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8-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油气勘探
    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远景
    翟光明
    2002, 23 (4):  271-278. 
    摘要 ( 81 )   PDF(1258KB) ( 417 )  
    由于发育大量不同类型中生界和新生界的沉积盆地,中国大陆应赋存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沉积盆地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不同类型盆地叠加,因此使中国石油勘探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的原油剩余可采储量可以一直开采到2063年,而天然气则可以延续至22世纪。目前,中国大部分的盆地基本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中国未来主要的勘探领域有前陆盆地、古隆起及大型隆起周围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古生界海相油气藏和渤海湾地区浅层次生油气藏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对石油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革命性的,只要坚持持续勘探,中国石油工业一定会取得不断的发展,为此,提出了尽快开展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加强综合研究,解决关键技术及工艺,应用综合勘探技术,建立和运用风险勘探观点的五项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北克拉通分割与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含气问题
    安作相, 马纪
    2002, 23 (4):  279-282. 
    摘要 ( 91 )   PDF(1269KB) ( 272 )  
    华北克拉通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主要在从西向东的构造挤压力和东部的构造拉张力的联合作用下,把克拉通分割成阿拉善、鄂尔多斯、山西、河淮、胶辽和北部的内蒙古几个地块。在鄂尔多斯的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烃源运移和储集层、圈闭条件分析,在这里应该有6个含气带,即乌达—银川、杭锦旗、东胜—靖边、神木—绥德、米脂—延安和天环坳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陆梁隆起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运聚
    陈中红, 查明, 吴孔友, 张年富, 张越迁
    2002, 23 (4):  283-285. 
    摘要 ( 79 )   PDF(998KB) ( 206 )  
    根据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的成因机制和地震反射特征,将研究区的不整合分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不整合对研究区油气运聚作用也各不相同。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配置可分为五种类型:Ⅰ型,不整合面之上为砂砾,其下依次为泥岩、砂岩; Ⅱ 型,不整合面之上为砂岩,其下依次为泥岩、砂岩; Ⅲ 型,不整合面之上为砂砾岩,其下依次为泥岩、砂砾岩;IV型,不整合面之上为砂岩,其下依次为泥岩、砂砾岩; V型,不整合面之上为砂砾岩,其下依次为泥岩、砂岩、砂砾岩。其中, Ⅰ型、Ⅱ型对本区油气运聚最为有利,白垩系底部不整合与断层共同构成了良好的输导通道,不整合之下的淋滤带是较好的运移通道,在其上风化粘土层的遮挡下,油气可有效地横向运移,喜马拉雅运动后期产生的正断层切割不整合底部的砾岩及上覆大套砂岩,向.上快速输导油气。白垩系底部不整合封堵油气成藏有三种模式,即粘土层封堵、淋滤带半风化泥岩封堵和淋滤带薄层泥岩封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1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列世界第十五位
    2002, 23 (4):  285-285. 
    摘要 ( 56 )   PDF(36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李天明, 支东明, 靳军
    2002, 23 (4):  286-289. 
    摘要 ( 80 )   PDF(1971KB) ( 198 )  
    在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地层格架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划,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首次对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及体系域界面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分了有利的沉积相带,对盆地侏罗系隐蔽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碳酸盐岩储集空间预测及质量评价
    邬长武, 熊琦华, 王志章
    2002, 23 (4):  290-292. 
    摘要 ( 63 )   PDF(652KB) ( 206 )  
    由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强烈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和地震属性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利用地震属性研究碳酸盐岩储集层成为可能。以塔中16井区为例,利用“视储集空间”构成及储集层岩石物理相的新观点,在地震属性分析基础上,充分利用地震、地质、测井及测试信息,用神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裂缝分布、储集层“视储集空间”进行了定量分析及预测,指出了最有利的储集区、裂缝发育区。实现了碳酸盐岩储集层“视储集空间”构成的定量化,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盐不均匀基底变形对盖层构造的影响
    王子煜
    2002, 23 (4):  293-294. 
    摘要 ( 72 )   PDF(800KB) ( 156 )  
    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不同的相似材料模拟双侧挤压作用下含盐不均匀基底变形对盖层构造的影响。实验表明:①双侧挤压背景下,受硬泡沫和凡士林代表的不同性质的基底的影响,上覆细沙盖层中形成的构造样式不同;②尽管模型的基底结构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但上覆盖层的变形样式并不完全对称;③变形后期,盐脊顶部.上覆沙层出现明显的塌陷构造;④实验最终结果显示的整个背冲构造的形成是由两个分割开的次级构造逐步合并而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定量研究
    付广, 吕延防, 杨勉
    2002, 23 (4):  295-298. 
