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准连续型高效油藏的发现与成藏机制
    支东明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1
    摘要 ( 143 )   PDF(300KB) ( 608 )  
    准噶尔盆地玛湖富烃凹陷近5年在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中持续取得突破,发现了中国首个亿吨级源上准连续型高效油藏群。这一勘探重大发现得益于勘探思路从构造型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油气藏,向连续型油气藏的转变。成藏机制综合分析认为,玛湖富烃凹陷石炭系—二叠系优质烃源岩发育,有利于原油生成;百口泉组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集层与构造岩性圈闭群,断裂沟通了烃源岩与储集层,有利于原油成藏;百口泉组构造平缓,顶、底板条件好,有利于原油富集;百口泉组存在异常高压与裂缝,原油性质好,储集层甜点发育,有利于原油高产。因此,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亿吨级准连续型高效油藏群整体含油、局部富集,受鼻状构造带、前缘有利相带和断裂联合控制,能规模成藏,潜力巨大,是对全球连续型油气藏勘探与研究的重要补充。当前勘探程度较低的黄羊泉扇、玛东扇和夏盐扇展布区值得重点考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透砂砾岩储集层粒内缝成因机制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
    徐洋,孟祥超,刘占国,单祥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2
    摘要 ( 57 )   PDF(300KB) ( 332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粒内缝是百口泉组储集层重要的渗流通道,国内外对于粒内缝的成因机制、发育规律的研究成果较少。根据粒内缝发育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采用古构造应力值—粒内缝关系表征、粒内缝发育物理模拟实验等手段,系统分析了低孔低渗砂砾岩储集层粒内缝的识别特征、成因机制、发育过程及分布规律。认为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粒内缝从成因上属于构造-成岩缝,其形成与颗粒抗压性、抗剪-抗扭性、内部缺陷、构造应力大小和应力作用方式有关;粒内缝对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的影响主要在于提高渗透率,粗粒的砾级颗粒粒内缝与砂级颗粒粒间基质孔-微孔的有效配置是形成百口泉组优质高效储集层的关键;粒内缝垂向上主要发育于以百口泉组为主的中—下三叠统,平面上乌夏断裂带粒内缝最为发育,克百断裂带因应力作用方式及刚性颗粒含量的变化,粒内缝发育程度与乌夏断裂带存在明显差异,受逆冲断裂带展布控制,自断裂带至斜坡区粒内缝发育程度逐渐变弱,但在走滑断裂发育处,粒内缝发育程度局部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造活动对冲积扇及其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三叠系冲积扇为例
    印森林1,唐勇2,胡张明3,吴涛2,张磊2,张纪易1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3
    摘要 ( 81 )   PDF(300KB) ( 536 )  
    构造活动与冲积扇砂砾岩体的耦合关系,是构造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沿断裂带发育了大面积冲积扇砂砾岩体油气藏,因此,研究断裂带构造活动对冲积扇发育及其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开展了构造控制下冲积扇砂砾岩体展布特征研究;结合油气成藏资料开展了构造控制下冲积扇砂砾岩体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冲积扇叠置样式与同生断层的活动关系密切,同生断层控制下扇体具有3种典型的分布样式,即正梳状断层组合控制下形成的溯源退积式冲积扇、反梳状断层与交叉状断层控制下形成的侧向叠覆式冲积扇和垂向叠覆式冲积扇、前展式断层控制下形成的进积式冲积扇。构造活动对冲积扇形成过程中的物源、地形及气候影响明显。这些因素综合控制了不同构造位置冲积扇砂砾岩体的发育情况及其内部的沉积序列差异性。冲积扇砂砾岩油气藏是构造和岩性综合作用形成的,具有一扇一藏、一扇多藏和多扇一藏的成藏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砂砾岩孔隙结构类型及其控制因素
    陈能贵,郭沫贞,孟祥超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4
    摘要 ( 68 )   PDF(300KB) ( 318 )  
    孔隙结构类型及其控制因素是砂砾岩类储集层研究的一项难点,也是砂砾岩储集层评价和预测的基础。基于高精度CT成像扫描、岩心物性分析及试油试采等资料,结合砂砾岩岩矿特征,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砂砾岩孔隙结构类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利用孔隙喉道半径、孔隙度和渗透率划分砂砾岩孔隙结构的标准,将研究区砂砾岩孔隙结构划分为较优、中等、较差及致密4类,并建立各类孔隙结构的三维定量孔隙结构数值模型。研究表明,砂砾岩的孔隙结构类型主要受泥质含量、火山岩岩屑含量、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控制,其中泥质含量及火山岩岩屑含量是控制砂砾岩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随着泥质含量和火山岩岩屑含量的增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增强,砂砾岩的孔隙结构变差。较优—中等孔隙结构的砂砾岩主要发育于牵引流沉积的扇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和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中;较差孔隙结构的砂砾岩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碎屑流中;致密孔隙结构的砂砾岩发育于富泥的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和砂体顶、底的强胶结带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有利区带预测
