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仁溥, 罗英俊. 采油技术手册(第七分册)[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1. [2] 韩德民, 高雪峰. 东河油田超深油藏出砂因素分析[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20(4): 38-39. [3] 周建量, 李敏, 王平双. 油气田出砂预测方法[J] .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7, 9(4): 26-36. [4] 赵杏媛, 罗俊成, 杨帆. 粘土矿物研究成果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26(5):570-576. [5] 李兆敏, 林日亿, 王渊, 等. 高含水期射孔井出砂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7(4): 58-65. [6] 郭云民, 李健康, 崔洁, 等. 高含水期油井出砂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12(3): 58-61. [7] 雷征东, 李相方, 程时清. 考虑拖曳力的出砂预测新模型及应用[J] . 石油钻采工艺, 2006, 28(1): 69-72. [8] 练章华, 杨龙, 段永刚, 等. 塑性应变准则在油井出砂预测中的应用[J]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25(4): 16-18. [9] 左星, 申军武, 李薇, 等. 油气井出砂预测方法综述[J] . 西部探矿工程, 2006, 18(12): 93-96. [10] 李传亮, 孔祥言. 孔-深关系曲线方程研究[J]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22(2): 152-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