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油气勘探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系统与油气勘探
    张亚敏, 靳广兴
    2010, 31 (3):  225-227. 
    摘要 ( 80 )   PDF(451KB) ( 197 )  
    运用成藏动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的成藏动力系统特征。白音查干凹陷划分为上、下2 套成藏动力系统,下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和北部陡坡带形成油气富集高产;上部低压混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形成稠油富集。近几年,该区石油勘探连连突破,新增储量达数千万吨,是老凹陷油气风险勘探获得成功的佐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川科1 井在海相层喜获高产工业气流
    2010, 31 (3):  228-228. 
    摘要 ( 52 )   PDF(62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的岩心观察描述——以文明寨致密砂岩为例
    罗群
    2010, 31 (3):  229-231. 
    摘要 ( 99 )   PDF(282KB) ( 370 )  
    在说明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岩心观察描述的目的、意义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岩心观察描述的思路、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以东濮坳陷文明寨中生界潜山油藏为例,阐述了其岩心裂缝的发育规律和含油性特征,总结出6 种成因类型的裂缝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海湾盆地垦利断裂带油气成藏模式
    褚庆忠
    2010, 31 (3):  232-233. 
    摘要 ( 79 )   PDF(235KB) ( 167 )  
    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模式,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在垦利断裂带已发现的油田(藏),总结出了同层成藏、潜山成藏、跨断层成藏和沿断层成藏等4 种成藏模式。这些成藏模式对该地区油气挖潜增储、找到更多的油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吐哈油田稠油年产突破20 万吨
    2010, 31 (3):  234-234. 
    摘要 ( 65 )   PDF(59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长岭凹陷断陷期生烃阶段性与成藏圈闭的选择性
    徐春华, 肖永军, 邱连贵
    2010, 31 (3):  235-238. 
    摘要 ( 113 )   PDF(322KB) ( 212 )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断陷期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由于受断拗转换期构造运动和嫩江运动的影响,烃源岩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依据长岭油气田现今埋深与烃源岩成熟度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断陷期和拗陷期烃源岩埋深与烃源岩成熟度的关系式,进行了剥蚀量恢复和古地温梯度求取,系统研究了断陷期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认为烃源岩具有早期生烃和二次生烃的特点;结合圈闭形成时间的分析,认为不同阶段生成的油气具有成藏选择性:生烃早期只有地层和岩性圈闭能够成藏;进入高–过成熟阶段,构造圈闭可以成藏,而当烃源岩进入拗陷期的二次生烃阶段,各种圈闭均可再次进行天然气的充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排烃特征
    刘得光, 罗晓静, 王建新
    2010, 31 (3):  239-241. 
    摘要 ( 78 )   PDF(166KB) ( 153 )  
    碳酸盐岩在浅埋处几乎失去所有的原生孔隙,成岩以胶结和交代作用为主;其后,碳酸盐岩处于近完全封闭的压实流环境中,深埋和地温升高除形成小规模的压溶作用外,其他成岩作用很微弱。在进入生烃门限后,低丰度有机质虽可生成一定量的烃类,但碳酸盐岩不像泥岩那样可大量脱水,烃的运移既无“载体”,又无异常高压作为动力和造缝条件,烃类很难有效排出。此后,烃类或分散于封闭的晶间孔隙中,或与矿物结合形成晶包有机质和包裹体有机质,从而造成碳酸盐岩烃/有机碳常常高于泥页岩。由于碳酸盐岩先天性地有机质丰度低,再加上后期排烃困难,决定了其几乎不可能作为有效烃源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原油成熟度及成因类型
    陈敬轶, 王飞宇, 周勇, 杨莉, 段仕川
    2010, 31 (3):  242-244. 
