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2-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侏罗系煤成油质疑
    张景廉
    2001, 22 (1):  1-8. 
    摘要 ( 87 )   PDF(760KB) ( 427 )  
    “煤成油”是一个颇有争论的命题:澳大利亚吉普斯兰盆地的原油是否是煤成油?中国吐哈盆地的原油是否是煤成油?中国其它一些含煤盆地的原油是否是煤成油?煤的热解模拟实验是否有效?这些问题仍须进一步讨论。经研究认为,含煤盆地的原油不可能是煤岩所生成,也不大可能为煤系泥岩所生成,可能的模式是深部氢气与有机质的加氢液化生烃,或是深部H2、CO2、CO 在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中经费托合成反应生成油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熟盆地构造及结构再研究方法
    刘池洋, 杨道庆, 袁朋昌, 杨斌谊, 姚亚明
    2001, 22 (1):  9-12. 
    摘要 ( 99 )   PDF(372KB) ( 259 )  
    目前,在成熟盆地构造、结构整体综合研究过程中,应侧重于地质特征或成因复杂的构造和盆地或较大区域总体构造特征的再认识、盆地动态演化及发生的区域背景等。研究的指导思想应从勘探早中期的类比、“寻同”的基础上转为“求异”,应突出盆地演化和后期改造过程中地质构造特征,包括:①不同时期的古面貌及之间的区别和演变;②不同地区特征的差异和分区;③与同类其它盆地的重要不同之处及原因;④盆地的诸多个性与油气赋存、成藏的内在联系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格局及在中、新生代的演化
    胡受权, 郭文平, 曹运江, 黄继祥, 牟中海
    2001, 22 (1):  13-16. 
    摘要 ( 112 )   PDF(866KB) ( 268 )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由北向南可划分为祁连山断褶山系、柴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前陆滑脱拆离带及前陆盆地低应变区等四个构造带,且断褶构造的形成时间有自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综合研究表明,印支旋回和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是柴北缘前陆盆地北部边界——南祁连断褶山系的强化、定型时期,奠定了山前前陆盆地发育的基本格局;燕山旋回及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对柴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影响最为强烈,并使下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向盆内迁移,且在这一带有构造圈闭雏型形成;喜马拉雅旋回在柴达木盆地有两次规模较大的构造运动,渐新世末的构造运动对柴北缘前陆滑脱拆离带影响最强,并使上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进一步向盆内推移,且在这一带形成有关的构造圈闭;上新世末的构造运动是一次最强烈的构造运动,使柴北缘地区各断褶构造带基本定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油源研究新进展
    袁明生, 李华明, 王志勇
    2001, 22 (1):  17-20. 
    摘要 ( 80 )   PDF(761KB) ( 247 )  
    根据吐哈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系统油源对比结果,并佐以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资料,可将盆地原油分为三大类,即煤成油、咸水湖相泥岩成油和淡水湖相泥岩成油。为了进一步确定煤成油的主要烃源岩是煤岩还是煤系泥岩,在亚稳定状态下用GC-MS-MS研究m/z233--m/z262的二萜类化合物,并用其进行油源精细对比,认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成油主要来自中侏罗统煤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天然气特征及分布
    李成明
    2001, 22 (1):  21-23. 
    摘要 ( 127 )   PDF(731KB) ( 252 )  
    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发育,侏罗系以分布轻质油为特色,绝大多数气藏为凝析气藏,且轻质油藏溶解气油比大,油溶气丰度很高;在台北凹陷,油气并存为油气分布的重要特点,气藏的分布与油气分异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发现的气藏层位均为侏罗系,其上的地层中没有气藏分布可能与盖层封闭性差有关。另外,埋深较大的侏罗系及三叠系中与烃源岩互层或很近的砂岩中存在规模很大的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广泛的煤层吸附气也是重要的潜在天然气资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付广, 薛永超, 付晓飞
    2001, 22 (1):  24-26. 
