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杰, 卫平生, 李相博. 运用系统论研究石油地震地质学[J].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6): 681-685. |
[2] |
王招明, 于红枫, 吉云刚, 敬兵, 张海祖. 塔中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发现的关键技术[J].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3): 218-223. |
[3] |
杨海军, 韩剑发, 孙崇浩, 张海祖. 塔中Ⅰ号坡折带礁滩复合体大型油气田勘探理论与技术[J].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3): 224-227. |
[4] |
姚亚明, 崔树军, 陈建军, 杨斌谊. 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28(2): 242-247. |
[5] |
杨立强, 董宁, 邬长武, 赵廷寿. 虚拟现实技术在塔河油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27(5): 597-599. |
[6] |
胡守志, 付晓文, 王廷栋. 利用储集层沥青特征识别高演化地区的气层[J].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27(4): 429-431. |
[7] |
江春明, 李连生, 崔学慧, 门伟华. 土壤物性找油技术在泌阳凹陷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27(3): 291-293. |
[8] |
李立诚, 任翠霞, 宋锡熊, 王文质.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与山地地震技术[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23(6): 471-473. |
[9] |
蒋炳南, 姜成生, 王士敏.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勘探技术[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23(6): 533-535. |
[10] |
李相博, 郭彦如, 王新民, 丁兆海, 完颜容. 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23(4): 299-301. |
[11] |
吴茂炳, 王新民, 陈启林, 杨占龙. 塔中地区油气勘探成果及勘探方向[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23(2): 95-97. |
[12] |
李勃, 张廷山. 地理信息系统的证据权法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10, 31(3): 300-303. |
[13] |
张春林, 庞雄奇, 梅海, 黎茂稳, DanielHitzman, 梅博文. 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的实践与发展[J]. 新疆石油地质, 2010, 31(3): 320-322. |
[14] |
林学庆, 李永林, 李亚玉, 严永新, 何涛, 董峰. 孔雀河地区油气勘探有利目标[J].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24(5): 427-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