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10-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古生界油气前景与勘探方向
    康玉柱
    2010, 31 (5):  449-453. 
    摘要 ( 133 )   PDF(466KB) ( 308 )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面积13×104 km2.目前已发现30 多个油气田。经研究认为,该盆地具有前震旦系结晶变质基底,在纬向、西域系和北东向构造体系控制下,发育广泛的古生代沉积。盆地原型:震旦-奥陶纪为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纪为挤压裂谷-克拉通盆地,石炭-二叠纪为类克拉通坳陷盆地。发育三套烃源岩($\epsilon$-O、S1及CP),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当前和今后油气勘探重要领域,并指出,准西北、准东和陆梁等地区是寻找古生代油气田的有利区(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深部地壳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
    张景廉, 雷明, 卫平生, 曹正林, 阎存凤
    2010, 31 (5):  454-459. 
    摘要 ( 77 )   PDF(444KB) ( 309 )  
    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勘探近来倍受关注,但盆地的“非典型沉积岩”的成因、布达特群原油的来源及成因仍不清楚。从地幔热液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省、盆地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分布的研究表明,作为特殊储集层的非典型沉积岩是地幔富碱、碱土金属流体的Na、K、Mg 交代作用的产物;而作为太平洋型块体的中蒙块体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盆地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制约了油气田的分布。因此,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可能为深部无机成因,根据这一思路,布达特群潜山带可望找到更多大型油气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西南区岩性油藏勘探思路及方法
    宗贻平, 付锁堂, 张道伟, 张永庶
    2010, 31 (5):  460-462. 
    摘要 ( 90 )   PDF(292KB) ( 233 )  
    柴西南区是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的主要区域,石油资源量为15.35×108 t,目前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53×108,整体探明率低,勘探潜力大,目前发现以构造油藏为主。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勘探技术的进步,岩性油藏勘探正逐步成为该区主要的勘探领域。油气地质评价表明,柴西南区发育河流三角洲体系控制的古近–新近系碎屑岩岩性油藏,勘探领域广阔,具有良好勘探前景。近几年在红柳泉$E^1_3$油藏、乌南$N^1_2$油藏、昆北$E_{1+2}$ 油藏等地区的岩性勘探取得了良好成效,由此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勘探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
    邹伟宏, 戴俊生, 王余泉, 宋永东, 任文博, 王鹏
    2010, 31 (5):  463-466. 
    摘要 ( 147 )   PDF(409KB) ( 299 )  
    饶阳凹陷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伸展构造是主体。统计各层位四级断层的走向得出,古近纪由早至晚伸展方向由近东西向到北西–南东向再到近南北向顺时针旋转。右行走滑构造也很明显,表现为雁列构造、帚状构造、花状构造、主断裂尾部构造等主断面陡倾,主要形成于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期。马西、河间、留路等主控断层的坡坪式形态和伸展活动,导致了自东向西依次为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中央潜山带、次洼槽带、斜坡的规律性分布。北部主滑脱面深度大,为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大,为基底断弯区;南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小,为盖层滑脱断褶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造对塔中奥陶系礁滩型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邬光辉, 琚岩, 杨仓, 赵宽志
    2010, 31 (5):  467-470. 
    摘要 ( 92 )   PDF(339KB) ( 227 )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台缘带的构造与储集层地质综合分析表明,缺乏改造作用的奥陶系古老礁滩体只能形成低孔低渗储集层,构造作用控制了高产油气储集层的发育。良里塔格组台缘礁滩体沉积末期,东部构造抬升形成强烈的暴露岩溶作用,发育大型溶洞,造成东部储集层优于西部。断裂带是地震剖面上具有“串珠”响应的大型缝洞发育的主体部位,埋藏期溶蚀形成的缝洞体主要受控于断裂。裂缝对后期溶蚀作用及储集层渗透性具有建设性作用,也是油气高产的重要因素。塔中Ⅰ号坡折带构造的差异性造成礁滩体的分布、储集层的发育具有分段性:东部台缘带高陡狭长,风化壳岩溶与构造作用形成的缝洞储集层发育,有利于油气高产稳产;西部断裂欠发育区台缘带宽缓,以孔隙型储集层为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陈建琪, 纪艳红
    2010, 31 (5):  471-473. 
