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2-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
    宋永1a,2 ,周路1,吴勇1b,尤新才2,牛志杰2,任本兵2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01
    摘要 ( 217 )   PDF(300KB) ( 124 )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三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物源的形成条件和古构造特征;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实现了该区百口泉组不同小段的多物源不同扇体发育边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识别与预测,并综合地震属性、地震反演的砂体预测方法,综合分析认为,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多物源下不同扇体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纵向复杂叠置、横向连片但不连通或呈现点状独立的分布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系与构造复合作用下的冲积扇沉积演化——以南天山山前黄水沟冲积扇为例
    高志勇1,石雨昕1,冯佳睿1,周川闽1,翟羿程2,樊小容2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02
    摘要 ( 207 )   PDF(300KB) ( 112 )  
    通过解剖南天山山前现代冲积扇的扇根—扇端水系演化特征、砂砾质沉积物变化与搬运距离关系、沉积构造特征、冲积扇表面坡降梯度以及构造活动对沉积物的控制作用,认为现今南天山山前发育多个由水系与构造复合作用下的新型冲积扇。冲积扇表面的水系自物源区至冲积平原,具有由山间河—单一辫状河道—辫状河道复合带—低弯度单一径流河道—季节性河流的演化特征。冲积扇表面坡降梯度的突然变大,引起河道类型、宽度以及砂砾质沉积物粒径的变化。同时,早期沉积的弱固结成岩冲积扇,在构造隆升作用下,形成与南天山物源区走向平行、延伸数十公里的北陡南缓的褶皱带,其如同山前次级台阶,增加了沉积区的地形坡度,弱固结成岩的砂砾岩成了现今沉积的次要物源。在活动水系与构造隆升褶皱带复合作用下,形成“品”字形多期砂砾质冲积扇。建立了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水系与构造复合作用下的冲积扇沉积演化模式,为前陆冲断带砂砾质大面积分布的成因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碎屑岩中长石溶蚀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伍劲,王波,朱超,宫清顺,宋光永,王慧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03
    摘要 ( 95 )   PDF(300KB) ( 65 )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中酸性流体对长石的溶蚀作用普遍存在,薄片显示长石和岩屑颗粒中发育大量次生溶孔。不同的成岩作用条件下,长石溶蚀作用强弱、长石溶蚀产物类型和长石溶蚀产物量不同,对储集层物性影响具有差异性。以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为基础,利用全岩分析、黏土矿物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数据,分析了储集层中长石溶蚀作用、溶蚀成岩环境和不同成岩环境中长石溶蚀产物差异性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库车坳陷东部迪北地区下侏罗统储集层中,长石溶蚀作用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高温成岩环境中,高温条件下长石溶蚀速率大,而封闭成岩环境中流体流动速度慢,因此,长石溶蚀产物就近大量沉淀于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中。当埋深小于4 000 m(温度小于110 ℃)时,长石溶蚀产物主要是硅质和高岭石,高岭石呈分散质点式分布,未把孔隙充填满,晶间孔发育且连通性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层的物性;当埋深大于4 000 m(温度大于110 ℃)时,长石溶蚀产物主要是硅质和伊利石,毛发状和片状的伊利石以孔隙搭桥式把砂岩孔隙充满,基本未剩下孔隙空间,且易形成碎片堵塞孔喉,降低了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吐格尔明地区下侏罗统储集层长石溶蚀发生在相对开放且埋藏较浅的成岩环境中,长石溶蚀产物能被有效带出溶蚀区,仅沉淀少量硅质和高岭石,长石溶蚀对储集层的增孔作用明显好于迪北地区,为有利的溶蚀成岩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凹陷斜坡区下乌尔禾组沸石类矿物形成机理
    杨红霞 1,陈雪昆2,田雨桐3,王剑1,李璐璐1,雷海艳1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04
    摘要 ( 125 )   PDF(300KB) ( 193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下乌尔禾组储集层中发现大量的沸石胶结物,为明确沸石类矿物对储集层质量和含油性的影响,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能谱、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全岩衍射和包裹体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沸石类矿物的特征、种类和分布规律,明确了储集层中沸石类矿物的形成机理,揭示了沸石发育与储集层含油性的关系。研究表明,玛湖凹陷斜坡区下乌尔禾组储集层中发育5种沸石类矿物,以浊沸石为主,见少量的片沸石,微量的方沸石、斜发沸石和辉沸石,常见片沸石与浊沸石共生,少量的斜发沸石与片沸石共生。沸石的分布受沉积相带的控制,浊沸石主要分布于孔渗较好的扇三角洲前缘,片沸石分布于扇三角洲平原前端。沸石类矿物成因有2类3种,即交代成因模式(斜长石的钠长石化和火山物质蚀变)和胶结成因模式,以胶结成因模式为主。成岩早期沸石的析出增强了储集层的抗压实能力,储集层得以保留了部分原生孔隙,为中成岩阶段酸性流体的注入和溶蚀作用提供了流动通道;成藏期沸石溶蚀有利于形成优质储集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岩气含气量及影响因素