    摘要 ( 103 )   PDF(1162KB) ( 273 )  
    在分析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条件及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利用声波时差资料计算目前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方法和一套古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恢复方法。通过分析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与演化历史,建立了异常孔隙流体形成时期和终止时期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在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岩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它用于系统研究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第3个百万吨油田建成投产
    李溪滨
    2002, 23 (4):  298-298. 
    摘要 ( 47 )   PDF(41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李相博, 郭彦如, 王新民, 丁兆海, 完颜容
    2002, 23 (4):  299-301. 
    摘要 ( 118 )   PDF(809KB) ( 229 )  
    酒泉盆地南缘 推覆构造是玉门油田今后勘探突破的一个关键地区。在概述了国内外逆掩推覆构造油气勘探的现状及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的特殊性和油气藏分布规律,并就今后的勘探方向和地震构造解释方法提出了建议.酒西地区在勘探推覆构造带前缘地带的同时,还需向推覆构造的内部和下部发展,在青西凹陷寻找构造裂缝复杂油气藏,在寻找以白垩系为油源的油气藏的同时,还要考虑石炭-二叠系生油的可能性;在酒东地区的生油凹陷内应注意自生自储型油气藏的勘探;充分利用遥感、野外地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建立研究区的构造模型,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建立地质-地震模型,利用平衡剖面反演和地震模拟正演技术对上述模型进行独立模拟,通过不断的修改,获得合理的构造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东白家海—五彩湾地区成藏动力学系统
    胡平, 石新璞, 解宏伟
    2002, 23 (4):  302-305. 
    摘要 ( 116 )   PDF(1163KB) ( 290 )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五彩湾地区具有多源、多期次成藏的特点。从地质构造背景出发,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地温场、压力场、流体势及流体化学性质综合分析,探讨了这些要素与生排烃、油气运移、聚集等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上恢复油气成藏的地质过程。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成藏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分析,提出白家海—五彩湾地区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系统划分方案,将该系统划分为白家海凸起它源开放型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和五彩湾凹陷自源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系统。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为今后该区的勘探提供了新思路,在白家海凸起以寻找多向充注型油气藏为主,在五彩湾凹陷以寻找自生自储型油气藏为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111H井志留系获高产油流
    本刊编辑部
    2002, 23 (4):  305-305. 
    摘要 ( 43 )   PDF(347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塔河油田石炭系油藏油水分布规律
    张学庆, 董军, 戴建全
    2002, 23 (4):  306-308. 
    摘要 ( 96 )   PDF(1173KB) ( 230 )  
    从单井的测井资料入手,研究了石炭系单井的油水分布规律。进而又对石炭系的油水空间分布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应用系统组合的观点,认为石炭系油藏由3~5个油水分布系统组成,每个油水分布系统含非渗透盖层和油水组合体系两部分。石炭系的圈闭类型属披覆于奥陶系上部的低幅度背斜构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特征提出了石炭系的油水分布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宜林总经理到《新疆石油地质》编辑部视察工作
    《新疆石油地质》编辑部
    2002, 23 (4):  308-308. 
    摘要 ( 0 )   PDF(32KB)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连续性属性分析理论探讨及应用
    李岩, 熊巧荣, 王安生, 任军民, 徐怀保
    2002, 23 (4):  309-310. 
    摘要 ( 87 )   PDF(729KB) ( 210 )  
    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 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地震综合研究的目标也逐步深入到复杂构造的精细解释和储集层研究的定量化上。近几年随着地球物理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地球物理学家们又开发出许多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的辅助性软件,不仅减少了综合解释中的经验成分,而且提高了解释的精度和效率,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利用率,同时也展示了物探技术在今后勘探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实际应用,对连续性属性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关键参数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在多个区块取得了许多应用经验和解释成果,在科研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河油田沙二下油藏岩石物理相及测井评价
    赵彦超, 李丽, 王希明, 熊敏
    2002, 23 (4):  311-313. 
    摘要 ( 94 )   PDF(1091KB) ( 194 )  
    应用流动带指标与主成分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商河油田商一区沙二下油藏的岩心资料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及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划分了四类岩石物理相类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对该层位的物性进行预测,计算了流动带指标IFZ,并讨论了岩石物理相的展布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岩石物理相是储集层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预测水驱砂岩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新方法
    俞启泰
    2002, 23 (4):  314-316. 