    乔锦琪1,刘洛夫1,申宝剑2,胡青1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5
    摘要 ( 92 )   PDF(300KB) ( 83 )  
    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泥页岩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以及含气性进行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广泛发育,奥陶系富有机质泥页岩为黑色碳质页岩,钙质、硅质页岩,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在盆地西部的萨尔干组(7~22 m)和盆地东部的黑土凹组(40~60 m)。萨尔干组干酪根类型为Ⅰ型和Ⅱ型,黑土凹组干酪根类型为Ⅲ型,均为好—优质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泥页岩矿物颗粒以石英为主,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脆性矿物含量高,孔隙主要以介孔和大孔为主,微裂缝发育。泥页岩碎屑矿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井下样品的含气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露头样品由于受到风化,其含气量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明显。优选的中-下奥陶统页岩气发育区在塔东地区的分布面积约1 582 km2,在尉犁地区约1 058 km2. 油气储量为17 814×108 m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韩长城1,林承焰1,鲁新便2,魏婷3,任丽华1,张宪国1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6
    摘要 ( 49 )   PDF(300KB) ( 120 )  
    综合利用大量岩心、薄片,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古岩溶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运用印模法、残差厚度法和不整合类型相结合,恢复了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对古地貌单元进行划分并分析其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在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岩溶陡坡和岩溶盆地4个二级地貌单元,分别定量划分出残丘、台地、阶坪和沟谷4个三级地貌单元。岩溶缓坡区残丘、台地、沟谷末端、沟谷两侧及岩溶陡坡区台地和阶坪是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库车坳陷白垩系超深层储集层特征与勘探潜力
    张荣虎1,刘春1,杨海军2,张惠良1,王俊鹏1,曾庆鲁1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7
    摘要 ( 59 )   PDF(300KB) ( 162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储集层为一套超深、超高压、高温、孔隙型低孔砂岩地层,为查明其储集层特征、成因机制及勘探潜力,依据激光共聚焦扫描、工业CT、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全直径岩心物性分析、电子探针能谱和成像测井等资料,运用构造演化恢复及系统表征的方法,对白垩系砂岩储集层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克拉苏深层区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叠置连片分布,厚度150~250 m;超深层残余原生孔隙及溶蚀孔隙较发育,网状、高角度未充填—半充填构造裂缝发育,储集层性质总体为低孔中低渗;早中期浅埋藏、晚期构造推覆膏盐岩顶棚构造、表生成岩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与晚期构造挤压相互耦合、叠加改造是储集层的主要成因机制;有效储集层厚80~200 m,相对优质储集层厚30~90 m,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构造背斜东西轴部、距不整合面220 m以内的“三者”叠合区,成带连片分布,埋深8 000 m仍然存在有效储集层,具有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库车坳陷克深5井区巴什基奇克组应力垂向分层特征
    史玲玲,唐雁刚,汪斌,王佐涛,魏红兴,周露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8
    摘要 ( 66 )   PDF(300KB) ( 168 )  
