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乌伦古坳陷东北侧油苗地化特征及其意义
    王千军1,曹高社2,3,邢舟2,王金铎1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1
    摘要 ( 114 )   PDF(300KB) ( 152 )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尚没有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缺失准噶尔盆地普遍具有的二叠系生油岩,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尽管乌伦古坳陷的基底石炭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潜在烃源岩,但能否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油气源,仍有疑问。在乌伦古坳陷东北侧地表露头上,发现了固体沥青油苗,油苗呈侵染状、火焰状和树枝状,侵入第四系土黄色未固结的沙土沉积物和花岗岩风化壳中。利用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干酪根碳同位素和甾烷、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确认了油苗的存在,并与研究区烃源岩和已发现原油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油苗中有机碳含量高,具有典型的煤成油碳同位素比值,油源为油苗分布区的石炭系黑色泥岩;与准东地区以二叠系、中—上三叠统和侏罗系为烃源岩的原油差异较大,而与石炭系原油具有较好的类比性。根据区域构造分析,乌伦古坳陷所在区域的基底是中亚巨型复合造山系的一部分,与油苗所在位置石炭系的组成和构造特征相似,因此,油苗的发现及研究,不仅对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连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相与生烃特征
    程志强1,王飞宇1,江涛2,任利兵1,吴子强1,谢红3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2
    摘要 ( 57 )   PDF(300KB) ( 136 )  
    巴音都兰凹陷与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相距仅30 km,但两凹陷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巴音都兰凹陷烃源岩主体为C相,初始氢指数为400~800 mg/g,平均为600 mg/g,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主要为腐泥组,形成于水体分层的微咸水—淡水还原环境;乌里雅斯太凹陷烃源岩为D/E相,初始氢指数为200~400 mg/g,平均为333 mg/g,烃源岩形成于淡水偏氧化沉积环境,有机显微组分主体为腐泥组、壳质组和镜质组混合型。烃源岩有机相决定生油特征,两凹陷烃源岩在生烃特征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巴音都兰凹陷原油具有较高含硫量与总胶质量,原油API为15°~30°;而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原油API为35°~45°,原油油质较轻。烃源岩有机相差别也造成生烃门限差异: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烃源岩主体成熟度比巴音都兰凹陷烃源岩成熟度高;巴音都兰凹陷生烃门限深度为1 500~1 600 m,而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生烃门限深度为1 900~2 000 m,比二连盆地其他富油凹陷的生烃门限更深。D/E相烃源岩与典型C相烃源岩(以层状藻和结构藻为主)具有不同的生烃特征,D/E相烃源岩生排烃温度更高,同时排出原油以轻质油为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西地区晚侏罗世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刘君龙1,2,孙冬胜1,纪友亮2,尹伟1,于海跃2,王天云3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3
    摘要 ( 56 )   PDF(300KB) ( 128 )  
    以川西地区晚侏罗世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为例,充分利用地震数据和测井、录井等资料,阐明了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西地区晚侏罗世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长轴、短轴方向物源共存的特点,并且在不同沉积阶段,长轴、短轴方向物源体系供给能力具有差异;浅水三角洲主要受自旋回作用和异旋回作用等因素控制,其中幕式构造抬升对浅水三角洲的控制作用是前陆盆地区别于拗陷盆地和断陷盆地的主要特征。此研究完善了浅水三角洲理论在陆相湖盆中的应用,对其他前陆盆地发育的浅水三角洲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泉地区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成藏模式
    范光旭1,2a,朱卡2b,汪莉彬2b,陈洪2b,李辉2b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4
    摘要 ( 83 )   PDF(300KB) ( 277 )  
    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控制因素不明,油气成藏规律不清成为该区勘探的瓶颈。利用物探、地质、钻探等资料,对西泉地区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属于裂缝-孔隙型。岩性、岩相是形成优质储集层的基础,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储集层物性及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溶蚀作用能够促进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物性的改善。根据烃源岩与储集层的配置关系,构建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模式,巴塔玛依内山组发育风化壳型油藏;松喀尔苏组发育两类内幕型气藏,即松喀尔苏组b段岩性气藏及松喀尔苏组a段构造气藏。石炭系浅层高勘探程度区为油藏发育区,而深层斜坡带为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勘探程度低,勘探前景广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南威远地区W201井古生界海相页岩矿物特征
