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川西北剑阁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气作用
    王鼐1,2,魏国齐2,杨威2,王玉伟3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1
    摘要 ( 105 )   PDF(300KB) ( 160 )  
    古隆起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研究剑阁古隆起的构造形态、形成演化和控气作用对川西北地区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剑阁古隆起范围内地质、地球物理和测井资料并结合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厚度,研究了剑阁古隆起的展布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剑阁古隆起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沉积期为剑阁古隆起雏形阶段,须四段—须六段沉积期为剑阁古隆起的成熟阶段,早侏罗世为剑阁古隆起的衰亡阶段。剑阁古隆起具有完整的旋回发展过程,须家河组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其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是川西北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中—上二叠统有利储盖组合优选
    杨帆1,卫延召1,阿布力米提·依明2,陈刚强2,卞保力2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2
    摘要 ( 56 )   PDF(300KB) ( 57 )  
    通过环玛湖凹陷斜坡区中—上二叠统单井层序地层划分和井震层序地层对比,将夏子街组、下乌尔禾组和上乌尔禾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夏子街组中—下部、下乌尔禾组下部和上部、上乌尔禾组厚层砂砾岩储集层发育段,以及夏子街组上部、下乌尔禾组中部、上乌尔禾组顶部3套区域性盖层发育段,并优选出3套有利储盖组合:中、下部储盖组合受低位域坡折控制,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上部储盖组合受二叠系与三叠系、下乌尔禾组与上乌尔禾组之间的大型不整合控制,以地层油气藏为主,埋藏相对较浅,与油源断裂匹配好,具有高效的油气输导体系,是近期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沙湾组原油芳烃特征
    尹琴a,b,严永新a,王勇a,贾秀容a,纪甜甜a,马荣芳a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3
    摘要 ( 73 )   PDF(300KB) ( 183 )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的油气来源,对春光区块中新统沙湾组40个原油样品进行GC-MS分析,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芳烃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并探讨了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春光区块沙湾组原油中检测到了丰富的芳烃,为判断有机质成熟度、母质类型、油气充注和运移方向提供了依据。春光区块沙湾组原油处于成熟阶段,形成于陆相成油环境,其母质有一定高等植物输入的贡献,且不同类型原油的母质有所差异;根据五甲基萘指数与甲基二苯并噻吩指数比值,研究区沙湾组原油来源于西南和东南2个方向,轻质原油距离烃源区近,油源单一,而中质和重质油距离烃源区较远,中质油为混源油,重质油则为高度降解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走滑断裂带与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
    韩俊1,曹自成1,邱华标1,尤东华2,张仲培3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4
    摘要 ( 74 )   PDF(300KB) ( 103 )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发育多条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带,沿这些走滑断裂带多口钻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中获得油气发现。研究碳酸盐岩内幕储集体特征、成因及其与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是塔中北斜坡奥陶系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4口典型钻井奥陶系储集体发育特征、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火成岩发育特征,提出储集体发育可能与不同性质的深成岩溶流体改造有关,其中A井可能与区域火成岩侵入体相关流体有关,而B井、C井和D井可能与深部含硅质地层热液流体有关。通过对4口井所在的3条走滑断裂带的分段性和变形强度进行半定量解剖,并与实钻情况对比,提出走滑断裂带分段性可能控制了储集体发育部位,张扭部位较压扭部位更为有利,而变形强度控制了储集体发育规模,变形强度大的断裂带储集体规模更大。建立了塔中北斜坡奥陶系走滑断裂带与深成岩溶储集体的发育模式,为奥陶系断裂带碳酸盐岩内幕储集体的油气勘探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
    高阳1,王英伟1,王玉多2,谢天寿1,刘刚3,王黎1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6
    摘要 ( 83 )   PDF(300KB) ( 167 )  
    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藏储量巨大,但储集层孔渗性差,其单井产量低、生产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系统地研究储集层岩石物理力学和地应力特征,对致密油藏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认识致密油藏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征,建立储集层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评价模型,优化工程技术措施,选取吉A井和吉B井全直径岩心,在围压分别为0.689 5 MPa,11.032 0 MPa,22.064 0 MPa 下进行声波测试和三轴抗压测试。结果表明,纵波和横波速度、动静态杨氏模量相互关系显著,三轴抗压强度随围压增大近似线性增大,围压对样品的破坏形态具有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分布预测
    田雷1,崔海峰1,张年春1,冯晓军2,张继娟1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5
    摘要 ( 44 )   PDF(300KB) ( 110 )  