    通过对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实验数据的分析,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克深5井区巴什基奇克组不同应力段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以及孔隙结构特征展开对比分析。不同应力段岩性相似,均以方解石胶结的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但张性应力段碎屑颗粒以点状和点-线状接触为主,过渡段碎屑颗粒以线状接触为主,压扭应力段碎屑颗粒呈定向排列;不同应力段储集层基质孔隙类型存在差异,从张性应力段到压扭应力段,储集层平均孔隙度逐渐变小,平均渗透率则逐渐变大。不同应力段孔隙结构存在差异,张性应力段储集层毛细管压力曲线以Ⅰ类和Ⅱ类为主,排驱压力、中值压力低,进汞饱和度高,平均孔喉半径大,喉道均匀,连通性好;而压扭应力段储集层毛细管压力曲线以Ⅳ类为主,平均孔喉半径小,孔喉分选、连通性差,排驱压力、中值压力受微裂缝影响,分布不规律;过渡段储集层特征基本介于张性应力段和压扭应力段之间。研究结果明确了克深5井区储集层垂向分层性,改变了按岩性段对储集层特征展开对比分析的传统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海湾盆地辽东南洼陷优质烃源岩定量评价
    赵弟江,韦阿娟,郭永华,付立,吴庆勋,曾金昌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09
    摘要 ( 64 )   PDF(300KB) ( 212 )  
    辽东南洼陷埋藏较浅,构造演化复杂,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认识不清,对其开展烃源岩评价极为必要。运用地球化学、古生物等分析手段,确定了辽东南洼陷主要生烃层系,认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一—沙二段与沙三段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成熟度较高,是研究区主力烃源岩;沙四段—孔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稍差,但成熟度较高,且发育规模较大,是辽东南洼陷非常有潜力的烃源岩;渐新统东营组东三段烃源岩成熟度较低,生烃贡献较小。根据测井资料与地震多属性反演技术,对各套烃源岩发育规模进行定量评价后发现,辽东南洼陷烃源岩发育层系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生烃潜力较大,极具油气勘探潜力。辽东南洼陷北部优质烃源岩厚度明显比南部大,是研究区生烃中心,南部烃源岩主要沿走滑断层呈串珠状分布,明显受到走滑断层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Lee的油气资源量发现过程模型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陈元千,唐玮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0
    摘要 ( 61 )   PDF(300KB) ( 184 )  
    Lee的专著《Statistical Methods for Estimating Petroleum Resources》第4章和第7章的发现过程模型是评价油气资源量的重要理论基础。Lee利用对数正态(Lognormal)分布、威布尔(Weibull)分布、伽马(Gamma)分布、逻辑斯谛(Logistic)分布和帕雷托(Pareto)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一个含油气盆地单峰周期资源量的发现过程,但Lee引用的5种概率密度函数,除对数正态分布正确外,其余4种都是错误的,因而,必然影响到发现过程模型的正确性。此外,由于概率密度函数是0-1的无因次量,必须进行量纲的变换,才能建立可靠的预测模型, 但Lee在专著中没有提到关于概率密度函数的量纲变换。本文以对比的方式,指出了Lee引用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存在的错误,并经过量纲变换和推导,建立了评价油气资源量的预测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水驱特征曲线与Arps递减曲线的关系
    姚建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1
    摘要 ( 136 )   PDF(300KB) ( 265 )  
    水驱特征曲线和Arps递减曲线作为动态评价方法,在已开发油田评价可采储量和预测开发指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不同,导致它们无法直接建立联系。从Arps递减理论公式出发,通过推导产油量—时间的表达式认识到:如果某种水驱特征曲线的表达式能够通过变形得到关于瞬时递减率与产油量的表达式,那么这种水驱特征曲线和Arps递减曲线存在着联系。选择了常用的4种水驱特征曲线,假设油藏产液量不随时间变化,通过两次对时间求导,得到了这4种水驱特征曲线的关于瞬时递减率与产油量的表达式。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和调和递减的递减趋势一致,丙型水驱特征曲线和n=0.5双曲递减的递减趋势一致,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丁型水驱特征曲线只有在油藏含水较高时才能与Arps递减曲线有相似的递减趋势。根据这4种水驱特征曲线的瞬时递减率与产油量的表达式,建立了相关开发指标的预测方法,经过实例验证,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水驱油田含水率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周鹏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2
    摘要 ( 69 )   PDF(300KB) ( 182 )  
