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玛湖凹陷源上砾岩大油区形成分布与勘探实践
    支东明1a,唐勇1b,郑孟林1b,郭文建1b,吴涛1b,邹志文2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1
    摘要 ( 221 )   PDF(300KB) ( 494 )  
    综合物探、地质、钻探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大油区发现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油藏解剖及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储盖组合整体研究,完善了研究区成藏模式,指导了夏子街、克拉玛依、中拐、夏盐等百口泉组和上乌尔禾组沉积扇体油气勘探的整体突破,发现了北部百口泉组、南部上乌尔禾组2大油区。认为上乌尔禾组和百口泉组沉积期的大型斜坡构造背景,下二叠统风城组优质碱湖烃源岩,2大不整合面之上叠置连片分布的砾岩体,以及高陡断裂等是玛湖凹陷大油区形成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期退积型砾岩体搭接连片大面积分布岩性油气藏群成藏模式。玛湖凹陷大油区勘探发现过程和成藏模式的建立,对该区中二叠统、深部石炭系—下二叠统的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湖烃源岩基本特征及其高效生烃
    王小军1,王婷婷2, 曹剑2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02
    摘要 ( 168 )   PDF(300KB) ( 371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发现了古老碱湖烃源岩,为丰富极具特色的碱湖生油理论,对该套碱湖烃源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风城组岩石成分相当复杂,主要由陆源碎屑、碳酸盐组分和火山物质以不同比例混积而成,可称为碱湖白云质混积岩。风城组生烃母质以菌藻类为特色,并且随着沉积环境碱性增强,细菌活跃性增强,改造形成的无定形体有机质含量升高。碱湖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总体达到中等—优质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以Ⅰ型—Ⅱ1型为主,具备良好的生烃潜力。风城组一段到三段发育完整成碱演化旋回,风城组二段达到成碱演化高峰期,碳酸盐含量最高,生烃母质几乎全为无定形体,生烃潜力最大。烃源岩多期高效生烃,产烃率高,几乎2倍于一般湖相烃源岩,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2大百里油区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未来仍有广阔的勘探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大型浅水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及勘探意义
    唐勇1,徐洋2,李亚哲2,王力宝2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3
    摘要 ( 122 )   PDF(300KB) ( 632 )  
    玛湖凹陷及其周缘地区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为一套坳陷盆地背景下近物源的粗粒沉积物,岩心上可识别出13类岩相、7种沉积微相,是在平缓斜坡背景下的大型浅水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在凹陷斜坡区发育多个扇三角洲,各扇体之间相互搭接连片。该类大型浅水退覆式扇三角洲的形成与3个地质条件密切相关,一是沉积时持续隆升的周缘老山、稳定的水系为各大扇体提供充足的物源;二是具备盆大、水浅、坡缓的良好古地理背景;三是持续湖侵、多级坡折,是大面积砂体叠加连片的一个重要条件。建立了大型浅水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模式,有效指导了凹陷区油气勘探重大突破与储量快速落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建筑结构要素层次分析
    张昌民,刘江艳,潘进,朱锐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4
    摘要 ( 70 )   PDF(300KB) ( 49 )  
    2010年以来,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勘探发现了巨大的油气资源,但由于百口泉组砂砾岩内部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给油藏评价和高效开发带来了困难,需要对砂砾岩体的沉积成因和建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建筑结构要素层次分析法,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的建筑结构进行了解剖。通过对82口取心井1 922 m岩心的详细描述,提出了以岩石粒度、沉积构造、颜色和颗粒支撑方式等4种属性为主的多属性岩石相命名方案,在百口泉组砂砾岩中识别出227种岩石相类型。依靠岩心、测井和地震信息,在研究层段划分了11级沉积界面。与11级沉积界面相对应,划分了11级建筑结构要素,重点对与岩石相和沉积微相对应的建筑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以第9级建筑结构要素为基本单元,通过地震资料约束下的连井对比,刻画了黄羊泉扇和夏子街扇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认为黄羊泉扇和夏子街扇百口泉组皆为一套砂砾岩粗粒沉积,都以河流为主要搬运动力,但黄羊泉扇沉积体系较短,具有更多冲积扇和洪积扇的特征,夏子街扇沉积体系规模大,更具有河流扇的特征。从百一段到百三段,随着湖泊水位上升,沉积体系从冲积扇和河流扇,逐渐退缩演变为扇三角洲。杂基含量低的中细砾岩是良好的储集岩石相,季节性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有利的储集微相,百二段是油层最发育的有利层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玛湖凹陷二叠—三叠系沉积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何登发1,吴松涛1,赵龙2,郑孟林2,李涤1,路玉1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5
