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01
    封面下载
    目录下载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研究进展与趋势
    王清华, 蔡振忠, 张银涛, 邬光辉, 谢舟, 万效国, 唐浩
    2024, 45 (4):  379-386.  doi: 10.7657/XJPG20240401
    摘要 ( 243 )   HTML ( 31 )   PDF(4805KB) ( 317 )  

    在塔里木盆地开辟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但断控油气藏极为复杂,难以效益开发,亟需加强油气藏基础地质研究。走滑断控油气藏具有非均质性强、储集层与流体分布复杂、油气产量变化大及采收率低的共性,不同地区走滑断控油气藏的断裂、储集层、成藏与流体存在较大的差异,面临一系列勘探开发难题。建立了差异成因的走滑断裂破碎带及其控储模型,揭示了沿走滑断裂带“相-断-溶”三元复合控储、连片差异规模发育的成储机制;构建了“源-断-储-盖”四元耦合成藏、“小藏大田”的走滑断控油藏模型,揭示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藏的形成与保存机理。突破了克拉通盆地弱走滑断裂难以形成走滑断控大规模储集层与大油气田的理论认识局限,明确了克拉通盆地走滑断裂系统大规模发育的成因机制、走滑断裂破碎带差异成储成藏机理与油气富集规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带多层叠加样式及石油地质意义
    杨海军, 能源, 邵龙飞, 谢舟, 康鹏飞, 袁敬一, 付永红
    2024, 45 (4):  387-400.  doi: 10.7657/XJPG20240402
    摘要 ( 138 )   HTML ( 15 )   PDF(33226KB) ( 160 )  

    随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台盆区古生界发现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断溶体油气藏。受塔里木盆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走滑断裂表现出多层结构,具有多期叠加活动特征。基于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油气地质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大型走滑断裂的多层叠加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带在古生界主要发育5个结构层,分别为下寒武统盐下构造层、中寒武统盐构造层、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构造层、上奥陶统—石炭系碎屑岩构造层和二叠系岩浆岩构造层;受多期构造运动及走滑断裂带活动的影响,5层结构在空间上具有带状分布、垂向叠置、差异叠加的特征;断裂叠加类型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连接型、叠接型、反转叠加型及反转改造型4种;走滑断裂带叠加方式影响了石油地质条件,可形成多层差异聚集油气藏,主要包括Ⅰ型油气藏(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Ⅱ型油气藏(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志留系碎屑岩油气藏及二叠系岩浆岩油气藏)及Ⅲ型油气藏(寒武系盐下层白云岩油气藏)3种类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F17走滑断裂北段奥陶纪差异变形机制
    蔡振忠, 李兵, 罗枭, 李会元, 李梦勤, 李正阳, 王青红
    2024, 45 (4):  401-408.  doi: 10.7657/XJPG20240403
    摘要 ( 98 )   HTML ( 12 )   PDF(7545KB) ( 78 )  

