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山地质构造理论的几点商榷
李毓芳
1992, 13 (4):
382-389.
摘要
(
129 )
PDF(716KB)
(
573
)
80年代初,有的研究者应用日本“沟、谷、盆"系统,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堤出沿博罗霍洛—阿齐克廉都克深大断裂,将天山北半部并入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洋壳型),南半部并入塔里木板块(陆壳型),天山不再是一独立的地质构造单元。笔者认为日本东海沟开口处破裂的鹿岛海山,其东半部不仅没有向下俯冲,反而比西半部高出1 60Om的事实,证明“沟、谷、盆"系统并不符合日本列岛情况,它与博罗霍洛—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带也不在同一布格重力异常带上,天山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单元。天山与祁连山、桑岭、桐柏山、大别山、庐沪地区的地质时代衔接,古纬度相近,雁行排列,共同组成巨型古纬向构造带。天山可划分为:中天山火山岩带,南、北天山超基性岩—古老断块褶皱带,天山外缘褶皱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