    摘要 ( 86 )   PDF(217KB) ( 228 )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集体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上部具气孔的块状熔岩、杏仁状玄武岩、安山岩是主要的储集层,后期改造是改善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关键,主要包括风化淋滤、溶蚀、断裂及微裂缝的碎裂改造,形成次生溶蚀孔洞及次生裂缝,成为良好的储集体,储集空间包括溶蚀孔、缝和构造缝、收缩缝,属孔隙-裂缝型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火山岩油藏受岩性岩相控制,以近距离垂向运聚为主,油气富集带紧邻生烃中心围凹分布,火山熔岩顶部气孔、杏仁体充填带的残留厚度、风化淋滤和溶蚀程度、断层的沟通作用是成藏关键因素。二叠系剥蚀线附近和火山喷发间歇面是形成火山岩油藏的有利区带,在牛东、马中、条中、南缘等区块的二叠系、石炭系火山岩中发现了亿吨级的勘探场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西阿尔金斜坡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演化特征
    易定红, 曹正林, 裴明利, 袁剑英, 吴武军, 郑希民
    2010, 31 (5):  474-476. 
    摘要 ( 108 )   PDF(229KB) ( 279 )  
    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西起七个泉构造、东至牛鼻子梁构造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_3 xg^1$)至新近系狮子沟组($N_2 s$)连井剖面沉积体系演化分析表明:①阿尔金斜坡地区从$E_3 xg^1$ 至$N_2 s$ 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②总体上发育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E_3 xg^1$ 沉积早期为退积旋回,中、晚期则主要为进积旋回;③各个沉积体系开始出现进积旋回的时间不一致,其中,月3 井区从E3xg2 沉积中期开始就持续出现进积旋回,而西岔沟构造则在$N_2 s$ 沉积早期才开始出现进积旋回,月1 井区没有出现进积旋回;④牛参1 井区在$N_2$sy 下部至$N_2 s$ 发育退积旋回。阿尔金斜坡区的沉积体系发育与演化特征充分反映了阿尔金断裂带活动的多期性、阶段性、局部性和不同步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北地区三叠系层序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时晓章, 王建新, 金振奎, 王哲, 刘安, 李鹏, 官全胜, 杨有星
    2010, 31 (5):  477-481. 
    摘要 ( 94 )   PDF(1037KB) ( 293 )  
    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塔北地区128 口井的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近2.5×104 km 二维地震剖面和部分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塔北地区三叠系中识别出5 个以不整合面为界面的三级层序,层序Tsq1 和层序Tsq2 相当于下三叠统,层序Tsq3 和层序Tsq4 相当于中三叠统,层序Tsq5 相当于上三叠统。5 个层序均由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组成,低位体系域以发育辫状河、曲流河和三角洲为主,湖侵体系域以发育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为主。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是控制三叠系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层序演化及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表明,低位体系域中发育的复合河道和三角洲分流河道是寻找岩性圈闭的有利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何金有, 邬光辉, 李启明, 马锋, 李洪辉
    2010, 31 (5):  482-484. 
    摘要 ( 145 )   PDF(198KB) ( 251 )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周边露头剖面及盆内钻井震旦系石油地质特征分析,认为震旦系顶部白云岩受岩溶作用发育溶蚀孔(洞)缝,储集空间主要为角砾间孔、溶蚀孔(洞)及裂缝;南华—震旦系泥质岩类和下寒武统泥岩、泥灰岩为震旦系的有效烃源岩;同时,下寒武统泥岩及泥灰岩直接覆于震旦系白云岩储集层之上,可作为良好盖层,与震旦系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良好储盖组合;震旦系油气成藏史分析表明顶部白云岩具有多期油气充注条件,在古隆起斜坡区可能保存原生古油藏。在此认识基础上,结合区带评价分析,提出塔东低凸起北斜坡、塔中低凸起北翼及柯坪-巴楚隆起等震旦系为有利勘探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区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苏丕波, 雷怀彦, 梁金强, 沙志彬, 梁劲
    2010, 31 (5):  485-488. 
    摘要 ( 64 )   PDF(627KB) ( 380 )  
    以南中国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区的实际地球物理资料为依据,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矿区的地震反射异常特征、地球物理测井异常特征、地热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地震剖面结合叠后地震属性剖面解释能够有效识别水合物成矿带;水合物声波速度、电阻率与密度等测井曲线的组合分析是判断水合物层赋存的有效途径;通过地震、测井及地热等多种地球物理特征联合分析与融合,能够优化、集成有效的地球物理技术,提高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的有效性,形成可靠的水合物矿藏预测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潜江凹陷蚌湖—周矶向斜带温压系统特征及油气分布
    康建云, 叶加仁, 郭飞飞, 唐文旭
    2010, 31 (5):  489-491. 
