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大型浅水扇三角洲发育的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唐勇1,尹太举2,覃建华1,王冬冬2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1
    摘要 ( 105 )   PDF(300KB) ( 285 )  
    新疆油田环玛湖地区勘探成果显著,发现了数亿吨的地质储量,揭示了这一地区良好的油气潜力。勘探实践表明,这一地区的沉积体系不同于早年发现的冲积扇沉积体系,而是一种具有浅水、缓坡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深入认识这种沉积体系的沉积特点及其形成机制,采用长江大学水槽模拟实验装置,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模拟实验设计了3级坡折和3期主要的湖平面变化,分别对应于百一段、百二段和百三段3个沉积时期,采用重力流和牵引流相间隔的方式模拟扇体的形成过程。模拟结果表明,3个阶段由于湖平面的上升,造成一种退积层序,不同层序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上超现象。而对于储集层的内部结构考察表明,其在扇三角洲平原区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层状结构的重力流和河流交互沉积,其在前缘部位可能更多的是前积作用所形成的牵引流沉积和次生重力流沉积。不同时期的重力流和前积所形成的扇体边界不清晰,比较难于区分。而在沉积过程中,湖平面的位置、坡折、沉积能量(古地形高程)和沉积物的构成对扇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山西组砂岩致密化发育时限探讨
    李艳霞,刘洁琪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2
    摘要 ( 54 )   PDF(300KB) ( 208 )  
    借助于显微镜的单偏光和荧光,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观察,同时,采用显微冷热台对石英次生加大边中的包裹体进行测温,并使用激光拉曼光谱对包裹体的组分进行分析。盆地模拟研究发现,志丹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发育无机盐水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气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态烃包裹体4种类型包裹体; 赋存在Ⅰ期石英次生加大边内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80~100℃,冰点温度在-4~-2℃,推测形成时间为200×106—190×106 a;Ⅱ期石英次生加大边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5~125℃,冰点温度在-6~-4℃,包裹体气相组分以CO2为主,少量C2H6,推测第一期天然气充注时间及砂岩初次致密化时间为190×106—160×106 a;Ⅲ期石英次生加大边中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35~155℃,冰点温度在-10~-8℃,包裹体气相组分以CH4和C2H6为主,伴随有大量后期高成熟天然气充注,推测天然气成藏及砂岩进一步致密化的时间为 160×106—140×106 a,天然气的充注伴随着砂岩的后期致密化发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古盐度恢复
    黄云飞1a,张昌民1a,朱锐1a,易雪斐1b,瞿建华2,唐勇2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3
    摘要 ( 106 )   PDF(300KB) ( 57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夹少量的泥岩。为了恢复百口泉组沉积时期水体的古盐度,并与上二叠统乌尔禾组、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的古盐度对比,对上述3个组岩心中的泥岩样品开展了全岩黏土矿物分析和微量元素测试,采用硼元素法、锶钡比、硼镓比等方法恢复百口泉组沉积时期水体的古盐度。结果表明,泥岩样品中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适合用科奇公式恢复古盐度。玛湖凹陷乌尔禾组、百口泉组一段、百口泉组二段、百口泉组三段和克拉玛依组的平均古盐度分别为7.0‰,5.0‰,7.2‰,8.9‰和8.4‰,反映当时水体为淡水—微咸水环境;黄羊泉扇与夏子街扇百口泉组表现出不同的古盐度变化趋势,黄羊泉扇的古盐度值较低,而夏子街扇的古盐度值相对较高,可能与所选井位的古沉积环境有关。此外,锶钡比和硼镓比也指示玛湖凹陷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水体为淡水—微咸水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夏子街组扇体特征及成因
    陈学国1,仲维苹1,徐后伟2,张关龙1,王有涛1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4
    摘要 ( 68 )   PDF(300KB) ( 279 )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中二叠统夏子街组为近物源扇三角洲沉积,其纵向切割叠置,厚度大,沉积格局复杂。通过精细研究对比发现,哈拉阿拉特山西部及东部地区虽都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但在相标志、搬运机制、砂体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岩心、测录井等多种资料,运用沉积特征及岩电分析等手段研究后认为,西部地区为陡坡重力流为主的靠山型扇三角洲,东部地区为缓坡牵引流为主的靠扇型扇三角洲,2种不同类型的扇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储集层物性及储集层分布格局。这一认识对油气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佳木河组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