    摘要 ( 122 )   PDF(277KB) ( 241 )  
    对歧口凹陷不同油气田和不同层位59 个原油和102 个烃源岩抽提物的地球化学分析,并综合合多个正构烷烃、甾萜类生物标志物及轻烃指标分析认为,歧口凹陷原油为成熟原油,唐家河等地区浅层原油遭到部分生物降解。选取伽马蜡烷指数、m(Pr)/m(Ph)、m(4-甲基甾烷)/m(C29规则甾烷)、全油碳同位素等4 个参数作为变量,进行SPSS 聚类分析,将原油划分为淡水湖相和咸水湖相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歧口及板桥凹陷西缘隆起,后者位于北塘凹陷和板桥西北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八道湾组煤系沉积环境及层序
    任兵, 廖荣峰, 陈勇, 徐怀民, 王仁冲
    2010, 31 (3):  245-247. 
    摘要 ( 98 )   PDF(334KB) ( 234 )  
    从煤系地层沉积序列特征、沉积环境分析入手,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的聚煤环境,其中,可容空间变化速率与泥炭沉积速率保持平衡关系的持续时间,是形成稳定分布煤层的主控因素。认为该煤层具有等时性,可作为层序边界。建立了侏罗系八道湾组层序地层模式,为高精度地层对比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模式
    高宏亮, 杨文静, 秦桂珍, 罗日升, 朱永峰
    2010, 31 (3):  248-249. 
    摘要 ( 75 )   PDF(202KB) ( 234 )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大面积的台地相沉积为轮南地区后期岩溶储集层发育提供了基础,多旋回、多期暴露,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溶:潜山暴露岩溶、顺层承压水岩溶、准同生期层间岩溶、混合水岩溶等。构造活动对岩溶发育及其储集层形成、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史
    张元春, 邹华耀, 李平平, 匡大庆, 谷晓丹
    2010, 31 (3):  250-251. 
    摘要 ( 107 )   PDF(262KB) ( 229 )  
    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滩)相天然气藏是川东北地区近期勘探的热点。采用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技术和测温技术,结合IES(Integrated Exploration Systems)软件模拟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对该区油气充注时间和成藏期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集层大致经历了晚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白垩世2 期原油充注。烃源岩生烃高峰与原油充注时间的高度匹配是元坝气田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地区火山岩地震相及勘探潜力
    崔泽宏, 汤良杰
    2010, 31 (3):  252-253. 
    摘要 ( 96 )   PDF(374KB) ( 200 )  
    利用地震、测井解释技术,结合岩心资料,阐明了塔河地区火山岩岩性类型、地震相特征,并对火山岩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塔河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发育英安岩与玄武岩两种类型。根据地震反射几何形态特征,划分为层状、丘状、透镜状和楔形4 种地震相。层状地震相分布广泛,主要对应于溢流相火山岩;透镜状地震相仅分布在盐边凹陷,其几何形态主要受盐体活动的控制;丘状地震相主要对应侵出相火山岩;楔形地震相的形成受基底裂隙的控制,侧向上与围岩接触,对应于近火山口相。丘状地震相和楔形地震相构造圈闭落实、储集层条件较好,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集性能
    杨珍祥, 梁浩, 罗权生
    2010, 31 (3):  254-256. 
    摘要 ( 128 )   PDF(251KB) ( 258 )  
    针对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特殊性,从油源条件、优质储集层的成因、构造背景等角度,重点分析了牛东油田上石炭统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牛东油田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储集层岩性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其次为火山角砾岩;溶孔、洞和裂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下伏的哈尔加乌组的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等烃源岩所形成的油气,通过断层向上运移到火山岩顶部,然后通过不整合面下的渗透层横向运移并聚集到局部构造的高部位,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良好的储集条件、断裂通道、古构造背景以及充足的油源是控制油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西南南天山山前白垩系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杨俊丰, 朱长见, 张现军, 刘永福, 杜治利
    2010, 31 (3):  257-259. 
    摘要 ( 87 )   PDF(288KB) ( 244 )  
    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是塔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研究表明,其储集层岩石类型以辫状河河道沉积的岩屑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集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粘土矿物的类型及含量。克孜勒苏群沉积在古生界风化剥蚀形成的古地形之上,南天山山前乌恰构造带、昆仑山山前乌泊尔构造带和甫沙构造带下白垩统厚度大,且处于有利的沉积相带之上,是扩大白垩系油气勘探成果的有利区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海湾盆地西部浊积岩沉积模式及地质意义
    石磊, 邵先杰, 康园园, 单宇, 张峰
    2010, 31 (3):  260-262. 