    摘要 ( 88 )   PDF(477KB) ( 316 )  
    通过油气在地下岩石中运移输导系统类型的分析,指出孔隙、裂缝和孔隙-裂缝组合是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的三种主要构成要素。据此提出连通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在地下运移的简单输导系统,砂体-不整合面、砂体-断层、不整合面-断层、砂体-不整合面-断层为油气在地下运移的复合输导系统,它们为油气运移提供了立体网络通道。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类型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连通砂体输导系统可控制底层超覆、岩性尖灭、断层遮挡油气藏的形成;不整合面、砂体-不整合面、不整合面-断层组成的输导系统可控制基岩风化壳油气藏的形成;断层、砂体-断层、砂体-不整合面-断层组成的输导系统可控制断块、背斜、构造-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六盘山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李定方
    2001, 22 (1):  27-31. 
    摘要 ( 160 )   PDF(890KB) ( 252 )  
    六盘山盆地是油气勘探很有前景的地区,三叠、侏罗系生油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相似;白垩系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它们在盆地中南部达到了低成熟-成熟阶段。燕山运动期形成的构造、地层圈闭是白垩系以下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白垩系生成的油气主要聚集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发育的构造中。应根据三叠-侏罗系和白垩系两套含油气系统的特点,围绕海原、固原主要生油凹陷寻找、落实勘探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退火静校正
    郑鸿明, 彭立, 李生杰
    2001, 22 (1):  32-34. 
    摘要 ( 86 )   PDF(683KB) ( 202 )  
    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摆脱了常规静校正方法的框架,它采用非线性反演技术——模拟退火,求解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问题,能较好地克服低信噪比、大静校正量引起的周期跳跃。分析了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的欠缺,阐述了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在现有计算机运行速度条件下,求取全局最优解的可能性,并通过理论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经实例分析证实,此方法在解决复杂地表结构引起的大静校正问题时,优于常规静校正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石西油田油气藏地球化学研究
    伍新和, 向宝力, 刘桂凤
    2001, 22 (1):  35-37. 
    摘要 ( 100 )   PDF(485KB) ( 225 )  
    通过对石西油田包裹体均一温度、包裹体中油气组分(古油气组分)和储集岩开放孔隙中油气组分(现今油气组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了石西油田油气藏的成藏期、成藏期次、油气源及油气埋藏演化史,认为:石西油田的油气藏至少发生过两期以上的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古生界成熟的原油并不完全是先期成藏的低成熟原油在储集层中热演化的结果;侏罗系油气藏受构造、断层控制,其原油密度较石炭系原油密度高,成熟度明显低于石炭系原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地区储集层成岩岩相与含油区预测
    孙玉善, 申银民, 徐迅
    2001, 22 (1):  38-40. 
    摘要 ( 65 )   PDF(381KB) ( 248 )  
    经镜下成岩特征分析,哈得逊地区的石炭系含油气储集层可划分为六种成岩岩相。其中,薄砂层由致密混合型胶结相和非致密混合型胶结相组成;东河砂岩由溶蚀相、原生孔隙相、溶蚀-原生孔隙相和碳酸盐胶结相组成。其储集性能也随成岩相的不同而变化,据物性分析评价,溶蚀相为Ⅰ1类特好储集层,原生孔隙相和溶蚀-原生孔隙相为Ⅰ2类好储集层,非致密混合型胶结相与碳酸盐胶结相中的非致密型为Ⅱ类中等储集层,致密混合型胶结相和碳酸盐胶结相中的致密型为Ⅲ类较差储集层。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应的测井参数模式,溶蚀相的展布特点,对新含油区进行了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和盆地有利勘探方向探讨
    李新宁, 李定方
    2001, 22 (1):  41-44. 