    吴和源1,2a,唐勇2b,常秋生2b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5
    摘要 ( 72 )   PDF(300KB) ( 207 )  
    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不明是当前中拐凸起二叠系佳木河组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岩心观察为基础,显微镜下分析为辅助,结合电子探针等微区地化测试方法,基于沉积相与成岩作用分析,建立沉积环境、成岩环境与储集层成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佳木河组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佳木河组砂砾岩表现为低孔低渗的致密型储集物性特点,其成因可归纳为4点:①特殊冲积扇沉积环境布控,是多类型岩相形成的基础;②短暂开放性碱性成岩环境诱导,为早期广泛沸石类胶结提供形成环境;③快速多次酸性-碱性成岩环境交替,是次生孔隙形成的关键;④长期封闭型碱性成岩环境主导,是储集层致密化的重要原因。以洪冲积扇扇缘—扇中亚相为主的佳木河组,6种沉积微相与多种成岩作用共同响应,形成4种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岩相,粗粒径-中等压实-中强胶结-溶蚀成岩相在冲积扇扇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控制下形成区域范围最为有利的储集层类型,将是后续油气勘探的重点关注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油组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王晖,高栋臣,尹锦涛,张丽霞,姜呈馥,史鹏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6
    摘要 ( 95 )   PDF(300KB) ( 97 )  
    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WX井长7油组页岩岩心的解析气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气体组分、轻烃化合物、碳同位素和氢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天然气的成因。结果表明,WX井长7油组不同深度页岩气的气体组分、轻烃组成、碳同位素和氢同位素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随深度增加,重烃含量、轻烃化合物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相对含量及其与1,1-二甲基环戊烷的比值逐渐升高,干燥系数、环烷烃相对含量及其与1,1-二甲基环戊烷的比值逐渐降低,碳同位素和氢同位素逐渐变轻,碳同位素的倒转程度逐渐减弱。WX井长7油组页岩气属于油型热解气,没有无机成因气和古生界煤型气的混入,但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氧化作用,微生物氧化作用由浅至深也逐渐变弱,不均一的微生物氧化作用是导致WX井页岩气气体组分、轻烃组成、碳同位素和氢同位素特征垂向差异性和碳同位素倒转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二段源岩油可动烃探讨
    李新宁1,任继红2,辛铭3,梁辉1,张品1,马强1,赵嗣君4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7
    摘要 ( 70 )   PDF(300KB) ( 316 )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二段发育一套沉凝灰岩烃源岩层系,地层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整体处于生油窗内,油气以“自生自储”就近聚集成藏为主,烃源岩即是好的产油层,为典型的源岩油成藏特征。源岩油勘探主要评价储集层可动烃含量,本文探讨了利用录井气测、定量荧光、岩石热解以及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定性和定量表征源岩油中的可动烃,根据实测数据,用岩石热解法对其可动烃资源量进行定量估算,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二段源岩油可动烃资源约5.53×108 t,资源丰度可达300×104 t/km2,源岩油勘探潜力较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珠江口盆地A油田储集层参数概率分布有效性检验及油气储量评估
    涂乙,刘伟新,戴宗,万钧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8
    摘要 ( 52 )   PDF(300KB) ( 118 )  
    在圈闭面积大且钻井资料少的区块,采用概率法计算圈闭资源量是最为有效的方法。首先采用A-D检验法、K-S检验法和卡方(χ2)检验法对珠江口盆地A油田各地质参数分布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同时采用地质含义以及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相关规定对储量参数数值分布进行有效性检验,建立适合A油田实际情况的参数概率分布模型。以A油田Z7油藏为例,根据上述方法和流程进行应用,考虑到Z7油藏圈闭展布形态呈马鞍状和井控程度较低,引入形状因子减小构造形态不规则对储量评估的影响。实例研究表明,概率法可获得各储量参数定量化概率分布,有利于对影响储量变化因素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对地下油气资源量潜力和风险评价更为客观和全面,概率法计算的期望储量结果与Z7油藏确定性方法计算储量规模接近,二者储量误差不到2%,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本文储量评估方法对圈闭面积大且钻井资料少的油藏资源量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沧东凹陷孔二段高伽马砂岩成因探讨及识别
