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峨眉地裂运动观对川东北大气区发现的指引作用
    罗志立
    2012, 33 (4):  1-1. 
    摘要 ( 141 )   PDF(300KB) ( 249 )  
    目前川东北已成为上万亿立方米储量的礁滩相大气区,它是如何获得的?其原因很多,其中,在这一大气区的发现过程中,由笔者30多年前创建的“峨眉地裂运动观”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依据公开发表的历史文献,分阶段论述了大气区研究过程和勘探成果,并探讨了峨眉地裂运动作为川东北礁滩相沉积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对大气区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最后,从认识论的角度总结出科研工作的几点经验。建议重视以地裂运动观研究四川和塔里木二个克拉通盆地有沉积岩和火山岩兼备的复合地层,预期今后还会发现更多有机或无机的天然气资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低丰度大型岩性气田成藏机理 ——以榆林气田为例
    李艳霞1,田毓峰2,李净红1
    2012, 33 (4):  1-1. 
    摘要 ( 86 )   PDF(300KB) ( 189 )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发育一系列低丰度大型岩性气田。对其中榆林气田形成机理的研究表明,大型平缓构造背景下,河流-三角洲砂体与烃源岩大面积分布且呈“三明治”式间互接触,为低丰度大型气田提供了成藏条件;区域性构造抬升剥蚀和大面积薄层致密砂岩储集层是导致榆林气田储量低丰度的根本原因;低丰度大型岩性气田的“甜点”主要受控于输导体系的质量,尤其在厚层带状砂体—裂缝型输导体系发育区,天然气富集程度高。利用流体包裹体、天然气组分等地球化学资料结合盆地构造-沉降演化将榆林气田形成划分为3个阶段:早中侏罗世,早期生烃侵位与储集层物性改造阶段;早白垩世,成藏要素达到最大优化配置,岩性气藏形成阶段;晚白垩世至现今,构造抬升与大面积薄层致密砂岩储集层有效耦合使气田保存至今成为低丰度大型气田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拐凸起三叠系层序地层与岩性油气藏勘探方向
    石新朴1a,李 臣1a,单 江1a,廖 伟1a,胡清雄1a,侯向阳1a,游利萍1b,陈方鸿2
    2012, 33 (4):  1-1. 
    摘要 ( 53 )   PDF(300KB) ( 163 )  
    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三叠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7个体系域,同时建立了以四级层序为地层单元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的时空配置关系,揭示了探区主要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认为,三级层序边界和四级层序的水进界面是控制该区岩性圈闭形成的重要因素,岩性圈闭主要分布在四级层序上倾尖灭线附近以及中拐凸起斜坡区297井—克021井一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小拐油田佳木河组中段沉积相辨析
    张从侦a,张越迁a,罗建玲a,李新兵a,王 睿b
    2012, 33 (4):  1-1. 
    摘要 ( 66 )   PDF(300KB) ( 163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小拐油田二叠系佳木河组中段沉积相一直被认为是冲积扇相或扇三角洲相。然而根据沉积特征、构造环境和地震反演结果分析,认为这套粗碎屑混杂堆积,结构构造成熟度非常低,毫无水动力搬运痕迹,不具备冲积扇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发育大量火山熔岩、火山凝灰岩,对此应合理解释为火山喷发相沉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皖南地区荷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陈 洁a,朱炎铭a,b,李 伍a,陈尚斌a,b
    2012, 33 (4):  1-1. 
    摘要 ( 98 )   PDF(300KB) ( 199 )  
    通过野外实地观察、样品采集及系列实验分析发现,皖南下扬子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在研究区内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约60~360 m),有机质丰度高(达0.5%~7.2%),热演化程度较高(Ro为2.0%~5.5%),达高-过成熟阶段晚期,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0.716%,为游离气提供了一定的储存空间,等温吸附实验测得吸附气含量平均为0.443 cm3/g,表明研究区页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过综合研究认为,石台—黟县—泾县—宁国一带为今后的有利勘探区,分布面积约9 100 km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油气盆地岩性圈闭成藏动态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油藏为例
    陈 凯1,刘 震1,潘高峰1,张荣辉2,王 菁1,3,朱文奇1
    2012, 33 (4):  1-1. 
