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况昊, 周润驰, 王钧民, 刘豪, 谭先锋, 蔡鑫勇, 肖振兴. 玛湖凹陷与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储集层差异及成因[J]. 新疆石油地质, 2023, 44(1): 18-24. |
[2] |
代兰, 邬光辉, 陈鑫, 朱永峰, 陈思锜, 罗鑫, 胡明. 共轭走滑断裂形成演化的控制因素及物理模拟实验[J]. 新疆石油地质, 2023, 44(1): 43-50. |
[3] |
于洪洲, 王越, 周健, 薛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体系[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4): 396-403. |
[4] |
石善志, 邹雨时, 王俊超, 张士诚, 李建民, 张啸寰.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集层脆性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2): 169-176. |
[5] |
李岩, 张菂, 樊晓伊, 张金通, 杨瑞莎, 叶欢. 低渗透砂砾岩油藏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1): 59-65. |
[6] |
王晔磊, 邱隆伟, 杨勇强, 吴宛秋, 杨保良, 乔雨鹏. 济阳坳陷义和庄—大王庄地区二叠系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6): 676-682. |
[7] |
李春柏. 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J].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3): 374-380. |
[8] |
曹自成, 徐勤琪, 余腾孝, 秦华, 耿锋, 郝建龙, 邓尚. 二次生烃与古油藏原油裂解对油气成藏的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为例[J].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2): 143-151. |
[9] |
黄蝶芳, 姜萌蕾, 邵满军, 林霖, 程甜, 李成明, 刘俊田.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构造样式及演化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6): 651-657. |
[10] |
赵康安, 孙平昌, 于丰宁, 柳蓉, 张道勇. 民和盆地油页岩加热过程储集物性研究[J].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2): 158-163. |
[11] |
李朝旭, 秦启荣, 田国庆, 孙靖虎, 崔涵, 邹开真. 靖边气田南部奥陶系马五1+2亚段储集层成岩演化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2): 172-179. |
[12] |
梁则亮, 庞志超, 冀冬生, 冯兴强, 吴林, 施辉. 四棵树凹陷超深层裂谷盆地的厘定及油气勘探意义[J].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1): 18-24. |
[13] |
马万云, 迪丽达尔·肉孜, 李际, 廖健德, 王海静, 何丹.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烃源岩生烃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1): 31-37. |
[14] |
司学强, 袁波, 郭华军, 徐洋, 陈能贵, 彭博. 准噶尔盆地南缘清水河组储集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1): 38-45. |
[15] |
杨迪生, 阎桂华, 周天琪, 李严. 齐古断褶带八道湾组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油气充注时序[J]. 新疆石油地质, 2020, 41(1): 5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