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2-02-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油气勘探
    大力寻找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油田——纪念陈贲首次论证油气再次运移
    安作相
    2002, 23 (1):  1-4. 
    摘要 ( 102 )   PDF(416KB) ( 264 )  
    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的重要含油岩系,近年勘探连连有新发现。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油藏成因条件分析入手,指出,盆地中的侏罗系油藏为原生油藏,而第三系油藏则是原油通过断裂再 次运移而形成的次生油藏 ,应 当开展区域勘探和综合研究工作,在确定生油凹陷的基础上,实施定凹探边的方针。据初步分析,一里坪坳陷中的一里坪凹陷,侏罗系生油条件较好。因此,除冷湖—南八仙已知含油带外,鄂博梁背斜带可能是含油气富集带,伊克雅乌汝背斜带也应注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石油地质》再获佳绩
    本刊编辑部
    2002, 23 (1):  4-4. 
    摘要 ( 45 )   PDF(36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火山活动与石油、天然气的生成
    郭占谦
    2002, 23 (1):  5-10. 
    摘要 ( 205 )   PDF(626KB) ( 673 )  
    火山活动形成火山岩体和侵入岩体对沉积层形成了热源灶体,依火山岩体和侵入岩体与生油层的层序关系可分为上灶、中灶和下灶,形成灶体生烃模式。火山活动向沉积盆地供给了地球深部来源的CO、CO,和H,等地球深部无机成因的非烃气体,它们可以合成烃,使沉积盆地的沉积盖层出现合成生烃机制。来自地球深部的无机成因的天然气中还有甲烷碳同位素≥-25‰、甲烷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成反序排列的无机烷烃气并在松辽盆地形成了无机烷烃气藏;火山活动为沉积盆地送来了岩浆岩,其中的地幔岩中见有烷、烯、炔等烃类物质;岩浆岩中的结晶岩含有烷烃类物质,且有随密度增加含经量增加的趋势;岩浆岩中的火山岩也含有烷烃物质,也有随密度增加含烃量增长的趋势,同时还有随密度增加烃类物质的碳原子数也有增加的趋势。火山活动还向沉积盆地供给热液流体,以水为载体的某些金属元素,如Fe、Mn、Zn、Cu、Pd等促进了烃类物质的生成量,使具有二元结构的沉积盖层盆地出现了催化生烃模式。总之,火山活动对沉积盖层呈二元结构的盆地的油气生成增加多种模式,使二元结构盆地存在有机生油机制、合成生油机制,同时也存在无机生烃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有油气勘探前景的吐拉盆地
    王昌桂, 杨飚
    2002, 23 (1):  11-12. 
    摘要 ( 122 )   PDF(923KB) ( 270 )  
    吐拉盆地是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塔里木盆地东南、可可西里山脉以北的一个盆地,该盆地海拔3 000 m以上,人烟稀少,勘探程度很低。经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初步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初步确认了盆地的形成机制,划分了构造单元,认为盆地内中、下侏罗统的泥岩是重要的烃源岩,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在盆地的北部和中部,特别是在吐拉牧场凹陷中,有可能发现侏罗系自生自储式的油气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的前提
    2002, 23 (1):  11-11. 
    摘要 ( 29 )   PDF(32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2气田重算天然气探明储量
    本刊编辑部
    2002, 23 (1):  12-12. 
    摘要 ( 40 )   PDF(542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综合地层区划
    黄智斌, 吴绍祖, 赵治信, 李猛, 谭泽金, 杜品德
    2002, 23 (1):  13-17. 
    摘要 ( 206 )   PDF(924KB) ( 694 )  
    总结了塔里木盆地近二十年来在地层沉积和构造研究方面的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特别是盆地覆盖区)地层区划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共划分出1个地层区、11个地层分区和29个地层小区,并概述了各地层单元的边界及地层沉积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
    王劲松, 冯利平, 张宏
    2002, 23 (1):  18-20. 
    摘要 ( 72 )   PDF(606KB) ( 260 )  
    分析并探讨了台北凹陷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概念类型与分布。提出了在台北凹隐开展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基本技术,加强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选区带、定层系、定目标;充分运用地球物理技术手段(地震属性、道积分、相干体等),初步确定砂体分布范围、形态;优选目标,果敢实施钻探,预探成功后,应用油藏描述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轮南下奥陶统沥青的发现及其意义
    郭汝泰, 肖贤明, 王建宝, 刘德汉, 申家贵
    2002, 23 (1):  21-23. 
