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1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8-10-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创建新疆天然气生产基地(为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40 周年而作)
    张恺
    1998, 19 (5):  351-356. 
    摘要 ( 121 )   PDF(252KB) ( 202 )  
    从经济、能源、环境整体来看,廿一世纪天然气将替代石油成为人类第四代能源。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与准噶尔、吐哈、三塘湖、伊犁、焉耆、斋桑盆地一起将成为中国巨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新疆天然气生产基地的建设可分三个阶段逐步展开:本世纪末~ 2010 年油气勘探开发并举,勘探深度3~6 km;2010~2030 年以天然气为主的勘探开发阶段, 勘探深度可扩大到6~ 8 km;2030~2050 年天然气逐步取代石油,探勘深度将扩大到8~10 km, 新疆将建成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
    黄传波
    1998, 19 (5):  357-361. 
    摘要 ( 135 )   PDF(246KB) ( 211 )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已在10 个层系(组)获得工业油气流,发现4 大类13 种类型油气藏。结合烃源条件、圈闭条件、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 分析了油气藏的形成及演化。指出塔北隆起带油气藏的主要特点是:类型多、含油气层系(组)多、成藏期多、埋藏深、规模不大、沿断裂及不整合面分布。隆起带内的油气富集受区域构造格局控制,并可分为南部的海相油气系统和北部的陆相油气系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地区石炭系主要断层的侧向封闭性
    付广, 王朋岩, 付晓飞
    1998, 19 (5):  362-365. 
    摘要 ( 82 )   PDF(177KB) ( 175 )  
    在研究塔中地区断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 根据泥岩涂抹系数定义,对研究区几条主要断层在石炭系中的泥岩涂抹系数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除F2 断层泥岩涂抹系数大于4, 所形成的泥岩涂抹层空间分布连续性相对较差, 侧向封闭性不好, 不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外, 其余几条断层(F3 、F4 、F5)泥岩涂抹系数均小于4, 所形成的泥岩涂抹层空间分布的连续性相对较好,侧向封闭性好,为塔中地区石炭系油气聚集成藏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吐玉克油田油气成藏条件
    黄志龙, 冷胜荣, 燕烈灿
    1998, 19 (5):  366-368. 
    摘要 ( 152 )   PDF(192KB) ( 216 )  
    吐玉克油田主要由深部稠油油藏组成, 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沥青质含量多、轻质组分少, 这些特征与其成藏条件及成藏过程密切相关。通过对吐玉克油田的生、运、储、盖条件和构造演化史的分析认为,吐玉克油田的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源岩, 生排烃期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储集层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盖层为克拉玛依组上部厚达50 ~ 170 m的泥岩;圈闭构造为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的克拉玛依运动, 经中-早期燕山运动的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断背斜-断鼻构造;油气运移期为晚三叠-早侏罗世和晚白垩世两期, 且以晚三叠-早侏罗世为主;油气运移通道是鲁克沁构造带的断层和克拉玛依组的高渗透砂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纵、横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比及弹性模量与岩石所含流体的关系
    黄凯, 徐群洲, 杨晓海, 赖仲康, 张露菲
    1998, 19 (5):  369-371. 
    摘要 ( 161 )   PDF(178KB) ( 631 )  
    据对准噶尔盆地西部井下岩心进行的实验室模拟测试, 饱和水的岩心样品, 其纵横波速度比(vp/vs)、泊松比(σ)、杨氏模量(E)、和拉梅常数(λ), 均大于饱和油的岩样, 而其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量(μ),则小于饱和油的岩样。岩石的弹性模量还与孔隙度有关, 孔隙度增大则模量降低,孔隙度减小则模量提高。当实验压力提高时,则弹性模量增大, 实验压力降低时, 弹性模量减小。岩石的上述特性是有规律的, 这为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检测油、气、水在岩石中的分布,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酪根在不同生油岩中的生烃动力学特征
    高岗, 郝石生
    1998, 19 (5):  372-376. 
    摘要 ( 100 )   PDF(207KB) ( 316 )  
    通过Ⅰ型干酪根和Ⅱ2-Ⅲ1型干酪根在泥质岩和碳酸盐岩中的热解生烃动力学特征的分析, 认为在岩性相同时对生烃动力学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机质类型, 但在有机质类型相同时, 不同生油岩岩性对其生烃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主要生烃早期和生烃后期);岩性不同时, 相同有机质的活化能分布较为相似;Ⅰ 型干酪根的活化能分布范围很窄, 泥质岩与碳酸盐岩中主要分布于50 837~ 53 828 cal/mol;Ⅱ2-Ⅲ1 型干酪根活化能分布比Ⅰ 型干酪根范围宽, 但又表现为泥质岩活化能分布宽于碳酸盐岩。最后根据碳酸盐岩的热解动力学特征确定了含Ⅰ 型和Ⅱ2-Ⅲ1 型干酪根的碳酸盐岩生油岩剖面的生烃定量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主要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及地质意义
    王屿涛
    1998, 19 (5):  377-382. 