    为明确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的作用,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分析F17走滑断裂北段的发育特征与构造变形过程,结合地质建模,开展走滑断裂形成及演化的砂箱物理模拟。研究区内的F17走滑断裂可分为南、北2段,南段为近北东—南西走向,主要发育雁列式断裂,奥陶纪一间房组整体以隆升为主,垂向上的变形幅度较大;北段为近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主要发育线性走滑断裂,在奥陶纪一间房组变形微弱,局部地区可见地层微幅度下掉。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线性走滑断裂的主位移带上会形成一系列隆起带,而走向偏转的走滑断裂在南段形成一系列隆起带,在北段则表现为地层下掉;在同一应力条件下,走滑断裂初始走向的差异会导致断裂受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演化过程。F17走滑断裂南段的压隆段应力更加集中,局部裂缝和溶洞更发育,油气更为富集,油气勘探效果优于北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凸起张扭走滑断裂带分段构造特征及生长机制
    柏秉辰, 邬光辉, 马兵山, 赵星星, 唐浩, 沈春光, 王旭鹏
    2024, 45 (4):  409-416.  doi: 10.7657/XJPG20240404
    摘要 ( 117 )   HTML ( 9 )   PDF(5426KB) ( 128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斜向挤压背景下的压扭走滑断裂,但塔中凸起发现了一系列张扭走滑断裂,并对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塔中凸起西部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相干、曲率等属性,统计走滑断裂运动参数,运用走滑断裂构造解析方法,优选塔中凸起F21走滑断裂带开展走滑断裂分段建模研究,并探讨其生长机制。结果表明,F21走滑断裂带具有平面分段、垂向分层特征,奥陶系碳酸盐岩顶面发育线状构造、斜列构造、马尾构造、翼尾构造、辫状构造和叠覆构造。走滑断裂构造高差分布特征揭示了走滑断裂带的分段生长与尾端扩张生长机制,该断裂带为调节走滑断裂带两侧反向收缩变形的变换断裂,经历雁列断裂阶段、生长连接阶段及再激活雁列断裂阶段的演化过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分段性及控藏作用——以F17断裂带为例
    熊昶, 沈春光, 赵星星, 赵龙飞, 李盛谦, 周杰, 潘天凑
    2024, 45 (4):  417-424.  doi: 10.7657/XJPG20240405
    摘要 ( 121 )   HTML ( 7 )   PDF(7182KB) ( 79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走滑断裂断控特大型油气田,但沿走滑断裂带碳酸盐岩储集层与油气分布异常复杂,制约了井位部署与油气高效开发。以富油气F17走滑断裂带为例,利用高精度地震资料,对F17走滑断裂带开展精细构造解析,结合岩心、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对其储集层分布及控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7走滑断裂带从南至北依次可划分为平行雁列段、线性段、叠覆段、斜列叠覆段和马尾段5个区段;走滑断裂的分布、规模与类型控制了储集层分布与发育程度,从平行雁列段至斜列叠覆段断裂发育强度增大,储集层规模增大且连通性变好,北部马尾段储集层沿分支断裂分布,连通性差;F17走滑断裂带断控油气藏可划分为线性定容型、连接叠覆型、叠覆断垒型和尾段分散型4类;走滑断裂的类型与规模控制了油气藏类型与油气富集程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断控油气藏,需要采取不同的钻探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序级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差异
    杜仲元, 李相文, 李青霖, 孙冲, 李默涵, 张冠卿, 但光箭
    2024, 45 (4):  425-431.  doi: 10.7657/XJPG20240406
    摘要 ( 98 )   HTML ( 6 )   PDF(8025KB) ( 76 )  

    断控岩溶体系储集空间结构差异制约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目前,对高序级走滑断裂储集层储集空间结构研究较深入,但对低序级走滑断裂储集层储集空间结构研究较少。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富满油田为例,从断裂活动强度、沉积环境、岩性等方面展开分析,对比不同序级走滑断裂储集层储集空间结构成因及差异,并分析了低序级走滑断裂的成因及勘探潜力。高序级走滑断裂活动强烈,储集层在剖面上呈倒三角式破碎,储集层规模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低序级走滑断裂活动强度相对较弱,储集层在剖面上呈正三角式破碎,储集层规模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低序级走滑断裂对地层的破碎规模影响有限,密集发育的裂缝网络可以导致储集层大规模破碎,影响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环境和岩性。富满油田深层低序级走滑断裂由西向东可分为3个区域,勘探潜力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一间房组颗粒滩类型及分布
    朱永峰, 张艳秋, 杨新影, 杨光, 彭得兵, 韩宇, 王振宇
    2024, 45 (4):  432-441.  doi: 10.7657/XJPG20240407
    摘要 ( 113 )   HTML ( 9 )   PDF(11635KB) ( 85 )  

    为明确富满地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颗粒滩类型及其分布,应用岩心、岩石薄片、碳同位素、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其沉积相及其展布开展了研究。研究区一间房组沉积相类型可分为斜坡—盆地、台地边缘和开阔台地,后两者是颗粒滩的主要发育区;颗粒滩包括砂屑滩、鲕粒滩、生屑滩、过渡类型等,厚度占比普遍大于80%,部分井区大于90%,具浅颗粒滩化,其分布受快速海侵及缓慢海退背景下侧向迁移为主的沉积方式控制。开阔台地大面积分布的砂屑滩及生屑砂屑滩具备良好的储集性能,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满油田古海底麻坑地质模式建立
    李默涵, 李相文, 杜仲元, 张银涛, 金梦, 王子傲
    2024, 45 (4):  442-450.  doi: 10.7657/XJPG20240408
    摘要 ( 79 )   HTML ( 10 )   PDF(17755KB) ( 49 )  

