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临南洼陷江家店地区沙三下亚段储集层成岩流体演化
    操应长,王新桐,王艳忠,杨田,程鑫,王思佳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1
    摘要 ( 89 )   PDF(300KB) ( 118 )  
    通过对临南洼陷江家店地区10余口井的70余块样品的铸体薄片分析、流体包裹体特征总结及显微测温,揭示了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储集层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的酸碱流体演化及油气充注:距今43.7×106—37.0×106 a,地层流体呈弱碱性,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为主,并发育少量早期黄铁矿胶结物;距今37.0×106—28.2×106 a,有机质热演化导致地层流体呈酸性,发生长石的溶蚀及石英的Ⅰ期次生加大现象;距今28.2×106—24.6×106 a,有机酸开始脱羧,沙四下亚段的石膏层开始脱水,地层水变为碱性,发生石英溶解及碳酸盐矿物的胶结现象;距今24.6×106—14.0×106 a,有机质热演化使地层水持续呈酸性,发生长石、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及石英的Ⅱ期次生加大现象;距今14.0×106—2.8×106 a,烃源岩再次演化生烃,地层水持续呈酸性;2.8×106 a至现今,地层水呈弱碱性,发育少量的晚期黄铁矿胶结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
    戴俊生,王宇坤,冯建伟,李树博,王永娟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2
    摘要 ( 85 )   PDF(300KB) ( 191 )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孔喉结构较差,溶洞、溶孔多被充填,裂缝发育程度成为决定气田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岩心裂缝的观察发现,研究区储集层裂缝大部分为构造缝,西部高角度裂缝发育,东部低角度和高角度裂缝共同发育。利用露头剖面上裂缝的切割关系、产状、充填关系、充填物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裂缝的形成主要有3期,分别为海西运动早期、海西运动晚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沙四—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梁官忠1,2,刘龙松1,张峰2,纪友亮1,吕亚辉2,李彦国2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3
    摘要 ( 103 )   PDF(300KB) ( 173 )  
    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相继发现兴8、兴9等砾岩油气藏,油气资源丰富,且多数油气藏处于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微相,因此对大兴断裂带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廊固凹陷最近获取的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对近岸水下扇进行了沉积微相特征的识别及沉积微相类型的划分,总结了近岸水下扇分布特征,并分别建立了碎屑流及泥石流近岸水下扇沉积模式。碎屑流近岸水下扇在旧州地区发育,扇体表现为厚层砾岩与泥岩的突变接触,沉积物主要是颗粒支撑砾岩,杂基含量很少;而泥石流近岸水下扇在固安地区发育,扇体几乎无水道发育,沉积物主要为杂基支撑砾岩,杂基主要为泥质。碎屑流近岸水下扇识别出扇根主水道、扇根水道间、扇中辫状水道、扇中辫状水道间、扇端席状砂和扇端泥6种沉积微相,其中扇中辫状水道微相是扇中甚至整个碎屑流近岸水下扇的主体,扇端亚相相对不发育。近岸水下扇整体上沿大兴断层呈近北东—南西向展布,在沙三下亚段最为发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风城地区油砂矿勘探评价
    黄文华1a,郭瑞1b,周伯玉1a, 王东学1a,石小磊2,丁芸1a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4
    摘要 ( 97 )   PDF(300KB) ( 264 )  
    油砂矿埋藏浅、黏度极高,其勘探评价方法与常规油气有较大区别。准噶尔盆地风城地区油砂矿采用小孔距钻孔、全孔段取心识别油砂,依据原油质量分数确定油砂层有效厚度及储量,对油砂矿进行勘探评价。选择同一断块,采用钻孔和钻井2种方法勘探, 通过对比发现,2种勘探方法确定的油砂层有效厚度基本一致,储量计算结果接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雷四上亚段白云岩化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
    李蓉,胡昊,许国明b,王琼仙b ,宋晓波b,隆轲b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5
    摘要 ( 63 )   PDF(300KB) ( 248 )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白云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多口钻井在该套白云岩钻揭高产工业气流。在大量岩心、薄片分析基础上,结合实验测试资料,针对准同生阶段和浅埋藏阶段白云岩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储集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为局限台地沉积环境,沉积水体浅且海平面变化相对频繁,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同时期海水,形成了横向展布稳定的巨厚白云岩;该套白云岩在浅埋藏阶段及以前就已经形成,发育泥晶白云岩、微—粉晶半自形—自形白云岩和少量粉—细晶半自形白云岩,地球化学数据也显示白云岩形成时间较早;浅埋藏阶段形成大量晶间孔,控制了后期侵蚀性流体以弥散状渗流,导致研究区白云岩储集层以层状孔隙型或针状溶孔型为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现代沉积的车排子凸起春光区块沙二段沉积相研究
