采个别原油粘度较低的稠油油藏.在经历了短暂的常规干抽后转入了水驱开发。由 于大多数稠油油藏非均质性较强,经过吞吐开采。其剖面及平面动用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压力大幅度下降、原油脱气粘度升高.使开发效果明显变差。在这种条件下,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采用氮气泡沫驱可以改善上述油藏的开发效果。应用数 值模拟及物理模拟方法首次较为系统地对氮气泡沫驱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适合氮气泡沫驱开采的油藏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辽河油田6个适合实施氮气泡沫驱的稠油区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测水驱油田含水率的Usher模型
    张居增, 张烈辉, 张红梅, 彭永灿
    2004, 25 (1):  191-192. 
    摘要 ( 111 )  
    预测水驱开发油田含水率随开发时间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将广泛用于经济和资源预测的Usher 模型用于含水率的预测。通过对Usher模型的分析,指出目前用于含水率预测的Logisi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为Usher模型的两种特殊形式,并结合矿场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经济可采指标
    陈豫川, 石军, 汪向东, 董广华, 陈序华
    2004, 25 (1):  193-195. 
    摘要 ( 82 )  
    为了科学准确地计算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经济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油田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的特点和我国现行财税制度。提出了高含水期砾岩油藏含水率与累积产油量关系曲线、水驱特征曲线、月产量与生产时间关系曲线三种计算经济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的方法,初步形成了适合克拉玛依高含水期砾岩油藏特点的计算方法系列并通过典型实例计算.证实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的实现
    张会勇, 吴小军, 阿布都热西提·吐尔逊, 许长福, 吴旭泉, 秦军, 孔垂显
    2004, 25 (1):  196-198. 
    摘要 ( 80 )  
    以沙南油 田梧桐沟组油藏为例详细阐述了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的实现方法。首 先通过油藏描述技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在综合分析模型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油藏实际的地质模型作为数值模拟的输入:其次应用网格粗化技术.再结合生产动态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最后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不同开发方式进行指标预测和效果评价,提出油藏合理的开采技术界限。应用油 藏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提高了数模中地质模型的精度和质量,为优选开发方式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带隔板底水油藏油井射孔井段的确定方法
    李传亮
    2004, 25 (1):  199-201. 
    摘要 ( 59 )  
    研究了带隔板底水油藏油井的射孔井段确定问题并提出了最佳射开程度的确定方法。 在底水油藏存在的诸多隔板中.凡是临界产量高、油井产量也高的隔板应予以保护和利用:临界产量高油井产量低或临界产量低油井产量高的隔板可以射开。按照隔板分布进行射孔的油井不仅产量高而且见水时间大大延迟。带有隔板的底水油藏不仅具有天然能量相对充足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无隔板底水油藏无水采油期短的缺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的确定
    相天章, 李鲁斌
    2004, 25 (1):  202-203. 
    摘要 ( 130 )  
    从Buckley-Leverett 一维水驱理论出发得到了驱油效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数学关系,且驱油效率有最小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实际油藏的驱油效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数学模型。利用采出程度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三者关系。给出了体积波及系数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计算公式。根 据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计算公式.提出了注水开发后期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潜力分析方法和应采取的开发方式。通过实际应用计算结果与已有成果相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北地区地表低速带模型数据库
    谷峻仑, 李红, 曹丽
    2004, 25 (1):  204-205. 
    摘要 ( 80 )  
    在二维地震资料处理工作中,控制静校正参数的闭合差可以改善地震剖面的闭合差。 通过建立全塔里木盆地北部探区的地表低速带数据库对二三维低速带数据进行整理。搜索和剔除奇异值。然后输入数据库.建立稳定的可重复使用的近地表低速带模型.再采用统一的计算模式进行平滑、内插.导出生成网格化的低速带数据.为资料处理快速提供可靠的低速带数据既可以缩短处理周期.也可改善剖面的闭合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析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研究与实践
    杨树合, 田金海, 李保荣, 杨波, 朱小丽
    2004, 25 (1):  206-208. 
    摘要 ( 77 )  
    地下储气库对调节冬夏季节天然气供需矛盾、保障用户需求优化集输系统功能有重要作用。地下储气库建设在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陕气进京及北京.蓝天工程"项目的实施。保障北京用气已成为供气方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对地下储 气库概念及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 了建立地下储气库应具备的首要条件。通过国内外有关资料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地下储气库建库地质筛选原则同时以大港油田凝析气藏地下储气库建设方案为例、介绍了地下储气库设计依据、设计原理及储气库运行方案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天然气成藏与保存
    付孝悦
    2004, 25 (1):  212-214. 
    摘要 ( 214 )  
    天然气成藏是一个天然气聚 集与逸散的动态平衡过程.气藏的充注和保存是成藏的两个主要要素。含 气盆地的保存因素主要取决于盖层、后期构造运动、气藏形成时间、供气面积和供气强度,大型天然气田的生轻强度一般在20x108 m3/km2以上。从整体到局部、采用多方法、多参数全面系统的分析是正确把握和认识该地区油气勘探潜力的基础。特别强调了压力封闭对天然气成藏与保存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压力体系可作为判断含气盆地是否具有整体封存保存条件的一类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与争鸣
    塔里木盆地原油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烃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孙永革, 肖中尧, 徐世平, 卢鸿, 柴平霞
    2004, 25 (1):  215-218. 
    摘要 ( 62 )  
    研究表明。沉积有机质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是光合绿硫细菌Chlorobiaceae 的成岩转变产物。指示源岩形成于水体分层的强还原环境。塔里木 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中普遍检出含量丰富的C:o-C23系列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原油沥青质裂解产物也显示出绿硫细菌来源的典型标志:co-C,烷基苯系物中具有高丰度四甲基苯异常分布特征。这些特征揭示塔里木 盆地台盆区海相主力油气源岩除了目前所认识的、以上升洋流模式为主导形成的中、上奥陶统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沉积外。至少还存在一套水体分层厌氧沉积模式下发育的重要烃源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油气地质
    石油地质学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I.M.IIaxHOBCKI
    2004, 25 (1):  219-224. 
    摘要 ( 76 )  
    油气有机成因说认为。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是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但大量的实际资料证实,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并未参与油气生成过程。在自然界中也并不存在实验室中从岩样粉末中抽提出有机质所要求的条件。在地球深处有取之不尽的游离氢和挥发性碳化物它们在幔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烃类流体所有的烃类聚集。包括油田、气田沥青矿和可燃性页岩都是在晚第三纪由深部流体非生物生成的。提出了煤与石油一样.都是由深部热液而形成的观点。在 由地幔热液流生成油气和油气聚集的过程中。断至地幔的深大断裂(输导断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油气成因:煤:有机成因:无机成因:地幔:热液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来稿选译
    Difficulties andM easuresfor Development ofLow Permeability TightGas R eservoirs and Condensate Gas. R eservoirs
    LI Shi-lun, SUN lei, DU Jian-fen, TANG yong, ZHOU Shou-xin, GUO ping, LIU Jian-yi
    2004, 25 (1):  225-230. 
    摘要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