    针对富满油田主干断裂间和台缘滩深层的麻坑,在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富满油田钻井和地震综合解释等资料,建立了麻坑的地震地质模型,通过改变麻坑发育规模及裂缝发育密集程度等因素,模拟分析富满地区古海底麻坑的地震响应特征变化,总结并建立了富满地区麻坑的地震识别模式以及麻坑分布、成因及其油气潜力,为富满地区奥陶系古海底麻坑储集层的有效预测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流固耦合下的油水两相流动特征
    刘强, 李静, 李婷, 郑明君, 徐梦佳, 王轩, 吴明扬
    2024, 45 (4):  451-459.  doi: 10.7657/XJPG20240409
    摘要 ( 104 )   HTML ( 7 )   PDF(4788KB) ( 128 )  

    为提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探究其流固耦合下的油水两相流动特性,根据不同介质中的流体流动规律,建立了Stokes-Darcy两相流体流动模型;基于有效应力原理和广义胡克定律,建立了适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油水两相Stokes-Darcy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分别针对有无流固耦合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进行了宏观和细观的油水两相流体流动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油藏有无流固耦合作用,其油水两相流体流动特性在基质区差异较大,在溶洞内差异较小,注水速度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油水流动影响较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缝洞型油藏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张如杰, 陈利新, 乐平, 肖云, 王霞, 吕远, 杨文明
    2024, 45 (4):  460-469.  doi: 10.7657/XJPG20240410
    摘要 ( 105 )   HTML ( 8 )   PDF(964KB) ( 104 )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场实例,分析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结果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远端低能型、渗流屏障型和近端小储集体型3类模式,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均可有效动用远端储集体,提高采出程度,渗流屏障型增油效果最优;近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拐点出现时间,远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后的注水难易程度;注水过程的交换指数大于生产过程的交换指数,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效;裂缝闭合压力越小,应力敏感系数越小,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越早,累计产液量越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油环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
    黄召庭, 李春涛, 汪斌, 乔霞, 付莹, 闫炳旭
    2024, 45 (4):  470-474.  doi: 10.7657/XJPG20240411
    摘要 ( 122 )   HTML ( 7 )   PDF(549KB) ( 90 )  

    针对塔里木盆地Y5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和气井产能快速降低、生产气油比逐渐下降、凝析油密度和黏度逐渐升高、开发效果迅速变差等问题,将生产动态特征与地层流体组分评价相结合,重新认识该气藏为带油环层状边水凝析气藏,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其油环厚度。为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凝析油气采收率,系统开展带油环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可知:完善井网、实施循环注气开发能大幅提高油气采收率,注入介质以二氧化碳最佳,气藏自产气次之;注气方式以重力辅助气驱模式最佳。基于气藏类型和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编制了该气藏循环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案,预测原油采收率较衰竭式开发提高29.96%。该气藏循环注气开发后累计注气0.19×108 m3,地层压力恢复4.31 MPa,气井产能恢复到方案实施前的3.09倍,可为其他同类型气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基于结构张量的走滑断裂破碎带地震识别——以富满油田超深层碳酸盐岩为例
    汪如军, 孙冲, 袁敬一, 刘瑞东, 王轩, 马应龙, 王旭鹏
    2024, 45 (4):  475-482.  doi: 10.7657/XJPG20240412
    摘要 ( 105 )   HTML ( 6 )   PDF(4592KB) ( 131 )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破碎带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超深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难以精准刻画走滑断裂破碎带,制约了走滑断控油气藏的高效评价与目标优选。根据富满油田走滑断裂破碎带的地震响应特征,在构造导向滤波基础上,利用结构张量方法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通过时窗选取与纵向厚度叠加加强反映沿断裂方向的投影能量,突出走滑断裂破碎带,刻画其边界与强度。结果表明:该方法更清晰地刻画了走滑断裂的分布,可以识别更小规模的走滑断裂;实现了超深层碳酸盐岩走滑断裂破碎带宽度与强度的刻画,可以用来评价走滑断裂破碎带的发育程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圈闭评价、井位部署、井轨迹设计、钻井监测等,大幅提高了钻探成功率与单井油气产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买2地区多属性约束叠前宽方位裂缝预测
    曾勇坚, 高宏亮, 关宝珠, 艾明波, 蔡泉, 李飞, 王张恒
    2024, 45 (4):  483-488.  doi: 10.7657/XJPG20240413
    摘要 ( 89 )   HTML ( 7 )   PDF(10109KB) ( 50 )  

