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祎文, 左晓欢, 张世涛, 张耀华.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2油层低阻成因及识别[J].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3): 253-260. |
[2] |
胥旺1,2,郑国东1,马向贤1,范桥辉1,David R Hilton1,3,徐胜1. 烃类气体非生物成因及其判识标志[J]. , 2017, 38(2): 1-1. |
[3] |
李 欣,李建忠,杨 涛,闫伟鹏,郭彬程,吕维宁,陈晓明. 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与勘探方向[J]. , 2013, 34(2): 1-1. |
[4] |
宋兴沛,刘洛夫,徐正建,窦文超,杨悦舒,刘晓翔.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7段烃源岩及致密油潜力评价[J]. , 2017, 38(5): 1-1. |
[5] |
门晓溪1,韩志辉2,王磊1. 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历史及现状[J]. , 2018, 39(3): 1-1. |
[6] |
雷德文1,阿布力米提1,唐 勇1,陈静1,曹剑2.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高产区控制因素与分布预测[J]. , 2014, 35(5): 1-1. |
[7] |
杨磊. 中苏门答腊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潜力[J].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3): 329-331. |
[8] |
逄林安, 王志欣, 朱光辉, 康洪全. 波拿巴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分析[J]. 新疆石油地质, 2010, 31(4): 444-446. |
[9] |
王斌婷, 肖荣阁, 苟迎春, 刘彩燕, 田多文. 酒西石大凹陷陡坡带水下扇与油气勘探前景[J].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1): 25-28. |
[10] |
朱光辉, 蔡东升, 李绪宣, 陶维祥, 胡孝林.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策略及新领域[J].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28(3): 269-271. |
[11] |
吴光宏, 黎兵, 周新科, 冯永宏, 王伟, 黄华, 胡勇. 塔中古城墟隆起奥陶系钻探成果与勘探意义[J].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28(2): 154-157. |
[12] |
徐子远, 谢丽, 张道伟, 姜桂凤, 韩凤祥.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的勘探历程与储量现状[J].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26(4): 437-440. |
[13] |
丘东洲, 余谦. 中西部新一轮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评选[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23(6): 456-461. |
[14] |
张景廉, 冯有奎, 李相博. 无机生油理论与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战略[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23(3): 248-251. |
[15] |
陈汉军, 段铁军, 周凌方, 韩萍, 曾涛. 塔里木盆地巴楚凸起北部乔肖尔盖构造带含油气性[J].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22(3): 206-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