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6-01
    封面下载
    目录下载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张才利, 刘新社, 杨亚娟, 喻建, 韩天佑, 张艳
    2021, 42 (3):  253-263.  doi: 10.7657/XJPG20210301
    摘要 ( 295 )   HTML ( 6 )   PDF(4351KB) ( 281 )  

    在系统总结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和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将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历程划分为盆地及周边构造油气勘探阶段(1907—1969年),侏罗系古地貌石油勘探阶段(1970—1979年),三叠系三角洲和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油气勘探阶段(1980—1999年),大型岩性油气藏油气勘探阶段(2000—2012年),致密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阶段(2013年至今)。在50余年的勘探实践中,形成了多项地质理论,如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群成藏理论、内陆坳陷湖盆大型三角洲成藏理论、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油成藏理论、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岩溶古地貌天然气成藏理论和盆地东部多层系成藏理论,推动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持续突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蒙启安, 李春柏, 白雪峰, 张文婧, 薛涛, 彭建亮, 唐振国
    2021, 42 (3):  264-271.  doi: 10.7657/XJPG20210302
    摘要 ( 532 )   HTML ( 23 )   PDF(1691KB) ( 635 )  

    通过回顾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历程,总结不同阶段研究成果,分析各阶段勘探思路的转变过程及其对新领域勘探的作用,将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分为3个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1955—1985年)、岩性油藏勘探阶段(1986—2010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并重勘探阶段(2011年至今)。从发展角度回顾历史:要重视勘探思维观念转变,发现的条件在于思路。客观地质条件和成藏规律的认识程度是勘探部署的基石,持续性的理论创新是实现油气勘探突破的保障,工程技术创新是实现油气储量稳定增长的关键。盆地成熟探区仍然是今后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勘探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田军
    2021, 42 (3):  272-282.  doi: 10.7657/XJPG20210303
    摘要 ( 944 )   HTML ( 41 )   PDF(2661KB) ( 729 )  

    塔里木盆地于1950年正式开启了油气勘探历史。根据勘探重点区域、勘探指导思想、地质认识、勘探对象、技术手段和勘探成果的发展变化,将70年来的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1950—1983年,盆地边缘山前带“五上五下”艰难探索;1984—1996年,突破台盆区,“六上”塔里木,台盆区碎屑岩勘探取得规模发现;1997—2005年,坚持“四个并举”,强化技术攻关,库车山前勘探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至今,锁定三大阵地战,库车前陆盐下冲断带和台盆区缝洞型碳酸盐岩两大超深层领域全面突破。塔里木盆地在中国最快、最早进入超深层勘探阶段,对其超深层油气富集规律认识和勘探经验进行了总结。受冷盆环境、有效烃源岩发育于盆地早期等因素的控制,超深层仍然可以大规模发育有效储集层,形成连片的大型油气富集带,是值得着重探索的重要领域。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勘探实践中,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认识创新、先铺开部署三维地震再部署预探井、实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生产组织是快速取得规模勘探发现的成功经验。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胡东风, 王良军, 黄仁春, 盘昌林, 张庆峰
    2021, 42 (3):  283-290.  doi: 10.7657/XJPG20210304
    摘要 ( 509 )   HTML ( 15 )   PDF(1888KB) ( 573 )  

    在系统梳理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石油地质理论、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盆地勘探历程回顾,将其勘探历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勘探(1953—2000年)、岩性气藏勘探(2000—2010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勘探(2010年至今)3个勘探阶段。优选近20年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最具有代表性的普光气田、元坝气田和涪陵气田3个大气田,通过梳理其早期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理论认识创新、勘探思路转变、勘探发现与后续部署的系统论述,以期为其他盆地或地区勘探工作提供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李晓光, 陈永成, 李玉金, 蓝阔, 李敬含, 巩伟明
    2021, 42 (3):  291-301.  doi: 10.7657/XJPG20210305
    摘要 ( 406 )   HTML ( 6 )   PDF(2056KB) ( 381 )  

