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1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9-09-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
    张国俊
    1989, 10 (3):  1-2. 
    摘要 ( 55 )   PDF(227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地质发展历史分析准噶尔盆地油气前景
    田在艺
    1989, 10 (3):  3-14. 
    摘要 ( 143 )   PDF(885KB) ( 280 )  
    准噶尔盆地属天山—兴蒙海西地槽褶皱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前震旦纪古老的中间地块。在泥盆—石炭纪时被周缘地槽包围,海水侵漫,其上沉积了最初的海相地层,是深部的油源岩。自二叠纪以来,盆地上升为陆。早二叠世为多凹多凸的断陷盆地,具有海陆交互相地层,晚二叠世开始至第三纪则为统一的陆相大型坳陷盆地。
    本文从(1)多旋回沉积有利于生、储、盖的组合;(2) 盆地长期稳定持续下沉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转化;(3) 古隆起区是油气运移的指向;(4)区域构造控制油气藏圈闭的构造样式等四个方面讨论了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含油气盆地中最优惠的一个盆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拓准噶尔盆地找油的新领域
    范成龙
    1989, 10 (3):  15-22. 
    摘要 ( 83 )   PDF(745KB) ( 167 )  
    学点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指导油气勘探很有必要。地质家常用对比法则,由此及彼地评价新深区,此法在找矿工作中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对比中的相似性绝对不是相同的。人们以两地相似性作对比时,忽略了其间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失误。从找油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可贵经验或找籍于课本的某些模式,尚不足以概括世界上复杂得多的客观实际,更唯论断一些未知的区块,所以地质家必须灵活运用辩证唯物论法则,突破框框,提出新思路,开拓新的找油领域。如果机械地把西北缘油气聚集规律搬到盆地腹部去应用,则实难确定勘探的目标和对象,故而盆地腹部只能是“后备战场”无从下手。盆地腹部有它不同于边缘的独特地质条件,它的油气聚集规律有待进一步勘深实践中去确认;从目前陆2井及艾参1井在齐占组(J3)、吐谷鲁组(K1)已发现的油气显示这一新苗头看,盆地腹部侏罗、白垩系应视为新领域对待。同样50年代在科技落后条件下,对盆地南缘所做“破鸡蛋壳”的论断,也犯有以偏概面的错误,静止的、悲观的看法和指导思想是有害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
    童崇光
    1989, 10 (3):  23-33. 
    摘要 ( 122 )   PDF(1385KB) ( 380 )  
    石炭—二叠纪时,准噶尔地块处于外压内张的构造机制,发育成裂谷型沉积盆地区。二叠系具良好的生油条件,其上为中、新生代地层所超覆,使原盆地边缘的断裂带成为隐伏的古逆冲断裂带。克—乌断裂带向深处收敛可能与达尔布特深断裂组成“Y”形结构,沿断裂带有岩浆侵入和喷出活动。克—乌断裂带,在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内,发育了众多不整合、洪积相砂砾岩体、地层剥超带、基岩断块、火山岩等,组成众多的地层及构造圈闭,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良好的通道和场所,形成大型的隐伏逆冲断裂油气聚集带。本文认为应沿此思路开拓准噶尔盆地新的含油气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克拉玛依油田开发的几点意见
    秦同洛
    1989, 10 (3):  34-40. 
    摘要 ( 90 )   PDF(593KB) ( 222 )  
    克拉玛依油田具有多种类型油气藏。对三叠系中统克拉玛依组山麓洪积相砂砾岩体加密钻井时,每个砂体必须至少有一口注水井和一口生产井,射开开发效果较差的层位,形成地面布井均匀而地下不均匀布井方式:二叠系乌尔禾组储层垂直裂缝发育,无稳定隔层,不宜大型压裂,应以钻水平井于油层上部为好,其流态为线汇的椭球流,增大了渗流面积,加大了井底压降,产量可望提高:双重介质的石炭系火成岩油藏,需加强对裂缝形态、宽度及出现频率的研究,要测定包括基质在內的孔、渗参量,为此,对全径岩心分析极为重要;为提高注入水驱扫效率,注稠化水实验应予推广;叶稠油油藏采用蒸气驱油,其前缘形成富油带,但它的热传导过程较为复杂,火烧油层试验应选择地质条件有利,即盖层较厚的地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童氏水驱曲线分析方法解决国内外一些油田动态分析问题
    童宪章
    1989, 10 (3):  41-49. 
    摘要 ( 133 )   PDF(702KB) ( 445 )  
    天然或人工水驱油田水驱机制起主导作用后,所绘制的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其直线段出现的旱、晚、曲折和相关程度对不同油田情况各异。运用直线段及其变化或样板曲线,可以衡量容积法求得的地质储量的准确性,判别水驱状态、措施效果和预测最终采收率等重要生产指标,并可以指导同类型油田的开发。
    将童氏水驱曲线分析法编制TX微机软件,只要输入有关数据,即可得到需要的水驱曲线和有关指标。本文以柴达木盆地L—5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和苏联几个大油田为例,进行了水驱曲线分析,作了较为详尽的比较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测油井产能的新方法
    陈元千
    1989, 10 (3):  50-58. 
    摘要 ( 97 )   PDF(490KB) ( 214 )  
    井底流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储层流体呈单相原油流动;低于饱和压力时,近井地带出现气相流动区。二者油井产能公式大不相同。但可以通过本文给定的 (9)式, 在井底流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利用测试的产量和相应的流动压力求饱和压力以上的采油指数,同时可以用提供的(?) 式中高于饱和压力下的采油指数,求取低于饱和压力下不同井底流动压力条件的采油指数。本文还写出了特殊情况下如新投产的完善井、井底流动压力等于零时的有关计算式。
    这些关系式对确定和预测探井或生产井的产能是有效的,本文列举了两个实例作了证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水多盐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途径
    杨寿山
    1989, 10 (3):  59-66. 