    樊晓伊1,姚光庆1,岳欣欣2,李艳然2,刘媛媛2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6
    摘要 ( 64 )   PDF(300KB) ( 197 )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春光区块中新统沙湾组沙二段取得油气勘探突破,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争议很大,沉积相类型难以确定,加大了单砂体精细刻画、内部构型及储层建模等精细研究的难度,阻碍了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进程。综合岩心、测井、测试分析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分析现代沉积的遥感图像特征,与甘肃省玛曲河及俄罗斯勒拿河三角洲沉积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二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砂坝,砂体发育。研究区岩性圈闭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较为发育的分流间湾导致分流河道和分流砂坝砂体的横向不连续,形成孤立的圈闭;研究区东南部由于不存在沉积的横向间断,较难形成有效圈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麦盖提斜坡玛南构造带鹰山组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特征
    斯尚华1,2,陈红汉2,熊万林3,李培军2,鲁子野2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7
    摘要 ( 47 )   PDF(300KB) ( 174 )  
    为查明麦盖提斜坡玛南构造带鹰山组油气成藏规律,对原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其主峰波长λmax、红绿熵Q及QF535等属性参数,识别出玛南构造带鹰山组储集层中发育橙色、黄绿色、蓝绿色、蓝白色4种荧光颜色的原油包裹体,它们分别代表了在4幕原油充注,原油包裹体主峰波长λmax与QF535分布在4个区域,荧光光谱QF535逐渐减小,反映了包裹体所捕获原油的成熟度逐渐增高。其中Ⅰ幕、Ⅱ幕和Ⅲ幕原油充注对现今鹰山组油气藏的贡献大于Ⅳ幕,Ⅰ幕为早期低成熟度原油充注,Ⅱ幕、Ⅲ幕和Ⅳ幕为晚期较高成熟度原油充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韩城矿区中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
    伊伟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8
    摘要 ( 76 )   PDF(300KB) ( 124 )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韩城矿区中煤阶煤层气的成藏规律,综合应用钻井、测井、试井、煤岩测试和生产数据等资料,分析了韩城矿区的煤层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煤层气成藏模式。韩城矿区煤层气成藏条件有利,主力煤层全区发育且厚度可达12 m,煤层含气量为8~16 m3/t,热演化程度较高,镜质体反射率为1.91%~3.06%,保存条件好;煤层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水文地质和煤变质作用控制。依据构造形态、煤层围岩和地下水动力特征,把研究区的煤层气藏划分为低角度单斜式、鼻状构造式、边缘推覆式、缓坡背斜式和逆断层封闭式等5种成藏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南地区三叠系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孙一芳1,查明1,高长海1,张海祖2,赵海涛2,颜文远1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09
    摘要 ( 56 )   PDF(300KB) ( 133 )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存在争议,为此,采集了13口钻井51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利用镜下观察和显微测温技术,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和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热演化史模拟,确定了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轮南地区三叠系主要发育盐水包裹体和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大多赋存于石英微裂隙中。烃类包裹体在荧光下呈亮黄—黄绿色,表明研究区油气成熟度中等;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具单峰特征,峰值为110~120℃. 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藏经历1期油气充注,主要成藏时间为中新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口地区鲁家坪组页岩储集特征及含气性影响因素
    崔楠1,2,张烨1,2,陆朝晖1,2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0
    摘要 ( 57 )   PDF(300KB) ( 255 )  
