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砾岩岩相及成因模式
    于兴河1,瞿建华2,谭程鹏1,张磊2,李晓路1,高照普1
    2014, 35 (6):  1-1. 
    摘要 ( 221 )   PDF(300KB) ( 81 )  
    玛湖凹陷斜坡带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复杂砾岩为近源粗粒扇三角洲成因,根据砾岩的沉积特征,可细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又细分为前缘外带和前缘内带。根据沉积构造、颗粒形状、排列方式、支撑形式、胶结类型等特点精细划分了9种砾岩岩相,并总结了6种岩相组合序列,它们分别反映碎屑水道、辫状水道、辫状分支水道、辫流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碎屑朵体等不同沉积微相环境。对比了夏子街、黄羊泉、克拉玛依扇三角洲的砾岩颜色、粒度、颗粒接触关系、结构与成分成熟度以及主要发育的砾岩岩相,进而理清了该区扇三角洲发育的控制因素、扇三角洲发育部位、物源供给强度、地形坡度与坡降规律;最终建立了西环带扇三角洲成因模式:夏子街扇三角洲为长轴持续供给型碎屑流主控的帚状扇三角洲,黄羊泉扇三角洲为山间供给充足型碎屑流与牵引流共同作用的朵状扇三角洲,克拉玛依扇三角洲为山前供给略少型牵引流作用控制的扇状扇三角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群特征及分布
    唐勇1,徐洋2 ,瞿建华1,孟祥超2,邹志文2
    2014, 35 (6):  1-1. 
    摘要 ( 97 )   PDF(300KB) ( 559 )  
    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为平缓斜坡背景下的浅水扇三角洲沉积,发育重力流、牵引流双重流体机制下形成的岩相类型。凹陷周缘主要发育夏子街、黄羊泉、中拐、克拉玛依、玛东和夏盐等6大扇三角洲体系,根据古坡度、物源供给方式分为山口陡坡型、山口缓坡型、靠山缓坡型、靠山陡坡型和靠扇陡坡型等5类扇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相带紧邻玛湖富烃凹陷,前缘砂体分布范围广,延伸距离远,交互叠置覆盖玛湖凹陷中、下斜坡带,有通源断裂沟通下伏油源,侧翼及上倾方向有扇三角洲平原相致密带形成有效遮挡,侧向和顶、底板湖相泥岩封隔层发育,成藏条件优越,控制着斜坡区油气垂向与平面的分布与富集,具备大面积成藏的宏观地质背景,三角洲内部及扇体间的沉积相带立体配置关系为凹陷斜坡区岩性油藏提供了成藏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石油探明天然气储量状况及变化特点
    孙广伯1,张君峰2,赵丽华1,徐小林1,鞠秀娟1,杨桂茹1
    2014, 35 (6):  1-1. 
    摘要 ( 93 )   PDF(300KB) ( 293 )  
    通过分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2000年以来年度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变化特点,指出随着中石油不断加大勘探投入,天然气勘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探明天然气储量持续高位增长,大规模储量区块不断涌现,新增储量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发展,储量层位以古生界、中生界为主,勘探领域呈现出优势方向(致密砂岩、碳酸盐岩、逆冲构造带为主)突出、多领域(火山岩、生物气、断陷盆地等)同时开花的新局面。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增长特点及变化趋势预测:古老层系、深层-超深层是今后勘探的主要方向;致密砂岩、碳酸盐岩、逆冲构造带是天然气主要勘探领域;大规模、低渗透-特低渗透仍将是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主要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异常高压分布和形成机理
    冯冲a,姚爱国b,汪建富b,白雨b
    2014, 35 (6):  1-1. 