    摘要 ( 137 )   PDF(300KB) ( 110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是已被证实的富油凹陷,以二叠、三叠系砂砾岩扇体油气藏著称于世。揭示扇体发育的构造—沉积环境,是探索构造、气候、地形等因素之间耦合关系的重要窗口,也是进一步评价油气勘探潜力、加快勘探开发进程的重要基础。利用新的钻探与地球物理勘探资料,从“源—汇系统”的概念出发,揭示该区二叠系—三叠系的构造及沉积背景。研究表明,玛湖凹陷是在石炭纪之前的褶皱基底基础上,受周缘冲断活动控制而形成的石炭纪—第四纪凹陷;二叠纪—三叠纪为玛湖凹陷的主要沉积充填期,经历了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造山后伸展、中二叠世—中三叠世挤压逆冲以及晚三叠世克拉通内拗陷的演化过程,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冲断活动的幕式发育与前展式迁移、撕裂断层与横向构造转换带(区)形成的优势搬运通道、干旱的气候环境等因素控制了玛湖凹陷周缘规模巨大的扇三角洲体系。伸展背景下风城组的碱湖沉积提供了优质烃源岩,其上的扇三角洲体系提供了有利的储集体,上三叠统厚层泥岩构成区域盖层,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含油气体系。玛湖凹陷含油气潜力巨大,多层系立体勘探前景广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湖烃源岩发育的构造背景和形成环境
    张元元,李威,唐文斌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6
    摘要 ( 170 )   PDF(300KB) ( 307 )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凹陷中下二叠统风城组的湖相优质烃源岩被认为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碱湖沉积,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里油区形成的重要基础。通过区域构造、沉积学以及岩石矿物学方面的综合研究表明,风城组沉积于西准噶尔地区古生界基底上所发育的二叠纪造山后伸展断陷中,整体上是一套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其中碱湖沉积集中于玛湖凹陷的中心地带。风城组发育大量的特征性碱类矿物,包括硅硼钠石、氯碳酸钠镁石、碳酸钠钙石、水硅硼钠石、碳镁钠石、碳氢钠石和苏打石等,表征了碱湖沉积特点,碱化程度高,区别于常见的盐湖沉积。碳酸钠钙石、碳氢钠石、硅硼钠石和水硅硼钠石等碱类矿物的发育,证实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湖烃源岩形成于受深部热液作用影响的高盐度闭塞性湖泊环境,而不是蒸发成因,这也和伸展断陷背景下活跃的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下二叠统碎屑岩储集层为例
    单祥,郭华军,邹志文,李亚哲,王力宝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7
    摘要 ( 62 )   PDF(300KB) ( 137 )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岩石物性等资料,详细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下二叠统碎屑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储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下二叠统广泛发育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包括火山碎屑水解、火山碎屑钠长石化、沸石类矿物形成、绿泥石形成等。碱性环境下发育多种伴生孔隙:火山碎屑碱性溶孔、钠长石化伴生孔、黏土矿物晶间微孔。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对中—下二叠统碎屑岩储集层影响主要有:碱性流体造成储集层流体压实效应强,即碱性流体下储集层压实率高,对原生孔隙保存不利;碱性环境成岩作用下储集层自生矿物含量高,局部胶结减孔量大;碱性流体溶蚀增孔效率高,火山岩屑的碱性溶蚀孔隙可以成为重要的储集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与裂缝扩展机理
    刘向君1,熊健1,梁利喜1,尤新才2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8
    摘要 ( 109 )   PDF(300KB) ( 387 )  
    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开展了不同岩性砂砾岩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和裂缝扩展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含有真实砾石的二维模型,研究砂砾岩中裂缝扩展的过程,讨论了砾石强度对裂缝扩展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砂砾岩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造成不同岩性的砂砾岩力学特性差异较明显,其中细砾岩的力学强度大于粗砾岩;岩石中砾石成分和基质成分间差异对砂砾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单轴压缩中砂砾岩破坏模式主要以劈裂破坏为主,而三轴压缩中砂砾岩破坏模式包括劈裂破坏、单剪切破坏和双剪切破坏等;砾石颗粒对裂缝扩展存在屏蔽作用,砂砾岩的破裂过程中裂缝扩展形式主要分为穿砾、绕砾、嵌入止砾等;砾石与基质强度差异增大,砾石屏蔽作用增强,裂缝遇砾石受阻增强,将造成裂缝遇到砾石的扩展由穿砾形式变为绕砾形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北斜坡百口泉组储集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
    郭华军,单祥,李亚哲,邹志文,王力宝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09
    摘要 ( 95 )   PDF(300KB) ( 242 )  