    英买2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英买力低凸起南部的英买2号构造上,受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的影响,发育大量定向排列的高角度裂缝,储集层主要为裂缝型储集层。由于英买2地区储集层埋藏深度大且非均质性强,采用相干、曲率、蚂蚁体等叠后裂缝预测技术预测该地区裂缝型储集层难度大。以英买2地区叠前宽方位偏移距矢量片(OVT)域道集为基础,开展以叠前去噪、各向异性时差校正等手段为主的井控叠前OVT域道集优化处理,获得高质量的叠前宽方位道集,并以能够表征缝洞型储集层的梯度结构张量、振幅曲率和剩余波阻抗为主的叠后多属性为约束开展叠前相控裂缝预测。能够有效预测超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裂缝,为塔里木盆地裂缝型储集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古城东工区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及应用
    陈可洋, 周辉, 王成, 刘洋, 刘建颖, 王洋洋, 刘继顺
    2024, 45 (4):  489-498.  doi: 10.7657/XJPG20240414
    摘要 ( 88 )   HTML ( 6 )   PDF(30192KB) ( 77 )  

    塔里木盆地古城东工区被沙漠覆盖,受松散的厚沙丘结构影响,采集的地震资料叠加了较强能量的沙丘鸣震噪声,导致奥陶系海相礁滩体储集层不能准确成像。针对传统成像方法存在的分辨率低、成像不聚焦等问题,在保真地震资料处理基础上,利用“三步法”沙丘鸣震噪声衰减技术对其进行大幅衰减。采用三维频率空间域叠前随机噪声压制技术提高叠前预处理道集的信噪比,并充分利用垂直地震剖面速度、测井信息、解释层位等资料,开展多信息约束网格层析建模和各向异性逆时偏移。结果表明:沙丘鸣震噪声得到衰减,叠前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传统去线性噪声方法明显提高;叠前道集中残余的地震随机噪声得到有效压制,处理后道集的速度谱能量更聚焦,有利于速度模型的精准建立;在高密度地震成像道集基础上,进行反演网格由粗到细逐级细化的深度域模型反演,构建的速度模型能够精细刻画奥陶系海相礁滩体储集层;采用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方法实现了奥陶系海相礁滩体储集层复杂波场的准确归位,提高其分辨率和聚焦度。研究成果支撑了古城东工区G1井侧钻轨迹的优化设计,并得到了实钻验证,可为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域同类地震资料的高精度成像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断控型碳酸盐岩油藏动态储量计算方法
    耿洁, 乐平, 杨文明, 杨博, 赵彬, 张如杰
    2024, 45 (4):  499-504.  doi: 10.7657/XJPG20240415
    摘要 ( 132 )   HTML ( 11 )   PDF(960KB) ( 127 )  

    断控型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不同尺寸的孔、缝、洞交错发育,采用一般物质平衡方法计算的动态储量可能大于静态储量。在引入水油比的基础上,考虑孔缝洞介质不同时的岩石压缩系数,得到了适用于断控型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断溶体流动物质平衡新方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新方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新方程计算的动态储量与数值模拟得到的静态储量误差仅为0.109 9%,验证了新方程准确可靠;哈拉哈塘地区多口井用新方程计算的动态储量与地质建模雕刻的静态储量相对误差为-4.82%~-0.15%,远远低于物质平衡方程计算的动态储量与静态储量的相对误差,新方程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更适用于哈拉哈塘地区断控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量计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