    摘要 ( 106 )   PDF(293KB) ( 191 )  
    对准噶尔盆地五大生烃岩系八套生烃层组的主要烃源岩进行了室内的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产烃率的变化取决于有机质类型和生源环境, 富氢源岩具有较高的产油率, 但产气率有别;强还原环境的富氢源岩可提前进入生烃门限, 生成低熟油;另外, 模拟产物液态烃和气态烃及干酪根随模拟温度的升高均发生不同的热分馏效应;模拟实验还再现了干酪根元素和各官能团的演化规律, 从而揭示了不同类型源岩的成烃机理。在此基础上, 提出除了在盆地范围内继续寻找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关的原生或次生油气藏和在盆地南缘寻找与三叠—侏罗系烃源岩有关的次生油气藏外, 南缘山前凹陷西侧下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具有生成低熟油气的地质地化条件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体系域模式———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胡受权
    1998, 19 (5):  383-387. 
    摘要 ( 80 )   PDF(261KB) ( 266 )  
    由于断陷湖盆陡坡带的沉积滨线坡折难以识别, 拟以特定井的位置作为参照物, 来划分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陆相层序中发育齐全的四个体系域具五个界面, 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 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低水位体系域以Ⅰ型界面为底界, 以初始湖泛面为顶界,形成于湖平面下降拐点F至最低点L 之间;水进体系域以初始湖泛面为底界, 以凝缩段出现为顶界, 形成于湖平面最低点L至上升拐点R之间;高水位体系域形成于湖平面上升拐点R至最高点H时间段, 其底以凝缩段出现为界, 顶以最大湖泛面为界;水退体系域以最大湖泛面为底界, 顶界为Ⅰ型或Ⅱ型层序边界,形成于湖平面最高点H至下降点F期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隆起石炭系C油组储集层成岩模式与储集性能的关系
    蔚远江, 何远碧, 杨友运, 庞雯
    1998, 19 (5):  388-392. 
    摘要 ( 66 )   PDF(260KB) ( 206 )  
    总结了塔中隆起石炭系C 油组石英砂岩储集层的压实、压溶、胶结、溶解、交代作用等成岩特征, 划分出准同生期、早成岩A 期和B 期、晚成岩A 期和B 期五个成岩阶段, 通过成岩机理的分析, 提出本区成岩环境是一个半封闭到封闭的系统, 建立了成岩模式,并讨论了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储集性能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部储集层孔隙保存的岩石力学实验
    曹耀华, 张年富, 林金凤, 况军, 李伟
    1998, 19 (5):  393-396. 
    摘要 ( 107 )   PDF(155KB) ( 202 )  
    岩石力学实验和深井钻探结果表明, 在沉积物固结成岩或岩浆冷凝成岩以后, 如果地层因溶蚀作用发育较高的孔隙度,这样的储集层不会因上覆地层压力而损失其孔隙性, 如果不存在强烈的胶结作用, 这种岩石孔隙可以在7~8 km 甚至更深的条件下得以保存。因此,深部和超深部地层也可发育高质量的油气储集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粘土矿物研究在塔里木盆地地层对比及储集层研究中的作用
    孙玉善, 杨帆
    1998, 19 (5):  397-400. 
    摘要 ( 95 )   PDF(192KB) ( 238 )  
    以塔里木盆地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组合形式、演化与形成机理等为依据, 探讨了其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应用以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侏罗系和白垩系两个不同古环境下形成的粘土矿物及其组合特征, 对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和帮助;泥岩中伊利石/蒙脱石间层中蒙脱石含量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对储集层物性影响较大并有利于储集性能保存的是以高岭石为主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与早期形成的以自生(伊利石/蒙脱石间层矿物)衬垫式和非自生(伊利石)衬垫式产出的粘土矿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塔中28 井奥陶纪含笔石地层的初步研究
    詹士高, 赵治信
    1998, 19 (5):  401-402. 
    摘要 ( 86 )   PDF(114KB) ( 148 )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28 井岩心中采集的笔石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后认为, 笔石的地质时代属中奥陶世晚期和晚奥陶世早期, 相当于西欧地区卡拉道克(Caradoc)中、晚期;含笔石地层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相应的地层层位对比,分别相当于中奥陶统的其浪组和上奥陶统下部的印干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预测含水率的翁氏模型推导
    陈元千
    1998, 19 (5):  403-405. 