    综合运用试油、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资料,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试油法,求取了玛湖凹陷北斜坡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不同深度范围内的砂砾岩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运用回归分析法对物性下限与深度进行了拟合。在此基础上,利用物性差值分析了岩相、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砂砾岩有效储集层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随深度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有效储集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岩相类型的控制,成岩作用对其影响相对较弱,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辫状河道微相是有效储集层最有利发育区,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和槽状交错层理砂砾岩相有效储集层最发育;研究区砂砾岩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有机质热演化释放的有机酸溶蚀长石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集层物性,弱压实-弱溶蚀成岩相以及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有效储集层最发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南斜坡MH1井区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吴俊,白雨,余兴,任本兵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10
    摘要 ( 86 )   PDF(300KB) ( 210 )  
    玛湖凹陷南斜坡MH1井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油藏控藏因素复杂,构造低部位为油气层,高部位为水层,油水关系倒置,控藏因素不明、成藏规律不清一直是制约MH1井区油气勘探的瓶颈。通过对MH1井区古地貌精细研究,落实扇体主槽、相带边界和前缘亚相展布;利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优质储集层空间分布;明确MH1井区百口泉组发育5期叠置砂体,横向连通性差,形成岩性圈闭群;明确印支运动晚期南北向逆断裂是MH1井区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通道;建立MH1井区百口泉组“一砂一藏”油气成藏模式,并预测了有利成藏区的分布,部署2口评价井获得突破,验证了油藏模式,为MH1井区下步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东地区下乌尔禾组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许琳,常秋生,张妮,王伟,朱涛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11
    摘要 ( 100 )   PDF(300KB) ( 287 )  
    基于大量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资料分析认为,玛东地区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储集层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该区储集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尤其是长石和浊沸石的溶蚀,使储集层物性得到改善。综合分析成岩作用类型和演化序列,认为研究区下乌尔禾组储集层的成岩演化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部分埋藏较深的储集岩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或晚成岩阶段A期。根据成岩作用、胶结物含量及孔隙类型,将下乌尔禾组储集层划分为贫泥中粗砂—细砾岩弱压实成岩相、少量方沸石—浊沸石胶结中粗砂—砾岩溶蚀成岩相、含泥砂砾岩钙质胶结成岩相、方沸石—浊沸石胶结砂砾岩弱溶蚀成岩相、白云质砂砾岩硅质—钠长石胶结成岩相和富泥砂砾岩片沸石胶结成岩相。其中最有利的成岩相是贫泥中粗砂—细砾岩弱压实成岩相,其次是少量方沸石—浊沸石胶结中粗砂—砾岩溶蚀成岩相,而富泥砂砾岩片沸石胶结成岩相物性最差,是最为不利的成岩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页岩气开采中储集层压力变化规律
    陈奕羲,张义平,李波波,史正璞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12
    摘要 ( 82 )   PDF(300KB) ( 161 )  
    页岩储集层一般微裂缝发育,孔隙结构复杂。为了研究页岩天然裂缝和压裂裂缝对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储集层压力的影响,观察储集层压力动态特征,综合考虑页岩气藏的多尺度效应,基于双重介质-离散裂缝模型建立页岩气渗流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页岩气开发时,储集层压力主要受到裂缝数量、开度以及连通状况影响,页岩气开采初期,裂缝中游离气的渗流起主导作用,储集层压力下降明显;开采中期和后期,页岩储集层中吸附气解吸,在渗流中起主要作用,储集层压力下降变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平井多段压裂非常规裂缝压力动态特征
    王镜惠1a,梅明华2,梁正中1a,王华军2,刘娟1b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13
    摘要 ( 62 )   PDF(300KB) ( 204 )  
