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以玉门老君庙油田M油藏为例
张虎俊, 刘亚君, 杨会平, 李克勤, 仲崇碧, 侯智广, 李世文, 唐喜鸣
2007, 28 (1):
97-100.
摘要
(
130 )
PDF(204KB)
(
530
)
我国最早采用现代技术开采和最早注水开发的玉门老君庙油田,在67年的开发历史中先后采用测井、油藏工程、岩心、数值模拟、水矿化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开发时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同时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水分布关系和剩余油研究针对性更强,其原理为:对注水井注入两种同位素示踪剂,根据对应油井产出示踪剂质量浓度曲线形态的变化,以及两种示踪剂峰值质量浓度产出的时间差,以色谱分离理论与对流扩散理论为基础,应用示踪剂解释软件,进行注采对应关系分析、储集层非均质性参数确定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老君庙油田M油藏4252井组的应用,为老油田后期注水开发剩余油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直观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