    摘要 ( 90 )   PDF(1664KB) ( 241 )  
    Y1 水驱特征曲线是一种广义水驱特征曲线;其斜率b可以反映不同的含水上升规律,我国油田根据地层原油粘度μ。可分为低粘(μ0<3 mPa·s)、中粘(3 mPa·s<μ0<30 mPa·s)和高粘(μ0>30 mPa·s)三级。根据34个低粘砂岩油田、35个中粘砂岩油田和19个高粘砂岩油田的数据,用Y1水驱特征曲线计算它们的6值,并与空气渗透率建立联系,发现可将油田分为低渗(K<100×10-3 μm2)、中渗(100×10-3 μm2<K<600×10-3 μm2)和高渗(K>600×10-3 μum2)三级。分别对低粘、中粘和高粘油田以及所有油田的b值和它们的K、μ0值,用二元回归法得出了计算b值的回归公式。该公式可用于新油藏的开发评价与设计,预测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实例表明该公式的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里格气田一世界级大气田
    本刊编辑部
    2002, 23 (4):  316-316. 
    摘要 ( 37 )   PDF(514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渗流理论探讨
    傅春华, 葛家理
    2002, 23 (4):  317-320. 
    摘要 ( 62 )   PDF(933KB) ( 206 )  
    针对拖市低渗透油田储集层天然裂缝发育、开发过程中油层渗透率非常数、地下流体渗流不服从达西定律的性质,从变形介质渗流理论研究入手,建立了变形介质带启动压力梯度的非线性渗流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变形介质非线性稳定渗流条件下,油井的产油量和压力计算公式,并对弹性介质达西渗流、变形介质达西渗流、弹性介质非达西渗流和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条件下,油井产油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生产压差下,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条件下油井产油量最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速非线性渗流试井分析理论研究
    尚建林, 杨学文, 郭建国, 贾永禄
    2002, 23 (4):  321-325. 
    摘要 ( 81 )   PDF(1742KB) ( 272 )  
    低渗透油气藏存在不符合达西定律的渗流,从大量实验和产生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影响因素分析,低渗透油气藏确实存在启动压力。鉴于此,提出了准确描述含启动压力梯度非达西渗流的试井分析数学模型及模型的解,研究制作了非达西渗流的内、外边界条件下的典型样板曲线,该样板曲线对试井分析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帮助,为正确认识和研究低渗透油气藏的特殊规律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石油地质》又添合作新伙伴
    《新疆石油地质》编辑部
    2002, 23 (4):  325-325. 
    摘要 ( 48 )   PDF(45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挥发性油气体系相平衡中的毛细管压力作用
    张茂林, 梅海燕, 孙良田, 李士伦, 吴清松
    2002, 23 (4):  326-328. 
    摘要 ( 106 )   PDF(500KB) ( 261 )  
    考虑多孔介质 界面现象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规律和渗流规律的影响,能更真实地反映挥发油气体系在储集层多孔介质中的相态特征和渗流特征,从而更为准确地认识挥发油藏的开发动态规律,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开发该类油藏。针对我国某一挥发性油藏,利用研制的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油气体系的毛管压力泡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和相对体积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认为毛细管压力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起着复杂而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持续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以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为例
    李兴训, 罗加强, 张武, 杨俊涛, 巴拉提·库尔班
    2002, 23 (4):  329-332. 
    摘要 ( 88 )   PDF(193KB) ( 226 )  
    着重介绍了如何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和开采过程中对油、水运动规律的认识,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天然水驱、封隔边底水、适时加密井网、注CDG凝胶调驱等多项技术,使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的稳产期较方案设计延长一倍,平均以3.5%的采油速度高速稳产可达10年以上,稳产期平均含水上升率可控制在1.4%以下,油藏的最终采收率由原方案设计的35%可提高至60%以上,不仅大幅度增加了可采储量,而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产量递减规律与储采比合理界限的确定
    李艳华, 王俊魁
    2002, 23 (4):  333-335. 
    摘要 ( 123 )   PDF(665KB) ( 233 )  
    研究大庆长垣各油田的产量递减规律证实,油田稳产期结束后,产量将以n=0.5的双曲线规律递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计算油田储采比的理论公式,并对油田合理储采比进行了论证。油田合理储采比应保持在9以上。储采比低于9以后,油田产量将以很快的速度递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嘴-压差法在计量蒸汽流量中的应用
    陈如鹤, 时正理, 黄庆民, 胡新平, 杜长春
    2002, 23 (4):  336-337. 
    摘要 ( 108 )   PDF(137KB) ( 167 )  
    根据孔板计量的原理和基本方程,针对蒸汽—水两相的可转化特性,引入了校正系数K,通过单炉对单井方式注汽试验求取了K值,进而用油嘴-压差公式求出了不同油嘴、温度、压力和压差下的蒸汽流量。现场应用误差小于10%,基本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流体包裹体在塔中40油田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
    杨威, 杨栓荣, 李新生, 李宇平, 张丽娟, 高哲荣
    2002, 23 (4):  338-339. 