    张洪洁1a,王凤琴1a,1b,刘航1a,刘建升2,张雪1a,王海萍1a,王钰婷1a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05
    摘要 ( 151 )   PDF(300KB) ( 147 )  
    通过经验公式法、等温吸附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等方法,对比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岩气不同相态含气量特征,建立了含气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定性或定量关系,探讨了各相态含气量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段泥页岩吸附气、游离气和溶解气平均含量分别为1.37 m3/t,1.81 m3/t和 0.74 m3/t,吸附气含量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游离气和溶解气含量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递减。总有机碳含量是控制长7段泥页岩吸附气含量的主要因素;矿物质中伊蒙混层对吸附气含量有重要影响;随着有机质成熟度增加,残余液态烃大量出现,吸附气和游离气含量减少,溶解气含量增加;中—大孔的孔隙体积是游离气和溶解气含量的主控因素,砂岩夹层和脆性矿物石英、长石等影响中—大孔占比,进而影响游离气和溶解气含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气藏产能差异
    田兴旺,张玺华,彭瀚霖,马奎,杨岱林,孙奕婷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06
    摘要 ( 119 )   PDF(300KB) ( 186 )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岩性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东部台内地区产能明显差于西部台缘地区,整体效益勘探面临较大挑战。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从沉积环境、储集层成岩作用、油气充注距离等方面入手,探讨了研究区灯影组四段气藏产能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并提出了地质工程上的技术对策。结果表明,西部台缘地区和东部台内地区测试产量差异显著,西部台缘地区气层段厚度大,测试产能高,东部台内地区气层段厚度小,测试产量低;造成产能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利丘滩相发育程度、桐湾运动末期表生岩溶作用强度、储集层纵向发育程度和发育位置、距生烃中心横向距离等。根据4类储集层特征和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优选直井、大斜度井和水平井进行钻探,提高优质储集层钻遇率和单井产气量,有效指导研究区天然气勘探开发部署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渗吸驱油的机理研究
    李传亮1,毛万义2,吴庭新3,朱苏阳1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08
    摘要 ( 412 )   PDF(300KB) ( 579 )  
    渗吸驱油是裂缝性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但渗吸驱油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应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渗吸有同向渗吸和逆向渗吸之分,地下的渗吸都是同向渗吸。渗吸有平面渗吸和垂向渗吸之分,垂向渗吸比平面渗吸复杂,地下的渗吸都是垂向渗吸。渗吸可分为单边接触式渗吸、双边接触式渗吸和周围接触式渗吸,地下的渗吸为周围接触式渗吸。渗吸有毛细管压力渗吸和浮力渗吸之分,毛细管压力渗吸只能吸水排油,浮力渗吸既可以吸水排油,也可以吸油排水,地下的渗吸都是浮力渗吸。大孔隙中的渗吸速度快,小孔隙中的渗吸速度慢。末端效应会滞留一部分油,降低渗吸效率。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末端效应。岩块越大,渗吸采收率就越高,但渗吸时间就越长,可通过实验优化岩块大小及体积压裂的岩石破碎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储集层渗流机理
    王子强a,b,李春涛c,张代燕c,张浩a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09
    摘要 ( 177 )   PDF(300KB) ( 218 )  
