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2-10-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油气勘探
    天然气地学研究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储量的大幅度增长
    戴金星, 夏新宇, 洪峰
    2002, 23 (5):  357-365. 
    摘要 ( 124 )   PDF(5445KB) ( 631 )  
    中国 2001年底探明191个气田和天然气储量30023×108m3,剩余可采储量16767.72×108m3,具备成为产气大国的储量基础。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2001年初中国煤成气储量占天然气总储量的64%,中国目前发现7个最大气田均为煤成气。中国目前发现了21个大气田,这些大气田控制着中国天然气储量,大气田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9.8%.大气田形成主控因素有7个。综合研究确定31个鉴别各类天然气的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中西部海相碳酸盐盆地油气资源
    许效松, 汪正江
    2002, 23 (5):  366-371. 
    摘要 ( 86 )   PDF(2607KB) ( 678 )  
    中国陆上海相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构造域中,自晚元古代到中生代,具克拉通基底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三大海相盆地,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中国古大陆沉积-构造演化在加里东运动期和海西-早印支运动期,发育两个构造层次的海相盆地。早古生代海相盆地的演化与洋-陆转换共耦,沉积了海侵和海退序列的烃源岩;晚古生代一早印支运动期,早期海侵序列以储集层为主、烃源岩次之;海平面下降期的盆地具生储双重性。油气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三大海相盆地在生烃、聚集-成藏上具有三个共性:原型盆地演化和沉积序列相同,具五个层系的烃源岩(Z2、€1、O1、O2-3、S1);加里东构造运动形成天折前陆盆地,造就了古隆起和构造掀斜,形成深水盆和多期古暴露面;古岩溶碳酸盐与上覆晚古生代组成聚集成藏体系。盆地古地理迁移和构造演化的时序差决定了南、北盆地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2002, 23 (5):  371-375+379-410+414. 
    摘要 ( 43 )   PDF(813KB) ( 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烃源岩有机成熟度
    王飞宇, 刘长伟, 朱雷, 张水昌, 张宝民, 梁狄刚
    2002, 23 (5):  372-375. 
    摘要 ( 81 )   PDF(1296KB) ( 258 )  
    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一百多个样品进行了有机组分反射率测试,有78个样品获得有效的有机组分反射率测试数据。从目前探井和露头区样品有机组分反射率分析数据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源岩均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尚未发现仍处于生油窗阶段的寒武系中等成熟的源岩。塔中和塔北隆起区中下寒武统镜质体反射率约在1.8%~3.0%,目前满加尔凹陷中下寒武统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在3%以上,满加尔凹陷腹部中下寒武统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在4%以上。中下寒武统源岩成熟度相对较低区分布在塔中隆起主垒带、塔北隆起的凸起区(英买力凸起)和巴楚断隆一部分地区,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1.6%~2.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前陆冲断带地质特征及勘探成果
    袁明生, 牛仁杰, 焦立新, 李成明
    2002, 23 (5):  376-379. 
    摘要 ( 114 )   PDF(857KB) ( 384 )  
    吐哈盆地侏罗纪以来属于类前陆盆地,中侏罗世以后,台北凹陷成为北部类前陆坳陷的主体部位,并在燕山运动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形成了一系列前陆冲断带,包括北部山前推覆带、中部的中央断褶背斜带以及南缘的火焰山—七克台前锋带。目前,中央背斜带已发现大量的油气;南缘前锋带和北缘推覆带油气发现较少,勘探潜力还很大,但地质地形等情况复杂,需要配套的相关技术攻关,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腹部、南缘温压场与油气成藏
    曲江秀, 查明, 张卫海
    2002, 23 (5):  380-381. 
    摘要 ( 81 )   PDF(699KB) ( 250 )  
    准噶尔盆地腹部和南缘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但由于沉积及构造背景的差异,其成因也不尽相同,其中腹部以成岩作用和烃类生成作用为主控因素,南缘则以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抬升作用为主。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了盆地的地温,而岩石物性、火山活动、断裂作用等仅对局部地温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盆地温压场特征,认为异常温压抑制了有机质的热演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油气成藏与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碳酸盐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朱如凯, 罗平, 罗忠
    2002, 23 (5):  382-384. 