    摘要 ( 186 )   PDF(179KB) ( 215 )  
    已故学者翁文波先生曾于1984 年提出了利用逻辑斯谛旋回模型——— 翁氏逻辑斯谛旋回模型来预测油田的含水率和水油比, 并广泛应用于油田实践。通过对翁氏逻辑斯谛旋回模型的理论推导, 验证了John Fisher等人(1970)所提出的经验公式(R wo =be at/ c)的不合理性;同时, 通过油田实际应用, 提出了翁氏逻辑斯谛旋回模型的有效适用范围是在油田中期含水以前, 即仅适用于含水率低于70%以前的油田的含水率和水油比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理高效开发边底水背斜油藏的基本原则———以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为例
    李兴训, 沈楠, 唐东, 章彤, 陈勇, 季卫民
    1998, 19 (5):  406-409. 
    摘要 ( 98 )   PDF(212KB) ( 273 )  
    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边底水活跃, 天然能量较充足, 并且油藏与边底水的连通性好、油层渗透率较高、油水粘度比低、导压系数高、边底水补充快, 因此, 适合于长期利用天然能量开发。文章介绍如何根据不同区块的不同特点, 确定合理的注水时机、注水部位及合理的采油速度, 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能量, 以最少的注水井数和注水量来满足高速开发的需要, 使整个油藏连续五年以2.9 %~ 3.4 %的采油速度高速开发, 实现油田低中含水期稳产和获取较高采收率的目标,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采井数比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杨凤波
    1998, 19 (5):  410-413. 
    摘要 ( 88 )   PDF(193KB) ( 202 )  
    在深入、系统地研究不同面积注水井网下注采井数比、平均每口注水井控制含油面积单元、井网密度三个特征参数之间理论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起注采井数比、井网密度与水驱采收率计算关系表达式, 进一步完善水驱采收率的研究方法, 同时也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条新思路。文中应用该关系表达式对双河、下二门、魏岗三油田进行实例计算, 并就增加可采储量构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理论基础扎实、物理意义明确、简单实用、易于掌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田产量预测的校正方法
    蒋明, 宋富霞
    1998, 19 (5):  414-416. 
    摘要 ( 70 )   PDF(153KB) ( 221 )  
    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数学模型, 但这些预测模型应用于某些油气田的产量预测时, 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 笔者提出了油气田产量预测的校正方法, 这一研究弥补了以往产量预测模型的不足。实践结果表明, 经校正后的预测模型,与其它预测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析气井停喷条件的确定
    康志江, 李彤
    1998, 19 (5):  417-420. 
    摘要 ( 77 )   PDF(211KB) ( 200 )  
    通过计算气井自喷极限产量(Turner 公式), 结合流入动态曲线、流出动态曲线, 综合确定凝析气井的停喷条件, 其中包括自喷极限流量、停喷流压和废弃压力(不采用人工排液措施)。为凝析气田合理产能、最终采收率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心刻度法在测井解释模型中的应用
    赵军, 陈福宣, 燕军
    1998, 19 (5):  421-423. 
    摘要 ( 108 )   PDF(152KB) ( 217 )  
    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岩心刻度” 的测井定量解释模型以提高解释精度, 对于储集层描述和油气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提出了建立模型前对岩心分析数据进行深度归位、数据匹配处理和对相应的测井曲线进行编辑、校正及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建立起相应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并从吐哈盆地丘陵油田的具体地质条件出发, 根据密度、中子孔隙度、声波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能谱曲线分别建立了孔隙度和泥质含量、渗透率解释模型;应用阿尔奇公式建立了砂岩储集层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应用上述模型对丘陵油田的一些代表井进行了解释并与试油资料对比, 符合率达9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水开发油田水淹层常规测井解释方法———以克拉玛依油田为例
    赵富贞, 杨瑞麒
    1998, 19 (5):  424-427. 
    摘要 ( 127 )   PDF(191KB) ( 235 )  
    常规电法测井在我国的水淹层测井系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一般的注水开发油田, 常因油层被注入的淡水、污水混相水淹后, 而无法准确给出各水淹层的地层水电阻率, 使水淹层测井解释产生较大的误差。围绕地层水电阻率这一关键参数, 利用数理统计、动态测算、地质建模等手段, 结合油田开发全过程的生产资料, 提出了一组模数为地层孔隙度、有效粘土含量的地层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图版。用克拉玛依油田三个层块四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对该方法的解释参数进行验证,认为对常规测井水淹层解释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综述
    程顶胜
    1998, 19 (5):  428-432. 
    摘要 ( 146 )   PDF(206KB) ( 508 )  
    烃源岩的成熟度是烃源岩评价中最重要的问题。从有机岩石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及当前研究趋势出发, 阐述了有机岩石学评价的三大光学手段———透射光、反射光及荧光在评价烃源岩成熟度方面的应用效果, 并指出了不同光学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存在问题以及需要加强和深化的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