    摘要 ( 110 )   PDF(858KB) ( 304 )  
    民和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改造型沉积盆地,盆地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燕山运动期成盆,喜马拉雅运动期改造等多次构造运动,两坳两隆构成了盆地的基本构造格局;盆地主要发育三种类型的生储盖组合。强烈的构造运动导致盆地内形成众多的各类圈闭,通过构造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综合研究,预测民和盆地发育有六类圈闭,这些圈闭的分布地带是下一步寻找油气的有利勘探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中国石油未来潜在可采资源量的预测
    陈元千
    2001, 22 (1):  45-47. 
    摘要 ( 63 )   PDF(621KB) ( 198 )  
    中国石油的总可采资 源量,应由己发现的可采资源量和未发现的可采资源量组成。后者可称之为未来潜在可采资源量。基于文献[1]提出的图解法原理,利用文献[2]所建立的威布尔(Weibull)预测模型,提出了预测中国石油的总可采资源量和未来潜在可采资源量的方法。通过我国资料的实际应用表明,提供的方法是有效的。我国石油总可采资源量和未来潜在可采资源量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00×108 t 和40.7×108 t.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一种新模型
    王俊魁, 李发印
    2001, 22 (1):  48-52. 
    摘要 ( 76 )   PDF(1157KB) ( 207 )  
    在研究以往产量 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油气田累积产量增长率微分方程,并由该方程得到了预测油气田年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的具体方程。与逻辑斯蒂和胡-陈-张等数学模型比较,该模型的特点是同时考虑了开发时间和地下剩余可采储量对累积产量增长率的影响,从而使模型结构更加严谨、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显著。该模型可以对油气田开发全过程,其中包括产量上升、达到高峰与产量下降阶段在内的整个开发指标进行拟合与预测,其精度要高于其它各种模型,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适于CDG凝胶调驱技术的有利条件——以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为例
    李兴训, 张武, 沈楠, 杜文军, 杨俊涛, 冯业庆
    2001, 22 (1):  53-55. 
    摘要 ( 109 )   PDF(443KB) ( 233 )  
    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CDG凝胶调驱技术现状基础上,根据彩南油田油藏室内试验评价,1999年在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进行了6个井组的CDG凝胶调驱矿场试验,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当年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3.9,从而证实三工河组油藏适于注CDG凝胶,而且有必要继续实施此项措施以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新型渗流模型
    宋付权, 刘慈群
    2001, 22 (1):  56-58. 
    摘要 ( 90 )   PDF(722KB) ( 237 )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由于 流体的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以往的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研究建立了更加接近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真实流动,且形式简单的三参数渗流模型。并对低渗透油藏中径向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边水油藏生产压差和产量关系的分析,说明了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的渗流模型不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在相同的条件下,其计算的产量偏大。通过对非稳态渗流的分析,给出了基于三参数模型的试井公式和典型试井曲线,低渗透油藏试井曲线的特征是中后期径向流特征段消失,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层特稠油水平井注蒸汽开发数值模拟——以克拉玛依油田九6区为例
    马鸿, 李国庆, 汪向东
    2001, 22 (1):  59-60. 
    摘要 ( 72 )   PDF(283KB) ( 195 )  
    针对 克拉玛依油田九6区特稠油水平井试验区,进行了水平井倾斜方向、注汽附管长度等参数敏感性分析,并在注采参数优选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生产方式的指标预测,得出九6区水平井应以吞吐生产为主的结论,为今后的水平井生产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并行数值模拟技术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以沙南油田梧桐沟组油藏为例
    江晓晖, 钱根宝, 戴红梅, 吴俊英
    2001, 22 (1):  61-62. 
    摘要 ( 67 )   PDF(323KB) ( 246 )  
    根据沙南油田梧桐沟组油藏已取得的静、动态资料,应用并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对油藏进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分别对油藏天然能量、不同井网、井距、不同注水时机、不同注采比及合理采油速度进行了开采指标预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为实现沙南油田梧桐沟组油藏高质高效开发及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东油田聚合物驱油工业性矿场试验研究
    姜颜波, 赵伟
    2001, 22 (1):  63-65. 
