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建文, 张伟, 王华, 杨娇, 涂乙, 李琦. 海上稀井网油田碎屑岩储集层构型特征及储集层预测——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L14油田为例[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5): 526-536. |
[2] |
宋俊强, 李晓山, 王硕, 顾开放, 潘虹, 王鑫. 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量预测[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5): 580-586. |
[3] |
牟立伟, 王刚, 罗兴平, 樊海涛, 林世均, 王国辉. 高矿化度钻井液侵入后储集层双侧向电阻率实验校正[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4): 474-478. |
[4] |
周晋冲, 张彬, 雷征东, 邵晓岩, 关云, 曹仁义. 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注水岩心实验及增油机理[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4): 491-495. |
[5] |
周小英, 魏明霞, 张艺荣, 李婷, 徐森. 长庆油田油藏效益分类及开发对策[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3): 320-323. |
[6] |
肖峰, 岳君, 李志超, 刘莉莉, 张吉, 范继武, 张涛.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含水饱和度上限[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3): 335-340. |
[7] |
黄伟强. 低渗稠油油藏CO2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开发——以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南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例[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2): 183-187. |
[8] |
潘丽燕, 阮东, 惠峰, 刘凯新, 张敏, 彭岩. 玛湖凹陷风城组薄互层分层压裂优化方法[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2): 221-226. |
[9] |
李枫凌, 徐士鹏, 刘涛, 卢志明, 李想, 艾尼·买买提. WTK油田白垩系低阻油层成因及流体识别方法[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2): 241-251. |
[10] |
李岩, 张菂, 樊晓伊, 张金通, 杨瑞莎, 叶欢. 低渗透砂砾岩油藏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1): 59-65. |
[11] |
李宁, 杨林, 郑小敏, 张金海, 刘怡辰, 马炯. 基于示踪剂监测和数值模拟的低渗透油藏注采连通性评价[J].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6): 735-740. |
[12] |
李鑫羽, 欧阳传湘, 杨博文, 赵鸿楠, 聂彬.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黏土矿物预测模型[J].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5): 624-629. |
[13] |
苏泽中, 吴德胜, 刘亮, 朱建红, 刘雄. 姬塬油田长63超低渗油藏注采效果评价[J].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4): 450-455. |
[14] |
赵云海, 王健, 黄伟豪, 张莉伟, 彭琦林, 杜红. 低渗透油藏纳米微球强化CO2泡沫体系控制气窜实验[J].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4): 480-486. |
[15] |
胡春桥, 任来义, 贺永红, 万永平, 梁全胜.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J]. 新疆石油地质, 2021, 42(3): 312-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