    为查明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地震资料,对储集层发育特征及其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普遍发育裂缝-孔洞型储集层,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串珠状”强振幅异常,储集层发育受控于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裂缝。储集层地震预测结果显示,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呈星点状广泛分布在麦盖提斜坡东段玛扎塔格构造带南斜坡。麦盖提斜坡东段内幕白云岩在发育层位、储集层类型、储盖组合、地震响应特征等方面都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是麦盖提斜坡寻找油气的突破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异常高压与致密油富集
    廉欢1,查明1,高长海1,唐勇2,丁修建1,曲江秀1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7
    摘要 ( 72 )   PDF(300KB) ( 275 )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致密油藏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潜力,其富集机理与常规油气藏有很大差异。通过计算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流体压力,建立了芦草沟组的异常高压分布体系,结合芦草沟组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化验分析、重点井试油情况,探讨异常高压与致密油藏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油藏具典型的源储一体式结构,优质烃源岩在低成熟—成熟阶段生成的致密油,在烃源岩层内自生自储或在烃源岩层间短距离运移,是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原因。芦草沟组烃源岩和储集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横向上稳定连片,展现出一定的“层控”特征;纵向上不同层段有机质丰度及生烃能力的差异导致异常高压分布不均,存在明显的层间剩余流体压力差。剩余流体压力为致密油垂向运移的主要动力,层间高剩余流体压力差分布带是致密油的有利富集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atlab小波分析的旋回划分及其地质意义——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保椒斜坡带平北段Pb-1井平湖组为例
    谢国根1,郑俊2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8
    摘要 ( 58 )   PDF(300KB) ( 222 )  
    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保椒斜坡带平北段Pb-1井为例,运用Matlab小波分析Pb-1井始新统平湖组自然伽马曲线包含的地质信息。根据小波变换后的小波变换系数时频能量和小波变换系数曲线特征,将平湖组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和5个中期旋回,显示出小波变换在测井层序地层划分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识别沉积作用中的隐蔽旋回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尺度内小波变换系数曲线与煤层发育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多发育于小波变换系数曲线峰值相对较小的位置,即对应于长期旋回内三角洲的退积过程及中期旋回内三角洲退积—进积的转换时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地区鹰山组洞穴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定量刻画及评价
    王景仪1,谭飞2,赵一入2,江宁2,张正红3,张敏3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09
    摘要 ( 61 )   PDF(300KB) ( 121 )  
    洞穴型储集层是塔中地区鹰山组碳酸盐岩油气藏重要的储集层类型,因其层位、规模、充填物类型、充填程度等复杂多变,使用单一的地球物理或测井模型难以对其定量刻画。利用地震属性确定储集层深度,应用成像测井与常规测井相结合,刻画洞穴垂向规模、充填物性质及充填程度,用试井、试采等生产资料及井间地震属性评价储集体横向层布。研究表明,塔中地区鹰山组洞穴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地震反射特征以串珠状为主,占86%,发育在距鹰山组顶界面240 m的范围内,洞穴高度大多为0.5~2.0 m,多被泥质、角砾等充填或半充填,平均充填率达到62.8%;洞穴横向上呈孤立状分布,部分与裂缝构成缝洞型储集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辫状河露头几何模型的小层对比方法及应用——以珠江口盆地A油田恩平组为例
    居字龙1,唐辉1,刘伟新1,戴宗1,陈程2,李庆明1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0
    摘要 ( 66 )   PDF(300KB) ( 177 )  
    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中侏罗统后城组露头存在辫状河分流河道横截面由河道中心向翼部逐渐减薄的现象,结合河道变迁体制,总结出分流河道横截面的几何模型:河道中心向两翼逐步减薄,呈非对称的“顶平底凸”半椭圆形。分别应用几何模型和传统的“砂对砂,泥对泥”的小层对比方法,对珠江口盆地A油田辫状河沉积体系的恩平组进行单砂体小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几何模型的小层对比方法,能通过辫状河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来解释等时地层横向井间砂体个数和砂体厚度的差异,及纵向上沉积中心的演化规律,较传统对比方法更适用于以辫状河为代表的复杂沉积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评价及改进
    高文君,付春苗,陈淑艳,宋成元,黄英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1
    摘要 ( 141 )   PDF(300KB) ( 279 )  
    国内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符合“S”型含水率变化规律曲线。以“S”型含水率变化规律曲线为基础,结合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出“S”型含水率变化规律曲线对应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公式,并给出待定参数确定方法,完善了从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转化为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的理论基础。将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中水驱采收率作为变量,绘制出油田不同水驱采收率情况下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图版,可以有效评价油田注水效果,很好地揭示油田注水状况。以鄯善油田和丘陵油田为例,提出了改善油田注水效果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衰竭开采特征综合聚类评价