    田兴旺1,胡国艺2,苏桂萍3,孙奕婷1,洪海涛1,山述娇1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5
    摘要 ( 134 )   PDF(300KB) ( 253 )  
    页岩的矿物学特征是页岩气储集层裂缝、渗流运移和后期压裂改造等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川南威远地区W201井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海相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岩石矿物组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川南威远地区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主要由石英、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组成,还含有少量黄铁矿等矿物,样品中石英含量分别为38.7%和31.8%,黏土矿物含量分别为26.1%和37.3%,形成于海相强还原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为页岩气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脆性矿物含量均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70.5%和58.7%,脆性指数分别为73.0%和61.1%,整体上具有良好的脆性和可压性,有利于后期压裂改造,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的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
    赵悦1,2,蔡进功2,雷天柱3,杨燕3,4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6
    摘要 ( 88 )   PDF(300KB) ( 168 )  
    泥质烃源岩中的滞留有机质存在多种赋存状态,包括游离态有机质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别,故而在烃源岩精细评价中的意义不同,但尚无完善的对其定量表征的方法。采用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通过分析溶剂抽提和连续化学处理过程中(碱解-HCl酸解-HF/HCl酸解处理)样品热解参数的变化,包括游离烃、裂解烃和总有机碳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定量测定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产率,建立了不同赋存状态滞留有机质的定量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矿物结合态可溶有机质在烃源岩滞留有机质中的数量十分可观,传统地化分析中的Rock-Eval热解评价方法和氯仿沥青A评价方法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存在较大局限性。深入研究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地化特征,将会拓宽对油气生成理论及滞留油气赋存状态的认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须家河组裂缝特征
    曹环宇,王威,刘明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7
    摘要 ( 81 )   PDF(300KB) ( 315 )  
    为了研究裂缝对致密砂岩储集层的改造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东北部通南巴构造带为例,利用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须家河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裂缝按成因可划分为断层相关裂缝、褶皱相关裂缝、顺层滑脱裂缝和砾石相关裂缝,其中断层相关裂缝与褶皱相关裂缝是主要的有效裂缝。研究区有效裂缝的发育与岩性、断裂和局部构造相关性明显,在细砂岩与中砂岩中最为发育,高曲率背斜与大断裂是裂缝发育的有利条件。研究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裂缝的发育受晚侏罗世以来盆缘造山活动的影响,此时研究区须家河组储集层已经致密,裂缝的发育提高了储集层的储渗性,对研究区晚期气藏的形成和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1段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王斌1,孙卫1,白云云1,2,韩进1,3,刘登科1,张茜1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8
    摘要 ( 72 )   PDF(300KB) ( 39 )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分析等实验测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1段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孔隙演化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集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过程,成岩阶段到达中成岩阶段A期,部分已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的早期。通过对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式的建立,发现压实作用是造成储集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因素,使储集层孔隙度减少了21.52%,损失率为55.72%;胶结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破坏次之,孔隙度损失率为32.41%;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4.36%,结合埋藏史模拟孔隙综合演化史,定量表征了埋深与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通过4块典型样品分析,进一步反映了研究区长61段属于压实型成岩改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引起储集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西坳陷沙溪庙组储集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