    在全面回顾辽河坳陷60余年油气勘探历程的基础上,以油气储量发现为主线,充分考虑理论认识深化、勘探方法改进、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将辽河坳陷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区域普查与稀井广探、局部详探与重点突破、拓展勘探与规模增储、深化陆上与加快滩海、精细勘探与稳定发展5个阶段。总结了油气勘探的3方面启示:地质认识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应用是储量持续发现的关键、裂谷盆地的油气勘探要更加注重对断裂发育演化的研究、特殊类型油气藏也是富油气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阐述了理论认识与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断裂与油气分布富集的关系,总结了变质岩内幕油气藏、火成岩油气藏和页岩油气藏的成藏模式,以期对中国东部裂谷盆地富烃凹陷的立体勘探起到启迪和借鉴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魏学斌, 沙威, 沈晓双, 司丹, 张国卿, 任世霞, 杨梅
    2021, 42 (3):  302-311.  doi: 10.7657/XJPG20210306
    摘要 ( 592 )   HTML ( 13 )   PDF(2416KB) ( 434 )  

    回顾1954年至今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艰苦曲折的历程,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杂性。20世纪50—60年代,在技术手段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勘探基本以地面地质调查和浅层勘探为主,发现了冷湖等十余个浅层油田;20世纪70—80年代,开展模拟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促使勘探向中深层和东部扩展,不仅发现亿吨级尕斯库勒油田,还揭开了盆地东部大气田勘探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勘探进入瓶颈期,主要依靠深化地质研究和精细评价增储上产;进入21世纪,勘探向多领域、多类型发展,逐步形成了青藏高原咸化湖盆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实现了油气勘探持续突破和储量快速增长,整个勘探过程可归纳为浅层发现、深层突破、坚持探索和快速发展4个勘探阶段。重点剖析了昆北、英东、东坪—尖北、扎哈泉和英西5个油气田的勘探成功实例,科技理论的创新、勘探思路的转变和勘探技术的进步对勘探突破具有指导意义,以期对以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有一定的启迪。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胡春桥, 任来义, 贺永红, 万永平, 梁全胜
    2021, 42 (3):  312-318.  doi: 10.7657/XJPG20210307
    摘要 ( 410 )   HTML ( 6 )   PDF(4789KB) ( 388 )  

    通过对延长探区勘探历程、数据以及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油气产量变化和地质理论发展为主线,将延长探区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初始勘探阶段(1905—1949年)、持续探索阶段(1950—1981年)、快速发展阶段(1982—2006年)和稳油增气阶段(2007年至今)。详细总结了近10年延长石油在特低—超低渗油藏勘探、盆地东南部致密天然气勘探和非常规陆相页岩气勘探等方面取得的理论认识,及其对油气快速增储上产的重要作用,期望对以后的油气勘探工作起到启发和参考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沈华, 范炳达, 王权, 张以明, 杨德相, 郭惠平, 王名巍
    2021, 42 (3):  319-327.  doi: 10.7657/XJPG20210308
    摘要 ( 370 )   HTML ( 5 )   PDF(2055KB) ( 326 )  

    依托大量文献资料,以勘探认识突破、勘探思路转变、勘探技术进步为主线,精细剖析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发展过程,将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区域地质普查勘探(1955—1972年)、突出潜山油藏勘探(1973—1985年)、主攻古近系—新近系构造油藏勘探(1986—1999年)和加强岩性-地层油藏及隐蔽型潜山油气藏勘探(2000—2019年)4个阶段,总结了每个阶段的勘探认识、勘探思路、勘探技术、勘探重大发现以及储量的增长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的潜山油气成藏认识与成藏模式引领了潜山领域的多轮勘探与持续发现,油气分布“互补性”、“洼槽聚油”等理论有效指导了岩性-地层油藏的勘探与规模发现,“区带优选-圈闭落实-油藏发现”评价技术有力支撑了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部署优化,深化了陆相湖盆断陷油气勘探发现规律认识,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郝婧, 张厚和, 李春荣, 张文昭, 李凡异, 严寒, 徐庆梅
    2021, 42 (3):  328-336.  doi: 10.7657/XJPG20210309
    摘要 ( 536 )   HTML ( 11 )   PDF(1888KB) ( 347 )  

