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宝月、张显球:珠江三角洲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瓣鳃类,《古生物学报》,第21卷第3期,1982年. [2] 余静贤等:广东三水盆地晚白垩世沟鞭藻类和疑源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2卷第第3期,1981年. [3] 王将克等:广东三水盆地及近邻盆地早第三纪鱼化石,《中国古生物志》,总160册,科学出版社,1981年. [4] 沈炎杉、张显球:广东三水盆地早第三纪的叶肢介化石,华南中、新生代红层,科学出版社,1979年. [5] 余汶、张显球:珠江三角洲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17号,1982年. [6] 汪品克:我国东部新生代几个盆地半咸水有孔虫化石群的发现及其意义,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2集,地质出版,1975年. [7] 裘松余等:我国第三纪有孔虫动物群及其与找油关系的讨论,《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l卷,第3期,1980年. [8] 唐天福等:中由东部沿海下第三系生物灰岩的形成环境及其地层意义,华南中、新生代红层,科学出版社,1979年. [9] 朱夏等:中国大陆边缘构造和盆地演化,《石油实验地质》,第4卷,第3期,1982年. [10] 卢松年等:冀中拗陷下第三系生油岩的演化及其与泌阳和三水盆地的对比,《石油地质文集》,第6期,地质出版社,1982年. [11] 陈健荣:广东三水盆地构造型式及其与油气关系初步分析,《石油地质文集》,第1期,地质出版社,198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