    摘要 ( 86 )   PDF(729KB) ( 246 )  
    在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某些井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发现有沥青,它主要充填在碳酸盐岩矿物晶间隙中,含量1%~3%,沥青反射率1.05%~1.10%.结合该区埋藏史及古地温史推算出原油沥青化形成时间发生在早海西运动期,结合油气地质背景,推断油气藏形成于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时期。因此,这套储集层沥青是早古生代油气藏在早海西运动期经抬升、剥蚀、风化、氧化作用而发生沥青化,后经热变质作用而形成,它与塔北、塔中下志留统沥青砂岩属同时代产物,下奥陶统储集层沥青的发现扩大了早古性代古油气藏存在范围。对于认识轮南地区复杂的油气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提高构造成图和砂体描述的精度
    陈广军
    2002, 23 (1):  24-26. 
    摘要 ( 100 )   PDF(773KB) ( 284 )  
    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地震分辨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地震分辨率的各种因素,指出地震分辨率决定了构造成图的精度,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些特定的地质体和标志层构造成图精度又有其特定的内涵;而在砂体描述的过程中,无论是用波阻抗剖面,亦或是道积分剂面,还是"相面法",都必须在地震剖面可分辨的前提下,在地震剖面上可分辨的不同信息对砂体描述的不同过程和内容具有不同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靖北早二叠世沉积体系
    何义中, 陈洪德, 张锦泉
    2002, 23 (1):  27-29. 
    摘要 ( 77 )   PDF(460KB) ( 334 )  
    系统总结了各类河流相的沉积特征和识别标志,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靖北早二叠世的具体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该区沉积物特征,首次提出该区早二叠世为网状河-浅水三角洲相沉积的新观点,并建立了该类三角洲相的沉积模式,进而概括其沉积特点与经典三角洲沉积特征的区别,特别指出三角洲平原相带是该类三角洲的骨架砂体,突破了"经典”三角洲的思维定式,丰富了三角洲沉积理论,为此类三角洲储集层的进一步预测和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勘探潜力
    段心建, 冯士平, 陆建林, 李朝勇, 尹太恒, 古哲
    2002, 23 (1):  30-31. 
    摘要 ( 81 )   PDF(383KB) ( 306 )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但裂缝发育,改善了深层系的储集条件。研究认为裂缝是以张性为主的高角度裂缝和水平裂缝,高角度裂缝是背斜脊部"X”型节理的一组;裂缝改造后的储集层为A类储集层,油气仍储集于基岩孔隙内,裂缝仅增加了平行于其延伸方向的渗透率;裂缝在鼻状构造形变较大的主体部位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层剥蚀对天然气扩散散失影响的定量研究
    付广, 王朋岩, 杨勉
    2002, 23 (1):  32-34. 
    摘要 ( 86 )   PDF(176KB) ( 219 )  
    在深入研究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扩散机理及其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层剥蚀对天然气扩散散失的影响,建立了地层剥蚀对天然气扩散散失影响的地质模型及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地层剥蚀使天然气扩散散失量减小。随地层剥蚀量增加,天然气扩散散失量开始明显减小,达到一定程度后减小速度变缓,这一结果符合影响天然气扩散散失各因素随埋藏深度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层序特征与分布规律
    杨松岭, 高增海, 赵秀岐
    2002, 23 (1):  35-37. 
    摘要 ( 105 )   PDF(1353KB) ( 277 )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勘探目的层系。通过对其层序的划分对比和空间上纵、横向的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东河砂岩平面分布受控于区域构造背景和古隆坳格局,厚度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沉积时的古地貌、古地理,如碳酸盐岩古潜山、背斜谷软弱风化带、单面山软弱风化带等。古隆起的背斜谷和单面山控制了东河砂岩的有利储集相带,古隆起及其围斜部(特别是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和轮南凸起的围斜部-哈得逊-古城鼻隆西缘,是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勘探的有利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准广义增长曲线
    俞启泰
    2002, 23 (1):  38-39. 
    摘要 ( 65 )   PDF(480KB) ( 189 )  
    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准广义增长曲线——bttc因子型增长曲线。研究表明,其对应峰值产量的累积产量与最大可采储量之比变化范围为0~1.0;在直角坐标上,Qt—Np,关系的最后段可以同时反映它们向上凹和向下凹两种情况; NptQtt关系都有解析式。提出了求取这种增长曲线的参数的重复二元回归法。庆祖集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层系油田开发层系划分和井网井距研究——以陆梁油田陆9井区白垩系、侏罗系油藏为例
    王延杰, 张红梅, 江晓晖, 邓琳, 马亮, 麦欣, 米热尼莎
    2002, 23 (1):  40-43. 
