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6-01
    封面下载
    目录下载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油气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勘探实践及主要认识
    罗安湘, 喻建, 刘显阳, 焦创赟, 韩天佑, 楚美娟
    2022, 43 (3):  253-260.  doi: 10.7657/XJPG20220301
    摘要 ( 560 )   HTML ( 31 )   PDF(1437KB) ( 399 )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其中,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典型的低渗透—致密油藏,勘探难度大。50年来,持续深化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地质研究,提出了侏罗系油藏群成藏理论、内陆坳陷湖盆大型岩性油藏成藏理论和陆相页岩油成藏理论,实现3次战略转移,发现4个储量超过10×108 t的常规油气区和1个储量达20×108 t的页岩油接替区,探明石油储量连续10 年年均增长超3×108 t,成为中国增储上产速度最快的油区,原油年产量占中国的12.5%,可供其他同类型盆地的油气勘探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铝土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刘蝶, 张海涛, 杨小明, 赵太平, 寇小攀, 朱保定
    2022, 43 (3):  261-270.  doi: 10.7657/XJPG20220302
    摘要 ( 490 )   HTML ( 21 )   PDF(4208KB) ( 239 )  

    铝土岩气藏是近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的一种非常少见的非常规气藏,测井评价在其勘探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期测井评价中将铝土岩作为风化壳盖层,未将其作为储集层,没有形成系统的测井评价方法,不能满足铝土岩气藏勘探开发的需求。立足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太原组含铝岩,从岩性、矿物组分、储集层物性、含气性、成像模式-孔隙结构特征五大方面,开展铝土岩气藏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明确了含铝岩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含铝岩识别图版,根据岩石物理实验构建了铝土岩气藏孔渗饱评价模型,结合微电阻率扫描成像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提出了铝土岩储集层识别标准,形成铝土岩气藏的测井评价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5气藏主控因素及富集区优选
    白慧, 杨特波, 侯科锋, 马志欣, 冯敏
    2022, 43 (3):  271-277.  doi: 10.7657/XJPG20220303
    摘要 ( 369 )   HTML ( 15 )   PDF(5950KB) ( 129 )  

    为提高鄂尔多斯盆地马五5气藏有效储集层钻遇率,运用钻井、测井、录井、岩心及生产试气等资料,通过对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古地形等有效储集层主控因素分析,明确了马五5气藏白云岩分布规律,并对储集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优选出马五5气藏有利富集区。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5储集层呈局部透镜状分布,连片性不强,最有利的储集体是颗粒白云岩和粗粉晶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构造裂缝。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是马五5储集层的主控因素,颗粒滩是马五5储集层白云岩最有利的沉积微相;有效储集层主要受控于准同生白云化作用和埋藏白云岩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程度;相对高部位的古斜坡是马五5气藏开发的有利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长9烃源岩特征与生烃潜力
    罗丽荣, 李剑锋, 杨伟伟, 马军, 李欢, 吴凯
    2022, 43 (3):  278-284.  doi: 10.7657/XJPG20220304
    摘要 ( 315 )   HTML ( 7 )   PDF(746KB) ( 141 )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发现多个长9烃源岩邻近的下组合含油有利区,为推进该区下组合石油勘探,亟需深化长9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研究。利用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分析研究区长9烃源岩分布特征。应用岩石热解、总有机碳、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方法,研究长9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结果表明,长91烃源岩在吴起、靖边、志丹、安塞等地区均有分布,厚度最大超20 m。长92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甘泉—洛川地区,厚度最大超12 m。长9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生烃转化率高、生烃能力较强的区域主要为志丹—安塞地区。长9烃源岩多数为较好—好烃源岩,少数为优质烃源岩,具备较强的生烃能力和排烃能力,为伊陕斜坡延长组下组合石油聚集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山1段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段志强, 夏辉, 王龙, 高伟, 范倩倩, 师威
    2022, 43 (3):  285-293.  doi: 10.7657/XJPG20220305
    摘要 ( 323 )   HTML ( 8 )   PDF(6467KB) ( 137 )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田,主力气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砂体厚度薄且变化快,储集层分布预测难度大,制约气田的产能建设。通过井震结合开展沉积砂体刻画和薄储集层预测,探讨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明确有利储集层分布区。结果表明:古地貌与古流向共同控制三角洲砂体的分布,溶蚀相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的储集体,局部微幅度鼻隆构造为天然气富集区。综合砂体展布规律、储集层物性、成岩作用、构造特征等因素,建立了研究区储集层分类标准,在研究区南部和中部识别出2个Ⅰ类储集层富集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段砂体构型
    吴泽民, 柯先启, 张攀, 文凤琴, 童强, 刘林玉
    2022, 43 (3):  294-309.  doi: 10.7657/XJPG20220306
    摘要 ( 262 )   HTML ( 3 )   PDF(6534KB) ( 193 )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段双物源沉积砂体空间组合形态,利用岩心、测井、测试及生产资料,在确定姬塬地区长9段沉积特征基础上,通过逐级解剖砂体构型,分析双物源背景下的砂体发育规律,表征构型要素类型和特征及其组合分布形态。姬塬地区长9段存在8种骨架构型要素,不同沉积区域的构型要素种类不同,西部主要构型要素为辫状河道、废弃河道和越岸沉积,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为主;东部主要为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天然堤。平面上,辫状河道构型要素延伸距离较长,分布较连续;废弃河道构型要素延伸距离短,分布断续;水下分流河道构型要素延伸较远,但分布不稳定;河口坝构型要素通常在水下分流河道的侧后方,连续性较差。纵向上,骨架砂体构型要素的叠置和组合程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差,西部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的构型要素发育规模和程度均优于东部曲流河三角洲体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与砂体构型——以宜川仕望河剖面长9油层组为例
    任奕霖, 赵俊峰, 陈佳宇, 关新, 宋璟淦
    2022, 43 (3):  310-319.  doi: 10.7657/XJPG20220307
    摘要 ( 359 )   HTML ( 8 )   PDF(5476KB) ( 236 )  

