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1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8-12-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含油气盆地分布规律及油气勘探展望
    罗志立
    1998, 19 (6):  441-449. 
    摘要 ( 143 )   PDF(461KB) ( 727 )  
    在界定中国含油气盆地涵义的基础上, 从板块构造演化的背景、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特征、油气产层的时代等诸方面, 阐明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规律。将中国含油气盆地划分为以富集石油为主的裂谷盆地和以富集天然气为主的克拉通盆地两种类型, 每种类型又各有三个油气富集的构造单元。它们占中国沉积盆地面积的90 %以上, 拥有全国油气资源量的60 %~ 67 %和储量77 %~ 96%.讨论了今后中国含油气盆地勘探中的有利地区和层位,并预测了可能发现的油气田规模。同时, 还展望了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区和青藏地区油气勘探的远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腹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模式
    张年富, 曹耀华, 况军, 林金凤
    1998, 19 (6):  450-452. 
    摘要 ( 193 )   PDF(158KB) ( 371 )  
    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是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根据50 多口井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剖面的岩石学及物性特点, 自上而下可将其分为沉积盖层带(A)、风化壳上带(B)、风化壳下带(C)、致密火山岩带(D)。有效的储集空间发育于B 带和C 带。根据火山岩储集层的孔隙成因及火山岩与上下烃源岩的配置关系,可将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分为四种模式:火山岩上下无烃源岩, 风化壳以淡水淋滤溶孔为主;火山岩上为烃源岩,下为非烃源岩, 风化壳以淡水溶孔和有机酸溶孔为主;火山岩上为非烃源岩, 下为烃源岩, 风化壳上部以淡水溶孔为主, 下部以有机酸溶孔为主;火山岩上下均为烃源岩, 风化壳中淡水溶孔与有机酸溶孔共存。研究认为, 莫索湾背斜、玛湖背斜、玛南背斜和白家海凸起南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属第四种模式, 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焉耆盆地基底的认识
    吴富强, 陈文礼, 曹建康, 段心建
    1998, 19 (6):  453-457. 
    摘要 ( 235 )   PDF(257KB) ( 468 )  
    根据重力、磁力、电法、钻探、盆地周边地质资料,结合地震解释,将中、新生代焉耆盆地基底构造划分.为四种样式,即叠瓦式、对冲式、背冲式、基底凸起式;将基底岩性分为四种类型,即南缘主要为元古界深变质岩,北缘主要为海西期花岗岩,四十里城次凹主要为中一上石炭统浅变质岩,焉南断裂以北主要为中泥盆统浅变质岩,基底岩相带呈东西向展布、南北向分带;将基底结构分为两种类型,即种马场断裂以南为塔里木地台型基底,以北为海西期褶皱基底。北部海西褶皱基底塑性强、不稳定,在沉积盖层中易形成背斜型圈闭;受深部热流影响沉积盖层中的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因而使得盆地北部油气富集程度高,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均集中在北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油气成藏条件
    涂小仙, 梁浩, 黄卫东
    1998, 19 (6):  458-461. 
    摘要 ( 184 )   PDF(203KB) ( 392 )  
    通过对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的构造演化、储集层展布及孔隙演变、油源对比、成藏期、稠油稠变机理等方面的分析, 认为吐玉克稠油油田形成于早侏罗世, 并具有良好的构造条件和储集条件;原油稠变原因除与二叠系烃源岩在低熟期生排的原油本身就比较粘稠有关以外, 更重要的是与厌氧细菌降解和轻质组分散失有关。指出鲁克沁弧形带是吐哈盆地前侏罗系稠油和稀油勘探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集层孔隙度、泥质含量与地震纵横波传播速度的关系
    黄凯, 杨晓海, 徐群洲, 赖仲康, 张露菲
    1998, 19 (6):  462-464. 
    摘要 ( 206 )   PDF(208KB) ( 601 )  
    岩石地震波传播速度、纵横波波速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用常用的Wyllie, Pickett 公式求取孔隙度有局限性,且误差较大。为此,选取了准噶尔盆地西部地区69 块井下岩石样品,通过岩石薄片测定了碎屑岩中的泥质含量,并在实验室内模拟测试了饱含油、饱含水岩样纵横波传播速度。测试结果表明,岩石地震波传播速度、纵横波波速比与岩石的孔隙度、泥质含量成正比;孔隙度对岩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要比泥质含量的影响敏感;饱含水岩样的泥质含量对岩石地震波传播速度、纵横波波速比的影响程度要大于饱含油岩样。测试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储集层横向预测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山岩储集层测井响应与解释方法
    代诗华, 罗兴平, 王军, 姜淑云
    1998, 19 (6):  465-470. 
    摘要 ( 150 )   PDF(228KB) ( 538 )  
    火山岩岩性岩相复杂, 不同的岩性岩相决定了不同的储集层特征。综合研究火山岩的地球物理方法有7 种, 而对于火山岩岩性岩相的测井识别有5 种。根据不同岩性选取骨架参数, 建立解释模型, 进行储集层参数的计算,可大大提高这些参数的解释精度, 从而更好地对火山岩储集层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冲积扇储集层预测与效果
    雷德文, 吕焕通, 刘振宇, 曾军
    1998, 19 (6):  471-472. 