    摘要 ( 77 )   PDF(339KB) ( 220 )  
    陆梁油田陆9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属于低幅度构造油藏,具有油层数量多纵向跨度大、砂泥岩薄互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低电阻油、水层识别难度大等特点。为加快开发节奏,加速探明储量向商业储量转化,应用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评价方法,通过微幅度背斜与主要含油砂体配置关系的研究和现代油藏工程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多含油层系油田开发经验基础上,结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划分该油藏的开发层系,确定了油藏井网形式和井距,为陆梁油田的开发建设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酒西盆地青西地区油气藏裂缝研究
    马国福, 魏军, 汪满福
    2002, 23 (1):  44-45. 
    摘要 ( 92 )   PDF(538KB) ( 227 )  
    位于酒西盆地西部的青西油田由若干个深层裂缝性油气藏组成,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又是油气的主要渗流通道,主力油层段位于裂缝发育段内,油田内裂缝发育区为高产井区。目前已运用多种方法研究裂缝,诸如全直径岩心X-CT扫描、核磁共振分析、成像测井裂缝解释识别、三维地震相干数据体处理以及地震属性提取分析等手段,从裂缝静态特征描述、井筒周围裂缝评价、裂缝分布预测等方面研究裂缝,并确定裂缝发育层段及裂缝发育区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计算气藏中水溶释放气贡献量的方法
    张云峰, 付广
    2002, 23 (1):  46-48. 
    摘要 ( 77 )   PDF(483KB) ( 206 )  
    水溶释放气是气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影响天然气在地层水中溶解能力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水溶相天然气释放的地质条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获得了温度、压力变化时,单位体积饱和天然气的地层水析出游离气量的回归方程。并以松辽盆地阿拉新气田为例计算水溶气释放量对气藏形成的贡献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石油地质》七届二次编委会胜利闭幕
    本刊编辑部
    2002, 23 (1):  48-48. 
    摘要 ( 33 )   PDF(36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温米油田采液、采油指数变化规律
    孙欣华, 刘永军, 于锋, 王前荣
    2002, 23 (1):  49-51. 
    摘要 ( 126 )   PDF(623KB) ( 282 )  
    对温米油田采液、采油指数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原油粘度和启动压力梯度对采液、采油指数随含水率变化规律的影响,对不同微相的采液指数随生产压差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后指出,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河道砂的采液指数比边缘砂采液指数下降快一些;储集层渗透性越差,由压力下降引起的渗透率就越严重;采液、采油指数的变化受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大;地层脱气可导致采液、采油指数下降。这对油田进行提液采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稠油油藏热活性水驱数值模拟
    张宏民, 程林松, 梁玲
    2002, 23 (1):  52-54. 
    摘要 ( 73 )   PDF(529KB) ( 284 )  
    基于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结果,对在稠油油藏热水驱中加入低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时的驱替机理及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维三相的热活性水驱数学模型,并运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对辽河油田一实际区块进行了模拟计算,对稠油油藏热活性水驱的渗流机理及加入表面活性剂时影响热活性水驱驱油效果的因素(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时机、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因素对稠油出砂冷采的影响
    刘新福, 杨志斌, 宋鹏瑞, 李彦平, 王红涛, 李少凡
    2002, 23 (1):  55-58. 
    摘要 ( 73 )   PDF(207KB) ( 285 )  
    在稠油出砂冷采机理和矿场实际资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关键性地质因素对出砂冷采的影响。阐述了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的主要适用条件,明确相应的开发技术策略。随着大量砂子的产出和泡沫油的形成,单井产量一般可达3~50t/d,是常规降压开采的数十倍至数百倍,采收率一般可达8%~15%.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最适用的油藏条件是: 油层为疏松砂岩,砾石含量低;脱气原油粘度500~100 000 mPa·s;地层原油含气量10m'/t左右;油层压力大于2MPa;油层埋深200~1000 m.边水和气顶的存在以及盖层厚度和夹层分布对稠油出砂冷采效果影响很大,在部署油井、确定射孔井段和排量时也应予以考虑。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中含有溶解气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顺序指示模拟方法预测储集层岩性
    李少华, 张昌民, 王振奇, 舒志国, 胡涛
    2002, 23 (1):  59-61. 
