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地质 ›› 1986, Vol. 7 ›› Issue (3): 12-21.

•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准噶尔盆地磨拉式建造

秦苏保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
  • 收稿日期:1985-11-07 出版日期:1986-05-01 发布日期:2020-06-11

  • Received:1985-11-07 Online:1986-05-01 Published:2020-06-11

摘要: 准噶尔盆地磨拉式建造形成于海西地槽发展的结束时期。建造由粗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砾岩、砂岩、泥岩是其特征性岩石组分,从盆地边缘至沉积拗陷中心具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沉积→泥灰岩、灰岩的顺序;岩相由下而上出现海相、海陆交替相→山麓洪积相、湖相→河湖相的反旋回现象,这是盆地周缘褶皱山系不断加剧上升和向外推移,造成超补偿性沉积的结果。磨拉式建造具有良好的含油性,生油层、储集层发育,生储盖组合条件好,伴随磨拉式建造产生、发展的几大构造系对油气运移、聚集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地块和沉积拗陷间的隆起区及建造展布地带均是找油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