    摘要 ( 158 )   PDF(179KB) ( 477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是重要的产油层系, 储集层沉积相以冲积扇为主。冲积扇与油气的关系有“一扇一藏”之说,因此, 预测冲积扇的分布很有意义。该区冲积扇可划分为断崖扇与坡积扇两大类。针对其特点, 近年来形成了一套以传统地震地层学为指导的冲积扇预测方法, 开展了断裂线和地层尖灭线展布、地震相分析、层速度分析、属性定量分析、井约束反演与解释等研究, 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先后发现并查明了6 个冲积扇的规模及相带展布, 提供评价井位10 口,地质预测符合率达91.8 %,目前已有7 口评价井获工业油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温压条件下砂岩manb值的变化特征
    赵发展, 蔡敏龙
    1998, 19 (6):  473-475. 
    摘要 ( 193 )   PDF(138KB) ( 265 )  
    在实验室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测量的岩心电阻增大率和地层因素, 计算得到的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n)、地层常数(a, b)均有一定的差别,分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由于离子在不同温度下导电性能不同引起的, 指出如果用常温常压条件下测量的参数进行测井资料解释时必须进行参数校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连裂谷系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方杰, 侯凤香, 孙彤彤, 刘敬强, 刘井旺, 潘春年
    1998, 19 (6):  476-479. 
    摘要 ( 145 )   PDF(215KB) ( 600 )  
    二连裂谷系由50 多个断陷组成。主要的烃源层是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在相同的区域构造作用下,断陷群既有相似的构造发展史, 又有独立的沉积单元和明显的外在可分性。裂谷期后的区域抬升作用导致烃源岩的成熟度偏低, 并且各断陷之间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相差悬殊。通过区域地温场的对比和大量的有机地化资料分析研究, 明确了各断陷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建立了断陷群烃源岩有机质的热演化生烃模式, 总结归纳出二连裂谷系三种类型断陷烃源岩的成油带长度及生油气潜力, 指出Ⅰ类断陷为含油断陷, 是二连裂谷断陷群中最有勘探前景的断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塘湖盆地上二叠统海相化石的发现及环境意义
    孔凡军
    1998, 19 (6):  480-484. 
    摘要 ( 179 )   PDF(186KB) ( 399 )  
    1994 年在三塘湖盆地晚二叠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多毛类(Acerrotrupa sp.)、软舌螺(Hyolithes sp.)等。此套地层的成因与海洋有关。综合古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等特征认为本区晚二叠世为近海陆缘湖泊沉积环境。这为研究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沉积环境、海退时间及方向提供了新的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张人雄, 邓志展, 毛中源, 李晓梅
    1998, 19 (6):  485-489. 
    摘要 ( 150 )   PDF(204KB) ( 331 )  
    针对新疆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低孔、低渗储集层特点, 采用常规压汞、地层上覆压力下单向水平压汞、铸体薄片及图象分析等技术, 对该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将有效储集层划分为中孔中细喉、中孔细喉、小孔微细喉、小孔微喉等四类孔喉模式。孔隙结构具有喉道正偏态粗歪度、孔隙负偏态细歪度、高孔喉比、喉道分选中等偏差、孔隙分选较好的特点。上覆地层压力对渗透率及孔隙结构特征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沙井子地区康克林组沉积特征
    肖传桃, 李罗照, 姜衍文, 李艺斌
    1998, 19 (6):  490-492. 
    摘要 ( 144 )   PDF(185KB) ( 370 )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沙井子地区康克林组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一套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物,其岩性自下而上可分为:第一岩性段主要为石英砂岩、粉砂岩夹砾岩和砾屑灰岩;第二岩性段主要为灰岩与细砂岩或粉砂岩互层;第三岩性段主要为生屑灰岩、核形石灰岩夹砂屑灰岩。根据混合沉积物中碳酸盐和陆源碎屑的相对含量及组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八种形式:①碎屑岩夹灰岩;②碎屑岩与灰岩互层;③灰岩夹碎屑岩;④陆源碎屑散布于碳酸盐基质之中;⑤碳酸盐作为碎屑岩的填隙物;⑥碳酸盐颗粒散布于陆源碎屑之中;⑦陆源碎屑砾石与碳酸盐颗粒混合沉积;⑧陆源碎屑砾石和碳酸盐颗粒散布于碳酸盐基质之中。通过对混合沉积物形成机制的分析认为, 混合物主要形成于潮坪至台地环境, 海平面的变化严格控制着混合物的类型,碳酸盐沉积与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特征及评价
    唐勇
    1998, 19 (6):  493-497. 