    摘要 ( 105 )   PDF(233KB) ( 433 )  
    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东部歧南断裂带下盘发育了一系列典型的深湖相滑塌浊积扇,成为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岩相、测井相以及粒度特征,将研究区浊积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亚相。断层的幕式活动、洪水事件、古地形是影响浊积扇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单个浊积扇体分布面积小,但沿同生断层下降盘会形成一系列的浊积扇群;单期砂体厚度薄,但继承性好,多期叠置,累计砂层厚度大;生、储、盖配置关系好,油气充满度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密坳陷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研究
    彭涛, 成云, 刘建, 魏迟鹏, 许朋
    2010, 31 (3):  263-265. 
    摘要 ( 97 )   PDF(365KB) ( 234 )  
    哈密坳陷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干扰波呈现多类型、多方位、强度大的特点。由于传统的直线排列干扰波调查方式不能全方位记录干扰波,在本区进行了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试验。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不仅能分析干扰波的类型、强度、传播方位等,而且能进行检波器组合参数的试验,优选出最佳的检波器组合方式。根据试验调查结果,2 m组内距的品字形检波器组合对本区背景噪音和次生干扰波的压制效果最为突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非均质多层低渗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
    李留仁, 胡永乐
    2010, 31 (3):  266-268. 
    摘要 ( 76 )   PDF(171KB) ( 242 )  
    由于油水在储集层中的流动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只有在渗流场压力梯度大于启动压力梯度的条件下,流体才能流动。对于非均质多层低渗油藏,每一层都有一极限注采井距。只有当极限注采井距大于实际注采井距时,储量方能动用,否则则不能动用。据此充分考虑了多层低渗油藏的纵向非均质性,建立了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与注采井距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纵向非均质多层低渗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因素,提出了根据低渗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确定合理注采井距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区块井网加密潜力
    覃建华, 周锡生, 唐春荣, 金春海, 李敏, 屈怀林, 祖琳
    2010, 31 (3):  269-271. 
    摘要 ( 90 )   PDF(279KB) ( 369 )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井网开发中剩余油分布零散、关闭井比例大、注采不完善的现状,应用油藏工程方法、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及经济评价方法,研究形成了包括井网加密界限、合理加密方式、加密井井位及加密产能等在内的井网加密潜力确定方法,为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及类似油藏井网加密调整潜力研究提供了实用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吐哈盆地又探明煤炭储量2058 亿吨
    2010, 31 (3):  272-272. 
    摘要 ( 60 )   PDF(67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形成机理
    刘柏林, 王友启
    2010, 31 (3):  273-275. 
    摘要 ( 85 )   PDF(273KB) ( 241 )  
    针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从构造、储集层和成藏过程3 方面对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定量、半定量分析了油藏调整、油气重新运聚、油水分异的充分性及低渗透储集层油水过渡带高度和隔夹层对油水分布的影响。认为研究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是以油气藏调整为前提,以低幅度构造、低渗透储集层为背景条件,在储集层隔夹层突破压力、低渗透毛细管压力、油气充注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断据包络分析法模型的单井生产潜力评价——以广安须家河气藏为例
    郭伟, 何顺利, 从荣刚, 兰朝利
    2010, 31 (3):  276-278. 
    摘要 ( 82 )   PDF(188KB) ( 251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断据包络分析法)原理,对广安须家河组气藏广安2 区块的单井产量进行了评价。利用断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对气井进行横向比较,预测了各个气井静储量、动储量和产量的潜力,并分析了断据包络分析法有效性和实际气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断据包络分析法有效井基本上都是高产井,静储量潜力比较大的井多是中产井,动储量潜力比较大的井多是低产井,产量潜力大的井在动静储量方面均有潜力。据广安气田须六段气井的产能状况分析,多数气井经过加砂压裂后均获得较高的天然气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动态分析法确定靖边下奥陶统气藏侵蚀沟边界
    王作乾, 康秀兰, 何顺利
    2010, 31 (3):  279-280. 