    含水率是反映水驱开发油田生产动态的重要指标,依据已有的生产数据预测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是一项极其有意义的工作。预测油田含水率的常规方法难以建立含水率随开发时间变化的关系,参数求解也较繁琐。在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增长曲线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随开发时间变化的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此模型表达式简单,参数易求取,预测精度高。结合2个油藏实例,应用新型含水率模型预测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实用性较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胍胶压裂液对储集层渗透率的伤害特征
    徐林静,张士诚,马新仿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3
    摘要 ( 62 )   PDF(300KB) ( 307 )  
    常规胍胶压裂液破胶后对岩心渗透率仍存在一定伤害,影响压裂改造后油气井的产能。在分析胍胶压裂液组分的基础上,采用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进行了动、静态吸附实验和岩心伤害实验。人造岩心伤害实验结果表明,胍胶压裂液的破胶液对岩心基质伤害主要分为水相伤害和胍胶滞留伤害,其中水相伤害占比高于胍胶滞留伤害;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破胶液中胍胶分子在岩心孔隙中的滞留主要分为吸附和捕集,其中胍胶分子的平均吸附量占43.6%,平均捕集量占56.4%;天然岩心伤害实验也证实,胍胶压裂液的破胶液对天然岩心的伤害主要是水相伤害,相对水相伤害,破胶后的胍胶分子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则较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合物酸液稠化剂对储集层的伤害
    林鑫1,2,张士诚1,李小刚3,张汝生2,崔佳2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4
    摘要 ( 70 )   PDF(300KB) ( 177 )  
    酸压措施中常用酸液的稠化剂大多是采用聚丙烯酰胺类的高分子聚合物。这些稠化剂降解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黏度,酸压施工后残留在地层中造成储集层伤害,直接影响酸压效果。配制了3类聚合物酸液稠化剂的残酸(胶凝酸、交联酸和温控变黏酸),针对这3类残酸对碳酸盐岩高渗岩心和低渗岩心渗透率伤害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类酸液的残酸对碳酸盐岩高渗岩心的基质渗透率伤害率要大于对低渗岩心的伤害率,即岩心初始渗透率越大,孔隙越发育,受大分子聚合物降解产物的伤害越严重。 3类酸液的残酸所产生的滤饼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都相对较低,不是导致储集层伤害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字岩心的砂粒对储集层渗透特性影响
    薛健康,王玉斗,王殿生,周伟,王雪英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5
    摘要 ( 64 )   PDF(300KB) ( 143 )  
    正确认识砂粒对储集层渗透特性影响,对砂砾岩油藏的合理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岩心CT扫描图像,通过砂粒嵌入法构建砂砾岩数字岩心,运用最大球法提取相应的孔隙网络模型,利用逾渗理论研究砂粒对砂砾岩渗透率和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粒的存在会降低岩心渗透率,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随着砂粒位置向岩心出口端移动,岩心渗透率逐渐降低,残余油饱和度逐渐减小;砂粒的增大会阻断较多孔隙的连通性,使岩心渗透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升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心渗透率、残余油饱和度与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关系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逾渗模拟结果一致性较好,岩心渗透率相对误差小于7.6%,残余油饱和度相对误差小于2.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波衰减处理中小波函数的选择方法
    杨顺辽a,桂志先b,张正炳a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6
    摘要 ( 59 )   PDF(300KB) ( 206 )  
    在讨论小波域面波衰减处理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在面波衰减处理中小波分解结果应具有良好分离性的要求,根据支集长度决定局部化特性,消失矩决定低频低波数分量的能量集中程度,分析出在面波衰减处理中应选取短支集长度、高消失矩及具有对称性的小波函数的原则,得出了Symmlet小波函数是最优小波的结论。并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面波衰减处理结果中面波衰减程度以及对反射波影响程度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小波函数选取方法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拐凸起石炭系低放射性火成岩岩性测井识别
    李静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7