    摘要 ( 218 )   PDF(227KB) ( 432 )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油藏储集层的骨架砂体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储集层岩石学总的特征为低结构、低成分成熟度,成分分类属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垂向上物性非均质性很强。根据物性变化的旋回性和垂向变化特征,划分了三个物性段。整个含油层段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频率分布近于正态分布, 总体表现为中孔、低渗的特点。储集空间以原生的粒间孔隙和次生的粒间溶孔为主, 其孔隙结构特征以小孔、细喉和小孔、微细喉、细歪度、分选差为特征。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成岩阶段属晚成岩阶段A 期。储集层的宏观物性参数与微观结构参数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经综合分类评价,上部两个层段为中—差的储集层, 下部层段为非储集层,且储集层具强水敏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划分对比*
    丁跃潮, 杨品
    1998, 19 (6):  498-501. 
    摘要 ( 244 )   PDF(169KB) ( 621 )  
    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划分为3 个地层分区、6 个地层小区。建立了蜓、牙形石、有孔虫、介形虫、孢粉5 个门类的化石带或化石组合共36 个。用各门类化石,结合国内外的化石资料对各地层小区进行了对比,厘定了新的地层划分方案。为石油地质勘探和井下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伯特二次函数的推导与应用
    陈元千, 田建国
    1998, 19 (6):  502-506. 
    摘要 ( 215 )   PDF(227KB) ( 535 )  
    哈伯特(Hubbert)模型, 可以用于预测油气田的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然而,在建模过程中,他首先假设,油气田的产量Q或dNP/dt 可以表示为累积产量NP 的二次函数。作者在Logistic 模型推导的基础上, 对哈伯特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进行了推导,再现了哈伯特模型的推导过程, 并应用于油田的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的应用及其油水渗流特征
    俞启泰
    1998, 19 (6):  507-511. 
    摘要 ( 169 )   PDF(209KB) ( 391 )  
    张金庆提出的广义水驱特征曲线表达式, 即WP /NP =-a+b(WP /N2P)关系式形式简单、参数求解容易、反映不同含水上升规律的特性优良、表示油田调整效果敏感、适用性强,是迄今为止最优的水驱特征曲线。它的提出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作者提出了应用这种水驱特征曲线计算逐年可采储量的方法, 推导了这种水驱特征曲线对应的油水渗流特征关系,从而对这种水驱特征曲线的研究更加完整和全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最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以河南双河油田为例
    杨堃
    1998, 19 (6):  512-514. 
    摘要 ( 170 )   PDF(201KB) ( 397 )  
    针对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含水率不断上升、地层压力水平下降而进行的注采结构调整, 必须要在合理的地层压力下限值以上进行, 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作者以河南双河油田为例, 从采油工艺原理与矿场资料相结合入手找出了一种最小地层压力值的求解方法, 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这证明,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开发单元或油田的最小压力保持水平界限, 可作为开发后期综合调整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藏开发指标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王彬, 汤承锋
    1998, 19 (6):  515-517. 
    摘要 ( 115 )   PDF(174KB) ( 215 )  
    气井系统试井资料表明, 井底压力大于某一数值时, 指示曲线为直线;而井底压力低于该值时, 指示曲线为二次曲线。据此,结合气藏动态资料, 推出了一套预测气藏开发指标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气藏采出程度大于5 %的中低渗透砂砾岩气藏, 并在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南克75 井区上乌尔禾组气顶气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与数模预测方法比较, 本方法简便快捷, 结果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覆压力与流体压力和骨架应力之间的关系式
    李传亮
    1998, 19 (6):  518-519. 
    摘要 ( 250 )   PDF(120KB) ( 385 )  
    认为上覆岩层压力(pob)等于流体静压力(pf)和岩石骨架应力(pG)之和,是不严密的,这可以导致许多错误。在考虑了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了以上三种力的关系式:pob =Φpf +(1 -Φ)pG, 这是一个与孔隙度(Φ)有关的复杂代数和。该式比较严密,将在石油工程计算以及实验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稠油热采加注环烷酸盐矿场试验
    孙新春, 孙利德, 胡学雷, 赵斌
    1998, 19 (6):  520-530. 
    摘要 ( 126 )   PDF(197KB) ( 402 )  
    在研究克拉玛依石化厂减压馏分(馏程300 ~ 490 ℃)环烷酸成盐工艺基础上, 分析了该馏分环烷酸盐作为热采蒸汽吞吐添加剂提高热采井产油量的各项性能后认为, 环烷酸盐成盐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廉, 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热采添加剂的技术要求。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中试生产了90 t 环烷酸盐工业产品。在采油一厂稠油作业区实施了18 口热采井加注环烷酸盐矿场试验。矿场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效井12 口,试验成功率66 %.有效井共增产原油1 644 t, 共创收入175.908 ×10 4 元, 18 口井矿场试验总投入经费40.05×10 4 元,总投入产出比达到1 ∶4以上,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是为降低稠油热采成本而开发的一种有效、廉价的新型表面活性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油地质学家──吴涛
    1998, 19 (6):  531-531. 
    摘要 ( 67 )   PDF(4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