    摘要 ( 83 )   PDF(624KB) ( 214 )  
    介绍了顺序指示模拟的基本原理;给出了采用该方法进行储集层岩性预测时,在钻井较少的地区,可采用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步骤。利用该方法在塔里木某区仅有3口钻井的情况下,建立了储集层岩性预测剖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成藏系统——以四川盆地中西部为例
    朱振宇, 朱广宇
    2002, 23 (1):  62-64. 
    摘要 ( 64 )   PDF(585KB) ( 226 )  
    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是在含油气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对油气评价单元进一步细分的一种方法,也遵循系统原则,具有系统的规律,可作为油气评价的地质单元。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工程的一个新的分支,符合系统的集合性、关联性、层次性、非简单加和性等特点,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决策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进行定量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洛伦茨曲线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康晓东, 刘德华, 蒋明煊, 刘祖林
    2002, 23 (1):  65-67. 
    摘要 ( 139 )   PDF(686KB) ( 337 )  
    洛伦茨曲线及其派生出的基尼系数在经济学中分别用来直观描述和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在油藏工程中可利用岩心渗透率的基尼系数评价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利用开发层系中各小层开发数据评价小层产出状况,利用剖面测试数据分析吸水和产液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地质锚链法预测油气田数量及资源量——以松辽盆地北部油气田为例
    刘晓冬, 徐景祯
    2002, 23 (1):  68-69. 
    摘要 ( 94 )   PDF(133KB) ( 180 )  
    采用地质锚链法对松辽盆地北部未发现的油气田数量和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并与用分形方法预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地质锚链法可作为预测油气田数量及其资源量的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尤其适合勘探程度高的盆地或区带。应用地质锚链法预测油气田数量和资源量之前必须进行成藏体系划分,只有成藏体系在地质上符合定义,该方法才有预测功能。由于地质锚链法在预测油气田数量及其资源量过程中强调油气藏发现的相对次序,与其它资源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预测的结果应为最小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与争鸣
    克拉2大气田成因讨论
    张景廉
    2002, 23 (1):  70-73. 
    摘要 ( 205 )   PDF(321KB) ( 211 )  
    介绍了塔里木盆地克拉2大气田的宏观地质背景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气田中的天然气和地层水来源于地幔。指出克拉2大气田恰好位于构造-地球化学巨边界上,而库车坳陷深部地壳的低速高导层有利于无机油气的费托合成,库车坳陷的3条深大断裂则为流体的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在对克拉2大气田成因的不同认识中,明确强调了它的无机成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锥形状分析——与朱圣举先生商榷
    李传亮
    2002, 23 (1):  74-75. 
    摘要 ( 198 )   PDF(274KB) ( 219 )  
    研究底水油藏油井的临界产量和见水时间等问题时,首先要对水锥的形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水锥的剖面形态来看,锥体的侧斜面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把锥体的侧斜面描绘成直线,并以此为前提导出的所有公式,都是不尽合理的;以此计算出的相关参数,肯定也不会是很精确的。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和文献,涉及到了这一基本问题,因此,澄清这一基本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报道重点
    2002, 23 (1):  75-75. 
    摘要 ( 34 )   PDF(43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塔里木盆地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进展
    康玉柱
    2002, 23 (1):  76-78. 
    摘要 ( 94 )   PDF(720KB) ( 236 )  
    1984年9月﹐西北石油局在塔北的沙参2井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后,开创了油气勘探的新领域。特别是"九五"以来,塔河油田的发现和探明,加大了古生界的勘探和研究力度,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海相古生界油气取得了新的突破,建立了我国海相古生界成油理论,对奥陶系古岩溶和储集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查明了塔河大油田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油气地质
    西伯利亚地台腹部文德系及下寒武统含油气性预测
    Г.Г.Шемин
    2002, 23 (1):  79-86. 
    摘要 ( 82 )   PDF(399KB) ( 171 )  
    经过改进的含油气性预测方法,适用于结构复杂和油气藏形成期长的古老地层。这种含油气性预测方法是建立在综合地层、构造、岩性-岩相、地球化学和本文地质指标和对每种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的。介绍了盐下陆源层和碳酸盐岩层(维柳依、下涅普斯克、上涅普斯克齐尔、下达尼洛夫、上达尼洛夫和乌索尔等储集层)的含油气性的详细预测结果。在它们的分布地区划分了不同含油气性的详细预测结果。在它们的分布地区划分了不同含油气远景区,油气聚集带和首批应进行石油普查的目标,预测了这些地区的主要圈闭类型、油藏数量和烃类组分。这些研究成果将能极大地提高石油普查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物介绍
    石油地质学家 杨文孝
    2002, 23 (1):  87-87. 
    摘要 ( 61 )   PDF(90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