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岩相古地理
马玉杰1,张荣虎2,唐雁刚1,陈戈2,莫涛1,王俊鹏2,谢彬1
2016, 37 (3):
1-1.
doi: 10.7657/XJPG20160301
摘要
(
154 )
PDF(300KB)
(
550
)
为明确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沉积岩相、微相特征及其与古地理背景关系,依据露头微相观测、岩心微相描述、成像测井岩相刻画、构造演化恢复、沉积因素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岩相古地理总体受南天山、温宿凸起、库鲁克塔格山物源三重控制,其中克拉苏—依奇克里克冲断带西段的巴什基奇克组主要源于南天山物源,塔北隆起西部的巴什基奇克组主要源于温宿凸起物源,塔北隆起中东部的巴什基奇克组主要源于库鲁克塔格山物源,秋里塔格冲断带为3物源交汇区,乌什凹陷受南天山物源和温宿凸起物源双重控制;克拉苏—依奇克里克冲断带西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细砂岩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粉—细砂岩2类典型微相砂岩,砂体总体叠置连片展布,残余厚度150~260 m;塔北隆起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中—细砂岩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细—粉砂岩沉积为主,夹河口坝粉—细砂岩,砂体总体呈厚层连片展布,残余厚度100~300 m. 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满坳富砂”为库车坳陷油气战略突破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