    摘要 ( 91 )   PDF(942KB) ( 417 )  
    从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碳酸盐岩的δ13C(‰PDB)为-4.68‰~+6.7‰,δ18O(‰PDB)为-9.72‰~-1.8‰来看,基本上属海相环境,从塔北经满西至巴楚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沉积时受淡水和陆源有机碳影响逐渐减少。经计算,石炭系碳酸盐岩沉积时的平均古水温为25℃,说明海水较温暖。碳酸盐岩87Sr/86Sr平均值为0.70860,纵向上生屑灰岩段87Sr/86Sr平均值为0.70854,标准灰岩段为0.70821,小海子灰岩段为0.70794,说明石炭纪海侵规模不断增大,海水深度不断增加。平面上由西向东北方向87Sr/86Sr比值增大,说明石炭纪海侵是由西向东侵入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西南部侏罗系时代划分
    杨殿忠
    2002, 23 (5):  385-388. 
    摘要 ( 94 )   PDF(1253KB) ( 320 )  
    研究了采自吐哈盆地西南部早、中侏罗世的植物化石,在鉴定其种属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方法,描述了早、中侏罗世的植物组合特征,对其地层时代进行了新的厘定,提出了新的地层划分方案。新的划分方案不同于前人的划分结果,新方案一方面 依据了新采集的植物化石资料,同时考虑到了野外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此外,还提出了根据煤层发育程度、生物化石群、不整合面和岩性等特征,识别标志层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琼东南盆地压力场及其演化特征
    李纯泉, 陈红汉, 张树林
    2002, 23 (5):  389-391. 
    摘要 ( 79 )   PDF(1519KB) ( 335 )  
    琼东南盆地是一个具有多个富生烃凹陷的海上含油气盆地,但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工作,仅在YC13-1构造上获得一大气田。在勘探实践中最大的困难之一,是不能彻底认清与油气运聚密切相关的超压。在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琼东南盆地的压力场作出了系统的描述。从单井压力特征出发,总结出了四种特征类型常压型、单段超压型、超压囊型和旋回超压型),进而对全盆地的现今压力分布特点作了阐述,并对全盆地的压力场进行了分区。借助数学模拟手段,再现了地质历史时期压力场的演化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焉耆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性质判定
    刘新月, 林社卿, 何明喜, 和玉彬, 闫有平
    2002, 23 (5):  392-393. 
    摘要 ( 100 )   PDF(1245KB) ( 225 )  
    分析了焉耆盆地区域构造背景,认为盆地现今构造格局主要受近东西向线北西西向)和北西向构造控制;在此基础上依据古地磁资料、盆地周缘张性构造、盆内张性构造、高地温梯度、沉积学特征判定焉耆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为伸展断陷型盆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北凹陷小草湖次凹油气成藏特点及有利区带
    李斌
    2002, 23 (5):  394-396. 
    摘要 ( 71 )   PDF(6029KB) ( 144 )  
    吐哈盆地小草湖次凹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源条件好,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中侏罗统发育三套储盖组合,凹陷内油气藏类型主要为侏罗系三间房组、七克台组的构造-岩性复合型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的深盆气藏,燕山运动末期是小草湖次凹一次重要的成藏期,古构造、古构造背景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发育是小草湖次凹成藏主控因素;根据小草湖次凹成藏主控因素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带,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
    赵峰, 郑鸿明, 郭洪宪, 罗勇
    2002, 23 (5):  397-399. 
    摘要 ( 69 )   PDF(1580KB) ( 272 )  
    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技术,是利用地震记录初至波的时间,运用射线追踪方法反演地表及近地表不同介质的速度模型,以获得地震观测点处地表及近地表的速度和深度信息,建立相应的表层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求取激发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值,从而消除静校正影响,提高地震反射波的分辨率,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地震剖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地球物理识别模式
    王勤聪, 李宗杰, 孙雯
    2002, 23 (5):  400-401. 