    三角洲前缘砂体作为油气重要储集体,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目前通过野外露头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的研究较少。以沉积学和储集层构型理论为指导,结合野外露头描述和取样,综合室内分析化验与统计分析的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宜川仕望河剖面长9油层组的沉积特征与砂体构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仕望河剖面长9油层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水体为分层不强的氧化—弱还原过渡的淡水,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分流间湾等微相,长9油层组浅水三角洲前缘单砂体垂向叠置样式包括非连通式和连通式2种,侧向接触样式包括对接式和切叠式2种。地形坡度和湖平面升降共同控制的可容空间增长速率与沉积物供给速率是影响复合砂体空间发育样式的重要因素,缓坡使得河道下切能力相对较弱且具有平面交切的特征,湖平面上升和物源供给减少使可容空间增长速率与沉积物供给速率之比增大,导致砂体连通性减弱,河道—河道切叠和河道—河口坝切叠的砂体构型模式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工程
    长庆油田油藏效益分类及开发对策
    周小英, 魏明霞, 张艺荣, 李婷, 徐森
    2022, 43 (3):  320-323.  doi: 10.7657/XJPG20220308
    摘要 ( 277 )   HTML ( 7 )   PDF(464KB) ( 188 )  

    在长庆油田油藏类型不断增多、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的双项作用下,厘清长庆油田不同类型油藏效益类别和识别不同类型油藏在不同油价下原油产量界限,成为油田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的迫切需求。按照效益评价与油藏研究、动态开发情况、油井生产故障及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不同类型油藏的成本、开发指标与效益的关系,进行低效井影响因素分析,为油藏的效益开发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密砂岩气井产量递减组合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李小锋, 徐文, 刘鹏程, 岳君
    2022, 43 (3):  324-328.  doi: 10.7657/XJPG20220309
    摘要 ( 260 )   HTML ( 5 )   PDF(602KB) ( 160 )  

    苏里格气田二叠系河流相砂岩气藏储集层致密,有效砂体多呈孤立状或条带状分布。气井投产后,储集层内流体长期处于不稳定流动状态,进入边界控制流时间晚,传统Arps递减方法适应性差,难以满足现场应用要求。通过分析Arps递减方法适应性差的原因,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致密气藏气井递减指数变化规律,明确了递减指数与气井流体流动阶段的关系,提出在气井不稳定流动阶段采用河道线性流模型预测,进入边界控制流阶段采用Arps模型预测。气井处于不稳定流动阶段时,进入边界控制流的临界点时间由理论公式确定;已进入边界控制流阶段时,以偏离线性流的拐点为临界点时间。实例应用效果表明,采用递减组合模型预测气井递减特征及指标准确有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藏水平井生产制度
    万晓龙, 张原立, 樊建明, 李桢, 张超
    2022, 43 (3):  329-334.  doi: 10.7657/XJPG20220310
    摘要 ( 212 )   HTML ( 6 )   PDF(3813KB) ( 192 )  

    为合理制定长7页岩油藏水平井的生产制度,保障长7页岩油藏的单井产量,基于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藏开发的理论研究与生产资料,通过计算水平井体积压裂后人工裂缝缝内压力传播距离与时间的关系,以传播到边界的压力不随时间变化的原则确定合理闷井时间为40 d;高含水排液阶段结束的标志是采出水矿化度分析值与原始地层水相近或水平井压裂液置换率大于60%;通过定量分析水平井单段及百米水平段生产规律,建立动态关系式,确定各阶段合理的产液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含水饱和度上限
    肖峰, 岳君, 李志超, 刘莉莉, 张吉, 范继武, 张涛
    2022, 43 (3):  335-340.  doi: 10.7657/XJPG20220311
    摘要 ( 260 )   HTML ( 2 )   PDF(634KB) ( 159 )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含水饱和度高,投产含水率上升快,随着气井含水率增大,产量急剧降低甚至停产。在产水气井开采动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气井累计采气量和采收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结合单井投资及气价,确定气井收回投资所要求的最低累计采气量;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储集层含水饱和度上限。同时以气井最低累计采气量为标准,结合储集层含水饱和度及厚度,给出测井解释确定气层、气水层及含气水层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中区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含水饱和度上限为48.2%,气井生命周期内经济最低累计采气量为1 260×104 m3时,气井为效益开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里格气田强非均质致密气藏水平井产气剖面
    范继武, 许珍萍, 刘莉莉, 张娟
    2022, 43 (3):  341-345.  doi: 10.7657/XJPG20220312
    摘要 ( 268 )   HTML ( 7 )   PDF(1499KB) ( 134 )  