    为了解决复杂地层压裂过程中裂缝关于井筒不对称的试井解释问题,通过点源函数基本理论,建立有限导流垂直裂缝试井解释数学模型,利用压降叠加原理获得水平井多段压裂非常规裂缝试井解释模型,采用积分变换获得该模型的半解析解。对压裂裂缝进行数值离散,结合半解析解与杜哈美原理,根据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绘制考虑井储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研究表明:该模型总体上划分为井储、双线性流、早期线性流、第一径向流、第二线性流、过渡流和系统径向流阶段;不对称因子主要影响双线性流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裂缝导流系数主要影响双线性流阶段和早期线性流阶段井底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特征,导流能力越大,双线性流阶段井底压力导数曲线特征越不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OVT域资料的低渗透砂砾岩储集层预测
    王斌1,2,尹路1,陈永波1,滕团余1,李得滋1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14
    摘要 ( 89 )   PDF(300KB) ( 237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甜点”,具有侧向叠置严重、厚度较小、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基于常规资料准确预测该类储集层的难度较大。而以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为核心的OVT域叠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蕴含的地质信息和流体信息,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储集层预测。但是由于原始OVT域道集受不稳定的能量、不均衡的密度以及较低信噪比的影响,其道集质量不稳定。因此,介绍了一种从道集评价及预处理开始,利用动态分析寻找优势的道集方位,并进行部分道集叠加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及分辨率的方法。利用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在玛东地区预测了“甜点”储集层的分布,预测“甜点”储集层发育区面积约140 km2,为玛东地区井位部署和储量落实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判定低渗透砾岩储集层流体性质——以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为例
    张妮a,王伟a,王振林a,赵延伟b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15
    摘要 ( 70 )   PDF(300KB) ( 128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储集层岩性复杂,岩电参数变化大,常规测井方法难以有效识别其流体性质。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发现,洗油后饱和水岩样的T2谱分布在横向弛豫时间100 ms之前,而对应深度的地层实际核磁共振测井T2谱在横向弛豫时间100 ms之后仍有分布,反映油的信号。根据T2谱的形态,以横向弛豫时间100 ms作为区分油和水的标志,构建敏感参数,建立流体识别图版。此方法对研究区储集层流体性质的识别与试油结论相吻合,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磁共振测井在低渗砾岩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以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为例
    毛锐1,许琳1,房涛2,王振林1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16
    摘要 ( 91 )   PDF(300KB) ( 544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低渗砾岩储集层岩性复杂,黏土矿物复杂,非均质性强,现有测井方法均难以精确表征砾岩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为此,在考虑了黏土矿物含量是储集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中子测井孔隙度和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之差与岩心分析黏土矿物含量建立黏土矿物含量表征模型;再用岩心分析黏土矿物束缚水孔隙度与黏土矿物含量,建立了黏土矿物束缚水孔隙度表征模型,据此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减去黏土矿物束缚水孔隙度求得有效孔隙度。将该方法应用到研究区19口探井的有效孔隙度计算中,相对误差仅为6.8%,表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为今后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有效孔隙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再认识
    程长领
    2018, 39 (1):  1-1.  doi: 10.7657/XJPG20180117
    摘要 ( 109 )   PDF(300KB) ( 251 )  
    油源对比表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南翼油气主要来自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重新评价四棵树凹陷油气资源潜量对认识四棵树凹陷及周边勘探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露头剖面、地震、钻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及车排子凸起侏罗纪古地貌进行恢复,明确了四棵树凹陷与沙湾凹陷在侏罗纪为相对独立的沉积单元,在四棵树凹陷内发育3个洼陷带,是烃源岩的有利发育区;通过露头样品、岩心、岩屑等进行烃源岩指标分析,结合地震资料,落实了有效烃源岩发育范围。利用压差法模型计算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油气资源量达到2.8×108 t,为四棵树凹陷及周边油气勘探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