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水淹层识别
姚振华, 覃建华, 李世宏, 徐斌, 范小秦, 姜涛, 石勇
2009, 30 (3):
362-365.
摘要
(
139 )
PDF(1155KB)
(
270
)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地质和开发动态,分析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油藏水淹状况,提出了裂缝性低渗透砾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水淹层的综合识别方法,并对三次加密调整井进行了水淹层解释。调整井投产效果证明,该方法的符合率高达93.8%.研究认为水淹层的分布受裂缝和注水量的控制,在平面上水淹方向以东西向为主,南北向其次;在纵向上以顺层水淹为主,水淹程度受油层打开程度和裂缝发育程度影响, P2w3、P2w4。水淹相对严重。水淹体的形态受裂缝形态控制,全区平均水淹体高度为80~120m,长度300-500m,厚度在100m左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