    渤海海域历经50余年油气勘探,综合其油气勘探领域突破、储量增长、作业经营模式等因素,将其勘探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以凸起潜山为主的早期探索阶段(1965—1979年)、以古近系为主的对外合作阶段(1980—1994年)、以新近系为主的自营带动合作阶段(1995—2005年)、多层系立体勘探阶段(2006—2015年)和精细勘探阶段(2016年至今)。以各个阶段重大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勘探事件为依据,系统总结了浅层油气运聚理论、源-汇时空耦合控砂原理、叠合走滑断裂带油气成藏机理、“两高一优”深层天然气富集机理等理论认识。这些新理论认识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油气勘探理论,有效指导了渤海油田油气勘探持续发现,具有很好的推广借鉴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部湾盆地海域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李凡异, 张厚和, 李春荣, 张文昭, 郝婧, 徐庆梅, 严寒
    2021, 42 (3):  337-345.  doi: 10.7657/XJPG20210310
    摘要 ( 659 )   HTML ( 9 )   PDF(1700KB) ( 514 )  

    分析钻井、地震、储量、产量等历史数据,总结勘探成果、勘探领域、石油地质理论,将北部湾盆地海域勘探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探索阶段(1960—1995年),钻井证实北部湾盆地具备良好的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明确了北部湾盆地的基本构造特征,划分了二级构造单元;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合作高潮,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奠定了良好基础。涠西南凹陷突破及滚动勘探阶段(1995—2010年),以涠洲12-1油田为代表一批油田的发现和成功评价,北部湾盆地海域累计探明石油储量突破1×108 t;面对涠西南凹陷满凹含油但油田规模较小的难题,提出滚动勘探战略,实现了储量升级和增加。乌石凹陷突破及新领域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以乌石17-2油田为代表一批油田的发现和成功评价,证明乌石凹陷是北部湾盆地继涠西南凹陷之后又一被证实的富烃凹陷,开启了北部湾盆地勘探的新局面;同时对潜山油气藏等新领域积极探索,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张文昭, 张厚和, 李春荣, 严寒, 李凡异, 郝婧
    2021, 42 (3):  346-352.  doi: 10.7657/XJPG20210311
    摘要 ( 559 )   HTML ( 14 )   PDF(1734KB) ( 438 )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经历40余年,综合考虑勘探策略及地质认识转变、勘探工作量、领域性突破、储量增长等因素,其勘探历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围绕隆起带大构造的早期探索阶段(1974—1984年)、围绕富烃凹陷中—浅层的背斜勘探阶段(1985—1999年)和围绕深水深层的油气并举复式勘探阶段(2000年至今)。勘探实践中探索出了多项创新性地质认识、理论和技术,如油气差异富集及复式聚集理论、多源成烃和复合输导的晚期成藏模式、低位体系域深水扇认识、“源-汇-聚”综合评价体系、近源供烃、联合输导成藏模式等,丰富和发展了油气勘探理论,引领了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的持续突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酒泉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向鑫, 魏浩元, 韦德强, 高翔, 赵伟, 雷福平, 谢菁钰, 任雪瑶
    2021, 42 (3):  353-363.  doi: 10.7657/XJPG20210312
    摘要 ( 823 )   HTML ( 11 )   PDF(2262KB) ( 374 )  

