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rtman V S. Fault ofMiddlke Asia[J]. American Journal ofScience, 1980, 28: 725-744. [2] Sobel E R. Basin analysis of the Jurassic-Lower Cretaceous southwest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99, 111(5): 709-724. [3] 张春生, 肖安成, 李景义, 等. 塔西南坳陷侏罗系断陷盆地沉积特征[J]. 矿物岩石, 2000, 20(3): 41-45. [4] 钱一雄, 吉让寿, 秦德余, 等. 喀什坳陷北缘中新生界的油气勘探前景含油气系统理论的初步运用[J].石油实验地质, 2001, 23(1): 32-37. [5] 罗金海, 周新源, 邱斌, 等.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对喀什坳陷的控制作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25(6): 584-587. [6] 王清华, 胡煜昭, 刘胜, 等. 塔里木盆地喀什坳陷北部露头区油气地质[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7] 李铁军, 罗晓蓉. 塔里木盆地喀什坳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27(1): 39-43. [8] 詹金明, 杨贤庆, 周强. 喀什坳陷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史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5(2): 1-4. [9] 赵孟军, 夏新宇, 秦胜飞, 等. 塔里木盆地阿克1 井气藏气源研究[J]. 天然气工业, 2003, 23(2): 31-33. [10] 张秋茶, 王福焕, 肖中尧, 等. 阿克1 井天然气源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14(6): 484-487. [11] 李思田. 断陷盆地分析与煤聚集规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