    摘要 ( 68 )   PDF(300KB) ( 156 )  
    针对岩性圈闭成藏过程提出了动态分析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岩性油藏动态解剖,重点研究岩性圈闭成藏过程中主要形成要素的演化特征,着重恢复地史时期烃源岩地层压力、储集层孔隙度、油气充注、岩性圈闭形成等关键因素在时空变化中的演化规律,同时对各成藏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岩性油藏形成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西峰地区长8岩性油藏为近源高压成藏模式,具有成藏动力和储集层临界物性“二元控藏”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
    高长海1,谢 安2a,刘 博2b,罗勤民1,查 明1
    2012, 33 (4):  1-1. 
    摘要 ( 51 )   PDF(300KB) ( 148 )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三个泉凸起的陆15井区油藏为例,通过分析断层封闭性,结合地质背景,分析了不同性质和规模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区内陆2井北断裂现今封闭性较好,陆15井南断裂现今封闭性较差,前者早期输导、现今封闭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断距较大的生长型断层决定油气的空间分布,而油藏内部断距较小的幕式活动断层对油气保存影响很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库车坳陷现今构造应力场与天然气分布关系
    张凤奇1,2,王震亮2,鲁雪松3,宋玉斌4,盛晓峰3
    2012, 33 (4):  1-1. 
    摘要 ( 62 )   PDF(300KB) ( 207 )  
    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确定库车坳陷现今平面和剖面的构造应力,总结其分布特征,并对构造应力与天然气分布的关系进行分析。盐下储集层在不同构造带最大主压应力分布不均,呈现出北部大,南部相对小,且大致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展布的分布格局,构造挤压强烈的北部区带内形成了诸多相对低应力区;区域性膏盐岩盖层及以上岩层最大主压应力较小,盐下岩层最大主压应力普遍较大,且埋深较大的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层最大主压应力较白垩系储集层普遍大,构造挤压强烈的克拉苏构造带北部克拉区带断背斜和断块、南部克深区带背斜顶部和断背斜靠近断层一侧上部均形成了相对低应力区。目前已发现天然气藏大都位于现今最大主压应力的相对低值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西南地区昆北断阶带基岩油藏成藏条件分析
    史玲玲1,李建明1,汪立群 2,吴光大2
    2012, 33 (4):  1-1. 
    摘要 ( 62 )   PDF(300KB) ( 164 )  
    从油源、构造背景、油气运移通道、储集空间、圈闭等因素及其配置关系对柴西南地区昆北断阶带基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昆北断阶带紧邻切克里克生烃凹陷,为一持续发育的古隆起,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以裂缝、溶蚀孔等为主的储集空间,油气运移通道为基底断裂和不整合面。建立了昆北断阶带基岩油藏的2种成藏模式:一种是断层-裂缝输导的纵向成藏模式,另一种为断层纵向输导-不整合面侧向运移的远源成藏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巴什托普构造-岩性超高压油藏油水倒置成因
    周 波1,申银民2,贾进华1,陈永权2,王月然2,马德波1
    2012, 33 (4):  1-1. 
    摘要 ( 65 )   PDF(300KB) ( 160 )  
    针对塔里木盆地巴什托普油田生屑灰岩段钻井揭示出的油水倒置现象,应用油井动态生产资料和流体性质的对比研究,分析油藏的流体连通性;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查清储集层岩石学特征。研究油藏流体的异常高压成因,探索油气运移和超压的关系,最终建立新的油藏模式。指出,在调整中的油藏内部,是小型超压单元和物性致密带克服油水驱替压力,阻碍油气向斜坡高部位运移,形成“油水倒置”。并提出在麦盖提西部非构造油气勘探方向的和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陷文昌组沉积充填模式
    衣丽萍1,陈开远2,靳久强1,牛嘉玉1,吕明胜1
    2012, 33 (4):  1-1. 