    对渝东北城口地区下寒武统鲁家坪组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矿物学特征、储集层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含气性和保存条件以及页岩含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后认为,研究区鲁家坪组页岩保存条件良好,有机质含量高,成熟度高,干酪根以Ⅰ型为主,页岩脆性高;储集空间以矿物粒间孔隙为主,储集层大孔较发育,单位吸附气量大,但由于渝东北城口地区鲁家坪组地层结构复杂,有机质成熟度过高,这些不利因素可能会加大后期开发的难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坳陷齐40区块稠油油藏汽驱优势通道地质评价
    吴东胜,柳洋杰,郑欢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1
    摘要 ( 60 )   PDF(300KB) ( 177 )  
    为确定辽河坳陷齐40区块稠油油藏在汽驱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汽驱优势通道,应用储集层静态描述和开发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渗透率、有效厚度、沉积微相、变异系数、夹层频率等汽驱优势通道的地质评价参数。根据开发动态特征确定优势通道砂体并提取样本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各参数权重,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划分2类汽驱优势通道并确定其参数值,由此建立了汽驱优势通道的地质分类与模糊评价标准,进而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法评价和预测汽驱优势通道的空间展布。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客观和准确,可为汽驱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地质建模技巧及质量控制方法
    于金彪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2
    摘要 ( 107 )   PDF(300KB) ( 137 )  
    油藏地质建模是建立表征油藏初始状态下构造形态与储集层物性及流体分布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的过程,由于地质过程的复杂性、建模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建模资料的不完备性,造成了地质认识和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地质模型的质量,基于常规地质建模方法和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技术,提出了动、静态资料多级约束,多种信息综合利用,模型质量全程控制的一体化建模方法;系统总结了每个建模环节的操作技巧和模型质量控制方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一体化建模方法及操作技巧,可提高地质模型的质量,减少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模拟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特低渗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表征——以延长油田延长组长2段和长6段储集层为例
    庞振宇1,李艳2,段伟1,董越3,段景杰1,高庆华1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3
    摘要 ( 60 )   PDF(300KB) ( 179 )  
    利用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对延长油田低渗、特低渗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微观油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喉道是决定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储集层渗透率主要由平均喉道半径和单位体积有效喉道个数共同控制,单位体积有效喉道体积、主流喉道半径、最大连通喉道半径对渗透率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与喉道进汞饱和度无关。孔喉半径比与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差,而与渗透率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孔喉半径比不断减小,喉道发育程度不断转好,流体的渗流能力不断攀升,地层中的油气容易流经喉道被驱替出来,但是孔喉半径比与孔隙度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孔喉半径比不随孔隙度的改变产生规律性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安气田须六段致密砂岩气藏复杂气水关系控制因素
    李勇1a,陈世加1,吴柄燕1a,邱迪1a,林若鹏1a,李俊良2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4
    摘要 ( 62 )   PDF(300KB) ( 165 )  
    为明确致密砂岩气藏复杂气水关系控制因素,以四川盆地广安气田须六段气藏为例,通过测井、连井剖面以及压汞物性等资料,综合研究烃源岩分布特征、储集层物性以及构造幅度对气藏气水关系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与薄层砂岩间互式分布,供烃能力分散,是须家河组含气层段多、气水关系复杂的根本原因;在相同供烃条件下,天然气优先运移至相对优质的储集层中成藏,造成不同区块气水分异不一的格局;构造幅度也影响致密砂岩气藏的气水分异程度,构造幅度越高,气水分异越充分。因此,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主要受烃源岩分布、储集层物性差异和构造幅度等因素综合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缝洞型三重介质油藏分形渗流规律