    摘要 ( 84 )   PDF(201KB) ( 166 )  
    靖边气田下奥陶统气藏马家沟组五段侵蚀沟异常发育,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钻井、地震波形及古风化壳上下地层补偿关系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识别,这些方法对规模较大的侵蚀沟刻画精度较高,但对规模稍小的井间二、三级侵蚀沟较难准确辨别。用试井分析和动态法验证了井间二、三级侵蚀沟的存在,为精细刻画地质模型提供了依据。结合钻井约束、地震波形等特征,验证下奥陶统气藏存在一级侵蚀沟16 条,二级侵蚀沟83 条,三级侵蚀沟206 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油藏产量递减的因素分析
    赖枫鹏, 李治平, 孔宪政
    2010, 31 (3):  281-283. 
    摘要 ( 100 )   PDF(179KB) ( 258 )  
    为了减缓油藏递减阶段产量的递减,应对影响产量递减的因素进行研究。将递减率、采油速度概念相结合,提出递减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证明权重分析法是有效的,同时引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产量递减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分析。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可以为减缓递减措施的选取及开发技术的调整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曲流河单砂体精细刻画在老油田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周新茂, 胡永乐, 高兴军, 张征, 陈建阳, 王继强
    2010, 31 (3):  284-287. 
    摘要 ( 76 )   PDF(496KB) ( 210 )  
    点砂坝是曲流河单砂体的基本成因单元,废弃河道和末期河道可以控制点砂坝砂体发育的规模及形态,不同类型废弃河道内部的泥质沉积可以遮挡其两侧点砂坝,使其相互间呈不连通或弱连通状态。曲流河单砂体刻画的核心是对末期(废弃)河道的识别,以及确定河道与点砂坝间的组合配置关系。通过建立废弃河道的测井、地震识别标志,辅以动态监测资料,进行了地下曲流河单砂体精细刻画,可为认识油藏提供精确的地质模型,从而有助于解决注采矛盾,并形成对剩余油富集规律的新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变渗透率模量分析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动态特征
    王建忠, 姚军, 王子胜
    2010, 31 (3):  288-290. 
    摘要 ( 68 )   PDF(249KB) ( 207 )  
    实验研究表明,压力变化范围较大时,渗透率模量呈非线性变化。在研究渗透率模量随压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渗透率变化模型和变渗透率模量双重孔隙压敏介质油藏压力动态模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格式进行差分,迭代求解,并对各个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含水率油田开发层系的重组
    鲍敬伟, 宋新民, 叶继根, 王继强
    2010, 31 (3):  291-294. 
    摘要 ( 89 )   PDF(314KB) ( 237 )  
    开发层系重组是高含水率油田二次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使其由定性分析定量化,提出了适用于高含水率油田层系重组的模糊聚类-F 统计量-层系独立性检验(FFT)方法。综合考虑影响层系重组的主要地质和开发因素,通过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计算得到了一系列初步分类,再引入F 统计量计算得到较优的分类,然后通过层系独立性检验筛选形成符合油田实际的层系重组方案。应用于大港港西油田二次开发工程中,重组形成了港西二区N2mⅠ+N2mⅡ+N2mⅢ、N1gⅠ+N1gⅡ和N1gⅢ三套开发层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开发成本预算模型与最优效益产量
    王小林, 常毓文, 窦宏恩
    2010, 31 (3):  295-296. 
    摘要 ( 80 )   PDF(134KB) ( 233 )  
    通过分析油田各开发阶段特征及实际生产数据,构建一元二次曲线描述油田开发过程的成本预算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边界条件。结合成本预算模型,以最佳效益为基本原则,导出了不同油价下油田最优产量的确定方法,得到了单位时间内油田的最佳利润。应用实例对推导的方法进行了计算,结果符合油田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多层油藏模型在稠油热采两区数学模型上的应用
    刘振宇, 何金宝, 杨建平
    2010, 31 (3):  297-299. 