    摘要 ( 76 )   PDF(412KB) ( 212 )  
    石炭系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塔中40油田的储集层,在成藏过程中伴生了大量的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温度明显分为88.6~100.73℃和122.1~144.7℃二个区间,它们可能反映了油藏形成的不同时间和深度,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成藏期。根据该区储集层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烃源岩的演化史推测,第一成藏期发生在侏罗纪,由于后来的构造运动,油藏几乎全部被破坏;第二成藏期发生在第三纪,并保存到现今。在荧光薄片中,发现一些石英次生加大边与石英颗粒之间有油质沥青存在,这可能是在第一成藏期形成的。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认为,二次成藏的时间和深度与运用流体包裹体的均—温度研究油藏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当,说明利用流体包裹体的均—温度研究油藏成藏期次是可行的,结论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岩心样品测定地层水矿化度的方法
    赵富贞, 范小秦, 田英, 王亮
    2002, 23 (4):  340-341. 
    摘要 ( 106 )   PDF(131KB) ( 261 )  
    人们一般以获取地层水样的方法,在室内测定其矿化度。所获取的地层水的水样,仅能代表地层中可流动的水,它不包含地层中不可流动的水。但是,地层中可流动的水的矿化度,与不可流动的水的矿化度可能有很大差异,尤其在油田注水开发以后,其差异将更大。这样,从水样中测定的矿化度,就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地层水的总的矿化度,并且由此可能对测井解释产生不利影响。经研究,提出了一种更准确地确定地层水矿化度的思路和方法,应用于丘陵油田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家寨气田闪亮登场
    本刊编辑部
    2002, 23 (4):  341-341. 
    摘要 ( 49 )   PDF(42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录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华学理, 解宏伟
    2002, 23 (4):  342-344. 
    摘要 ( 72 )   PDF(207KB) ( 198 )  
    塔里木盆地与东部盆地相比,有其独特的石油地质特点。基于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录井技术方面的难点,提出了对应的方法措施:使用快速色谱仪、定量荧光录井仪、荧光显微鉴定等进行油气显示发现,应用热解地化和热解色谱技术进行生储层评价,应用工程异常预报技术为安全施工服务,建立录井数据共享系统方便信息交流等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与争鸣
    胶莱盆地的盆地样式及构造演化
    廖远涛
    2002, 23 (4):  345-347. 
    摘要 ( 144 )   PDF(1331KB) ( 436 )  
    胶莱盆地为右行非对称性菱形拉分盆地,其西部北北东向边界断裂和东部北东向边界断裂为Y主剪切断裂,南部北东向边界断裂为R剪切断裂,北部北东东-东西向边界断裂为R'剪切断裂。其次级盆地具有与之相似的几何学特征。胶莱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地质特征是:莱阳组沉积期为右行走滑拉分裂谷阶段,是主要的生油岩形成期;莱阳组沉积期末-青山组沉积期初为脉动式左行转换挤压阶段;青山组沉积期为后裂谷阶段,构造裂缝为青山组主要油气储渗空间。青山组沉积期末-王氏组沉积期初为脉动式左行转换挤压阶段;王氏组沉积期为右行走滑拉分裂谷阶段,为早期的莱阳组生油岩主要生烃期;新生代为盆地消亡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勘探又获重大突破
    本刊编辑部
    2002, 23 (4):  347-347. 
    摘要 ( 41 )   PDF(39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断裂作用与流体流动耦合动力学研究进展
    孙自明, 何发歧, 李恩重
    2002, 23 (4):  348-350. 
    摘要 ( 81 )   PDF(373KB) ( 206 )  
    流体沿大断裂从深部向浅部运移的现象早已为地质学家所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断裂活动与流体流动之间存在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并且是地下流体压力或流体势)、地应力和断裂活动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立了一系列断裂与流体流动之间的动力学耦合模式。这些模式为研究断裂与油气关系提供了思路,对正确理解油气多次运移和多期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者来函综述
    本刊编辑部
    2002, 23 (4):  350-350. 
    摘要 ( 64 )   PDF(47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油气地质
    滨里海巨型台向斜东南部油气聚集的古构造条件
    Л.П.Мстиславская
    2002, 23 (4):  351-354. 
    摘要 ( 89 )   PDF(1176KB) ( 292 )  
    在分析了深井资料和地质结构的基础上,恢复了滨里海巨型台向斜东南部的构造发展史,阐明了古构造对盐下层含油气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贵的补充——祝贺《中国油气新区勘探》的出版
    彭希龄
    2002, 23 (4):  354-354. 
    摘要 ( 59 )   PDF(33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物介绍
    石油地质学家 梁世君
    2002, 23 (4):  355-355. 
    摘要 ( 60 )   PDF(247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