    王代刚1,2, 李勇1, 胡永乐1, 李保柱1, 张丽娟3,陈方方3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2
    摘要 ( 68 )   PDF(300KB) ( 108 )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集体发育模式多样,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为综合分类评价其衰竭式开采特征,运用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建立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衰竭开采特征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单井衰竭生产动态数据,通过引入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自适应求解初始聚类中心和最佳分组数,克服了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需要依赖人为设定分组数和初始聚类中心、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内在缺点。采用该方法对M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62口关键井进行综合聚类评价,将所有油井按动态响应特征划分为4大类和8亚类,确定了各类油井的动态属性划分标准。此方法得到实际生产资料验证,为不同类型油井的差异化综合治理以及提高采收率对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殊情况下的压力系数和自喷系数计算方法
    李传亮,朱苏阳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23
    摘要 ( 155 )   PDF(300KB) ( 289 )  
    压力系数是油气藏评价的基本参数,可以用来评价油气藏的压力状态。但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或高油气柱油气藏,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压力系数会出现较大偏差。研究了压力系数计算出现偏差的原因,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主要是静水压力的计算出了偏差,把计算起始深度由地面改为潜水面,即可消除计算偏差。对于高油气柱油气藏,选取油气柱中部深度计算压力系数,即可消除计算偏差。油气藏压力—深度关系曲线的截距值,即油气藏流体流到地面的剩余压力,定义为油气藏流体的自喷系数,自喷系数越大,油气藏流体的自喷能力就越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膨胀性流体超压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景琛1,刘华1,景晓2,冯月琳1,赵萌1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22
    摘要 ( 78 )   PDF(300KB) ( 191 )  
    在分析不同成因增压机理对岩石物理特征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膨胀性流体超压的预测方法。研究结果指出,Eaton法适用于流体膨胀成因超压的预测,并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为例,采用Eaton法对其多成因超压的地层压力进行了预测。初步确定伊顿指数为1~4,然后引入预测压力相对误差平方和参数,利用迭代法,通过对比不同伊顿指数所对应的相对误差平方和来拟合伊顿指数。当伊顿指数取2.6时,渤南洼陷预测压力的相对误差平方和最小,预测效果最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的新方法
    邓模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21
    摘要 ( 72 )   PDF(300KB) ( 117 )  
    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是热力学模拟的敏感性参数,应用石油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古油气充注时的压力,通过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可以获取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实例研究证明,在一定的石油包裹体形态范围内,通过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获取的石油包裹体气液比与共聚焦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所测得的气液比的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0%内。在缺少共聚焦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条件下,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方法比目估测量法能更准确地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可以满足石油包裹体捕获压力模拟的精度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Usher模型及水驱特征曲线的综合预测模型
    陈国飞1, 孙艾茵1, 唐海1, 吕栋梁1,梁毅2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20
    摘要 ( 85 )   PDF(300KB) ( 207 )  
    将Usher模型与常用水驱特征曲线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能预测水驱油田在不同开发时期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累计产油量等开发指标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模型。此模型克服了产量预测模型中缺少含水率和水驱特征曲线缺少开发时间等开发指标的缺陷。油田实际开发数据与预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此联解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较高,能够满足水驱油田开发指标的动态预测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技术在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为例
    尤源1,2a,牛小兵1,2a,李廷艳1,2a,杨孝2b,淡卫东1,2a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9
    摘要 ( 73 )   PDF(300KB) ( 342 )  