    摘要 ( 67 )   PDF(300KB) ( 164 )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西江凹陷番禺4洼陷目前尚属油气勘探初期,开展沉积充填研究对其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构造和沉积充填对层序的控制作用,综合利用三维地震和少量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将古近系文昌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析各层序地震相及沉积相发育特征,进而总结沉积充填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番禺4洼陷由南东向北西依次发育陡坡带、深凹带和缓坡带,各级同生调节断层的分布和组合样式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展布;东南缘陡坡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冲积扇-近岸水下浊积扇体系;西北缘缓坡区次级调节断层导致南北沉积差异,北部因断层发育形成构造坡折,远岸水下浊积扇和滑塌浊积体广泛分布,南部缓坡未受断层影响,沉积大型河流三角洲体系;湖盆中心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泥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顺9区块柯坪塔格组下段储集层预测
    孙素琴,杨玉杰,杜伟维
    2012, 33 (4):  1-1. 
    摘要 ( 59 )   PDF(300KB) ( 170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为滨岸相沉积,目的层段砂体低孔低渗,横向变化大,泥岩夹层和单砂体厚度较薄,储集层埋深在5 500~6 000 m,由于吸收衰减,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储集层预测难度很大,采用拓频处理、振幅属性分析、瞬时相位和波阻抗反演等技术,根据柯坪塔格组储盖组合中泥岩盖层密度和波阻抗值普遍高于其下砂岩储集层的特点,进行储集层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划分对比
    蔡习尧1,金仙梅2,赵丽娜2,杨玉芳2,朱振道2,胡明毅3
    2012, 33 (4):  1-1. 
    摘要 ( 81 )   PDF(300KB) ( 196 )  
    塔里木盆地良里塔格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测井地层划分对比表明,该组为一明显的穿时性地层单元,塔北地区最薄,沙西的英买1井仅12 m,只含良里塔格组底部的Belodina compressa牙形石带;卡塔克隆起的中2井厚达878 m,既产 Belodina compressa 带,又产顶部的 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 带;塘南地区(塘南 1 井)最厚可达1271 m. 塔北地区的良里塔格组仅相当于中央隆起带的良五—良四段,可能包括良三段底部的一部分,其上的桑塔木组大部与后者的良里塔格组中上部为同时异相关系。在中央隆起带上,良里塔格组可划分为5个岩性段,但相同岩性段在不同井区间并非完全等时,且隆起的主体上多缺失下部的2个段。综合分析良里塔格组地层、沉积及储盖组合特征,认为中央隆起带南北坡折带是较为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东北元坝地区膏盐岩盖层分布特征
    张元春,陆黄生,吴海燕
    2012, 33 (4):  1-1. 
    摘要 ( 63 )   PDF(300KB) ( 220 )  
    勘探已证实,川东北元坝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元坝气田油气成藏研究成果丰富,但盖层研究相当薄弱。利用测录井资料,分析该区膏盐岩典型的测井响应特征,精细解释膏盐岩,统计不同层位的膏盐岩厚度。结果表明,元坝地区膏盐岩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雷口坡组、嘉陵江组以及飞仙关组四段,其中嘉四-嘉五段和嘉二段厚层膏盐岩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最大;在平面上,这两套膏盐岩分布广泛,总体有西薄东厚,北薄南厚的特点,连续性好,厚度大,是区域优质盖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邮凹陷吴堡断裂带南段古近系剥蚀量计算及地质意义
    杨玉平1,钟建华1,2,段宏亮3,陈 红1
    2012, 33 (4):  1-1. 
    摘要 ( 62 )   PDF(300KB) ( 129 )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最高古地温法和泥岩声波时差作图法对高邮凹陷吴堡—博镇断裂带上、下盘地层剥蚀量进行了计算,恢复了三垛期末的古地形,建立了埋藏史和热史。研究表明,断层下盘地层剥蚀量为1 400~1 700 m,上盘为800~1 100 m. 上盘阜二段、阜四段烃源岩分别在戴南组沉积晚期、三垛组沉积早中期进入生烃门限,之后大量成熟生烃;下盘泰二段烃源岩在三垛组沉积早中期也达到生烃门限,但由于后期埋藏浅,仅处于未成熟或低成熟状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朝阳沟—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特征
    王丽丽
    2012, 33 (4):  1-1. 
    摘要 ( 81 )   PDF(300KB) ( 142 )  
    通过对朝阳沟—长春岭地区沉积、构造、成藏系统研究,认识到朝长地区处于三肇和王府两个有效生烃凹陷之间,油源丰富、多期发育的河道砂体为油气提供了储集空间、地层超压成为油气向下排的动力、砂体与断裂的斜交构成油气运聚的通道;识别出朝长地区主要发育岩性、断层-岩性、岩性-断层等多种油气藏类型;认清了上生下储短距离运聚、中距离侧向运聚、远距离侧向运聚等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了Ⅰ、Ⅱ、Ⅲ三类含油气有利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岩石压缩系数关系的推导与对比
    陈元千,邹存友
    2012, 33 (4):  1-1. 