    摘要 ( 83 )   PDF(235KB) ( 258 )  
    稠油热采过程中普遍存在蒸汽超覆和蒸汽前缘倾斜现象,这对稠油油藏试井分析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使原来假设蒸汽前缘具有相同半径的热采两区模型不再适用。为了研究超覆作用对稠油油藏试井分析典型曲线的影响,引入了多层油藏模型,建立了考虑超覆的稠油热采两区模型,把稠油油藏理解成具有不同前缘半径的多层油藏,建立两区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井底压力的拉氏空间解,经过数值反演得到考虑超覆的稠油热采两区模型试井典型曲线,并分析各参数对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此方法的好处在于避免了繁琐的数学推导过程,可以模拟蒸汽前缘为非直线时的情况,并可解决稠油油藏纵向上非均质性的问题。为解决稠油热采试井分析中超覆问题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的证据权法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李勃, 张廷山
    2010, 31 (3):  300-303. 
    摘要 ( 86 )   PDF(344KB) ( 324 )  
    以贝叶斯条件概率为基础的证据权法模型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油气资源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分析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首先在该系统中建立了烃源层、盖层、储集层、断层和压力等7 个地质证据图层,然后用证据权重模型结合该系统的叠置分析功能,计算出各证据图层的权重参数并进行独立性检验,最后生成研究区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的后验概率图,按照后验概率相对大小把预测区成藏可能性划分成Ⅳ级,将Ⅱ级以上分区定为天然气成藏有利靶区,从而为库车坳陷进一步勘探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试井资料研究低渗透储集层渗流特征及其变化——以沙南油藏为例
    刘艳红, 范杰, 王国先, 党建新, 郭新江, 张志祥
    2010, 31 (3):  304-306. 
    摘要 ( 65 )   PDF(243KB) ( 189 )  
    对于已注水开发多年,尤其是多次采取增产增注措施后的油藏,如何准确地判定低渗透非均质储集层渗流特征及其变化,难度很大。应用试井技术能够有效地认识这些特征和变化情况,为治理和改造油藏提供依据。分析准东沙南油藏经注水和措施改造使储集层的渗流特征产生的变化,有助于指导油藏的稳产、高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夹层自动识别方法
    辛治国, 冯伟光, 郭士博, 李路晨, 孙志刚
    2010, 31 (3):  307-310. 
    摘要 ( 84 )   PDF(412KB) ( 229 )  
    提出了一套利用电性变化梯度自动识别夹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夹层的电性特征与上下储集层有一定差异的特点,从而划分出夹层。然后计算夹层的自然伽马变化梯度、微梯度变化梯度、微电位变化梯度、微电极幅度差、声波时差变化梯度、井径变化梯度等参数,将这些参数归一化后绘制雷达图,发现泥质夹层具有高微梯度变化梯度、高微电位变化梯度、高井径变化梯度的特征;灰质夹层具有高声波时差变化梯度及低微电极幅度差的特征;物性夹层具有高微电极幅度差及低声波时差变化梯度的特征。在孤岛油田利用水平井挖潜夹层上部剩余油的过程中,利用这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布尔津盆地地震勘探信息的采集方法
    仇苏江, 黄坚, 陈家琪, 王磊
    2010, 31 (3):  311-313. 
    摘要 ( 76 )   PDF(427KB) ( 208 )  
    位于新疆北部的布尔津盆地,地表条件复杂,以往只进行了重力、磁力勘查,勘探程度较低。为进一步了解盆地基底结构、盆山关系、隆坳格局,对盆地含油气情况进行评价,针对盆地内部发育山地、戈壁农田、水网沼泽、巨厚沙漠等地形,利用卫片科学选线;做好低降速带调查;不同地形、岩性的激发井深与药量试验,确保激发效果;采集接收道距不宜过大;进行下石炭统勘探时,尽量采用大偏移距。通过上述措施得到了信噪比较高的单炮记录,获得了浅、中、深地层成像清晰的地震剖面,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声波变密度测井评价固井质量的因素
    毛海涛, 吴波
    2010, 31 (3):  314-317. 
    摘要 ( 127 )   PDF(487KB) ( 663 )  
    目前国内固井质量评价大量使用声波变密度测井资料,但声波变密度测井的首波声幅曲线仅可用来评价水泥环第一界面的胶结情况,而全波列变密度图像既能反映第一界面胶结情况,又能提供第二界面的胶结信息。对影响声波变密度测井资料评价的多种因素进行了详尽剖析后指出,在对固井质量解释时,应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提高资料综合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钻井泥浆对油层污染程度的测井评价方法
    李建明, 吴锡令, 赵立新
    2010, 31 (3):  318-319. 