    酒泉盆地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先隆后坳的勘探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酒泉盆地81年油气勘探历程,每个勘探阶段都有其主要思路、技术手段、重大发现及经验教训。酒泉盆地勘探实践表明,油气勘探要以地质理论和地质认识为引领,以勘探技术作为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二级含油气构造带勘探理论为指导,发现了一批背斜油藏;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形成青西油田适应性配套勘探技术,助力青西油田勘探取得突破;深化地质认识,三次转变勘探思路,建立营尔凹陷成藏模式,发现酒东油田;突出精细地质研究,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老油区精细勘探,不断取得新进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袁玉哲, 罗家群, 朱颜, 刘桂兰, 李磊, 余梦丽
    2021, 42 (3):  364-373.  doi: 10.7657/XJPG20210313
    摘要 ( 728 )   HTML ( 6 )   PDF(1926KB) ( 326 )  

    南襄盆地共分为3个凸起和4个凹陷。经过40多年的勘探,在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获得油气发现并取得丰硕的成果。重点依据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勘探史上形成的3次储量增长高峰,将盆地勘探历程分为初期勘探(1970—1983年)、全面勘探(1984—1999年)及深化勘探(2000年至现今)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重大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泌阳凹陷油气富集规律更为明显、油藏类型更具代表性,从而将泌阳凹陷划分为4个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带:泌阳凹陷双河鼻状构造、北部斜坡带、南部陡坡带及环洼带。通过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综合分析,总结出断陷湖盆大型砂岩上倾尖灭油藏、北部斜坡带复杂断块油藏、南部陡坡带小型砂砾岩油藏、环洼带断层-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技术和方法,以期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带来一些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李春柏
    2021, 42 (3):  374-380.  doi: 10.7657/XJPG20210314
    摘要 ( 431 )   HTML ( 6 )   PDF(1645KB) ( 265 )  

    对海拉尔盆地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油气勘探历程进行回顾,总结了各勘探阶段的地质认识和工程技术,以及由此取得的重要勘探成果,将海拉尔盆地勘探历程划分为盆地区域勘探油气发现阶段、构造油藏勘探突破阶段、断块-岩性油藏勘探增储阶段和多类型油藏勘探扩展阶段。多年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每次认识创新和思路转变,都给勘探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复杂断陷盆地地震关键技术的突破,有效地提高了物探成像精度,为复杂构造区深化认识奠定了基础;原型盆地控制了烃源岩的形成和演化,凹陷内的构造带对油气运移和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明确主洼槽、断裂和构造控藏规律,是引领勘探方向的基础和关键;对洼槽区—缓坡带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可带来勘探思路的转变和勘探领域及空间的拓展;地质理论认识的创新,是复杂断陷盆地拓展勘探领域持续发现的根本途径,这些对于今后的勘探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和借鉴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德区块煤层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杨秀春, 毛建设, 林文姬, 郝帅, 赵龙梅, 王渊, 李丽
    2021, 42 (3):  381-388.  doi: 10.7657/XJPG20210315
    摘要 ( 499 )   HTML ( 10 )   PDF(1600KB) ( 400 )  

    主要根据地质认识转变、技术发展、钻井数量、勘探成果与产气量,将保德区块煤层气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对外合作勘探评价阶段,水平井型排采8+9#煤层,产水量大、排液降压困难;井组试采评价阶段,丛式井组合层排采4+5#煤层和8+9#煤层,排水采气效果显现;勘探开发一体化先导试验阶段,优选富集区井网面积降压试采,获得高产突破;大规模开发与滚动扩边评价阶段,有利区规模建产及复杂区滚动扩边勘探,实现年产气量5×108 m3。以地质认识进展和勘探成果为依据,总结了保德区块低阶煤层气气源成因、成藏模式与“甜点”评价对于勘探开发的启示,提出低阶煤层气“热成因气为主、生物成因气补充”、“水动力控气、单斜缓坡成藏”理论,建立低阶煤层气富集“甜点”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低阶煤层气勘探工作具有启迪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