    焦玉玺1,鄢继华1,陈世悦1,蒲秀刚2,邓远1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09
    摘要 ( 83 )   PDF(300KB) ( 191 )  
    针对沧东凹陷孔二段致密砂岩具有高自然伽马的测井响应特征,基于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和测井曲线分析等方法研究认为,沧东凹陷孔二段二亚段(Ek22)致密砂岩段因方沸石含量普遍较高、钍富集,导致Ek22致密砂岩段自然伽马普遍较高;孔二段四亚段(Ek42)致密砂岩段局部层段因白云母含量较高、铀相对富集,导致Ek42致密砂岩段局部呈高自然伽马的特征。通过常规测井曲线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关联分析和深感应电阻率—自然伽马关联分析的综合使用,可有效识别出高方沸石含量所致的高伽马致密砂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驱油田Arps产量递减方程渗流理论基础完善
    高文君1,郝巍1,盛寒2,魏利燕3,温灵祥1,郑登桥1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0
    摘要 ( 78 )   PDF(300KB) ( 204 )  
    在渗流理论方程的基础上,引入艾富罗斯实验结果,并结合Willhite,Chierici等人提出的油相相渗关系式,导出了双曲递减、指数递减、调和递减方程及其对应水相相渗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相渗关系式共同决定着水驱油田产量递减方程;以往的产量递减方程渗流理论研究中,油相相渗关系式不是以出口端含水饱和度为自变量的行业标准相渗关系式,而是以平均含水饱和度为自变量的拟相渗关系式。通过吐哈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藏、吉林红岗油田萨尔图组油藏、大港马西油田沙一下段油藏的应用,实际产量与油水两相相渗关系式分别确定的递减方程基本一致,值得其他油田在递减规律研究中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倾斜油藏蒸汽驱后期接替开发方式优化——以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欢曙上台阶齐40块为例
    王莉利1,刘涛2,蔡玉川3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1
    摘要 ( 73 )   PDF(300KB) ( 152 )  
    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欢曙上台阶齐40块高倾角(>10°)油区在蒸汽驱试验区中占比例较大,目前已进入开发后期,产量持续递减,开采成本升高,探索倾斜油藏蒸汽驱后期有效的接替开发方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选取齐40块西部高倾角区4个典型井组,应用Petrel软件和STARS软件分别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进行蒸汽驱后期接替开发方式优化设计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莲Ⅰ油层组动用程度较高;莲Ⅱ油层组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饱和度在60%以上,构造高、低部位剩余油分布差异较小。根据莲Ⅰ和莲Ⅱ油层组剩余油分布特点,蒸汽驱后期可采用分层注汽技术,采用分层注汽技术可提高采收率4.0%. 齐40块倾斜油藏蒸汽驱后期接替开发方式优化结果表明,间歇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达5.2%;连续蒸汽驱提高采收率4.6%;汽水交替驱和蒸汽空气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小,分别为1.8%和3.2%. 采用间歇蒸汽驱开发莲Ⅰ油层组的动用程度大于连续蒸汽驱;间歇蒸汽驱的累计油汽比高于蒸汽空气复合驱及汽水交替驱。因此,综合考虑建议使用间歇蒸汽驱作为后期的接替开发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AHP-熵权法和TOPSIS的火山岩气藏开发方案优选
    马旭1,杨双春1,李秉繁2,潘一1,马培民3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2
    摘要 ( 45 )   PDF(300KB) ( 92 )  
    如何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选择火山岩气藏最优开发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火山岩气藏开发方案优选指标的构建原则,确定了开发方案的7个优选指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和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改进的AHP-熵权法和TOPSIS的火山岩气藏开发方案优选模型,并以松辽盆地某区块火山岩气藏8个决策开发方案优选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优选模型计算8个决策方案距离正理想方案的接近程度分别为0.294 7,0.504 1,0.679 8,0.767 5,0.316 5,0.640 7,0.621 3和0.254 6,根据决策方案距离正理想点最小优选原则,得到最优方案为决策方案8. 优选结果可为石油公司做出决策提供辅助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纵向非均质油藏聚合物变阻力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刘哲宇1,李宜强1,高文彬1,薛新生2,王姗姗2,李骁煦1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3