    摘要 ( 87 )   PDF(123KB) ( 295 )  
    在研究泥浆侵入地层引起的测井响应变化的基础上,应用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建立了钻井泥浆污染类型的判别方法;根据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关系,建立了渗透率损害定量评价模型;运用电极系数,建立了泥浆污染半径的估算式。通过应用现场资料对该方法进行检验,测井评价表皮系数与钻杆测试(DST)计算表皮系数较为吻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的实践与发展
    张春林, 庞雄奇, 梅海, 黎茂稳, DanielHitzman, 梅博文
    2010, 31 (3):  320-322. 
    摘要 ( 118 )   PDF(286KB) ( 310 )  
    非构造圈闭的识别是非构造油气藏勘探的难点,微生物油气调查技术可根据圈闭中富含的油气与其上方地表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的关系来寻找富集于圈闭内的烃类流体,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勘探技术,应用该技术已在柴达木盆地、Fort Worth 盆地、俄克拉荷马州Osage 县等多处发现了高产的岩性和复杂构造油气藏。目前该技术还需要在轻烃微渗漏原理、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数据的地质解释等4 个关键环节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云岩岩石结构及演化
    杨博, 蔡忠贤, 赵文光
    2010, 31 (3):  323-326. 
    摘要 ( 379 )   PDF(495KB) ( 213 )  
    基于白云石晶体的成核动力学和生长动力学理论,将白云岩岩石结构按晶体大小和晶边形貌进行划分。白云石结构的演化主要受原岩化学组成、沉积结构和白云岩化流体的影响。可将原岩分为不同化学组分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按不同结构组分进一步划分为含溶孔、胶结物和泥晶化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在不同浓度的白云岩化流体中,讨论了白云石结构的演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与争鸣
    洋壳扩张的模式
    胡道雄
    2010, 31 (3):  327-329. 
    摘要 ( 120 )   PDF(176KB) ( 264 )  
    洋壳扩张是地幔体积变化的结果,地幔体积增加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固体物质态变,地幔体积减少的原因则是地球内部液态物质排放。洋壳扩张过程可分为扩张和顶置两个阶段:扩张阶段是地壳张性运动的时期,顶置阶段是地壳挤压性运动的时期,即洋壳的俯冲期。洋壳扩张的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态变速度相关,扩张的宽度与海水的温度相关,扩张带热液流的温度与洋壳扩张的速度相关,扩张带的洋脊地势与地幔上部同密度层的厚度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基于“一点法”的气井产能试井资料处理方法
    李进, 马汤日, 杨志华
    2010, 31 (3):  330-331. 
    摘要 ( 87 )   PDF(127KB) ( 228 )  
    在实际应用“一点法”产能公式时,往往算出的气井无阻流量和产能测试算出的无阻流量相差比较大,并且是偏大还是偏小都无规律可循。究其原因,是因为即使是同一气藏中不同的气井都有不同的α 值,并且差别比较大,如果使用一个固定的α 值,势必会引起极大误差。在经过关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并了解地层参数的情况下,可以求出α值,再利用“一点法”产能公式计算气井无阻流量就比较准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油气地质
    尼日尔三角洲泥底辟和泥火山的形成机理
    高印军, 杨磊, 韩文明, 胡滨
    2010, 31 (3):  332-333. 
    摘要 ( 150 )   PDF(516KB) ( 380 )  
    尼日尔三角洲地区存在多个泥底辟和泥火山,在地震剖面上形成反射模糊区,泥火山对油气田储集层具有破坏作用。应用地震综合解释、海底地形图、时间切片和相干体切片等技术,总结了尼日尔三角洲泥底辟和泥火山的地震反射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为油田的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青海油田十大措施确保油气生产目标
    2010, 31 (3):  334-334. 
    摘要 ( 52 )   PDF(63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物介绍
    石油地质工程专家 林涛
    2010, 31 (3):  335-335. 
    摘要 ( 37 )   PDF(66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