    摘要 ( 106 )   PDF(378KB) ( 208 )  
    蚌湖—周矶向斜带是潜江凹陷最好的生烃向斜带,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利用90 余口探井的实测温压数据,对蚌湖—周矶向斜带的地温场、地压场、温压系统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它们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蚌湖—周矶向斜带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有利于烃源岩成熟与油气生成;深部发育的弱超压可为油气运移提供重要的驱动力;纵向上具有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特征,但油气的垂向运移能力较差,以较短距离的侧向运移为主;平面上各含油层系的油藏主要分布于流体能量相对低能区,且环绕或紧邻相对高能区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中的生物扰动作用
    杨伟芳, 王波, 张惠良
    2010, 31 (5):  493-495. 
    摘要 ( 81 )   PDF(486KB) ( 268 )  
    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认为生物扰动作用发生在表层细粒泥质沉积物中,如深海海底、河口湾、潮滩等环境下。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为高能碎屑滨岸沉积,其中含大量的遗迹化石,也发育大量的生物扰动构造,说明高能环境下存在生物扰动的事实。生物扰动强度也是进一步识别各沉积微相的依据,隐性生物扰动作用甚至可以保留原始沉积构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油气勘探
    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的地质统计学研究方法
    史祥明, 杨少春, 叶光辉, 曹翠, 陈宁宁
    2010, 31 (5):  497-499. 
    摘要 ( 70 )   PDF(263KB) ( 269 )  
    根据地质统计学理论,将储集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砂体厚度等)视为区域化变量,将变差函数引入到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中,介绍了实验变差函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储集层非均质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对储集层参数的变化速度和幅度进行了定量描述,从而实现了对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的定量描述。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具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比变异系数能更好地对平面非均质性进行分类和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现代试井解释技术的基础
    陈元千
    2010, 31 (5):  500-505. 
    摘要 ( 147 )   PDF(505KB) ( 248 )  
    现代试井解释技术,是一种由计算机操作系统与专用软件相结合自动拟合求解的方法。它可以大大提高解释的速度与质量,但也与解释工程师的业务能力密切相关。目前的情况是,许多解释工程师,只会操作计算机完成解释任务,而对现代试井解释技术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或知之不深,或知之甚少。这不但会直接影响到试井解释的质量,也会影响到自身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基于此考虑,阐述了现代试井解释技术的基础方法,其中包括:无因次化处理与单位变换;压力导数的定义及变化特征;计算压力导数方法的推导;无因次量与典型曲线。最后,通过2 个实例说明,对于均质和双重(孔)介质油藏,如何应用现代试井解释技术,求取各项参数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层稠油油藏天然气吞吐优化方案设计
    张艳玉, 孙文静, 孙晓飞
    2010, 31 (5):  506-508. 
    摘要 ( 78 )   PDF(218KB) ( 208 )  
    随着天然气源的大量发现与注天然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不断完善,注天然气开发稠油油藏已成为提高稠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某油田深层稠油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在室内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建立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利用历史拟合调整后的组分模型对注天然气吞吐提高深层稠油采收率方案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参数优化方案,使注天然气吞吐开发深层稠油油藏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油田超稠油脱水温度优化实验
    欧阳传湘, 左晨晓
    2010, 31 (5):  509-511. 
    摘要 ( 105 )   PDF(266KB) ( 337 )  
    以辽河油田杜229+84 超稠油区块的油样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超稠油的原油密度、粘度、混合原油乳状液密度、粘度、乳状液膜压及混合原油脱水水滴沉降速度等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温度对超稠油脱水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混合原油及其乳状液的密度、粘度均减小,原油与脱出水密度差先增加后减小,水滴在介质(原油)中沉降速度增加,稠油乳状液膜压降低,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超稠油的脱水速度;油水密度差在70~95℃增加幅度最大,原油及其乳状液粘度的减小幅度最大。综合考虑经济因素,超稠油最佳破乳脱水温度为80~9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ang-Li 产量模型参数优化的简便方法
    李发印
    2010, 31 (5):  512-513. 
    摘要 ( 94 )   PDF(115KB) ( 166 )  
    借助1stOpt 软件,采用最大继承法,可以快速、便捷、准确地得到Wang-Li 模型参数。应用表明,该方法对油层组、油藏、气藏、油田、气田、纯油区和过渡带、普通井网和加密井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耦合数值模拟新方法
    康志江
    2010, 31 (5):  514-516. 
    摘要 ( 107 )   PDF(244KB) ( 452 )  
    首次提出洞穴内两相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并建立了洞穴与溶孔间的界面处理方法,创建了缝洞型油藏洞穴-溶孔耦合型两相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有限体积数值解法,编写了计算机应用程序,成功地应用于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水驱油机理研究,首次提出了多井缝洞单元的注水开发模式,现场实施后增油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蒸汽后油藏火驱见效初期生产特征
    黄继红, 关文龙, 席长丰, 程宏杰, 李晓玲, 王玉新
    2010, 31 (5):  517-519. 