    摘要 ( 58 )   PDF(300KB) ( 108 )  
    聚合物驱在多个矿场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聚合物驱过程中常常出现吸液剖面返转现象,而传统的交替注入聚合物溶液来控制吸液剖面返转的理论对笼统开发纵向非均质油藏并不适用。从计算油水两相流的阻力出发,研究了聚合物驱过程中发生吸液剖面返转的机理与判别方法,探讨了交替注入聚合物溶液在笼统开发过程中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确定了聚合物驱适用的渗透率级差界限。结果表明,在纵向非均质油藏中,各层的流度极值点对应的注入量为聚合物驱吸液剖面返转发生点;在笼统开发纵向非均质油藏的情况下,交替注入聚合物溶液没有明显提高低渗层吸液量,而是通过聚并油墙作用来提高采收率;当纵向非均质油藏储集层渗透率级差大于4时,单一聚合物驱已不能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需要调整吸水剖面后再进行聚合物驱以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层破裂压力液压试验数据拟合分析
    杨明合1,孙婷1,杨虎2,陈伟峰2,文乾彬2,石建刚2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4
    摘要 ( 62 )   PDF(300KB) ( 174 )  
    液压试验法是一种有效获取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但实际液压试验曲线和理想液压试验曲线差距很大,难以直接从实际液压试验曲线上确定地层漏失压力。为有效解决此问题,从对比分析理想与实际液压试验曲线特征着手,根据理想液压试验曲线与固有频率为π/2、阻尼系数为1.00时的欠阻尼振动方程具有相似的几何特征,提出了一种应用欠阻尼振动方程来拟合液压试验数据、确定地层漏失压力的方法,把利用实际液压试验曲线确定地层漏失压力的难题,转化为对欠阻尼振动方程初始振幅的求解;通过对原始液压试验数据重构分析及合理设定拟合方程参数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有效消除了液压试验数据间的数量级差别、提高拟合计算稳定性。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为利用实际液压试验曲线确定地层破裂压力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预测含水率联解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刘鹏1,刘鹏程1,王文环2,夏静2,焦玉卫2,李保柱2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5
    摘要 ( 75 )   PDF(300KB) ( 167 )  
    生产预测模型法和水驱特征曲线法是2种重要的油藏工程分析方法,常用于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但二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生产预测模型法不能预测含水率,水驱特征曲线法不能预测开发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基于Morgan-Mercer-Flodin(MMF)生长模型特点分析,推导出了胡-陈模型,并简化了参数求解过程,将MMF生长模型与水驱特征曲线相结合,建立了预测油田含水率的联解模型,克服了生产预测模型法和水驱特征曲线法的不足。油田实际开发资料与模型预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联解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以满足油田生产动态分析的需要,对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及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地层压力
    杨虎1,周鹏高2,孙维国1,石建刚1,陈伟峰1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6
    摘要 ( 40 )   PDF(300KB) ( 53 )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钻探程度低,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地层压力的准确性不理想,尤其是山前构造深部未钻探地层的压力预测。为此,以四棵树凹陷的西湖背斜—独山子背斜为例,在二维地震资料测井约束反演的基础上获得二维层速度,有效提取了2口超深井(独山1井和西湖1井)处的地震层速度。采用空间插值算法,利用单井的地层压力构建二维地层压力模型,并依据二维层速度计算出区域空间地层压力。通过可视化描述与分析,获得地层压力的空间分布规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地层压力对比,预测精度大于85%.地震与测井相结合预测深部复杂地层压力的方法为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深井井身结构设计、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确定、减少钻井复杂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潜在产气效率指数预测柿庄区块煤层气开发有利区