    摘要 ( 106 )   PDF(434KB) ( 232 )  
    孤东油田经过10 多年的强注强采,目前主力开发单元含水率已高达95%左右,为了实现降水增油目的,从1994年起在该油田经过了历时5年的聚合物驱油工业性矿场实验。针对油田构造简单,油层单一、非均质性强,油层胶结疏松、物性好,原油粘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等特点,在室内试验和数据模拟的基础上,设计了二级段塞注入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明显效果:油井含水率平均下降了5.6%,日增产原油326t,预计最终可提高采收率6.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实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后都得到了解决。为胜利油田开展大规模聚合物驱展示了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求取产层的流动系数
    杨庆军, 邓春呈, 王辰
    2001, 22 (1):  66-67. 
    摘要 ( 84 )   PDF(273KB) ( 210 )  
    流动系数是评价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作者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自学习的特点,将神经网络与常规测井、试油、试井等动态资料相结合进行产层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减弱地质数据丛聚效应的方法——以新疆油田为例
    李少华, 张昌民, 张柏桥, 胡涛, 舒志国
    2001, 22 (1):  68-69. 
    摘要 ( 86 )   PDF(375KB) ( 273 )  
    为了得到一个能有效代表整个研究区内地质数据的分布特征,需要对丛聚在一起的地质数据分配较小的权值,而给稀疏分布的地质数据赋予较大的权值。本文介绍了C.Deutsch提出的一种减弱地质数据丛聚效应的方法——CellDeclustering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在新疆油田中应用的实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中国石油地质学的三个认识问题
    安作相
    2001, 22 (1):  70-74. 
    摘要 ( 80 )   PDF(537KB) ( 308 )  
    在20世纪中,经过不止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石油地质学已经建立起来了。从油气田(藏)形成的三环节来看,本学科的主要特点就是陆相生油、再次运移和复式油气聚集,这些特点反映着中国油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而造成中国油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的地质构造环境,则是在地史中各陆核组成的板块之间分合和碰撞,使得中国陆核的发展呈多旋回状态。面对这种状态,于世纪更迭之时,中国石油地质学者不仅应奋发起来,还应把目光从向内转为向外,而且在系统论基础上,应强化整合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透变形介质油气藏渗流流-固耦合研究
    范学平, 李秀生, 张士诚
    2001, 22 (1):  75-78. 
    摘要 ( 78 )   PDF(749KB) ( 283 )  
    低渗透变形介质油气藏流体渗流和岩石物性对应力场的变化比较敏感,采用耦合应力场和流体渗流场能较好地反应实际情况。对流体渗流和岩石应变耦合数学模拟理论和岩石力学实验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某个多相流.油藏、气藏、存在水力压裂裂缝等情况为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可用本文方法预测岩石渗储物性动态变化、应力应变、及其对生产的影响。这里介绍的方法在石油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伯利亚地台里菲系最大的油气聚集带——尤鲁布钦—托霍姆油气聚集带
    A. A. 康托罗维奇, И. Б. 克拉西里尼科娃, Ю. A. 菲利普佐夫1, И. д. 季莫什娜
    2001, 22 (1):  79-88. 
    摘要 ( 87 )   PDF(1333KB) ( 251 )  
    描述了尤鲁布钦-托霍姆超大型油气聚集带里菲系的地质构造,研究了该系油气源岩层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并认为:里菲系上部托库尔层的分层和下部马德林和维德列绍夫层是拜基特含油气区的主力烃源。描述了尤鲁布钦-托霍姆油气聚集带内油气藏的构造,介绍了油和气的特性。详细描述了里菲系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介绍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油田公司召开2001年勘探技术座谈会
    本刊编辑部
    2001, 22 (1):  86-86. 
    摘要 ( 38 )   PDF(96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