    摘要 ( 98 )   PDF(428KB) ( 267 )  
    克拉玛依油田红浅1 井区将火驱作为稠油油藏注蒸汽(蒸汽吞吐、蒸汽驱)后的一种接替开发方式,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种方式下次生水体对火驱进程的影响,并给出了火驱开发过程中一线生产井的5 个生产阶段及各阶段生产特征。结合矿场试验实际生产动态,分析了生产井见效初期的3 种产状及不同产状的形成机理。这对分析类似油藏的火驱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油藏工程
    低压特低渗透油藏采油、采液指数变化规律
    王厉强, 孙玉凯, 刘曰强, 崔英怀, 罗阳俊, 杨丹
    2010, 31 (5):  521-522. 
    摘要 ( 109 )   PDF(262KB) ( 292 )  
    针对低压特低渗透油藏较常规低渗透油藏储集层岩石压力敏感性更强的特点,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和渗透率压力敏感性变化下的无因次采油(液)指数计算公式。以吐哈油田牛圈湖低压特低渗油藏为例,讨论了油水粘度比、启动压力和渗透率变形系数动态变化时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特低渗油藏启动压力的动态变化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有较明显的影响;此外,无因次采液指数受启动压力和渗透率变形系数的影响也较常规低渗透油藏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报道
    中国石油在疆建设四个基地一条通道
    2010, 31 (5):  523-523. 
    摘要 ( 50 )   PDF(62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高含H2S 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新模型
    卞小强, 杜志敏, 汤勇
    2010, 31 (5):  524-526. 
    摘要 ( 80 )   PDF(195KB) ( 210 )  
    根据里群等实测的高含H2S 天然气偏差系数Z 值,利用非整数幂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了新的高含H2S 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模型。利用新模型和Dranchuk-Abu-Kassem-Wichert-Aziz(DAK-W-A)模型对实测偏差系数进行了拟合计算。与实验值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0.276%,最大相对误差为2.734%,精度明显高于DAKW-A 模型,且具有计算快速、容易进行微分积分运算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变系数改进灰色GM(1,1)模型预测油田产量
    王博, 宋新民, 杨兆平, 唐后军
    2010, 31 (5):  527-529. 
    摘要 ( 81 )   PDF(185KB) ( 185 )  
    产量递减预测模型是油气藏工程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应用灰色预测建模理论,提出了一种变系数GM(1,1)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的方法。变系数GM(1,1)模型结合原始数据系列的变换,改进了灰色预测模型。通过对油田产量预测的实例计算表明,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稠油高温气体辅助蒸汽驱的可行性研究
    范耀, 刘易非, 茹婷, 李彬刚, 黄海
    2010, 31 (5):  530-532. 
    摘要 ( 90 )   PDF(258KB) ( 443 )  
    针对目前稠油油藏开发效益差、产量低的现状,开展了适用稠油油藏的注气方式研究。从稠油粘温特性和流变特性入手,分析了蒸汽驱开采稠油的驱油机理以及目前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对利用氮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辅助蒸汽高效开采稠油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氮气、二氧化碳的高温气体辅助蒸汽驱相比单纯蒸汽驱具有明显优势,原油采收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合物溶液作用于残余油膜上的力学分析
    刘丽丽, 王立辉, 张莹, 刘姝祺
    2010, 31 (5):  533-535. 
    摘要 ( 97 )   PDF(433KB) ( 307 )  
    结合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本构方程,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计算了聚合物溶液作用在亲油岩石表面上的残余油膜的应力。计算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越大,作用在残余油膜上的应力越大,越有利于油膜的变形;流道宽度越大,作用在油膜上的偏应力越大,越有利于提高驱油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开发无隔板底水油藏的新方法
    刘彦成, 王健, 孟建勋, 刘培培, 范伟, 鲁光亮
    2010, 31 (5):  536-538. 
    摘要 ( 59 )   PDF(265KB) ( 254 )  
    在无隔板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许多油井面临着底水锥进速度快、临界产量低、无水采油期短等生产技术难题。借鉴前人研究思路,基于开发底水油藏的隔板理论和双层完井排液压锥技术,对无(天然)隔板底水油藏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人为注入堵剂(人工隔板)与排水压锥技术相结合的有效开发无隔板底水油藏的新方法,对于科学、高效、合理开发底水油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层分支水平气井不稳定产能分析
    蒋开, 李闽, 刘忠群, 何志雄
    2010, 31 (5):  539-542. 