    摘要 ( 88 )   PDF(671KB) ( 277 )  
    江汉油区储层具有多盐亲水性。注入高矿化度、高密度盐水可降低油水粘度比,发挥重力抑制平衡作用,提高反韵律油层的纵向波及效率,在陡构造油藏边缘注盐水可降低含水上升速度,从而改善了开发效果。
    江汉油区注盐水矿场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合理控制注水强度,有利于低渗透层的吸水排油作用;注水并吐水采油可复活水淹井;多层轮替采油可提高累积采油量;井组间注间采控制了含水上升、恢复了地层压力、提高了井组产能、减缓了平面矛盾;对超注水淹区部分井停注停采可调整井区间油水分布。苏联、美国都有这方面的不少实例。因此,对不同润湿性油田,盐水驱油都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水驱采收率,是改善注水开发实效的可行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的地温特征及其找油意义
    周中毅, 潘长春, 范善发, 韩林
    1989, 10 (3):  67-74. 
    摘要 ( 151 )   PDF(596KB) ( 265 )  
    新疆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生油层是古生界,研究盆地的古地温显得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研究盆地的热史,引进了裂变径迹法,即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上—下限温度为70~125℃。同石油主要形成于60~140℃之间相接近。此方法还可解决沉积盆地热历史及某些基础地质问题。裂变径迹年龄代表抬升剥蚀以后的地质年龄,可推断抬升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提出了用包裹体溫度认识地热过程。
    准噶尔盆地地溫演化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地槽期(石炭纪时期)古地温梯度8~5℃/100m:山前坳陷期(二叠—三叠纪末)古地温梯度5~3℃/100m:地台期(侏罗—早第三纪)古地温梯度3~2℃/100m。盆地中几个主要凹陷内石炭、二叠系生油岩在二叠、三叠纪时就进入了生油高峰期,因之应特别重视寻找古生新储的油气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三角洲储层特征
    张金亮, 沈凤
    1989, 10 (3):  75-83. 
    摘要 ( 67 )   PDF(900KB) ( 225 )  
    乌尔逊凹陷面积2350km2,是在前中生代褶皱基底上形成的断陷盆地。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在大磨拐河组中上部,可分为河控三角洲和浪控三角洲两种类型。通过砂体形态、沉积层序、成分与结构及粒度分布,对三角洲储集层的沉积学特点进行了研究。三角洲储集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历史,压实作用导致了早期孔隙度的降低,自生胶结物充填了粒间孔隙,溶解作用产生次生孔隙。储层性质是成岩强度的函数。据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成岩事件或成岩相,可将三角洲砂体划为3类储层类型:①碳酸盐胶结型;②压实—充填型;③不稳定碎屑溶蚀型。三角洲砂体的储集特征受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油气预测水平
    杨文宽
    1989, 10 (3):  84-87. 
    摘要 ( 69 )   PDF(358KB) ( 131 )  
    为提高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预测水平,首要的是扣强油气层评价工作。从已有资料分析,石灰二叠系及三叠侏罗系等的一部分组段,其生油气能力是不应怀疑的,对海相碳酸盐岩的生油潜力应作深入研究后,再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断。对干酪根演化史的恢复建议使用演化指数法为好。
    对大部分地区而言要考虑多重油气源混合聚集的可能,在钻探过程中就不会偏爱某个唯一目的层,而忽视钻遇的其他储层。
    进行古应力场的研究,有助于分析圈闭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以及正确解释其他一些构造现象;再配合进行地表化探工作,将有利钻探圈闭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地震勘探技术的科学基础及其在综合勘探中的地位
    刘振武
    1989, 10 (3):  88-99. 
    摘要 ( 90 )   PDF(911KB) ( 173 )  
    微观油气苗及与其所伴生的地表异常物理、化学场是除高精度重磁细测工作以外的非地震勘探所探测的对象。油气苗对于油气勘探有着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但是,微观油气苗的概念无论在其运移机制、空间分布还是形态组分等方面与石油地质中广泛接受的显观油气苗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整个地表油气勘探技术是以垂直迁移理论(或称微渗漏理论)为其科学基础的,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假说和猜测性质,理论本身在运移机制、通道、相态、动因和解释模型等诸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现场已提供了一些支持证据,这一理论仍亟待完善和实践检验。
    文中引用信息净值的概念,运用决策树方法确定最大期望净信息价值,探索研究在油气勘探中是否应该和应该花费多大投资采集非地震勘探信息。随后探讨了非地震勘探技术作为常规勘探技术的补充和辅助而在综合勘探中的地位,提出了其在油气勘探中的任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区数学模拟资源评价
    王国林, 王刚, 朱爱国
    1989, 10 (3):  100-112. 
    摘要 ( 91 )   PDF(843KB) ( 268 )  
    本文详细介绍了用盆地模拟方法计算生油量和排油量的方法原理及其软件结构,并叙述了玛湖凹陷区盆地模拟参数的准备过程及模拟取得的成果。认为对准噶尔盆地三个构造发育阶段的划分是正确的;确定了各生油岩的热演化阶段,指出主力生油岩为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通过模拟工作解决了玛湖凹陷生油量与周围地区地质储量、油气散失量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展现了模拟区资源量的分布状况,为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