    摘要 ( 56 )   PDF(300KB) ( 143 )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石炭系火成岩岩性复杂多样,横向变化快,厚度大,且均具低放射性特征,利用自然伽马无法准确识别岩性。通过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分析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利用元素俘获谱测井进行岩石成因、成分分析,建立SiO2与Fe2O3和TiO2质量分数交会图进行火成岩化学成分划分,结合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反映的结构构造信息建立成像模式图版,进一步从结构上对岩性进行识别;在ECS测井和FMI测井识别岩性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岩性、不同结构及矿物成分的火成岩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将ECS测井和FMI测井识别结果推广到常规测井中,进行常规测井曲线敏感性分析,建立中子孔隙度—密度交会图,从而实现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划分火成岩岩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叠前道集优化处理及其在AVO分析中的应用
    李远娟1,王泽胜2,阎建国1,吴杰1,闫小伟1,徐松1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8
    摘要 ( 79 )   PDF(300KB) ( 224 )  
    以叠前道集的保幅处理为核心,建立了一个针对实际地震资料的道集优化处理流程,对叠前共反射点道集进行优化处理,利用反Q滤波方法补偿能量损失、谱均衡法校正子波拉伸畸变以及波形匹配法消除剩余时差。将所建立的道集优化处理流程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某碳酸盐岩潜山储集层的AVO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道集优化处理技术可以更好地突显地下地层的AVO响应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正交分析法分析岩石电性影响因素敏感性
    董怀民,孙建孟,闫伟超,崔利凯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19
    摘要 ( 65 )   PDF(300KB) ( 57 )  
    在分析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正交分析法用于判别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正交矩阵设计来分析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水平组合,用方差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对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区分影响岩石电性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对选取的岩心样品进行岩石电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石电性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分析结果符合岩石电性数值模拟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水平井SAGD快速启动技术研究进展
    杨洪,何小东,李畅,陈森,游红娟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20
    摘要 ( 73 )   PDF(300KB) ( 157 )  
    针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启动阶段循环预热期长、蒸汽消耗量大的问题,介绍了溶剂辅助启动、泡沫辅助启动、电磁加热启动和应力扩容启动4种双水平井SAGD快速启动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应用方面的优缺点。认为应力扩容启动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双水平井SAGD快速启动技术适应性;将不同快速启动技术联合使用是改善启动阶段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鲍金根地堑断裂坡折带油气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区
    于浩业1,赵卫军2,欧亚平1,姜涛1,郭勇1
    2016, 37 (4):  1-1.  doi: 10.7657/XJPG20160421
    摘要 ( 50 )   PDF(300KB) ( 82 )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鲍金根地堑斜坡为例,依据断裂坡折带储集层、地层、构造及所处位置,对其分类及其与油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高位坡折带地层薄,储集层相对不发育,主要发育深切谷,以断块油藏为主;中位坡折带地层较全,储集层发育,主要发育宽缓的沟谷,以断块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低位坡折带位于烃源岩发育区,主要发育低位域扇体,储集层不发育,以岩性圈闭的凝析气藏为主。根据3类坡折带各自特点,认为中位坡折带以及高位坡折带内的沟谷是油藏的有利勘探区,低位坡折带是凝析气藏的有利勘探区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