    刘化普,刘慧卿,王敬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5
    摘要 ( 75 )   PDF(300KB) ( 158 )  
    缝洞型三重介质油藏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为比较精确描述复杂系统,引入分形理论,建立分形三重介质缝洞型油藏数学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的方法,求出井底压力解;借助matlab编程绘制压力动态曲线,划分渗流阶段,分析渗流特征,进行分形参数敏感性分析;结合钻测井数据,解释渗流参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分形三重介质缝洞型油藏渗流过程分为早期井筒储集,溶洞系统向裂缝系统窜流,溶洞与裂缝系统拟径向流,基质与溶洞、裂缝系统窜流,总体径向流5个渗流阶段。分形系数影响整个渗流过程,随着分形系数的增大,裂缝迂曲度增大,致使渗流阻力增加,引起压力导数曲线整体上移幅度增大,总径向流阶段上翘幅度也增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断层封闭性——以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坝田地区为例
    王力1a,陈世加1,丁玉盛2,路俊刚1,马捷1a,李勇1a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6
    摘要 ( 83 )   PDF(300KB) ( 219 )  
    基于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坝田地区和周缘次凹以及断层上、下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明确主力生烃次凹,判识断层封闭性,分析坝田地区勘探潜力。研究表明,龙岗次凹周缘原油成熟度最高,为烃源岩成熟阶段产物,是坝田地区周缘主力生烃次凹。F1断层上、下盘原油正构烷烃、甾烷、萜烷分布以及成熟度等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揭示F1断层处于封闭状态,证实龙岗次凹烃源岩所生成的成熟油未越过F1断层运移至坝田地区。坝田地区含油砂岩抽提物成熟度低,与自身斜坡区烃源岩和汊涧次凹、东阳次凹所生成的低成熟阶段产物相似。低成熟阶段烃源岩生烃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油藏。因此,坝田地区勘探潜力较差,而紧邻龙岗次凹的断块圈闭是有利勘探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修正的Pareto分布模型在油气资源评价中应用的新方法——兼评3种Pareto分布模型的不正确性
    陈元千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7
    摘要 ( 93 )   PDF(300KB) ( 151 )  
    帕雷托(Pareto)于1897年提出用一个负指数幂函数关系式,描述含油气盆地或区带内油气田储量规模的分布,被称为Pareto分布模型或Pareto定律。然而,原Pareto分布模型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即当x=0时,N(0)→∞。此外,在双对数坐标上,储量规模排序与编号之间往往不成直线关系,无法确定Pareto分布模型常数。因而,影响到原Pareto分布模型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有效应用。陈元千于2008年对原Pareto分布模型提出了修正,克服了理论上的缺陷,建立了有效的预测方法。在修正的Pareto分布模型的基础上,经进一步研究,得到了计算Pareto分布密度、累积分布和逆累积分布,以及含油气盆地总资源量和三级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对金之钧、Lee和Chen-Richard 的3种Pareto分布的不正确性进行了评论。通过实例应用表明,新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酸盐岩中固体沥青裂解过程硫元素赋存状态模拟实验
    罗厚勇1,2,张大勇3,梁明亮4,刘文汇2,胡文瑄1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8
    摘要 ( 69 )   PDF(300KB) ( 68 )  
    为查明碳酸盐岩储集层固体沥青裂解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过程中硫元素赋存状态的变化,采集川西北矿山梁地区下寒武统含硫低成熟固体沥青,通过半开放实验体系,模拟了固体沥青的生排烃演化;并利用同步辐射分析技术,对固体产物中硫元素的化学赋存状态进行精确检测。结果表明,固体沥青直接裂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了还原态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在有溶解硫酸盐存在的条件下,形成了H2S和大量的CO2,反映该过程发生了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伴随实验温度和压力的升高,H2S产率和硫酸盐相对含量的增加,反映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还原态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和氧化态硫酸盐的还原反应。硫酸钙矿物的生成和富集表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过程伴随的酸性流体可以对白云岩储集层产生明显的溶蚀作用,可能会生成次生膏盐,高含硫储集层中的膏盐可能是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的反应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油藏CO2驱特征曲线理论推导及应用