    摘要 ( 294 )   PDF(300KB) ( 163 )  
    岩石压缩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根据不同的定义,又可分为岩石整体体积压缩系数、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和岩石骨架体积压缩系数,尤其是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和测井解释等方面。对此3种岩石压缩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推导,并对近年来有关李传亮教授关系式的争论,给出了正确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排水采油实践
    胡文革1,2,李相方1
    2012, 33 (4):  1-1. 
    摘要 ( 39 )   PDF(300KB) ( 123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体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部分井水层在高返排水后出油。通过与四川盆地排水找气机理的对比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排水找油的基本条件,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并提出选择“排水找油”井的一些标志:一定储集空间、水体能量弱、有较好的录井显示、测试见油花或有硫化氢显示。排水找油的成功加深了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成藏规律的认识,探索了碳酸盐岩油藏新的开发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排水采油实践
    胡文革1,2,李相方1
    2012, 33 (4):  1-1. 
    摘要 ( 75 )   PDF(300KB) ( 195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体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部分井水层在高返排水后出油。通过与四川盆地排水找气机理的对比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排水找油的基本条件,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并提出选择“排水找油”井的一些标志:一定储集空间、水体能量弱、有较好的录井显示、测试见油花或有硫化氢显示。排水找油的成功加深了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成藏规律的认识,探索了碳酸盐岩油藏新的开发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测水驱油田体积波及系数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胡罡
    2012, 33 (4):  1-1. 
    摘要 ( 71 )   PDF(300KB) ( 167 )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利用张金庆水驱曲线预测水驱油田水驱体积波及系数的新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并成功解决了前人预测方法应用条件受限、适用范围窄等问题,能够适应不同水驱油田的不同含水规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玛依砂砾岩油藏解堵技术
    白义珍
    2012, 33 (4):  1-1. 
    摘要 ( 61 )   PDF(300KB) ( 135 )  
    克拉玛依砂砾岩油藏近井地带堵塞主要以地层黏土膨胀运移和入井流体漏失造成的堵塞为主,其次是原油中的重质组分沉积和细菌繁殖造成的堵塞,少数油藏还存在贾敏效应。因此,相应的处理工艺也应以土酸酸化为主,多种解堵工艺结合,并针对造成堵塞的具体原因及堵塞物特征和地层敏感性,选择相应的添加剂,以达到保护地层骨架结构和破乳、避免水锁和酸渣沉淀、巩固并提高解堵效果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里格气田泡沫排水剂的评价与应用
    白云云1,张永成2
    2012, 33 (4):  1-1. 
    摘要 ( 61 )   PDF(300KB) ( 139 )  
    针对苏里格气田低压、低产气井的产水气状况及特点,开展了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对4种泡沫排水剂在90 ℃条件下进行了携液力、动态携水和配伍性试验,结果表明,0.5%的UT-11C泡沫排水剂泡沫稳定性好,动态携液能力强,单井产气量较试验前有所增加,并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这项工艺为苏里格气田泡沫排水采气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油气田产量预测模型的对比
    周鹏1,陈小凡1,乐平1,吕蓓1,陈秋实2,辜旋3
    2012, 33 (4):  1-1. 
    摘要 ( 64 )   PDF(300KB) ( 145 )  
    分析对比了Rayleigh模型、HZC模型以及Weibull模型,并建立有关参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对比表明,Rayleigh模型的最高年产量时的累计产量为可采储量的39.35%,适用于产量快速上升,到达最高年产量后又快速下降的油气田;HZC模型的最高年产量时的累计产量与可采储量的关系由参数B控制,较Rayleigh模型适用范围广;而Welbull模型最高年产量时的累计产量与可采储量的关系由参数α控制,其适用范围较前2种模型更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密集型井网中多井防碰绕障技术应用
    李洪斌
    2012, 33 (4):  1-1. 