    摘要 ( 87 )   PDF(300KB) ( 306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及其以下中—深部地层异常高压发育,为分析其形成机理,利用实测地层压力、声波时差和地震等资料,结合沉积和构造背景,借助单井压实曲线分析、单井地层压力预测和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了玛湖凹陷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成因机理和保存条件。研究表明,玛湖凹陷不同地区超压顶面出现的层位不同,凹陷西北部侏罗系及以上地层多未出现超压,凹陷东南部和达巴松凸起地区侏罗系已经开始出现超压;异常高压的主要成因是快速沉积欠压实作用,生烃增压作用贡献小,凹陷边缘断裂带附近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断裂活动引起的他源超高压;三叠纪至今剩余压力演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无剩余压力段、剩余压力缓慢增加段、剩余压力快速增加段和剩余压力缓慢递减段;玛湖凹陷独特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具备了异常高压流体封存箱的顶板、底板和边板条件,异常高压得以保存至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油及族组分生成动力
    魏志福1,2,王永莉1,2,邹艳荣3,彭平安3
    2014, 35 (6):  1-1. 
    摘要 ( 60 )   PDF(300KB) ( 166 )  
    利用黄金管-高压釜限定体系,对采自东营凹陷牛15井(沙三下亚段)和王120井(沙四上亚段)的烃源岩所制备的干酪根样品在50 MPa的恒定压力下,以2℃/h和20℃/h的升温速率分别进行程序升温热解,热解后的产物通过索氏抽提后经微型柱色谱分离为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借助Kinetics2000软件获取总烃及族组分的生成动力学参数,结合东营凹陷南坡新生代烃源岩的埋藏史和热史,开展了原油及族组分生成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的地质时间分别为4.26 × 106 a 和 24.85 × 106 a,沙三下亚段烃源岩目前处于主要生油阶段,而沙四下亚段烃源岩处于生油的后期阶段。现阶段,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烃源岩生成的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累计产率分别为222.03 mg/g,71.30 mg/g,62.37 mg/g和 50.04 mg/g;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成的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累计产率分别为282.94 mg/g,98.98 mg/g,66.79 mg/g和 53.82 mg/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东南褶皱带西山背斜构造解析与运动学模拟
    贾小乐,何登发
    2014, 35 (6):  1-1. 
    摘要 ( 72 )   PDF(300KB) ( 356 )  
    以高信噪比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西山背斜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几何学构造解析,提取构造特征参数,基于构造三角楔和断层转折褶皱的计算机模拟,对西山背斜的构造几何变形进行运动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西山背斜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构造,浅层构造受晚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形成于白垩纪至全新世,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底部滑脱层之上发育的突破断层控制浅表构造变形;中层构造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形成于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发育构造三角楔和断层传播褶皱;深层构造受加里东—海西运动影响,发育滑脱褶皱。印支运动形成的构造楔、反冲断层和晚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逆冲断层及后期遭受剥蚀等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侏罗系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
    叶博,梁晓伟,李卫成,甄静,马继业
    2014, 35 (6):  1-1. 
    摘要 ( 58 )   PDF(300KB) ( 238 )  
    为查清陇东地区侏罗系油藏的分布规律及中下侏罗统不同层位成藏的主控因素,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段沉积相、层顶构造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恢复了陇东地区“三斜坡、三高地、四古河谷、十个河间丘”的古地貌形态;查明了富县组、延10段油藏主要分布于古地貌的斜坡和河间丘部位,延9段和延8段油藏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与鼻状隆起配合部位;总结出侏罗系4种成藏模式:斜坡式、河间丘式、古河谷式和高地式。研究认为,富县组、延10段油藏主要受古地貌控制,延9段和延8段油藏受沉积相和鼻隆构造控制,从富县组→延10段→延9段→延8段油藏,古地貌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减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梅山组深水扇特征及控制因素
    王亚辉1,张道军1,陈杨1,何卫军1,郝德峰1,赵鹏肖2,左倩媚1
    2014, 35 (6):  1-1. 