    为认识页岩油储集层岩石中流体的流动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利用室内物理实验和数字岩心技术,开展了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机理研究。通过页岩油岩心单相渗流物理实验,获得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单相渗流非线性数学模型以及与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相关的渗透率经验公式;基于数字岩心,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进行页岩油单相流体的模拟,实现流体流动的精细表征。结果表明,页岩油储集层的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关系具有典型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呈三次函数关系,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玛湖油田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分析及缝网评价
    何小东1,马俊修1,刘刚2,石善志1,游俊2,吴俊涛3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10
    摘要 ( 193 )   PDF(300KB) ( 312 )  
    砾岩储集层具有致密、胶结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仅依靠地球物理测井分析或单一的力学测试,不能满足储集层裂缝几何形态分析要求。为评价砾岩储集层压裂缝网形成的能力,提出采用多种方法组合测试砾岩岩石力学参数。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油田玛15井百口泉组砾岩储集层为例,系统分析了砾岩储集层的弹性、压缩性、拉张性、延脆性和地应力,并对缝网形成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动静态弹性模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动静态泊松比相关性较差,测试Biot系数为0.43~0.60,属中等偏致密岩性;研究区现今主应力偏于挤压走滑应力机制,砾石胶结程度低,致使砾岩抗压、抗张、抗剪强度相对较低,在外部载荷下易发生剪切、穿砾或绕砾破坏,压裂时以形成平面缝为主,局部砾岩层容易伴生复杂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温高压油藏纳米颗粒提高CO2泡沫驱油效果实验
    赵云海1,王健1,吕柏林2a,杨志冬2b,胡占群2b,张作伟3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11
    摘要 ( 172 )   PDF(300KB) ( 371 )  
    吉林油田黑79区块小井距CO2驱试验区,储集层非均质性强,驱替平面不均衡,吸气剖面和吸水剖面变差,形成气窜通道,影响混相驱采收率。试验区油藏温度高达96.7 ℃,平均油层压力高达23.9 MPa,常规CO2泡沫体系的稳定性较差。提出了在高温高压油藏条件下的纳米颗粒/CO2泡沫体系,并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对其进行应用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油藏条件下,纳米颗粒/CO2泡沫体系具有很好的耐温耐盐性;随着压力的升高,当CO2泡沫达到临界状态时,更容易与起泡剂溶液混合,形成更致密的网状结构,比在常压下形成的CO2泡沫性能更优。注入纳米颗粒/CO2泡沫体系,高渗层和低渗层的分流率都在50%左右,在驱油过程中,泡沫对高渗层能进行有效封堵,调整吸气剖面,从而提高低渗层的采收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大井组混合井网立体开发技术
    张吉,范倩倩,王艳,侯科锋,王文胜,吴小宁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12
    摘要 ( 102 )   PDF(300KB) ( 175 )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针对其纵向上多层系含气、横向上砂体连续性差的地质特征,形成多层系大井组混合井网立体开发技术。通过复合砂体垂向分期,单期河道砂体平面划界,明确有效砂体孤立型、切割叠置型、堆积叠置型和横向局部连通型4种叠置方式。利用现场干扰试验、气藏工程论证等方法优化井网,针对不同砂体叠置方式和储集层特征,形成混合井网。考虑水平井、直井和定向井的开发优势,形成针对古生界多层系的大井组混合井网立体开发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山1段和盒8段河流相砂岩储集层、马家沟组五段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立体开发,整体储量一次动用,有效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降低开发成本,保障气田经济有效开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驱油体系筛选及应用
    赵继勇,熊维亮,范伟,李姝蔓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13
    摘要 ( 141 )   PDF(300KB) ( 281 )  
    为提高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以长庆W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特低渗透油藏为对象,开展与油藏特征相适应的提高采收率驱油体系研究。通过对不同界面活性、乳化性能、黏度等性能的驱油体系驱油效率评价,明确了适合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表面活性剂性能指标,首要指标是乳化性能,其次是界面活性,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高界面活性强乳化低黏型CQ-Ⅰ驱油体系,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28.9%以上。根据室内研究成果,在长庆W油田A区开展了4井组现场试验,截至2017年12月,试验井组累计增油量5 889.9 t,阶段投入产出比1∶2.25,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敏感属性融合技术预测深部薄互层砂岩——以临南地区沙三下亚段河道砂体为例