    摘要 ( 50 )   PDF(300KB) ( 122 )  
    杜84-兴H3001井是为了实现井间加密挖潜剩余油而部署的一口水平井,在钻进过程中采用MWD无线随钻技术进行实时预测、分析及轨道控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最终成功绕过4口近距离井,准确钻达目的层,实钻轨迹完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和地质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应用
    仇苏江,黄 坚,程 慧
    2012, 33 (4):  1-1. 
    摘要 ( 63 )   PDF(300KB) ( 148 )  
    利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纵、横波资料、测井资料, 根据纵波、转换波传播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转换波勘探观测系统设计,得到较高质量的多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通过对转换波资料进行水平分量负炮检距反转,转换波去噪、静校正、共转换点道集抽取、速度分析、时间偏移等处理,得到信噪比较高、反射信息丰富、波组特征明显的多分量处理数据;通过纵横波标定、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转换波波型识别与层位对比、转换波剖面压缩与速度比求取、属性剖面计算、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纵横波联合反演的解释思路,获得了与钻探结果相吻合的解释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速成图技术在库车坳陷亚肯北地区的应用
    李春雷,杨子川
    2012, 33 (4):  1-1. 
    摘要 ( 64 )   PDF(300KB) ( 135 )  
    库车坳陷亚肯北地区地表起伏大,深层特殊岩性地质体分布不均,制约了该区的圈闭落实。常规的圈闭研究均在固定基准面地震数据下开展,而复杂地区基于固定基准面的地震预测深度与实钻深度误差较大,为此,在研究区开展了基于浮动基准面的变速成图技术研究,其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基准面而言,该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地震预测精度,为复杂地区圈闭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断块油藏“点-线-面-体”四步法构造建模技术
    史玉成1,陈明强2,张审琴1,常 琳1,张 煜1,许姗姗1,李 虹1
    2012, 33 (4):  1-1. 
    摘要 ( 72 )   PDF(300KB) ( 162 )  
    构造建模是岩性油藏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精准的地层格架模型是储集层相模型和属性模型建立的根本保障。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复杂断块油藏构造建模比常规岩性油藏构造建模要复杂得多,构造模型的建立成为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建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复杂断块的特征及常规三维地质建模流程,提出适用于复杂断块油藏构造模型建立的“点-线-面-体”四步法构造建模技术,详细阐述了其操作流程,并针对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藏,运用该技术建立了符合复杂断块地质构造特征的三维构造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鉴定新方法
    张丽霞,李培俊
    2012, 33 (4):  1-1. 
    摘要 ( 65 )   PDF(300KB) ( 146 )  
    在偏光显微镜下,用目前的黏土矿物鉴定方法,难以区分微细粒的沉凝灰岩和泥质岩。为此,提出了一种微细沉积物中黏土的鉴定方法。此方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有无黏土矿物,区分微细沉凝灰岩和正常沉积的泥质岩,避免微细沉积物(岩)岩性鉴定出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油中硫化氢含量检测方法
    陈 青1,陈德恩2
    2012, 33 (4):  1-1. 
    摘要 ( 135 )   PDF(300KB) ( 524 )  
    分析了目前利用水提取法、氮气吹脱-离子色谱法、氮气吹脱-XVI总硫分析仪法、氮气吹脱-碘量法等方法测定原油中硫化氢含量存在的问题,推荐并进一步从检测装置、操作步骤、计算公式等方面完善了氮气吹脱-碘量法测定原油中硫化氢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井间电位监测技术治理重32井区稠油油藏地表汽窜
    霍 进,桑林翔,李建新,张 元,杨宇尧
    2012, 33 (4):  1-1. 
    摘要 ( 68 )   PDF(300KB) ( 156 )  
    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属于浅层超稠油油藏。自2007年投产后,至2011年2月,共有地表汽窜影响区域6个,汽窜点13个,减产317.7 t/d,导致247.3×104 t地质储量无法动用。通过井间电位监测技术查清地表汽窜通道,采用高温封堵技术从地下封堵汽窜节点井,从根源上治理地表汽窜,措施成功率达100%,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山前复杂带钻井地层压力预测
    尹国庆a,张 辉a,李 超a,袁 芳a,丁志敏b,王军伟c
    2012, 33 (4):  1-1. 