    摘要 ( 100 )   PDF(1177KB) ( 223 )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储集层埋藏较深,一般都在5300m以下,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裂缝和溶蚀缝洞系统,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储集层横向预测困难。通过大量的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并建立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模式,为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识别和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塔河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XMAC测井资料识别油气层段
    杨雷, 高秋涛, 王国斌, 李桂秋, 李淑云, 张军
    2002, 23 (5):  402-403. 
    摘要 ( 143 )   PDF(1144KB) ( 290 )  
    XMAC全波资料在油气勘探及油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研究全波传播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XMAC测井资料识别油气的方法,即:原始波形识别油气法、纵横波比法识别油气和纵横波能量衰减法识别油气。在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提高采收率的注气实验评价体系
    郭平, 刘建仪, 李士伦, 孙良田, 李闽
    2002, 23 (5):  408-410. 
    摘要 ( 91 )   PDF(163KB) ( 244 )  
    注气与常规的水驱及其它驱动方式相比有较大的特殊性,近年来由于各种气源的大量发现,越来越多的油田 开发探索注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问题。然而目前还未见到系统评价、配套实验及在开发中的应用方面的文献。根据 多年研究的经验和国内外相关的报道,首先对注气相关配套实验及研究目的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不同种类的油田和注入介质的实验内容进行分析,为现场注气、室内评价实验内容的设置及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驱中相态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陈民锋, 郎兆新
    2002, 23 (5):  411-414. 
    摘要 ( 82 )   PDF(1239KB) ( 268 )  
    研究了化学驱过程中的相态变化,以及在不同相态下的毛管数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端点值、指数值和残余油饱和度等的重要影响;结合实验数据,计算了不同毛管数下和具有不同润湿性岩石的驱油效率,得出在化学驱过程中,应尽量维持最佳驱替体系,使驱替相保持较高的毛管数,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开发时变结构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高文君, 程行海, 刘瑛, 杨立恒
    2002, 23 (5):  415-418. 
    摘要 ( 79 )   PDF(434KB) ( 169 )  
    在油田开发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将预测模型中的待定系数确立为时变参数,建立了油田广义产量和两类常用水驱特征曲线的时变结构预测模型,并利用系统辨识理论中多层递阶预报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可大大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报精度。经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重质油定价水平与混合油密度的确定
    魏炜, 孙旭光, 董蔚凯, 宋俊新, 张黎勤
    2002, 23 (5):  419-420. 
    摘要 ( 88 )   PDF(540KB) ( 167 )  
    近几年西北石油局原油产量呈高速增长的势头,产量结构中“三高型(高含硫、高金属含量、高密度)”重质油所占比重愈来愈大。油品性质逐步变差,造成原油销售难度逐渐加大,油价的逐步走低制约了油田的发展。通过分析新加坡普式报价系统以及国际、国内原油定价方法与原则,确定了塔河重质油应挂靠的国际标准油种为杜里原油、国内可挂靠孤岛重质油,贴水值应挂靠塔里木原油的贴水,同时计算了塔河重质油质量差异值,最终较合理地确定了塔河重质油的价格水平和混合油较合理调兑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北油田注气混相驱开发技术
    刘滨, 张俊, 李艳明, 蒲玉娥, 何淑华
    2002, 23 (5):  424-426. 
    摘要 ( 103 )   PDF(1183KB) ( 501 )  
    以葡北油田为例,系统阐述注气混相驱油田开发所涉及到的油藏条件、油藏精细描述、注气混相驱关键指标确定、整体开发方案设计。强调低渗透油田开展注气混相驱之前必须开展包括油藏精细描述、混相驱室内试验评价、混相驱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还针对葡北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油田开发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丰富了低渗透油田混相驱开发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确定气井无阻流量的新经验公式
    王淑娟, 刘锦玉, 郝玉鸿
    2002, 23 (5):  427-428. 