    摘要 ( 64 )   PDF(300KB) ( 152 )  
    根据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三维地震、钻井及岩心资料,对中新统梅山组发育的深水扇特征、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山组中发育着多种典型重力流构造,沉积物为半深海环境下的重力流沉积;通过对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岩矿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测井相等分析,可识别出水道、水道间、席状砂等沉积微相;陵水凹陷梅山组深水扇为陆架边缘三角洲—峡谷(下切谷)—深水扇的沉积模式,其形成受三亚组沉积晚期古构造地貌、相对海平面变化、坡折带及三角洲物源供给能力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库车前陆盆地斜坡带牙哈地区凝析气藏形成机理
    罗枭1a,1b,1c,姜振学1a,1b,李卓1a,1b,刘建良2,高甜1a,1b,陈磊1a,1b,冯洁1a,1b
    2014, 35 (6):  1-1. 
    摘要 ( 65 )   PDF(300KB) ( 202 )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斜坡带油气藏以凝析气藏为主,目前对该类油气藏的成藏机理尚认识不清。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盆地斜坡带牙哈地区为例,分析了斜坡带凝析气藏形成机理,指出该地区油气藏具有典型凝析油气的特征:较高的气油比,凝析油除了密度低、黏度低外,还具有含蜡量高的特征,凝析气表现为湿气特征。通过测定与烃类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史,厘定了牙哈地区油气具有两期成藏特点:原油主要在8×106~5×106a充注,天然气在5×106a以来,特别是3×106a左右充注。据此结合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演化过程,恢复了牙哈地区凝析气藏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先油后气,气侵改造”的前陆盆地斜坡带次生凝析气藏形成机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白莲洼陷烃源岩热史及成烃史模拟
    陈善斌1,甘华军1,夏存银2,赵迎冬1,王观宏1,王祥1
    2014, 35 (6):  1-1. 
    摘要 ( 82 )   PDF(300KB) ( 172 )  
    白莲洼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热史及成烃史研究可为福山凹陷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基础参数。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在重建地史的基础上应用EASY% Ro模型恢复白莲洼陷热史和成烃史。研究结果表明,福山凹陷在裂陷阶段早始新世初期热流值较高,最大为68.6 mW/m2,随后古热流逐渐减小,到晚中新世晚期热流值降为55.6 mW/m2,从上新世初期开始,热流值有所回升,现今热流值为57.8 mW/m2. 白莲洼陷流沙港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门限(Ro=0.5%)时间为38×106a,达到生油高峰(Ro=1.0%)时间为30×106a,进入生气门限(Ro=1.3%)时间为20×106a. 白莲洼陷深洼地区流沙港组烃源岩埋深较大,成熟度更高,生烃能力更强,可为福山凹陷提供丰富的油气资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识别生物礁储集层方法
    魏水建1,程冰洁2,徐天吉3
    2014, 35 (6):  1-1. 
    摘要 ( 61 )   PDF(300KB) ( 256 )  
    生物礁属于一类特殊的碳酸盐岩储集体,内部结构复杂,礁盖、礁核、礁基等礁体微相易发育形成薄互层地质架构,地震反射受主频低、频带窄等不利因素约束,难以实现高精度识别。基于地震反射的频率、相位、能量等动力学特征,优选出能量补偿、频带拓展、子波分解与重构等特殊处理方法,并将其组合应用,可以获得不同频段的重构地震数据和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体,从而突出生物礁的边缘轮廓和礁体外形丘状反射、顶部强反射、底部下凹反射、翼部上超反射等特殊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测井、地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等综合资料,通过反演获得的纵波阻抗显示,优质储集层(礁盖)的阻抗较低、礁核和生屑滩的阻抗相对较高、礁滩复合体阻抗高低频繁跳跃等响应规律。该方法在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储集层的高分辨率储集层预测中,取得了较高的井震吻合率和良好的预测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钻测量钻井液脉冲传输理论中幂律流体水击方程的建立
    张忠志1,2,刘涛3
    2014, 35 (6):  1-1. 