    南红丽,蔡李梅,叶素娟,阎丽妮,张世华,杨映涛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09
    摘要 ( 50 )   PDF(300KB) ( 95 )  
    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分析与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等多种测试分析数据,结合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明确了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类型,建立了川西坳陷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不同类型储集层成岩演化序列。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储集层的储集特征和成岩演化具有一定差异:远物源富长石类储集层孔隙破坏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储集空间以长石溶解的次生孔隙为主,储集层致密化时间较晚;近物源富岩屑类储集层孔隙破坏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储集空间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储集层致密化时间较早。通过包裹体相态、产状及均一温度分析,认为中侏罗统气藏具有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不同类型储集层致密化与成藏时空耦合配置关系反映,远物源富长石类储集层整体具有成储成藏同时进行的特征,近物源富岩屑类储集层具有先致密化后成藏的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口坝构型解剖及剩余油分布——以彩南油田彩10—彩参2井区西山窑组一段为例
    印森林1,章彤2,万文胜2,吴承美2,李琛2,冯文杰3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10
    摘要 ( 87 )   PDF(300KB) ( 135 )  
    为深入研究曲流河三角洲河口坝内部构型模式及剩余油分布,以彩南油田彩10—彩参2井区生产动态及岩心资料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多维互动及动态验证的方法对河口坝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建立了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河口坝构型模式。研究表明,单一河口坝边界识别标志有两类,不同期单元垂向叠置与同期单元侧向拼接,其中,同期单元侧向拼接分为坝主体—坝主体、坝主体—坝缘—坝主体和坝主体—坝间泥—坝主体3种;研究区具有前积型与侧积型2种河口坝构型模式,前积型构型模式主要是分流河道在水动力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后期沉积物顺流加积叠置于前期河口坝之上,侧积型构型模式主要是上游分流水道水动力增强,分流河道决口,在其侧缘发育新的河口坝;研究区发育单一河口坝129个,小层发育河口坝12~24个,单一河口坝长约500 m,宽约450 m,其中,前积型河口坝的倾角为0.31°~2.40°,自下而上倾角逐渐减小;剩余油分布类型主要有滞留型、单向受效型、注水受效差型及平面干扰型,可采用不同开发方案及措施来提高采收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梅海燕1,何浪1,张茂林1,2,胡欣芮1,毛恒博1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11
    摘要 ( 80 )   PDF(300KB) ( 201 )  
    页岩气由游离气、吸附气及溶解气构成,吸附气中不只存在着甲烷,乙烷和丙烷等其他气体也是吸附气的一部分,因此在计算吸附气储量时,要考虑多组分吸附;同时干酪根中也溶解了大量的页岩气,在评价页岩气储量时不可忽略。考虑了裂缝游离气、吸附相孔隙度、吸附相体积、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导致的岩石基质收缩变形,修正了岩石压缩系数,并同时考虑了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建立了一种新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通过实例分析发现,考虑多组分吸附计算的游离气储量基本不变,吸附气储量增加了0.308 1×108 m3,总储量增加了0.259 5×108 m3(相当于总储量的10.97%),溶解气占据总储量的6.58%,考虑溶解气会使得游离气储量和吸附气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下降,但对页岩气藏总储量影响较小。为了能更准确地掌握页岩气藏动态储量,需同时考虑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低渗透砾岩油藏未动用储量开发潜力
    潘虹a,杨作明b,王金辉a,罗官幸a,张艺a,薛源b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12
    摘要 ( 67 )   PDF(300KB) ( 123 )  
    综合地质、开发等基础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低渗透砾岩油藏已开发区块进行开发效果评价。通过对已开发区块开发效果专家评分与基础评价参数进行分析,确定表征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参数为储量丰度、空气渗透率、千米井段日产油量、原油黏度等,并将这些参数与开发效果专家评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战略因素分析理念,建立油藏地质因素和经济环境因素评价图版,分别以内部收益率大于8%,综合评分大于72分为标准,筛选出JL-2,B-34,M-2,JW-42,W-109和531共6个区块作为中期开发目标;以内部收益率大于12%,综合评分大于78分为标准,筛选出M-18,X-54和X-50共3个区块作为近期开发目标,为开发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中高磨地区灯影组微孔结构及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