    摘要 ( 76 )   PDF(300KB) ( 169 )  
    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是钻井井身结构、泥浆性能和钻井参数设计的直接依据,其对优质高效安全钻井,减少井下复杂情况,保护油气层、固井、完井等意义重大。由于地质、地震资料及认识的局限性,难以对塔里木盆地山前探井准确预测钻前地层压力,从而影响钻井工程顺利实施。首先在地震资料钻前压力预测的基础上,及时利用中途测井资料,修正压力预测模型,调整模型参数,然后重新标定过井地震资料,建立地震与测井信息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预测未钻地层岩石物理信息,进而预测得到地层孔隙压力、坍塌压力、破裂压力等,为下步钻进参数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地震波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在低渗透储集层改造中的应用
    刘 杨a,付 志b,李 杰a,肖 萍a,陈红玲c
    2012, 33 (4):  1-1. 
    摘要 ( 44 )   PDF(300KB) ( 150 )  
    对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低渗透储集层破裂产生的微地震波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地球物理、岩石力学、储集层改造及微震波信号等建立数据库,并用人工裂缝监测系统程序对数据库进行一系列解释处理,结合区块构造、储集层物性及压裂参数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查明压裂层段人工裂缝的方位、长度、高度、产状和地下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等信息,从而为此类储集层水力压裂改造参数优化及制定下一步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潘汉得—胡果顿与普光气田形成条件对比及启示
    徐思煌1,曹婷婷2,W. L. Watney3
    2012, 33 (4):  1-1. 
    摘要 ( 95 )   PDF(300KB) ( 153 )  
    分析了北美潘汉得—胡果顿气田和我国普光气田的地质背景、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指出,二者均发育多套烃源岩,储集层物性均较好,盖层岩类均为膏盐岩,经后期多期变动与调整而定型于晚期。但二者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盖层的发育程度:前者的膏盐岩直接盖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巨大、断层不发育,明显优于普光气田。说明在气源充足、储集层发育良好的地质条件下,盖层及保存条件是形成大气田的最关键因素。据此预测,在中国南方飞仙关组礁滩优质储集层和嘉陵江组膏盐岩盖层发育重叠区,如万州和大竹地区,有望发现更大规模的天然气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造应力补偿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探讨
    蔡明华,胡道雄,蒲国强,范江华,王志鸿,易韶华,马玉明,陈向辉
    2012, 33 (4):  1-1. 
    摘要 ( 44 )   PDF(300KB) ( 94 )  
    受区域构造应力影响,钻井过程中采用可钻性指数法预测地层压力误差较大,通过分析地层破裂压力与构造应力之间的关系,来补偿可钻性指数法预测的地层压力,减小了误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图尔盖盆地原油成因与油气运聚关系
    吴林钢1,2,李秀生1,王成云1,方甲中3,张津海3,高 岗1
    2012, 33 (4):  1-1. 
    摘要 ( 65 )   PDF(300KB) ( 154 )  
    对南图尔盖盆地大量原油样品进行了有机地化的系统分析,并依据盆地构造特征探讨了油气运聚特征。根据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与碳同位素特征等把原油划分成了A、B、C三大类,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和成熟度的差异又把B类型原油分成了B1、B2类。烃源岩包括湖相与煤系两大类。其中A类主要来自湖相卡拉甘塞组烃源岩;B1类主要来自湖相多尚组烃源岩,可能有少量来自卡拉甘塞组烃源岩的原油混入,B2类主要来自多尚组烃源岩,混入少量来自下侏罗统埃巴林组煤系烃源岩的原油;C类原油主要来自埃巴林组煤系烃源岩。凹陷内的油气主要沿砂体、基底不整合与断裂向两侧的凸起进行侧向运移。阿雷斯库姆凹陷内的卡拉套走滑断裂两侧已发现了大量油气,但仍有较大勘探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萨克希望油田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效果分析
    孙 涛1 ,艾克拜江·艾尔肯2,李来运2,贺金胜2
    2012, 33 (4):  1-1. 
    摘要 ( 51 )   PDF(300KB) ( 106 )  
    以哈萨克希望油田的地震资料为例,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处理中采用Aki Richards及Shuey公式,获得了流体因子等数种地震属性剖面,对探区KT-Ⅱ储集层的含气性进行综合判识,预测了气层的分布范围,对下步钻探和开发井网的部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