    为确定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后各压裂段的产气能力,通过分析水平井产气剖面及其储集层非均质性、水平井渗流特征、多段压裂改造工艺、生产压差等因素影响,认为储集层物性和有效砂体发育程度是影响产气能力的主控因素,其作用大于理想模型中水平井跟部和趾端的渗流优势项作用;生产压差的增大,加剧了强非均质储集层各压裂段产气量的差异;分段压裂改造后,段内裂缝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同一压裂段不同射孔簇的产气能力不同。因此,提出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射孔段优选、水平段差异化改造和段内暂堵裂缝均匀扩展的技术对策,以提高致密气藏的开发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坪北油田致密油藏产量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胡心玲, 王建, 潘琳
    2022, 43 (3):  346-353.  doi: 10.7657/XJPG20220313
    摘要 ( 279 )   HTML ( 6 )   PDF(599KB) ( 155 )  

    与常规油藏相比,致密油藏物性较差且渗透率低,油井需压裂建产。由于特殊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工艺,造成影响该类型油藏产量的因素较多,矿场常用的简单类比法产量预测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为解决该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坪北油田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以经典达西公式为基础,通过灰色理论分析,定量描述影响产量的主控因素。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一套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新投井的产量预测,验证模型的可信度。利用灰色理论与多元回归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方法开展油井产量预测,比传统方法更加科学和准确,可供同类油藏开发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技术
    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适应性评价
    刘姣姣, 王德龙, 刘倩, 汤敬
    2022, 43 (3):  354-359.  doi: 10.7657/XJPG20220314
    摘要 ( 280 )   HTML ( 5 )   PDF(962KB) ( 121 )  

    对于神木气田多层系气藏,若水平井开发地质目标选择不当,会降低储量动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研究神木气田储集层砂体发育规模及叠置模式,采用剖面储量集中度概念,建立单层式、双层式和多层式气藏模型。以水平井增产倍比作为经济效益评价依据,评价多层系气藏水平井开发储集层界限。研究表明:神木气田下二叠统太原组及山西组二段局部发育较大规模复合有效储集层,有效厚度为6.0~9.0 m,长度为1 600~3 200 m,储量集中度大于75%,主产层与次产层渗透率比值为0.8~3.9,具备水平井开发的最佳储集层条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密砂岩气藏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技术可采储量计算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气藏为例
    陈占军, 任战利
    2022, 43 (3):  360-367.  doi: 10.7657/XJPG20220315
    摘要 ( 294 )   HTML ( 12 )   PDF(711KB) ( 153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气藏储集层致密,气藏单元内不同部位的含气饱和度具有明显差异,含气规律复杂,气藏压力系统不统一,储量分布整体非均质性较强。与常规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比较,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储量动用半径随井底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生产至废弃压力时,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储量动用半径达到最大值。根据上述认识,通过分析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储量的分布规律,建立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的物质平衡方程,得到累计产量与井底压力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了2种求取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致密砂岩气藏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技术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为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网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为了便于应用,改进理论计算方法,提出单井动用地质储量简化算法,对未开发区块井网部署具有参考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里格气田老井侧钻水平井开发技术与应用
    王丽琼, 王志恒, 马羽龙, 曾庆雄, 郑凡
    2022, 43 (3):  368-377.  doi: 10.7657/XJPG20220316
    摘要 ( 274 )   HTML ( 7 )   PDF(1058KB) ( 210 )  

    为提高老井侧钻的有效储集层钻遇率,以苏里格气田苏中某区块为例,结合气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从优化部署和地质导向2方面总结了老井侧钻水平井配套关键地质技术,以此为基础;再从钻探效果、生产指标、效益评价等方面,研究老井侧钻水平井开发效果,综合分析各因素对侧钻井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心滩坝边部、辫状河道及主河道砂带内的心滩坝中部和底部为剩余气富集区;基于经济评价建立了侧钻井井位优选标准,即纵向上可动用有效厚度下限为4 m,平面上剩余储量的丰度下限为0.42×108 m3/km2;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地层倾角评价、导眼井信息及随钻数据,多手段协作形成侧钻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并总结了3种水平段导向模式。研究区内23口侧钻水平井有效储集层平均钻遇率为59.7%,平均初期日产气量为2.9×104 m3,累计增产3.13×108 m3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