    任聪1,李勇2,赵晓红1,陈伟1,王书彦1,李居正1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13
    摘要 ( 77 )   PDF(300KB) ( 105 )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薄弱,是制约该区气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研究区灯影组灯四段储集层微观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开展研究,并分析可动流体饱和度与微观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空间主要发育粒间溶孔、残余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洞等4类孔隙,平均总面孔率为2.5%;不同孔隙组合类型对应不同微观孔隙结构,其中粒间溶孔—残余粒间孔储集层孔隙结构最好,排驱压力与中值压力较低,分别为4.1 MPa和18.7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059 μm,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为41.5%;渗透率大小及粒间溶孔发育程度是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的重要因素,可动流体饱和度与孔喉半径和孔喉连通性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水驱后气驱提高采收率可视化实验
    程晓军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14
    摘要 ( 48 )   PDF(300KB) ( 109 )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后,开展单井注气提高采收率实验,注气效果显著,但油藏开发中后期逐渐出现注水、单井注气效果变差,大量水驱后剩余油未能动用。为了提高此类油藏的注气开发效果,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多井单元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通过设计、制作物理可视化模型进行气驱模拟实验,探讨缝洞型油藏气驱后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氮气驱,能有效提高驱油效率,注气方式、注入位置和模型充填等因素对气驱效果有影响,采用连续稳定注气方式,在构造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可有效提高气驱效果,为类似油藏单元水驱后剩余油的开采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缝性致密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
    侯冰1,刘庆2,耿智1,盛世锋2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15
    摘要 ( 97 )   PDF(300KB) ( 144 )  
    以克拉玛依油田克80井区风城组裂缝性致密火成岩油藏为例,为提高单井产能,提出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技术。在有效识别储集层天然裂缝潜在发育区域的基础上,准确预测区域地应力和三维储集层岩石力学强度,建立区域可压裂性评价方法,优选压裂“甜点”,在压裂“甜点”上对目标井位进行产能模拟和压裂方案优化,并最终确定工程方案。钻井结果表明,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有效提高了储集层缝网沟通规模,增大了泄流面积,从而提高了增产效率,单井产量提高显著。同时,可对甜点区域进行二次工程改造,通过增加压裂液液量提高施工规模,进一步提高单井产能。上述应用效果证明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技术的有效性和推广价值,对裂缝性致密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CO2吞吐效果
    张娟1,周立发1,张晓辉2,张茂林3,樊瑾4,杜虹宝4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16
    摘要 ( 120 )   PDF(300KB) ( 281 )  
    利用累计增油量和换油率两个指标参数,对冀东油田G区块7口典型水平井CO2吞吐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结合油井地质工艺参数,开展了水平井CO2吞吐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周围含油饱和度越高,CO2吞吐见效越明显;水平井的水平段越长,射开井段越长,注入CO2横向波及范围越大,CO2在底水层中的消耗越少,吞吐效果越好;在CO2吞吐的过程中,CO2不仅溶于原油,还会在注入压力的驱动下,将井底附近的原油驱离井底,使邻井受效;在CO2吞吐结束后,井底附近的含油饱和度大幅度降低,形成“空腔”,进而影响下一轮吞吐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表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毛平
    2018, 39 (4):  1-1.  doi: 10.7657/XJPG20180417
    摘要 ( 86 )   PDF(300KB) ( 208 )  
    储集层构型表征作为研究沉积单元成因及空间展布的重要方法,对于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1985年Miall提出储集层构型这一概念后,国内外在砂质辫状河储集层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有必要系统地总结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表征研究进展。从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模式、构型单元规模、地下储集层构型表征技术以及不同级次构型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30多年来的研究进展,并从构型模式和构型应用的角度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加强沉积过程研究,完善不同级次构型模式;加强学科融合,实现沉积构型砂体和油藏动态的有效融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