    陈亮,顾鸿君,刘荣军,屈怀林,董海海,赵逸清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19
    摘要 ( 63 )   PDF(300KB) ( 159 )  
    基于低渗油藏CO2驱过程中CO2与原油渗流符合幂指数规律的假设,在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理论基础上,推导了低渗油藏CO2驱特征曲线,建立了CO2拟含气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形成低渗油藏CO2驱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等指标的预测方法。低渗油藏CO2驱特征曲线形式表明,修正后的累计CO2产量与累计产油量呈半对数直线关系。现场生产实例应用表明,CO2驱特征曲线能较好地预测低渗油藏CO2驱的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等动态指标,对区块开发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预测水驱油井分层动态指标的新方法
    董驰1,宋考平1,石成方2,朱孟高3,崔晓娜1,刘柱1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20
    摘要 ( 72 )   PDF(300KB) ( 215 )  
    中国水驱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甚至特高含水开采期,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加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经济有效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为满足油田快速、准确识别优势渗流通道和治理低效无效循环的需要,基于油藏数值模拟和水驱规律曲线方法,提出了一种快速预测单井分层动态指标的方法。对大庆油田筛选出的10条天然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了研究,发现采出程度与水油比在半对数坐标系中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回归出了这一线性关系表达式中斜率和截距与渗透率的关系,从而得到了不同渗透率下采出程度与含水率(或水相分流量)之间的关系式。对单井产液量进行劈分,与得到的关系式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油井分层动态指标预测模型,并提出了采用实际生产动态数据对产量的修正方法。与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计算进行了对比,两者水驱采收率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为2.72%. 对实际生产区块动态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方法简便易掌握,能够高效、准确地对水驱油藏分层动态指标进行预测,解决了常用预测方法耗时长、计算复杂、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伴随模型的历史拟合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汪勇1,张璋2,孙业恒1,刘威2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21
    摘要 ( 72 )   PDF(300KB) ( 111 )  
    针对目前油藏数值模拟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存在运算量大、无法处理大规模油藏、计算精度达不到要求等缺陷,提出了基于伴随模型的历史拟合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依据伴随系统理论,建立伴随变量独立于模拟计算变量的伴随模型,避免直接求解梯度方程;根据油藏数值模拟器的渗流模型状态方程及求解方法,构建伴随模型的系数矩阵,求解伴随方程,得到伴随变量;建立敏感系数计算方程,利用所得到的伴随变量,求解目标函数关于控制变量的敏感系数矩阵。与常用的梯度模拟器法和试验设计法相比:伴随模型的系数矩阵易于构建,可直接来源于渗流模型状态方程的求解结果;求解梯度方程的计算量仅取决于观测数据的数量,而不取决于模型参数的数量,为求解某一观测数据对所有模型参数的导数,只需构建并求解一个相应的伴随方程;只需正演一次原模型以及反演一次伴随模型,就可以得到所有时间每一个网格参数的敏感系数,提高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烃类气体非生物成因及其判识标志
    胥旺1,2,郑国东1,马向贤1,范桥辉1,David R Hilton1,3,徐胜1
    2017, 38 (2):  1-1.  doi: 10.7657/XJPG20170222
    摘要 ( 75 )   PDF(300KB) ( 157 )  
    总结和评述了烃类气体非生物成因的代表性观点,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在蛇纹石化非生物成因烷烃理论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非生物成因烃类气体可能生成的地质背景。已经发现的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形成与运移,大部分都位于构造活动强烈、地质背景复杂的区域,如何将化学反应机理及其反应条件与具体的地质条件相匹配,是涉及非生物成因天然气成藏至关重要的科学问题。讨论了已有的多种非生物成因烃类气体的判别指标和划分模式,尽管甲烷δ13C的典型分布区间对非生物成因烃类气体的识别非常重要,但需要结合具体的地质背景条件给予合理解释,非生物成因甲烷δ13C可能具有更宽泛的分布区间。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利用烃类气体碳、氢同位素特征来判别烃类气体的成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