    吴见1,2,姜杉钰3,张守仁1,2,康永尚3,王金3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7
    摘要 ( 74 )   PDF(300KB) ( 175 )  
    沁水盆地柿庄区块处于煤层气开发早期阶段,对煤储集层进行精细研究并预测开发有利区是下一步井位部署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柿庄区块3号煤层特征,提出一套新的煤储集层定量表征方法,即选取含气量、厚度、渗透率、吸附时间作为表征参数,利用储气地质潜力、产气地质潜力和潜在产气效率指数分别反映煤储集层的资源丰度、产气潜力和潜在产气效率,并根据潜在产气效率指数进行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研究表明,柿庄区块3号煤层资源丰度高,开发潜力大;区块的东部和中南部潜在产气效率指数较高,煤层气开发最为有利。该预测结果与现场煤层气井排采效果吻合度高,说明利用潜在产气效率指数预测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对优选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改进的产能模拟法确定安岳气田磨溪区块储集层物性下限
    王璐1,杨胜来1,徐伟2,孟展1,韩伟1,钱坤1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8
    摘要 ( 53 )   PDF(300KB) ( 124 )  
    常规产能模拟法是在确定气藏储集层物性下限过程中近似地将单井生产压差设定为产能模拟的实验压差,但由于岩心尺度与单井控制区域尺度相差较大,导致岩心出口端的流体流速与油气井井筒端的流体流速并不相等,使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为此,对常规产能模拟法进行改进,在进行产量相似换算之前加入了压差相似转换,根据换算后的结果设定实验压差,确保流体流速相等。将改进的产能模拟法应用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以确定储集层物性下限。研究结果表明,在气井生产压差为6.0 MPa,产层有效厚度为40 m的条件下,利用改进的产能模拟法确定的孔隙度下限为2.74%,渗透率下限为0.015 mD;常规产能模拟法确定的孔隙度下限为2.42%,渗透率下限为0.011 mD;改进的产能模拟法确定的储集层物性下限值要稍高一些。改进的产能模拟法确定的储集层物性下限更加准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单井动态判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缝洞体——以哈拉哈塘油田哈6井区为例
    王平,潘文庆,李世银,刘志良,何军,马慧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19
    摘要 ( 70 )   PDF(300KB) ( 148 )  
    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哈6井区为例,在研究区储集层分布特点和油水空间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分析生产井的开发特征,建立了单井上可以判识的3种基本的多缝洞体油水分布样式:隔油底(边)水连通式、隔水底(边)水连通式和复合裂缝连通式,并相应指出了其成因和生产特征。提出了多缝洞体单井判识的3种动态分析方法,即试采数据分析法、水驱特征曲线分析法和弹性产率分析法,并提出了不同多缝洞体适用的识别方法。结合缝洞体平面范围确定原则,识别出研究区3类多缝洞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绕射波分离成像技术在断裂识别中的应用
    李晓峰1,孔雪2,林娟1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20
    摘要 ( 53 )   PDF(300KB) ( 64 )  
    断裂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对地下断裂系统分布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油气勘探乃至后期油气田开发的关键所在。绕射波是地下断裂等小尺度不连续体的地震响应。根据绕射波与反射波在平面波记录上的同相轴形态差异,利用基于平面波预测的绕射波分离技术,从地震记录中将绕射波场分离出来,并单独成像,从而提高小尺度构造的识别精度。数值模型及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绕射波分离成像技术对断阶边界的刻画更加清楚,对断裂解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阻率反演技术在盐水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
    谢莹峰1,申辉林1,何胜林2,王利娟2,丁磊2,史安平1
    2017, 38 (3):  1-1.  doi: 10.7657/XJPG20170321
    摘要 ( 83 )   PDF(300KB) ( 190 )  
    油层发生盐水水淹后,水淹层电阻率明显下降,如何准确判断水淹级别成为评价水淹层的关键。利用变倍数物质平衡理论模型反演可得到饱含油和饱含水状态下地层电阻率,研究区水淹层的电阻率测井值介于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和饱含水地层电阻率之间,且水淹程度越低,地层电阻率越接近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反之,则越接近饱含水地层电阻率。利用相对于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和相对于饱含水地层电阻率的变化率建立了水淹层精细解释图版和水淹级别定量划分标准,实际应用表明,涠洲油田盐水水淹层的解释精度达到88.8%,电阻率反演技术为盐水水淹层测井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