    摘要 ( 69 )   PDF(300KB) ( 322 )  
    针对随钻测量(MWD)系统中钻井液脉冲信号传输方式存在的问题,依据流体力学原理,深入开展了MWD信号传输系统非牛顿流体水击问题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线性化处理方法和幂律流体微分黏度近似表达式,建立了幂律流体瞬变流扰动量的变系数线性动量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幂律流体水击方程。幂律流体瞬变流不仅取决于流体性质,而且还取决于其稳定流流动状态;方程中的变系数揭示了牛顿流体瞬变流与非牛顿流体瞬变流的主要区别。该方程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考虑了非牛顿流体的影响,二是没有采用Darcy-Weisbach经验系数计算,而是进行了严格的解析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拉哈塘油田饱和压力经验公式
    陈利新1,孙银行2,高春海1,王连山2,杨小华1,张卫国2
    2014, 35 (6):  1-1. 
    摘要 ( 72 )   PDF(300KB) ( 230 )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之间连通关系复杂,不同缝洞单元原油饱和压力和流体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利用PVT资料的原始溶解气油比、饱和压力等数据,拟合出不同区块饱和压力的经验公式,其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要高于国内外已有公式。利用求得的饱和压力和油藏目前压力,判断油藏是否进入溶解气驱阶段,并制定提前注水保压措施,为开发决策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美丽火山岩气田水侵机理及治理对策
    戴勇1a,邱恩波1a,石新朴1b,颜泽江1b,李波1b,师拥军2,杨丹1b
    2014, 35 (6):  1-1. 
    摘要 ( 95 )   PDF(300KB) ( 233 )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为新疆油田近年来发现的储量为千亿立方米大型整装火山岩气田,自投入开发以来,就出现气井产水量上升快、产能下降快、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产水井逐步增多,已严重制约了气田的生产,水的治理已成为保持气田稳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开展了气水分布规律、产水类型、产水特征、水侵机理等研究,初步认为,克拉美丽火山岩气田水侵模式主要有水锥型、纵窜型和纵窜横侵型3种类型。根据不同的水侵模式,开展了治水对策研究,并对出水最严重的滴西18井区气藏进行了治水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驱油菌株提高安塞低渗透油田采收率实验
    赵文1,杨剑1,黄先利1,肖新安1,金兴玉1,陈富林2
    2014, 35 (6):  1-1. 
    摘要 ( 61 )   PDF(300KB) ( 225 )  
    从安塞油藏环境中分离到两种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优良驱油菌株,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DN001和枯草芽孢杆菌DN002. 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评价了驱油微生物及其复合菌株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能力、对原油的乳化性能以及对当地油藏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复合菌株发酵液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2 mN/m降低到25.1 mN/m,并且发酵液的油水界面活性较高,平衡界面张力为0.954 3 mN/m.筛选的微生物菌体在安塞油田油藏环境中可大量繁殖。室内驱油模拟实验表明,经复合微生物驱替作用后,采收率可提高17.38%,说明筛选的菌株驱油性能较强,微生物驱油室内评价结果为其在安塞油藏现场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控岩溶油藏注水方式优化
    谭聪1,彭小龙1,李 扬1,荣元帅2,李小波2
    2014, 35 (6):  1-1. 
    摘要 ( 59 )   PDF(300KB) ( 270 )  
    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控岩溶油藏为典型的缝洞型油藏,具有剩余油挖掘潜力较大,注水开发效果明显等特征,但该类储集体采用不合理的注水方式极易造成注入水沿储集体上部通道快速窜进,出现暴性水淹,致使水驱效率低,稳产时间短。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矿场统计的方法,从断控岩溶的主控因素出发,给出该类型储集体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采参数,为今后提高该类型储集体的采收率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水溶气的煤层气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及应用
    王宏玉1,2,黄炳光1,刘振平1,2,王怒涛1,袁淋1,谢亚雄1
    2014, 35 (6):  1-1. 