    摘要 ( 145 )   PDF(785KB) ( 361 )  
    基于气井稳定产能方程,考虑 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参数地层压力地层系数、渗透率,提出气井无阻流量与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长庆气田下古气藏大量产能试井资料,建立其相关曲线,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计算气井无阻流量的三种新经验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新经验产能公式简便易行,计算结果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极值方差聚类法在测井分层取值中的应用——以莫北油田莫005井区为例
    张明玉
    2002, 23 (5):  429-431. 
    摘要 ( 83 )   PDF(1562KB) ( 249 )  
    在准噶尔盆地莫北油田莫005井区地质导向钻井中,采用极值方差聚类分析法,实现了对数字化测井曲线的自动分层取值。该方法首先是在数字化测井曲线上找出层间方差最大、层内方差最小的点作为分层点,同时考虑到上下围岩对薄层的屏蔽影响和测井曲线的波动性,对所有分层点按照深度值排成一组有序数组,然后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并界处理。更加突出了层间非均质差异性和层内均yi性,其结果与实际的岩性剖面分层十分吻合。而且,整个分层取值过程是基于上述理论方法采用VB(V6.0)语言编制的自动分层取值程序,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为砂泥岩剖面的自动测井相分析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分层取值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地区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的应用
    罗勇, 赵峰, 陈志刚
    2002, 23 (5):  432-434. 
    摘要 ( 69 )   PDF(555KB) ( 236 )  
    在常规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反射波的偏移成像是基于地震数据的共深度点或共中心点叠加技术进行的。在地下地质构造相对复杂的地区,由于叠加过程的引入,导致了一些来自于大倾角地层或细微地质现象产生的地震反射信息的畸变或损失。而目前在算法上已经较为成熟的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便弥补了叠后偏移成像的不足。特别是在山.前复杂构造区带,叠前偏移不仅能够使反射波准确成像,而且能够改善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与争鸣
    阿拉善地区油气地质条件
    安作相, 马纪
    2002, 23 (5):  435-438. 
    摘要 ( 106 )   PDF(1524KB) ( 323 )  
    在阿拉善地区开展油气勘探工作,应从全区着眼,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等方面获取的资料,首先解决盆地划分问题,在盆地内部正确划分出构造单元。其次解决油气系统的划分,并且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再次运移、聚集的整个系统中,去寻找靶区。阿拉善地区有两个含油气系统: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已见低产油藏,关键问题是烃源区大小和丰度;石炭系含油气系统的关键问题是盖层条件和圈闭的完整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解放前我国学者对新疆石油地质的调查和研究
    王连芳
    2002, 23 (5):  439-441. 
    摘要 ( 109 )   PDF(151KB) ( 389 )  
    20世纪初,随着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新疆石油地质的调查和研究。30年代末以前,翁文灏、章鸿钊等学者利用文献和间接获得的资料,对新疆石油资源进行了宏观考察和若干重要油苗的地质研究;40年代开始,黄汲清等地质家在新疆进行实地考察,对独山子油田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南北疆部分地区进行了路线性石油地质调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油气地质
    滨里海盆地盐.上层的油气地质特征
    刘洛夫, 朱毅秀, 张占峰, 胡爱梅
    2002, 23 (5):  442-447. 
    摘要 ( 123 )   PDF(2653KB) ( 411 )  
    通过对滨里海盆地盐上层系的基础地质、石油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可知盆地不同地区的地层、构造、石油地质特征等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平面上不同地区盐上层系的差异性出发,对已发现的油气田(藏)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在盐上层系中,卡拉通—田吉兹隆起区和北里海—阿兹吉尔隆起区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东部延别克—扎尔卡梅斯和扎纳若尔地区以及盆地南部的比克扎尔隆起区为较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西部和西南部的阿斯特拉罕一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的西南坡和西坡以及盆地西北部的乌津地区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目标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物介绍
    石油古生物学家 赵治信
    2002, 23 (5):  448-448. 
    摘要 ( 51 )   PDF(108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