    姜蕾a,张云银a,林中凯b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14
    摘要 ( 100 )   PDF(300KB) ( 163 )  
    深层河道砂体埋藏深,厚度小,地震反射特征弱,常规地震属性预测对深层薄储集层识别难度大。在地层对比划分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演模型,建立了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了面向目标的地震敏感属性,针对目的层段的地质目标分区域提取合理小时窗属性,再对不同区域不同小时窗属性进行聚类约束融合,从而对有利储集层进行精细刻画,形成了分级敏感属性融合方法,建立深层河道砂体储集层预测技术,指导了深层河道砂体勘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密油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
    刘文锋,张旭阳,张小栓,何斌,顾明翔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15
    摘要 ( 147 )   PDF(300KB) ( 340 )  
    针对玛湖致密油田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中存在误差大的问题,调研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针对性解决措施,认为产能预测误差大的原因在于储集层非均质性强,使用公式法预测水平井产能难以排除储集层横向非均质的影响。利用增产倍数法建立了致密油水平井产能预测流程,首先建立直井产能与地质参数的相关性,然后建立水平井增产倍数(水平井产能除以直井产能)与地质参数的相关性,最后预测水平井产能的平面分布特征。经新井产量验证,新方法预测精度比类比法和公式法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扫描在富泥储集层孔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以玛湖凹陷玛18井区为例
    马聪1a,王剑1a,连丽霞1a,王屿涛1b,雷海艳1a,李维锋2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16
    摘要 ( 170 )   PDF(300KB) ( 245 )  
    玛湖凹陷玛18井区多口井在百口泉组富泥储集层中试油获得高产,这与富泥段含油性差的传统认识相矛盾。为了探究富泥储集层收缩孔形成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采用微米CT扫描实验技术和数字岩心计算方法对富泥储集层的三维孔隙结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发育收缩孔的样品渗透率远高于不发育收缩孔的样品渗透率;采用原位电子探针技术对百口泉组泥质杂基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钾硅贫铁镁的泥质杂基在向云母类矿物转化过程中形成收缩孔;结合孔隙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试油产量的多参数分析表明,收缩孔发育的富泥储集层段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未因泥质含量增加而减小,反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综合沉积相分析,玛18井区富泥储集层沉积环境为水下分流河道,广泛发育的收缩孔降低了泥质堵塞溶孔进而破坏储集层物性的程度。综合分析认为,高钾硅贫铁镁的泥质杂基在向云母类矿物转化时形成了收缩孔,收缩孔既扩充了岩石储集空间又沟通了其他类型的孔隙,进而改善富泥储集层的储渗能力,有利的沉积环境、优质的岩性和储集空间独特配置是富泥储集层成为优质储集层乃至获得高产的原因,其中,收缩孔的改造作用是关键因素。基于以上认识,利用测井图版识别出经过收缩孔改造的富泥储集层,试油效果良好,为玛湖地区挖潜增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页岩油可动性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朱晓萌1,朱文兵1,曹剑2,宋宇1,张冬梅1,胡守志1,李水福1
    2019, 40 (6):  1-1.  doi: 10.7657/XJPG20190617
    摘要 ( 341 )   PDF(300KB) ( 725 )  
    页岩油的可动性及其表征是页岩油研究的一项核心内容,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难度很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为加深对页岩油可动性表征的理解,评述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领域研究进展,提出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页岩油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2种方式赋存,游离态是主要产能贡献者,游离油的表征及其可动性是核心,当前研究方法可分为直接表征法和间接计算法2大类。直接表征法可分为热解法和抽提法,实验和分析过程都比较繁琐。间接计算法也可分为2种,即基于页岩孔隙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法和基于页岩总含油量与页岩吸附油量的差减法,前者误差较大且计算值偏高,运用页岩总含油量与页岩吸附油量的差减法得到的是最大理论可动油量,其精度主要取决于页岩吸附油量的确定,而页岩吸附主要发生于有机质(干酪根),但干酪根对页岩油的吸附机理目前研究较少。因此,查明干酪根对石油液态烃的吸附能力及其产物组成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干酪根对页岩油的吸附机理,是当前页岩油可动性表征研究领域值得探索的新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