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侯艳平,朱德丰,任延广,等. 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的控制作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32(3):300-307. [2] 沈华,李春柏,陈发景,等.伸展断陷盆地的演化特征———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J].现代地质,2005,19(2):287-294. [3] 雷燕平,林畅松,刘景彦,等. 贝尔凹陷下白垩统构造对沉积充填和砂体分布的控制[J].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8,30(2):25-29. [4] 刘丽军,旷红伟,佟彦,等. 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组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2):140-145. [5] 蔺连第,朗艳,金蕙,等.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早白垩世湖底扇[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3):27-32. [6] 刘延莉,邱春光,邓宏文,等. 冀东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构造对扇三角洲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1):95-101. [7] 范振峰. 车西洼陷北带湖底扇成因机制及其勘探意义[J].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1):48-50. [8] 林会喜,鄢继华,袁文芳,等.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1):55-60. [9] 毛治国,樊太亮,刘亚明,等.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储层分布[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6):1225-1231. [10] 李德江,朱筱敏,董艳蕾,等.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分析[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6):669-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