    摘要 ( 100 )   PDF(397KB) ( 198 )  
    多分支水平井能够数倍地增加储集层泄油气面积,有效提高气井产量。基于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应用Newman 乘积原理和Green 函数,得到与x 轴平行的水平气井的压降解析解,结合坐标旋转,推导出与x 轴成α 角的水平气井不稳定产能方程,进而运用压降叠加原理,导出分支水平气井不稳定产能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气藏中分支水平井产量随分支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分支数的增加各分支间干扰作用加强,产量增加幅度减少,分支数存在一个最优值;(2)根据最优分支数,得到其产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后趋于一定值,流动达到拟稳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侧钻水平井在陆梁油田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陈伦俊, 姬承伟, 马骥, 李彬文, 杨志强, 雷英
    2010, 31 (5):  543-545. 
    摘要 ( 97 )   PDF(346KB) ( 222 )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陆9 井区下白垩统呼图壁河组油藏为典型的薄油层、边底水活跃的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受边(底)水推(锥)进及注入水突进影响,部分油井含水高、采出程度低且增产难度大。为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利用多种手段对油层水淹状况和水驱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富集区。通过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对侧钻水平井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2008—2009 年共实施侧钻水平井14 口,平均单井增油8.1 t/d,含水下降47.2 个百分点,恢复产能2.69×104 t,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趋势面分析技术在塔北英买2 井区断裂识别中的应用
    孟祥霞, 姚清洲, 刘建新, 王锦喜, 袁文芳
    2010, 31 (5):  546-547. 
    摘要 ( 86 )   PDF(447KB) ( 239 )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英买2 穹窿背斜构造复杂,发育多期多级别断裂,受地层倾角较高的影响,断裂的识别与解释难度较大。首次通过趋势面分析技术,有效地刻画了该区的断裂展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断块油藏建模技术在丘陵油田的应用
    刘滨, 石晓燕, 何伯斌, 刘瑛, 罗阳俊
    2010, 31 (5):  548-550. 
    摘要 ( 78 )   PDF(388KB) ( 273 )  
    以油田密井网、地震解释层面和断层数据、储集层预测和沉积微相研究成果作为建模控制因素,综合应用概率统计、变差函数分析等技术手段和序贯高斯协克里金方法完成吐哈盆地丘陵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实现油田综合地质认识成果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在油田下步综合调整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张宇, 王剑峰, 向前, 周春霞, 刘斌, 张军, 邱阳
    2010, 31 (5):  551-553. 
    摘要 ( 74 )   PDF(211KB) ( 255 )  
    阐述了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对象、项目内容、必要性及特点,从项目本身、油田公司及集团公司的层面上分析了二次开发与一般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重大区别,并就具体评价编制了案例。该项研究已在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工作中得到应用,对于老油田进行开发调整研究,努力稳定老区产量和提高油藏采收率,正确认识二次开发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于地震分辨率极限的薄储集层预测技术
    周家雄, 刘薇薇, 孙月成, 隋波
    2010, 31 (5):  554-556. 
    摘要 ( 92 )   PDF(561KB) ( 430 )  
    尽管多数学者都接受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是λ/4,但目前发现的许多储集层的厚度都小于λ/4. 总结了几种预测薄储集层的有效方法,并就每一种方法的适用性和边界条件进行了界定。这些方法在各油气田的实际应用中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与争鸣
    天体演化与地球的无机烃——卡西尼号飞船带给我们的启示
    曹正林, 张景廉, 阎存凤
    2010, 31 (5):  557-561. 
    摘要 ( 109 )   PDF(251KB) ( 269 )  
    陨石、彗星、月球、太阳系大行星及其卫星、宇宙广泛分布着石油烃化合物,土卫六的巨量的甲烷气、液态烃、黑色有机物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根据行星地质学和地球演化史,探讨了地球无机烃存在的可能性。列举了国内外地球无机烃的生成模式:地球脱气模型(戈尔德、杜乐天)、地球吸积模型(欧阳自远)、费托地质合成模型(沃里沃夫斯基、萨尔基索夫、萨特马利)、多种成因的综合模型(张景廉)。介绍了张景廉等近10 年来关于油气成因的研究成果:根据Pb,Sr,Nd 同位素资料,可以对一些油田的成因进行判识,油气无机成因论不仅可解释中国大陆油气田的分布规律,而且可以对未来勘探靶区进行预测。卡西尼号飞船给我们的启示是:地球深部尚有巨大的油气储量,而按照油气无机成因论是可以寻找大油气田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物介绍
    著名石油地质信息专家 秦强
    2010, 31 (5):  562-562. 
    摘要 ( 47 )   PDF(53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