    摘要 ( 63 )   PDF(300KB) ( 229 )  
    煤层气属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藏没有明显的气水界面,地层水填充在煤岩裂缝和基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地层水中常含有丰富的水溶气。在前人对煤层气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地层水中溶解气的影响,建立了新的物质平衡方程。将该物质平衡方程线性化,给出了累计产气量的预测方程和煤层气中平均含水饱和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当考虑地层水溶解气时,计算得出的煤层气原始地质储量高于不含溶解气时原始地质储量。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程的可靠性,据此可以定量地确认地层水中的溶解气对天然气储量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城油田超稠油污水旋流分离技术
    樊玉新,魏新春,胡新玉,欧阳建利,刘东明
    2014, 35 (6):  1-1. 
    摘要 ( 55 )   PDF(300KB) ( 212 )  
    风城超稠油具有密度高、黏度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采出液泥砂含量高,以及存在多重乳液形态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采出液油水分离难度大,分离出的污水含油量高,污水处理药剂用量大,系统运行效率低,处理成本高。旋流分离是一种实现高温密闭处理,提高分离效率、污油回掺处理效果的经济、高效处理技术。通过风城超稠油污水旋流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超稠油污水旋流除油-化学反应处理技术,补充完善了新疆油田污水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处理技术,为超稠油污水处理探索了新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水驱特征曲线选型方法
    段宇1,戴卫华2,杨东东1,李金宜1
    2014, 35 (6):  1-1. 
    摘要 ( 65 )   PDF(300KB) ( 205 )  
    针对在实际油田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曲线类型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水驱特征曲线类型判别选取新方法。由甲、乙、丙、丁4种水驱特征曲线理论公式出发,通过推导得到反映4种水驱特征曲线含水上升规律的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表达式。对表达式函数进行单调性、拐点、极值点判别,最终得到4种水驱特征曲线含水上升规律特征模式,并绘制出特征模式图版。将油田实际含水上升规律与4种水驱特征曲线特征模式图版进行对照,可快速指导油田选取合适水驱特征曲线类型,应用表明,该方法选型准确、操作简单,具有推广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驱特征曲线在凝析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顾乔元1,唐兆青2,鲜波1,黄炳光2,王勇1,张大鹏1
    2014, 35 (6):  1-1. 
    摘要 ( 49 )   PDF(300KB) ( 231 )  
    将干气在高压条件下注入高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藏,能够减缓地层压力下降速度,有效抑制反凝析,提高凝析油的最终采收率,这是高效开发高含油凝析气藏的最好方法。利用气驱特征曲线方法来研究凝析气藏的开采动态,通过牙哈23凝析气藏的生产动态数据验证了气驱特征曲线规律的可靠性,建立了累计产凝析油量与生产气油比的关系。依据此关系式,在凝析气藏达到废弃条件时,即可用该方法确定其凝析油的可采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定向井技术在九区潜力层构建新井网中的应用
    任家萍
    2014, 35 (6):  1-1. 
    摘要 ( 57 )   PDF(300KB) ( 156 )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油藏纵向上发育多套油层,主力油层齐古组注蒸汽吞吐、汽驱开发25年之后,已进入产量递减期。为了确保九区持续稳产,利用定向井技术结合直井,再建了一套开发克拉玛依组油藏的新井网,成功解决了地面井位难以确定的问题。定向井与直井的结合应用,保证了老区潜力层设计井网的实施和开发井网的完整性,实现了同时开发齐古组和克拉玛依组两套油层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多孔介质双重有效应力理论的讨论
    洪亮1,2,刘雄志2,杨兆平2,郭维华2,方光建2,郝涛2
    2014, 35 (6):  1-1. 
    摘要 ( 61 )   PDF(300KB) ( 434 )  
    李传亮先生提出的双重有效应力理论认为,受挤压的多孔介质承受两种应力,即本体有效应力和结构有效应力,二者分别决定多孔介质的本体变形和结构变形。针对上述理论,采用力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变形的机理。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本体变形实质为弹性变形,它并不取决于本体有效应力,而取决于外加应力、粒间接触应力、流体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多孔介质的结构变形并不取决于结构有效应力,而取决于外加应力、粒间接触应力、流体压力、粒间摩擦应力、粒间黏着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显然,“双重有效应力”的作用被夸大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