    为揭示致密砂岩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应用高分辨率CT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样品开展了定量研究。利用CT阈值差异识别样品中的孔隙和喉道,从而获得致密砂岩高精度二维及三维孔喉图像;应用数字岩心方法建立致密砂岩孔隙网络模型,并根据模型中的定量参数分析,获得孔隙及喉道的半径分布及其对储集空间的贡献率、孔喉连通性等特征,实现了长7段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定量表征:长7段致密砂岩微米级孔喉连续分布;半径大于2 μm 的孔隙是长7段致密砂岩的主要储集空间;孔隙、喉道间具有一定的连通性,配位数主要为1~3. 应用高分辨率CT技术可定量表征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层含气量定量预测技术及应用
    邵林海1,2,徐礼贵2,李星涛3,张雷2,霍丽娜2,丁清香2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8
    摘要 ( 58 )   PDF(300KB) ( 134 )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保德南地区为例,通过煤层测井资料交会图分析、煤岩心实测含气量数据和测井数据的研究,得到煤层密度与含气量相关性高的敏感参数及其关系式。结合三维地震研究成果,用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得到密度数据体和煤层密度属性,对煤层含气量横向展布规律进行定量预测。将煤层含气量定量预测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保德南地区,为煤层气有利区评价和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分段分簇综合优化方法
    王海涛1,蒋廷学1,李远照2,卞晓冰1,华继军2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7
    摘要 ( 71 )   PDF(300KB) ( 142 )  
    为进一步提高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有效性,对水平井综合分段布缝及射孔分簇方法进行了优化。基于数值模拟和压裂模拟,兼顾实际裂缝形态和多裂缝参数的彼此影响,提出了分段参数优化正交设计方法;在确定分段数的基础上,从产能最大化角度提出了“W”型分段压裂布缝模式;根据多簇裂缝之间应力干扰及诱导应力分布特征,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分簇优化方法;考虑页岩气水平井实际穿行轨迹的地质属性和工程特征,形成了地质分大段、工程分小段的分段分簇综合优化设计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县区块煤层气U形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监测与模拟实验
    修乃岭1,2,严玉忠1,2,付海峰1,2,窦晶晶1,2,黄高传1,2,梁天成1,2,骆禹2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6
    摘要 ( 47 )   PDF(300KB) ( 81 )  
    为准确获得吉UX井开采层位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态及方位,利用地面测斜仪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对吉UX井9段开采层位进行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获得了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态;利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系统,模拟吉县区块地应力状态,对煤岩进行了水力压裂模拟。监测和实验结果都表明,裂缝扩展以水平缝为主,用水平井在一个小层内压裂,纵向上难以有效沟通多个小层。据此认为,吉县区块采用水平井压裂沟通多个小层的开采方式,具有极大的投资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密油藏水力压裂复杂缝网单井产能预测
    蒲谢洋a,胡永全a,赵金洲b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5
    摘要 ( 58 )   PDF(300KB) ( 150 )  
    致密油藏压裂裂缝的非线性扩展特征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可以采用类分形分叉树状网络来表征压裂复杂裂缝网络系统。基于流体扩散理论和压降叠加原理,采用半解析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油藏渗流和裂缝渗流数学模型,通过迭代求解,对压裂井的不稳定产能进行预测,并分析了产能影响因素:基质渗透率越小,分支缝产量贡献比越大;生产初期,分支缝产量贡献较小,拟稳态阶段,分支缝产量占总产量比例迅速增加,稳产时间延长;裂缝系统越复杂,有效裂缝接触面积越大,产量越高;分支缝导流能力越大,产量越高;复杂缝网和分支缝导流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致密油藏压裂井的高产、稳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中25-1南油田窄河道型油藏中途测试产能评价
    何逸凡,胡勇,周海燕,汪全林,谢丽沙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4
    摘要 ( 50 )   PDF(300KB) ( 196 )  
    渤海海域的渤中25-1南油田为窄河道型油藏,油井的实际产能受河道砂体宽度影响较大,但由于中途测试时间一般较短,测试结果不能反映砂体边界对产能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校正。目前常用的校正方法有类比法和经验法,但它们均未考虑砂体边界对产能校正系数的影响。根据窄河道砂体油井压力响应特征,推导了考虑河道边界的稳定渗流与不稳定渗流比采油指数计算公式,进一步得到中途测试校正系数,并分析了中途测试校正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道越窄,中途测试结果与实际生产井产能相差越大,越需要进行修正;河道宽度为100~300 m,中途测试时间为0.5~15.0 h时,中途测试的修正系数为0.3~0.7. 渤中25-1南油田的实例计算表明,用此方法校正后的产能测试结果符合油田实际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低渗油藏调剖选井决策新方法
    白雷1,向小玲1,原风刚1,孟亚玲1,江礼武2,刘同敬2
    2016, 37 (2):  1-1.  doi: 10.7657/XJPG20160213
    摘要 ( 71 )   PDF(300KB) ( 117 )  
    通过分析压力指数决策方法应用于低渗油藏调剖优化选井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渗油藏调剖选井决策方法——RMF决策方法。新方法从动静结合角度,推导出表征调剖剂可注入性及油藏非均质性的4个决策因子,即表征层内非均质性决策因子、表征层间非均质性决策因子、表征平面非均质性决策因子及表征调剖剂可注入性决策因子,将4个决策因子组合,建立了RMF调剖决策因子和调剖选井决策方法。将RMF决策方法应用于A油田,调剖决策取得了比压力指数决策方法更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