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新疆石油地质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介绍
期刊影响力
期刊荣誉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征订
伦理法规
道德声明
同行评审制度
学术不端认定
撤稿规定
联系我们
English
稠油热采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井楼油田零区浅薄层稠油试验区注蒸汽开采综合评价
胡常忠, 刘新福, 马超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18 (
3
): 282-286.
摘要
(
145
)
PDF(pc)
(399KB)(
353
)
可视化
收藏
井楼油田零区试验区是典型的浅薄层特稠油注蒸汽开采先导试验区,经历了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个阶段。本文从油藏地质特点和注蒸汽开采特点出发,系统阐述了这类油藏注蒸汽开采的技术策略,从油层动用状况、开发指标和经济指标三个方面对注蒸汽开采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裂缝性油藏注蒸汽热采先导试验的实践与认识——以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石炭系油藏为例
过洪波, 刘静, 陈珂, 王好军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18 (
2
): 176-178.
摘要
(
138
)
PDF(pc)
(335KB)(
329
)
可视化
收藏
对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石炭系火山岩裂缝性油藏注蒸汽热采先导试验进行了技术评价,认为石炭系裂缝性油藏在注蒸汽开发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采用压裂与蒸汽吞吐相结合的强化采油工艺技术,能改善油藏的传导性能,提高波及体积,补充油层能量,从而提高了原油产量和油汽比。此项技术简单可行,经济效益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间歇注汽法——提高蒸汽驱效果的重要方法
刘新福, 宋鹏瑞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18 (
1
): 87-90.
摘要
(
193
)
PDF(pc)
(340KB)(
384
)
可视化
收藏
蒸汽突破后,采用间歇注汽方式,可以达到抑制汽窜,提高蒸汽比容、波及体积、干度,油相相对渗透率,热利用率及自渗吸驱油之目的,从而提高稠油蒸汽驱开采效果。河南井楼油田零区试验区采用间歇注汽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场试验及数模研究结果表明,对薄层稠油油藏来说,合理的间歇注汽方式是每注30天,停30天,间歇注汽阶段合理的注汽速度应为连续注汽速度的1.5倍;对大型蒸汽驱开发单元来说,同一排注汽井为一注汽单元,相邻两排注气井的注汽时间应重复5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